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感觉精力充沛,做什么都充满热情,有时却仿佛被抽干了力气,只想躺平?能量除了是体力概念,还是心理概念情绪概念?低能量的底层原因有哪些?高能量的内在源泉又是什么?如果察觉能量?又如何智慧地运用自己的能量、和能量共处?本期@保持沟通,我们一起聊聊“高能量/低能量”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出来,这几期节目的小改变,本期录制地点大小电波播客空间(麦子店),在此非常感谢古寺老师提供的录制场地和设备支持,原来好的硬件能带来这么大的音质提升,让录播客的我们,也会更加认真对待录制这件事情。非常非常感谢!
01:50 认识能量 - 不仅仅是体力的概念
多维度的能量:我们经常说的“能量满满”或者“我没有能量了”,不仅仅是身体层面(体力),更是心理能量(意志力、专注力、决策力)、情绪能量、精神能量(意义感、价值感、内在驱动)
心理学的视角“自我损耗理论”(Ego Depletion):心理能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用于自我控制、决策和意志活动,过度消耗会导致后续任务表现下降,类似于“肌肉疲劳”
信息过载和认知过载:过度摄入信息会大幅“耗电”,即使消息只是出现在你眼前也会占用你的注意力
高能量典范“心流”(Flow):个体完全沉浸于某项活动中,达到高度专注、忘我且充满愉悦感的心理状态,形成“高能量→心流→更高能量”的增强回路
几个注意:
07:00 低能量的底层原因 -不必要的消耗
核心观点: 消耗>摄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11:59 解锁高能量的内在源泉 - 滋养与恢复
核心观点: 高能量源于与内在自我、核心价值观和生命本身的和谐连接
第一步:堵漏。减少能量的流失,比如无休止内耗、无意义社交、过度自责、无谓的对抗、长期暴露在高压场景
第二步:补能。
(1)生理能量 a.睡眠营养(睡眠是每天的核心任务) b.运动
(2)情绪循环与释放(识别情绪;接纳情绪的存在;引导释放)
(3)认知能量 (专注力、创造力、目标感);重建内在动机(找到这件事让你真正兴奋的理由)
第三步:重建循环。打造能量正反馈系统 ,建立能量资产,不要一直靠抑制负债
a.习惯资产
b.关系资产(稳定的支持系统)
c.认知资产,对自己有清晰的理解,目标感明确
d.情绪资产(有能力快速识别和处理情绪)
理想的状态:每天在以下三种节奏中切换 ①推进期 专注做事,用认知能量输出 ②补充期 身体放松、适当社交、睡眠回冲③做总结,冥想,写日记,内省自我
🎙️ 每周五8: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富士山(Mount Fuji)-电气魔轨
录制场地:大小电波播客空间(麦子店)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