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您好,您這個禮拜過得好嗎?

讓我們繼續來探討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好書

4. 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跟結婚一樣,要以一輩子為目標

蒙格引用費雪(Philip A. Fisher)的理念:「買入一家公司如同結婚,應以終身為目標」,這句話代表的不只是長期投資,而是一種負責任的選擇態度。其實這句話蘊含了價值投資的核心精神,也深深影響了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因為:

1)投資是一種長期承諾,不是短期交易

就像婚姻不是隨便玩玩的,投資一家公司也不應該只是「短期持有、迅速套利」。

投資前應做出深入調查與全面了解,一旦確信這家公司值得信任與託付,就要長期持有。 

2)選股如選人

正如,婚姻不只是選一個「好看」的人,而是要看對方的性格、品格、成長潛力。

同樣,選公司也不是看短期股價波動,而是看經營團隊、競爭優勢、創新力、財務健全度等基本面。

3)真正的好公司會隨著時間的經過,創造出複利價值

正如一段好的婚姻,會隨著時間越來越穩固,並且結出甜蜜的果實;一間好公司也會隨著時間,持續累積獲利、創造出品牌價值與市市場佔有率。因此,應該以「終身持有」為前提,好讓時間來為我們工作創造價值。

例如,如果能夠在2007年iPhone手機剛推出那一年,買入蘋果電腦的股票Apple,如果能像「結婚」一樣持有到現在,蘋果電腦的品牌、創新與財報表現都證明它是一間好公司,蘋果電腦在2007年的市值是170億美金左右,到目前它的市值是3248億美金,市值漲了19倍。若當初只是短線操作,一賺就賣,根本無法享受到這段「美滿婚姻」的複利果實。

然而費雪雖然主張「如同婚姻般的長期持有」,但他也說:如果對方改變了、背離初衷,也必須認真考慮該如何因應。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變壞了(例如經營層腐敗、喪失競爭優勢、組織僵化老化喪失創新力),投資者也應慎重考慮賣出,做出理性的「停損」。

傳統投資思維是短進短出、股價便宜就買、天天盯盤,而費雪式的思維則是深入研究、謹慎挑選、一旦選定,給予信任與時間、保持觀察,若對方背離了原本的承諾、恣意妄為,則不得不斷然採取自保的行動。

另外,蒙格讚揚可口可樂是最理想的公司之一,主要要具有以下的優勢:

 1) 強大的品牌力(Brand Power)

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受喜愛的品牌之一。消費者在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認識它,並與快樂、愉悅、可靠的形象連結。蒙格與巴菲特都認為,品牌是一種難以被複製的資產,能為公司帶來長期競爭優勢。

2)護城河深厚(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 Moat)

可口可樂擁有全球的配送網絡與瓶裝合作夥伴(Bottling System)緊密的合作關係,極難被競爭對手複製。它的定價權與消費者黏性極高——即使可樂漲價,人們還是會買。蒙格重視「護城河」:一家公司如果能防止競爭對手侵蝕其市場地位,就是理想的投資對象。

3)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與獲利能力

可口可樂的商業模式簡單明瞭:製造濃縮液 → 銷售給瓶裝商 → 銷售給通路 → 消費者。

這種模式讓公司維持穩定的利潤率與高現金回報。蒙格喜歡能夠「長期複利成長」的公司,而可口可樂幾十年來都提供穩健回報。

4)全球擴張的可預測性

即使在開發中國家,可口可樂也能快速打入市場。它不像科技公司那樣需要高研發成本或不斷創新產品。蒙格曾說:「我不需要一家公司一直創新,我要的是能預測未來20年業務不變的公司。」

5)行為經濟學優勢(心理偏誤的利用)

蒙格特別強調「心理模型」的重要性。可口可樂會透過視覺刺激(紅色)、聯想(聖誕快樂)、群體認同(大家都喝)等方式,讓消費者持續選擇它。這是心理學上的「互惠」、「社會認同」、「一致性偏誤」的運用,也是品牌護城河的一部分。

蒙格的經典觀點總結:「我愛可口可樂,因為它的商業模式不會變,品牌幾乎無人能敵,而且它會年復一年地賺錢,就像時鐘一樣精準。」

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可以將可口可樂的成功模式複製成為自己個人的成功模式呢?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 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可口可樂的品牌代表開心快樂、穩定、品質如一。

我們的應用:

讓別人想到我們,就聯想到某種特質:誠信、可靠、專業、創新……這不是靠公關形象包裝,而是長期一致地展現這些價值。如同可口可樂不是靠一則廣告成名,而是靠一百年的品牌經營。

問問自己:「別人為什麼記得我?我希望他們怎麼記得我?」

2) 打造難以取代的「護城河」能力

可口可樂的的通路、配方、品牌形象與心理連結構成了強大護城河。

我們的應用:

練就自己多項專長的能力(例如:懂科技又懂溝通)、人際關係管理、專精在某個專業的領域,學習那些難以被AI或他人取代的能力,例如:創造力、判斷力、整合能力、故事力。

問問自己:「我能做什麼是別人很難學的?哪件事我可以做到比95%的人更好?」 

3)長期穩定的價值輸出

可口可樂每天穩定賣出數十億瓶,數十年如一日。

我們要成為能穩定交付成果的人。無論工作、寫作、領導、教學…建立持久且可預測的價值輸出。

問問自己:「我能否像時鐘一樣準確、可靠地產出價值?我是否是一個主管願意長期信任的人?」 

4)善用心理學提升影響力

可口可樂熟練運用「顏色、情緒、聯想、廣告語」等心理機制來加深顧客印象。

我們的應用:

了解人們決策的心理機制(例如互惠、稀缺、社會認同),在人際交往、簡報、說服、談判時更加有效。練習如何說一個能讓人「記住你」的故事。

 問問自己:「我說的話、寫的文字、做的事,有沒有創造心理上的影響力與記憶點呢?」

5)善用「簡單可複製」的模式擴大影響力

可口可樂的商業模式簡單清晰、易於全球複製。

我們的應用:

把自己擅長的東西轉化成簡單明確、可複製的流程或教學方法,分享給別人。不只是成就自己,也讓自己的價值透過他人延伸出去。

問問自己:「我會的東西,能不能教給別人?能不能讓它變成系統?」

如果我們能夠試著掌握以上的要點,我們個人就非常有機會能夠像可口可樂一樣變成『價值成長股』,能夠持續在一生中為自己、為家人以及為周圍的人不斷地創造出價值跟幸福美好人生。

價值投資一直是巴菲特跟蒙格所看重的一個重要的投資方法,然而究竟什麼是價值投資呢?「價值投資」由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在 20 世紀正式系統化,但其核心思想——「用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優質資產並長期持有」,其實在東西方歷史中早有先行者與實踐者,甚至不一定局限在金融領域,也體現在人才投資、時間管理、長遠眼光的決策中。例如春秋末年、越王勾踐謀士范蠡,辭官後經商致富,據傳為歷史上第一位「巨富」。范蠡投資絲綢、漁業、鹽業等實體產業,掌握供需與人口結構變化。

所謂「陶朱公理財法」被後人奉為古代理財典範。核心理念

1) 分散投資、三分法則

建議分為三份:一份儲蓄、一份生財、一份周轉。類似現代「資產配置」與「風險分散」的概念。

2)順勢而為,忌逆勢強求

做事要看時勢與趨勢,市場冷淡時不輕舉妄動。符合現代投資裡的「趨勢判斷」、「景氣循環投資法」。

3)不貪快利,重視長期與穩健

鼓勵低調、穩健的財富累積,與價值投資思維相通。

4)知足與節制,適時退出

范蠡三次致富,三次散盡家財以避禍與回饋。重視人生的平衡與安全,不讓財富反噬自己。

5)重視人品與信用

強調做人誠信,才可長期經營。商道之本不只是算術,更是做人處世的格局

不知不覺又到了我們Podcast的尾聲了,不曉得您聽了今天的內容有沒有什麼收穫呢?記得找時間操練一下喔。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您訂閱並分享給可能也有需要的人。

祝您從今天開始更留意自己理財智慧的學習與操練,以便能夠幫助自己在接下來的人生當中,活出幸福豐盛的生活,祝您平安喜樂,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