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最新AI新闻播报
国内AI产业动态
中国联通发布新一代智算基础设施
7月18日,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联通云AI焕新论坛在上海召开,以"AIInfra联通云,共创数实融合新生态"为主题,展示了多项重磅成果。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朱汉武表示,联通正通过三大"向实"推进数智转型:推进网络向实、技术向实、服务向实。
在智算基础设施方面,中国联通已建成全域供给能力,标准机架超100万架,算力规模超30EFlops,建成全Mesh 400G ROADM骨干网。同时推出全栈创新技术,打造超千公里异构混训标杆和全直流柔性供电系统,并率先部署"智算网关"实现算网深度融合。
论坛上同步发布了六大智能新产品,包括"联通大衍"DPU、AI云原生应用开发平台、"联通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2.0、"联通智在"云车机、智算一体机以及数智产品超市,全面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服务新范式。
广西启动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7月19日,2025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赛事以"AI广西·AI中国·AI东盟"为主题,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设海外分会场,持续至11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表示,本次赛事设置"场景突围"应用创新赛、"揭榜挂帅"产业命题赛、"AI大家创"全民挑战赛等多个赛道,重点解决人工智能在汽车、文旅、教育等细分行业场景的应用落地问题。赛事特别鼓励与东盟国家联合组队参赛,设置面向东盟的未来独角兽企业特色奖项。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文勇刚指出,东盟作为AI应用需求多元化的区域,与中国合作的核心在于"技术赋能场景、优势互补共赢"。广西可通过精准对接各国需求,推动东盟国家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市场。
截至目前,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发布场景需求43个,展示30余项典型应用场景,签署国外合作协议16个,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43个,其中34个已注册公司或明确选址。
技术趋势与市场洞察
Gartner发布2025中国AI十大趋势
7月14日,Gartner发布《2025中国AI趋势》研究报告,提出三大主题、十大趋势,反映中国AI产业在资源约束与战略机遇交织下的发展逻辑。
关键趋势包括:
1. 开放式生成式AI模型:自DeepSeek今年初获得广泛关注后,开源已成为中国超大规模云和AI提供商的普遍做法。Gartner预测,到2026年,中国50%的AI产业生态将基于开放式GenAI模型构建。
2. Agentic AI(代理式AI):强调具备任务感知、自主反馈能力的智能体架构。调研显示,42%中国企业用户处于试点阶段,15%已生产落地,主要应用于翻译、编程等垂直场景。
3. 节俭型AI:在资源受限背景下,企业更注重AI的性价比,通过轻量部署、边缘计算降低门槛,对中小企业尤为关键。
4. 工程能力加速AI开发:中国企业通过自动化微调平台等基础设施,加速AI从原型到生产的转化。数据显示,2025年生成式AI生产落地率预计达43%,远高于2024年的8%。
Gartner分析师费天祺表示,中国AI产业正沿着务实路径推进,既注重在资源约束下寻求突破,也强调成本优化与价值落地,推动AI从技术探索向业务渗透。
全球AI进展速览
• Google Gemini 2.5 Pro发布:具备超强推理与编码能力,可模拟现实世界挑战,生成交互式代码,在软件 development、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 OpenAI推出ChatGPT代理功能:允许聊天机器人直接在用户计算机上规划和执行多步骤任务,如网络研究、文件操作和幻灯片创建,首先面向付费ChatGPT Plus订阅者推出。
• AI医疗突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大模型研发泌尿外科AI医生,实现病历自动生成和实时视频问诊;Alphabet旗下Isomorphic Labs启动首个人体试验,用AI设计药物。
• 农业AI应用:俄罗斯40%农业企业采用AI数字解决方案;中国与巴西联合AI实验室专注于半干旱地区土壤质量改善;美国 startups 部署太阳能AI机器人进行精准除草。
即将举办的行业盛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瞻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于7月26至28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大会亮点:
• 规模空前: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50%。
• 重磅嘉宾: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
• 前沿展品:3000余项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
• 特色板块:全新设置"创投孵化"板块,组织200余个初创项目路演;户外举办飞碟eVTOL起降、无人机消防等飞行展演;L4级无人出租与巴士构成无人接驳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表示,大会将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推动全球以开源为纽带,共促技术成果赋能,共建开放包容社区。
总结与展望
7月以来,AI行业呈现"政策推动、应用落地、国际合作"三大特点。国内方面,从中国联通的智算基础设施升级到广西的东盟AI布局,显示AI正从技术研发走向产业深度融合;国际上,模型能力持续突破与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并行。
即将召开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预计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普惠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随着开源生态的完善和应用成本的降低,AI赋能千行百业的进程将加速,普通用户也将感受到更智能、更便捷的AI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