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疗愈和成长不是遗忘,而是重新叙述。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一个沉重但必要的话题——C-PTSD复杂性创伤与成长

从“拿到梦寐以求的offer却开心不起来”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追溯了身体的警讯、家庭的献祭规则,以及一个人在多重三角关系里如何被迫长大。

我们谈到了:

•那些被长期忽视的 微小创伤(micro-trauma) 如何在身体里累积;

•“翻译器”“挡箭牌”“小妈妈”式的角色,是怎样让人习惯牺牲自我;

•以及如何一步步从“我怎么这么脾气差”走向“原来我在情绪闪回”。

在自我修复的部分,我们也分享了很多可操作的小工具:

5-4-3-2-1身体锚定法、情绪命名、两级日记练习……

这些都是让我们重新回到当下、重新拥有身体感与边界感的入口。

最打动我的,是当我们聊到“见证者疗法”与“叙事疗法”时——

我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不再隐藏羞耻的部分,那一刻,我们就已经从“被动的受害者”,变成了“自己生命的见证者”。

我们也谈到了00后这一代人——他们更敢说“不”,更能主导与父母的关系;

他们不再一味“孝”,而是开始实践“我与原生家庭之间,也需要边界”。

这是新一代的清醒与温柔,也是一种新的创伤后成长。

这一期,是一次勇气的练习,也是一场集体见证——因为当羞耻被说出口,它就开始失去力量。

|本期嘉宾|

困在迷雾里找自己的ESFJ紫茹 

|本期主播/制作|

Linmin郑林敏 Life Coach 共创式生命教练

ENFP高能量真人/ ADHD+高敏感 落地扎根的幽默妈妈

链接/加听友群:微信 Jaymina (备注:小宇宙)

|时间轴|

3:35 紫茹怎么发现自己有C-PTSD?

6:00 为什么拿到新加坡研究生offer的瞬间却开心不起来?

10:05 C-PTSD的症状有哪些?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14:45 在知道自己是C-PTSD之前的身心科“就诊经历”

17:00 freeze僵/解离反应是怎么样的?一种时间冻住的感觉

25:00 如何从僵住的抑郁状态走出来?

36:00 严重C-PTSD应激发作时,如何让自己慢慢平静回到当下?

39:10 一个声音是自我批判(我还不够好),另一个自我鼓励的声音也冒出来(我己经做的很好了),这种拉扯在说什么?

41:00 隐喻、想象和给情绪起有趣的名字,可以为创伤修复带来什么?

45:30 C-PTSD疗愈后的母女关系是怎么样的?

从当闹钟,到给她递一个梯子。

49:30 00后对待老一辈父母的态度:硬气起来了!

55:00 坚定地与父母建立一种新的健康的关系

58:00 来自紫茹的话:不要觉得向外求助很羞耻

提到的书单和歌单:

《不原谅也没关系》

《自渡》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好心情手册》

try、Titanium、Shivers

疗愈自助工具箱:

1)54321着陆法:5个你看到的物品、4个触摸物品的感受、3个听到的周围的声音、2种闻到的味道、1个品尝的味道

2) 给情绪命名(好玩的和自己有连接的名字)、跟它对话

3)两级日记:左页事件/右页身体感觉,说出来、写下来就会过去

4)写感恩日记(aka 屁大点儿事开心日记)、done list,正反馈

5) 听激烈开心的音乐

6) 用冷水冲击身体部位、冷水澡

提到的信息:

48. 不用向外求了,你的「自我」最懂你|IFS内在家庭系统

PEP 是一种将心理学与能量疗法(Energy Psychology)结合的整合性方法,由 Dr. Michael Bohne(德国精神科医生) 所发展。它的全称在他本人体系中是:Process- and Embodiment-focused Psychology(PEP)也就是 “以过程与身体为焦点的心理学”。

整合了以下概念和疗法:

• 传统心理治疗的概念(如认知行为疗法 CBT、EMDR、系统治疗)

• 身体导向的觉察与表达(如聚焦 Focusing、身体体验 Somatic Experiencing)

• 以及“能量心理学”技巧(尤其是轻敲疗法 ta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