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我一直认为,在 AI 时代,组织形式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但长远来看,它很可能成为创业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壁垒。因此,我最近一直在和各种人探讨 AI 时代的组织形式。

在上期和 Mercor 首位中国员工虞快的对谈中,我们也曾聊到过这个话题,但没来得及深入展开。于是,我又请来了一位在湾区创业的朋友——Palona AI 的联创任川,和虞快一起做了一场活动,继续探究硅谷最先进的组织形式。

Palona AI 是少数在思考、真的在实践 AI Native 组织形式的公司,而且成立后不久,他们就把 AI 全面嵌入了研发流程中(比如他们 90% 的代码都是 AI 写的),运转效率很高。在这次的活动中,任川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打造 AI Native 工程团队的核心经验,对国内创业者极具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决定把他的分享剪出来,尽快分享给大家。

在本期节目的上半段,任川从工作流、人才、组织三个维度,总结了一套可复制的实操经验。下半段则是现场交流,其中不乏很多好问题,比如怎么筛选真正会用 AI 的人、如何招到并留住顶尖人才等等,也很精彩。

刚听完任川的分享时,我有点感慨也有点兴奋:这场分享的听众,或许正在见证新时代组织形式的诞生与变革。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大哈哈,但这确实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所以,也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41 号珍藏:任川,Palona AI 联合创始人,前 Google、LinkedIn 工程师

时光机】

Part 1 用 AI 重构研发工作流的经验

Part 2 AI 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Part 3 AI Native 的组织与分工

Part 4 Q&A 精选

【任川在节目中提到的工具&文章】

CodeRabbit:AI Code Review 工具,可以把一次代码审查的时间从 1-2 天缩短到 10 分钟

Linear:AI 项目管理工具,在其中创建任务后,可自动分配给 AI 生成代码

Devin:华人团队开发的 AI 编程工具

incident.io:日志分析与告警工具,可覆盖近一半的运维工作

刘小排公众号 @刘小排r:大家可以去其中学习下他使用 Claude Code 的方法

文章《「全职员工」的消逝与「合伙人」及「小时工」的崛起》:zhuanlan.zhihu.com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