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已经成为刑事追诉案件中排名第三的罪名,帮信犯罪的被告人呈现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初犯比例高的“三低一高”特点,3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超过80%,2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三分之一。而让人痛心的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群体涉案问题突出。
我们今天的话题将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彻底认清“帮信罪”是什么;第二,大学生为何会成为“重灾区”;第三,一旦涉案,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第四,如何预防和识别。
主持人: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剪辑:石头;
BGM:Wildejia《Tikolin Purre 纯享版》;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2:12 帮信罪的被告人呈现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初犯比例高的“三低一高”特点
4:03 帮信罪的核心构成要件:1、明知;2、提供帮助;3、情节严重
5:55 帮信罪其实是将帮助行为单独作为一种犯罪类型,体现了《刑法》对互联网信息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
6:38 大学生常见的“帮助行为”有哪些?
7:53 法律上的“明知”真的是普通人认为的“明知”吗?
11:19 实操中会被办案机关认定为“明知”的情形有哪些?15种
13:40 什么叫“情节严重”?5+3种
15:40 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别?
17:44 为什么大学生会陷入帮信罪的法网?
20:55 犯罪分子的“话术”总结
22:16 熟人社会的信任链何以能成为犯罪的工具?
24:35 银行卡、手机号、社交账号也有作为网络身份凭证的公共属性
26:37 帮信罪的后果是什么?
28:30 帮信罪的刑罚尺度如何?
31:13 大学生以不知从事的是帮助犯罪行为为由抗辩,能否奏效?
32:58 帮信罪会带来金融惩戒措施,比刑罚更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