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阅前思考:“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叫NFT,那“独一无二”的人呢?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唯一性,为数字资产确权,同时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重要桥梁。

一、不可替代的Token:NFT

首先区分同质化代币(FT)与非同质化代币(NFT)。像比特币、以太坊这类的加密币叫同质化代币(FT),每一个代币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可以随意互换,例如 1 个比特币和另 1 个比特币在价值和功能上完全等同。而非同质化代币(NFT)则截然不同,它的英文全称为 Non-Fungible Token,其中 “Non-Fungible” 即 “不可替代” 的意思,这意味着每一个 NFT 都拥有独特的标识和属性,彼此之间无法替代。

根据最主流的 ERC-721标准,可以实现数字资产的唯一确权:特定数字内容(如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的元数据会与唯一的代币ID(token ID)相关联,进而生成独一无二的NFT。其中,代币ID结合智能合约地址共同构成了该NFT在数字世界中的“身份凭证”,其所有权、关联信息等会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具备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核心特性。元数据存储在区块链或分布式存储(如 IPFS)中,同样不可篡改。无论是一段音乐作品,还是一个虚拟角色,一旦被铸造成 NFT,就拥有了明确的所有权归属。

比如,头像NFT项目“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由 Yuga Labs 于 2021 年 4 月创立,包含 1 万个独特的手绘猿猴头像。BAYC 不仅是收藏品,还代表着一种会员身份,持有者可获得游艇俱乐部的会员资格,能参加私人活动、数字派对等。NBA 球员斯蒂芬・库里、饶舌歌手埃米纳姆等众多明星都曾购买过,单枚最高成交价达惊人的1080.69ETH。

Decentraland 是一款基于区块链的虚拟世界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购买虚拟土地(以 NFT 形式存在),并在土地上建造各种建筑、开展商业活动,虚拟土地的所有权和交易信息都记录在区块链上,玩家可以自由买卖虚拟土地,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虚拟土地价格甚至高达数百万美元。除了普通个人玩家,三星、苏富比、阿迪达斯都在这个项目中购买过虚拟地皮,明星林俊杰也购买了三块虚拟地皮,总共花费约84万人民币。

二、NFT 的 “诞生、转移、消失”

如同现实世界中的物品有其诞生和消亡的过程,NFT 在数字世界中也有着完整的生命周期,而铸造(Mint)和销毁(Burn)分别对应着 NFT 的 “诞生” 与 “消失”。

(一)铸造(Mint):NFT 的 “诞生” 过程

铸造是创建 NFT 的过程,就像现实世界中工厂生产商品一样,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将数字内容转化为具有唯一标识的 NFT。NFT 的铸造通常需要借助区块链平台和智能合约来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准备数字内容。这是铸造 NFT 的基础,数字内容可以是任何形式,如数字画作、摄影作品、音乐、视频、3D 模型、文字作品等。

其次,选择区块链平台和技术标准。创作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成本预算,选择合适的区块链平台。以太坊作为早期 NFT 发展的主要平台,生态完善但 gas 费用较高;而 Solana、Polygon 等平台则以低手续费、高交易速度为优势。

然后,使用NFT 铸造平台(如OpenSea、Rarible平台)提供的现成智能合约模板,定义 NFT 的名称、符号、总量、属性等信息,只需按照平台的指引填写相关信息即可。

最后,执行铸造操作并支付 gas 费用。将准备好的数字内容上传到指定的存储平台(如 IPFS,星际文件系统,确保数字内容的永久存储和可访问性),然后通过钱包连接区块链网络,调用智能合约执行铸造操作。在铸造过程中,支付一定的 gas 费用,用于激励区块链节点完成交易确认和记录。一旦铸造操作被区块链网络确认,NFT 就正式诞生,其唯一的代币 ID 和相关信息会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创作者成为该 NFT 的初始所有者。

(二)销毁(Burn):NFT 的 “消失” 机制

销毁是指将已存在的 NFT 从区块链网络中永久移除,使其无法再被使用、交易或查询的过程,相当于 NFT 的 “消失”。NFT 的销毁同样需要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其核心原理是将 NFT 发送到一个 “黑洞地址”(一个无法被任何人控制和访问的地址),由于黑洞地址没有对应的私钥,一旦 NFT 被发送到该地址,就再也无法被转移或取出,从而实现了 NFT 的永久销毁。

NFT 的销毁通常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减少 NFT 的供应量,提高剩余 NFT 的稀缺性和价值。在一些数字藏品或游戏项目中,项目方可能会通过销毁部分 NFT 的方式,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维护资产的价值稳定。

二是实现 NFT 的价值回收或权益兑现。在某些场景下,NFT 可能与特定的权益绑定,当用户兑现权益后,对应的 NFT 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时可以通过销毁 NFT 来完成权益兑现的流程。例如,某航空公司发行了基于 NFT 的机票,乘客使用机票完成登机后,该 NFT 就会被销毁,以确保机票不会被重复使用。

三是纠正错误或处理违规 NFT。如果在 NFT 的铸造或交易过程中出现错误(如铸造了重复的 NFT、NFT 包含违规内容等),项目方或平台可以通过销毁相关 NFT 的方式来纠正错误,维护区块链网络的秩序和合规性。

NFT 的销毁过程通常是透明可查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查询到 NFT 的销毁记录,包括销毁的时间、销毁的 NFT ID、发送到的黑洞地址等信息,这确保了销毁操作的公正性和不可篡改性。

(三)NFT交易:所有权的转移

NFT创建后,对应的更多操作是持有和交易。交易是指将NFT从一个钱包发送到另一个钱包,即完成了所有权的转移。常用的交易平台有“OpenSea”,可以理解成区块链版的“咸鱼”。由于NFT是非标资产,流动性不强,尤其是高价值的NTF。最新的NFT 碎片化技术可以将高价值 NFT 拆分为多个份额,让更多人能够共同拥有数字资产,大大提高了流动性,同时并未改变NFT原有的属性。它的实现同样依赖于智能合约技术。首先,原始 NFT 被转移到一个专门的智能合约中;然后,智能合约根据预设规则生成代表所有权的碎片化代币,这些代币可以自由交易和转移;最后,碎片化 NFT 通常需要建立治理体系,持有者通过投票决定关键事项,比如是否出售原始资产。这个技术的出现极大推动了RWA的实现,即现实世界资产上链(Real-World Assets)。一夜之间,万物皆可上链。

进阶知识:ERC-721 与 ERC-1155:NFT 的 “技术标准”

(一)ERC-721:首个标准化的 NFT 协议

ERC-721 是以太坊网络上第一个专门为非同质化代币制定的技术标准,于 2018 年正式推出。它定义了一套统一的接口和规则,使得开发者能够更便捷地创建和管理 NFT,同时也让不同平台之间的 NFT 能够实现互认和交互。

早期的知名 NFT 项目 CryptoKitties(加密猫)就是基于此标准开发的。每一只加密猫都拥有独特的基因属性和外观,并且猫咪还能繁殖产生新的独一无二的喵咪。猫咪NFT交易的火热,一度引发了以太坊网络的拥堵,导致 gas 费用(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手续费)飙升,也让 ERC-721 标准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二)ERC-1155:多功能的 NFT 改进标准

为了解决 ERC-721 标准在批量创建和管理 NFT 时的不足, 2018 年底以太坊推出新的ERC-1155 标准。

ERC-1155 标准的最大特点是 “多代币类型支持”,开发者可以在同一个智能合约中创建多种不同类型的代币,既可以是同质化代币(如游戏中的金币、积分),也可以是非同质化代币(如游戏中的装备、道具、皮肤)。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智能合约的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和 gas 费用。游戏玩家在进行交易时,只需调用一次智能合约就能完成多种资产的转移,相比 ERC-721 标准下需要多次调用不同智能合约的方式,更加高效便捷。目前,ERC-1155 标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游戏、数字藏品等领域。

最右回复:就是你。“I am what I am,……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张国荣《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