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书籍:《PET父母效能训练》

今天我们来讲《PET父母效能训练》,PET不是一套教父母如何“制服”孩子的技巧,而是一种关系哲学和沟通模型。它主张的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方式来构建亲子关系,从而取代传统的权威式或溺爱式的教育。
其核心是“问题归属原则” 和 “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是帮我打破二元对立思维的一本书,而且我觉得它不仅仅适用于亲子关系。具体内容会在节目中和大家展开探讨~
没看过原书的伙伴,非常非常推荐大家自己去看原书,它是一本是可以反复反复阅读的书籍,而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从我的视角来看,PET已经不仅仅是一套亲子沟通技巧。它是一扇通往自我觉察和内在成长的大门;一座连接“知道”和“做到”的实践的桥;一种用来构建尊重、合作的语言,它是开始,不是结束。它唤醒我,并将我引向更深的自我探索......
如果大家听完/看完有什么感受也欢迎来和我们一起探讨~
----
读书批注:
【前额叶】:前额叶就像大脑的“首席执行官”或“理智的指挥官”。它位于额头后方,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理性思考、决策制定、规划未来和控制冲动。当你能冷静分析、抑制怒火或权衡利弊时,就是你的前额叶在努力工作中。
【杏仁核】:杏仁核则是大脑的“警报中心”或“情绪哨兵”。它位于大脑深处,主要负责快速识别威胁、产生恐惧和焦虑等情绪,并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当你突然受到惊吓或感到一股无名怒火涌上心头时,通常是杏仁核在第一时间被激活了。
简单说,前额叶管理性思考,杏仁核管情绪反应,它们二者相互制约、共同协作,管理着你的情绪和行为。
【阻抗】:在心理学中,阻抗是指来访者在心理咨询或治疗过程中,潜意识里抗拒探索潜意识内容或阻碍治疗进程的所有表现。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目的是为了避免触及可能引发痛苦的念头、情绪或记忆,从而维持现有的心理平衡。常见的表现包括迟到、沉默、否认、争论、忘记预约,甚至“病愈”。
【第三法】:是PET最著名的方法,也称为“没有输家”的方法,用于解决“双方拥有问题”的冲突。
·传统方法:
· 父母赢,孩子输(权威法): 父母下令,孩子服从。导致孩子resentful,缺乏内在动力。
· 孩子赢,父母输(溺爱法): 父母让步,积累怨气,孩子变得自我中心。
· “没有输家”方法(第三法):
· 核心: 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一起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没有输家,双方都是赢家。
· 六个步骤:
1. 识别和定义冲突: 双方清晰表达各自的需求和感受。(使用“我—信息”)
2. 产生可能的解决方案: 头脑风暴,不加评判,鼓励任何想法。
3. 评估解决方案: 一起讨论每个方案的可行性。
4. 决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选择一个最满意的。
5. 执行方案: 明确“谁在何时做什么”。
6. 后续评估: 一段时间后检查方案是否有效,如无效则返回步骤2。
【12种沟通“绊脚石”】它们在“孩子拥有问题”时尤其有害:
1. 命令、指挥
2. 警告、训诫
3. 说教、规劝
4. 建议、提供解决方案
5. 说服、教育
6. 评判、批评
7. 赞扬(带有操纵性)
8. 嘲笑、羞辱
9. 解释、分析
10. 安慰、同情
11. 调查、质问
12. 退缩、分散注意力
这些“绊脚石”的本质是父母在抢夺问题的所有权,剥夺了孩子自己成长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
时间戳:
00:05 本期书籍《P.E.T父母效能训练》
00:26 我和这本书的故事
05:18 本书核心 —— 行为窗口

08:22 我们总是很容易进入“虚假接纳”

13:04 行为窗口中的四个小窗口

13:24 无问题区

13:55 他人拥有问题区

16:02 自己拥有问题区

16:24 双方拥有问题区

17:54 行为窗口和课题分离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20:18 父母好像总是在孩子身上“代偿”
21:15 沟通技巧——倾听
25:49 基础倾听和积极倾听
27:56 倾听可以从三步入手——停下、闭嘴、给回应
33:44 沟通技巧——发送“我信息”
38:15 “我信息”注意点——陈述事实、陈述感受、对我们实际的影响
54:15 我们缺乏与问题共处的能力
55:38 沟通技巧——第三法以及12种沟通绊脚石(见上面读书批注)
61:00 关于这本书我的总结
66:06 大家的思考,感悟
69:22 我们下期见~
----
小红书:刘十一
微信公众号:刘十一
微信:cici_xqt
邮箱:cc@zlzec.com
加听友群:cici_liuuu
---
本期聊天成员:
刘十一(年近40正在转型的美妆博主)
妮妮(95后乐天派i人)
小叶(00后 isfj)
小七(85后巨蟹座i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