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在爱中找回自己:疗愈内在小孩,打破情感困境的心理学指南

欢迎收听言心社勇气日记,我是你们的朋友,梓琪。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单身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独立又清醒,生活井井有条。可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你的喜怒哀乐,突然都和另一个人绑定了。你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在心里掀起海啸,会不自觉地讨好,会变得连自己都感到陌生。你会想我是不是太‘恋爱脑’了?”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嘉宾二千。她将和我们分享一段让她深刻体会到这种“自我迷失”的情感经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一起借助心理学的透镜,去照见这些行为背后,那个更深层、更隐秘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在爱情里的疯狂和痛苦,并不是因为眼前这个人,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正在通过这段关系,拼命呼救。也欢迎每一位听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走向内心的勇敢旅程。

 情感冲突的背后

一段亲密关系中的争吵,表面上看可能是由金钱、承诺等具体问题引发,实则往往触及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比如,当一方因出差而联系减少,另一方便可能因安全感缺失而频繁联系;而需要空间的一方则可能表现出不耐烦,最终导致矛盾升级。更值得关注的是,冲突后的和解承诺若未兑现,往往会引发二次伤害。当一方承诺的礼物迟迟未到,见面时又态度反复,甚至转而指责对方,这很容易触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创伤,导致情绪失控乃至分手威胁。

 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觉察 

情绪过激反应的根源当伴侣回避情感交流时,我们产生的强烈恐惧感可能是一种情绪过激反应。这如同内心的警报系统,往往源于童年时期未被妥善回应的创伤。当内在小孩的恐惧被激活,我们很容易退行到用原始方式应对当前困境。

强迫性重复的困境

弗洛伊德提出的“强迫性重复”概念告诉我们,人会在潜意识驱动下,在成年关系中重塑童年熟悉的情感模式,即使这种模式带来痛苦也会不断重复。内在小孩天真地以为,通过重复相似的情境,能够治愈童年的伤痛,结果却往往陷入循环。

内在小孩与不配得感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属于焦虑型依恋,需要不断从伴侣处获得被爱的证明,这可能源于童年时期在缺爱环境中成长的经历。当只有表现优秀才能获得父母关注时,内心深处容易形成“不配得感”,导致在恋爱中过度付出以赢得爱,而对方未给予足够回应时便产生强烈焦虑。

自我养育与信心建立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模式后,需要建立勇气和信心来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普通人完全可以在亲密关系中觉察这些伤痛,与伴侣坦诚交流以争取理解。这个过程虽然痛苦,却能够有效治愈心理创伤,使亲密关系成为疗愈的有价值途径。

结合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与阿德勒的目的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疗愈:

- 识别情绪触发点,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经历

- 全然接纳并验证自己的感受

- 清晰识别行为背后的目的

- 进行课题分离,明确责任边界

- 重新选择更健康的行为模式

亲密关系的经营智慧

双向理解与沟通经营亲密关系既要勇于表达自身需求与感受,也要理解并尊重对方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陷入情绪崩溃时,往往难以考虑对方立场,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避免被自身情绪完全掌控。

改变与成长的平衡关于“做自己”这一概念,我们需要辩证看待。核心价值观和原则固然应当坚持,但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为伴侣做出调整和改变也是必要的。真正爱一个人时,我们会自发地愿意为对方调整,这本身就是体贴与爱的证明。

共同创造新的情感体验在自我负责的基础上坦诚沟通,共同创建矫正性的情感体验对双方都至关重要。选择在平静时刻分享内心感受,争取伴侣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不断重复新的互动体验,就能逐渐形成对感情模式的新期待。

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认识自我、疗愈成长的珍贵机会。当我们有勇气直面内心的创伤,学会同时照顾自己和爱伴侣时,就能在爱中保持自我,建立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

00:00:17 提出亲密关系中易自我迷失的现象

00:02:22 主持人询问嘉宾争吵起因及过程情况

00:02:33 讲述争吵起因及过程

00:05:20 争吵后的冷静与和好条件

00:07:45 男友未兑现礼物承诺引发新矛盾

00:10:30 对男友行为的解读与再次争吵

00:12:38 主持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反应

指出其在伴侣回避情绪时的强烈恐惧可能是情绪过激反应,如同警报系统,因童年未被妥善回应的创伤被触发,内在小孩的恐惧被激活,采用原始方式应对,询问二千是否有害怕被抛弃、无助小孩的感受。

00:16:00 主持人分析核心情结与投射

主持人指出若核心情节是被忽视,在关系中会像侦探扫描被忽视证据,将内心恐惧投射到外部世界找证据,认为伴侣无法填补内心空洞,需通过伴侣行为看见自己获得安全感,询问二千是否希望从男友处弥补童年父母未给的无条件爱和关注。

00:17:22 嘉宾讲述童年经历与人生剧本

00:19:15 嘉宾描述痛苦时的内在小孩感受

00:20:32 主持人分析亲密关系中的焦虑型依恋

00:23:16 嘉宾对恋爱中爱的回应的期待与焦虑

00:24:56 主持人解读的内心冲突

00:26:34 嘉宾分享觉察与疗愈的步骤

00:33:39 主持人结合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理论谈疗愈

00:43:47 嘉宾对“做自己”的辩证看法

00:48:01 主持人谈论亲密关系中的共同成长

主持人提到自我负责下的坦诚沟通和共同创建新的矫正性情感体验重要,平静时沟通分享发现,伴侣理解支持,共同创造新体验,重复后形成新的感情模式期待,跨越内在小孩鸿沟,拥有健康亲密关系。

00:51:00 分享对亲密关系价值的感悟

二千联想到“女人的婚姻相当于第二次投胎”,认为亲密关系可修正童年创伤,相当于第二次养育自己,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小孩可通过亲密关系改变旧模式,若无觉察可能重复父母相处模式,通过心理学和觉察可改变,与伴侣交流争取理解认同,积极修复可建立健康情感关系。

00:54:38 主持人总结亲密关系的价值

全平台收听 喜马拉雅听/网易云音乐/播客Podcasts搜索言心社【勇气日记】

如果想联系我们,可以添加官方微信:YanxinsheMH  

小红书搜索:言心社 | Meet&H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