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在本期「求异存同」中,我们将带您深入探索中国游戏界的首部3A 大作——《黑神话:悟空》。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的冒险,更是一次文化的奥德赛。从游戏的《西游》文化底蕴到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输出,从游戏的包容性讨论到游戏主创团队涉嫌“辱女”言论的争议,我们都将为您一一剖析。

节目中,我们讨论了《黑神话:悟空》如何通过真实还原的古建筑、中国各地水土风貌和神话元素的使用,展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探讨了游戏在海外市场面临的文化差异和理解障碍,以及如何通过游戏这一媒介向全球玩家介绍中国神话体系。

此外,我们还触及了文化产品在 DEI(多样性、平等、包容性)方面的挑战,以及如何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编。通过对比《黑神话:悟空》与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等作品的改编策略,我们分析了文化产品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

最后,我们讨论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个人言论如何影响公众对作品的看法。通过引入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理论,我们探讨了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主体性,以及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保持开放和多元的讨论空间。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游戏的讨论,更是一次对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的深入思考。无论您是游戏爱好者、文化研究者,还是对社会现象有独到见解的思考者,本期「求异存同」都将为您提供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洞见。

【主播】

*菁菁,影视打工人,IG:@yujingchenn

开开,哲学搬运工,IG:@alex.yang.ykj

邮箱:agreetodiffer@outlook.com

【参考文献与链接】

【本期时间码】

00:27本期主题:讨论《黑神话:悟空》及其在文化输出、游戏包容性和女性玩家受众方面的讨论与争议

00:53《黑神话:悟空》游戏简介

01:33游戏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成就,以及中国神话体系在全球的影响力

02:39文化输出是否仅限于文化景观层面的问题

05:39海外玩家对游戏文化元素的看法

09:29文化差异对海外玩家理解游戏的影响

13:12《黑神话:悟空》争议一:包容性与缺乏女性角色

15:12DEI意识形态框架介绍

17:15《蜘蛛侠:平行宇宙》的DEI成功案例

18:20迪士尼《白雪公主》真人版的争议

21:48《白雪公主》真人版:文本改编与时代精神

25:19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超文本性理论”(Transtextuality)

27:54《欲望都市》重启剧《就这样...》的DEI争议

30:05改编作品的真诚度与"表演性的激进主义"(Performative Activism)

32:22《欲望都市》与《黑神话:悟空》中的进步元素

34:19Hyper-textuality: 底层文本与超文本的共存与平行解读

35:57《黑神话:悟空》争议二:游戏科学的“辱女”指控

36:09游戏科学“辱女”事件起因概述

37:16J·K·罗琳的“跨恐” (Transphobic) 言论与《霍格沃茨之遗》被抵制

37:57Para-textuality: 作者言论与作品的"副文本"关系

42:16其他作者言论对作品的影响:爱丽丝·门罗与约翰尼·德普

45:08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与读者之生

47:37作为“读者”:主动拥抱自身的主体性

48:37“作者-作品-读者”的三角关系

50:39消费行为与作者收入:“作者死不了”

53:40游戏科学的未来挑战

56:48改编的真诚度与资本的影响

58:29互联网时代的公共讨论:“和而不同”中的“和”,我们还在意吗?

01:00:21求异存同!

01:00:57本期播客总结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片头:《黄凤起兮》,弹奏及演唱:熊竹英

片尾:《白龙马》词:张黎 曲:肖白 演唱:吸引力合唱组

【本期节目题图】

图片:游戏科学

「求异存同」节目视觉设计:Yuqi Wang,IG: @djgfmu

【联系我们】

邮箱:agreetodiffer@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