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本期主讲 fifi,从一条“某人加班到凌晨三点”的朋友圈聊起——我们发现,在互联网的舞台上,“炫苦”往往比“炫富”更容易被点赞、被认同,甚至被推上热搜。

为什么“晒幸福”会被觉得炫耀,而“晒辛苦”却能赢得掌声?

我们尝试从职场、生活和社交媒体三个维度去聊聊这件事的逻辑。它满足了共鸣感,也规避了优越感;它是年轻人彼此看见、互相安慰的一种方式,但也是一种情绪绑架和价值绑架。

节目里聊到我们在职场里遇到的“加班内卷”故事——有人真的在拼命工作,也有人只是摆出一副辛苦的姿态;也聊到现在流行的“苦难卖点”短视频,从农活到工厂,从打工人日常到病床自拍,辛苦的叙事正在成为新的社交货币。

当“炫苦”变成一种竞赛,我们到底是在寻找共鸣,还是在消费别人的生活?欢迎你来评论区跟我们聊聊天。

-

请关注年青有危节目组的小红书账号:

notes:

00:42 开场:连线fifi,为什么要聊炫苦话题
03:10 炫苦 vs 炫富:为什么一个被夸,一个被骂
14:40 短视频里的“苦难叙事”爆款密码
18:30 从农活到工厂:苦是流量的催化剂
21:55 炫苦的情绪逻辑:我累,所以我值得
26:20 苦可以分享,但别绑架别人
30:15 当“苦”变成竞赛,还有人敢说自己过得好么?
34:40 互联网的苦与现实的苦,到底隔了几层滤镜
38:20 结尾讨论:分享的边界,苦难的尺度

-

主讲:fifi

成员:猪兜、阿车、阿当、swin

场地:chairs 精酿啤酒馆外面

剪辑:77

话题启发:fifi

shownotes: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