前言
– 氫氣被視為乾淨燃料新星,可應用於工業製程、運輸與發電。
– 然而,98%的工業氫仍仰賴化石燃料轉化,造成約2.4%的全球CO₂排放。
– 隨2050年需求飆升與兆美元市場潛力,低碳、穩定的氫氣供應成為產業與政策焦點。
※ 自然氫資源概述
1. 來源與成因
*水–岩反應:玄武岩與地下水作用生成H₂。
*放射裂解:放射性元素分解水分子釋氫。
*有機質熱裂解:深層有機物熱裂解產生混合氣體。
2. 儲量與分佈
* 理論儲量足以供應170,000年需求。
* 全球潛在區域:蛇紋岩體、玄武岩區、加拿大盾區、喜馬拉雅帶等。
※ 勘探與開採技術挑戰
– 探勘配方:需氫源、儲集岩層與封閉圈閉結構,結合重力測量、地震剖面與岩芯鑽探。
– 高昂成本:單口鑽井成本可達千萬美元,偏遠地區更具挑戰。
– 微生物消耗:產甲烷菌可能迅速消耗地下氫,需要封閉技術維持高純度產率。
※ 商業化潛力與成本分析
• SMR灰氫:$1–$2/kg
• 電解綠氫:$4–$6/kg
• 天然氫:目標$1–$2/kg,但尚無大規模示範,實際成本受探勘成功率、儲量與運輸距離影響。
• 市場規模:2024年約$1,350億,2050年可望突破$1兆。
※ 環境影響與政策支持**
– 減碳效益:天然氫接近零碳排,可將生命週期排放量下降90%以上。
– 法規動向:
* 歐盟氫能戰略已納綠藍氫,未涵蓋天然氫探勘。
* 美國IRA提供生產稅收抵免,天然氫易達碳強度門檻。
※ 案例分享
1. 馬利 Bourakebougou 天然氫井:1987年發現,年產約5噸氫,用於當地發電,卻難以複製。
2. Desert Bloom(澳洲):目標2027年$3.10/kg,因融資與需求不足,2025年擱置。
※ 未來前景與建議
1. 高通量探測:結合機器學習與多物理場反演,提高成功率。
2. 微生物抑制:開發專用封閉劑與施工技術。
3. 在地化示範:優先玄武岩、蛇紋岩區域,建立中試試驗田。
4. 國際合作:政府、學術與產業聯手,制定天然氫開發標準與法規,設立專項基金降低早期風險。
※ 結論
地殼蘊藏的天然氫具有革命性意義,可能顛覆現有氫能供應格局。但要實現其商業化與低碳效益,仍需克服探勘技術、投資意願與法規配套等多項挑戰。唯有跨領域協作,才能將「天然氫配方」真正落實為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bwdmf4033j01w17p8r9h1g/comments
圖靈學院原文:https://user301012.pse.is/7t7q6x
**********
利創智能/圖靈學院是您 AI及 ESG的專業伙伴。
NotebookLM在今(2025)年5月,已擴大支援包含中文在內的 50 多種語言的語音摘要功能,而且根據地區,給了我們台灣腔的自然對話分析語音,相當有趣。
雖然在某些較專業的用辭(例如ISO90001的口語念法)、某些事件的時態,仍然,有些錯誤及不自然,但,整體而言,已經是相當強大的結果了。
因此,我們決定推出Podcast,利用NotebookLM語音摘要功能,將我們累積了200多篇的圖靈學院文章,都轉為語音形式,方便沒有時間看文章的朋友,可以用聽的,來了解我們的觀點。
除此之外,也因為Podcast內容,將都是使用LM生成的語音內容,隨著NotebookLM愈來愈成熟,語音品質也會愈來愈真實,因此,隨著時間推移,也會見證LM的進化過程,想必也會很有趣。
語音內容中,男聲將設定為科楠老師,女聲將設定為艾碧小姐,圖靈學院中的文章,將由他們兩位進行對談分析(雖然有時也會跳脫這樣的設定),且每一集的Podcast的說明欄中,也會附上原始文章的連結,方便聽眾朋友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前往查閱。
感謝大家的支持,陪著我們利創智能一起見證這個進化的過程。
➡利創智能網站:https://ibco.com.tw/
➡利創智能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212178627
➡利創智能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ntellbenefit?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igsh=ZDNlZDc0MzIxNw==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https://lb.benchmarkemail.com//listbuilder/signupnew?IkfHTmyPVq9hwzdQ18VMzv5pwVnAjsSIhg396GxuKGXtO5iNRn8gSyp0RW5HI7%252FzNyIeD9VsXLU%253D
什麼問題想問科楠老師嗎?提問&合作信箱:info@ibc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