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当一个中国人走进牛津智库,她既不是"全球南方"的代表,也不完全是"西方"的一员——她成为了连接北京、牛津、伦敦的"桥梁",一个带着工具性和暧昧性的身份。

从4chan的阴谋论传播链条,到特朗普时代政治暴力的兴起;从伦敦政经学院(LSE)对自由主义态度的转变,到英国帝国遗产在当下的隐秘运作——这不仅是一个中国研究者在英国的求学与工作经历,更是对旧帝国权力结构、学术政治、移民困境的深度剖析。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在LSE和牛津智库工作的研究者紫晨,分享她在帝国"中枢"的独特观察。当MBE、OBE的教授们与前殖民地革命先驱的后代同处一室,当金融巨头、科技公司高管齐聚伦敦,当"华美袍子"下的虱子若隐若现——这座城市暴露出怎样的权力秩序与帝国逻辑?

在这里,中国人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学术中立"真的存在吗?自我东方化的陷阱如何避免?工党的移民政策为何是"饮鸩止渴"?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恰恰是流离的人才能够获得一种新含义的自由,只有与一切失去联系的人才会无所顾忌。"在帝国的心脏做研究,意味着什么样的自由与代价?

【本期嘉宾】

【主播】

【时间轴】

02:44 阴谋论的媒体传播链条

05:25 特朗普时代的政治暴力与真相危机

13:46 作为中国人在英国智库工作的微妙身份

25:22 LSE与自由主义的裂痕

32:55 帝国从未离开:英国的遗产与当下

39:10 学术研究中的自我东方化陷阱

44:34 不懂英国人的潜规则

50:01 在伦敦最有用的收获与最容易踩的坑

54:07 不太太平的英国:移民政策的饮鸩止渴

【核心思考】

【延伸阅读与观看】

【关注我们】

如果你也在海外学术机构工作,或对帝国遗产、身份政治有自己的观察,欢迎写信分享:

📮 riluohuimian@163.com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订阅、转发,或留下你的评论。每一次互动,都是我们继续探索权力真相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