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高中校園生活:
吉米師終於看完2023版的「108課綱觀察報告」了!今年撰寫團隊規模更大,敘寫的面向也更完備,這次除了有針對高中組的報告內容(95頁)之外,還包含了針對技術高中(13頁)的內容喔!
內容提及的面向很廣,包含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本土語言、多元選修課程(包含加深加廣選修、校定必修)以及考招制度的部分進行詳細的報告與學生想法的分析!

不過有些部分可能是學生難以蒐集的「校園內部文化」的因素,吉米師將針對兩個部分進行補充喔!
1.關於課程諮詢教師:多數同學覺得需要有課諮師,但總覺得校園中課諮師的幫助不大,或是存在感很低!其中原委吉米師會稍作補充。
2.關於多元選修課程:多數同學常會抱怨「不容易選到自己想要的課程」、「社會組適合的選修課程很少」這些都是事實,而在校園中又是因為哪些大家不太清楚的隱性因素導致如此呢?節目中吉米師會透過自己的觀察和大家分享喔!

🧑‍🔬不一樣的化學課堂:
最近高一段考快要到了,吉米師又開始憂心同學的讀書狀況了…檢查作業、隨堂小考狀況百出!吉米師也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其實學霸和大家沒有什麼不同,唯一最大的差異是他們懂得「堅持」做好一件事!

每天學會「多堅持一點點」吉米師給大家循序漸進的努力方向:
1.先調整好心態,找到自己想努力的事情、確定你想努力的原因
2.從簡單可以做好的事情開始,例如規定自己要確實獨立完成寫習作、訂正習作!(再不行就先降低標準,哪怕只堅持單選題、甚至是單選的單數題都可以)
3.循序漸進,先讓自己養成堅持一件事的習慣,再漸漸掌握大範圍或是更多科目或努力的方向

這集也會稍微提一下吉米師在課堂上,有關高一化學「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怎麼在有限時間內,期望能給大家最有效率的學習!
這個部分也附上吉米師的上課錄影連結給大家喔:https://youtu.be/wLOlLLcRpE4

🧪科普知識站:
吉米師的同事Rita老師前幾天幫朋友問到:「為什麼元素週期表上的鈉,符號是寫成Na,但它的英文卻是Sodium呢?感覺沒有關聯啊!」
其實阿,這件事情和科學的發展、語言使用的演替有很大的關係喔,這些比較早期就被發現的元素,往往元素符號的起源是來自它的拉丁文拼寫

例如「鈉」的拉丁文是Natrium,意思是天然的鹼 (感覺和Nature這個字有點像吧!) 因此鈉的元素符號取前兩個字母為Na
但它的英文Sodium,則是由於早期人們常會以碳酸鈉或蘇打水(Soda)作為緩解頭痛的藥物,因而廣泛被人知道含有鈉的成分!
叫久了,就以Soda這個字漸漸演變成Sodium了!

吉米師前幾年在學校建置「互動式元素週期表」,其中一個理念就是希望可以透過不一樣的方式讓大家認識週期表,透過一種更有溫度、更有故事感的方式切入,因此我們設計的元素方格中,除了有常見的元素符號、原子量、原子序(第一面),元素的基本物理性質與常溫下的物理狀態(第二面),電子排列與電子組態(第三面),特別規劃在第四面放上元素符號、元素中文、英文的對照及其照片,最不一樣的是將故事性元素「元素發現簡史(第五面)及元素在世界上的用途(第六面)」一併規劃在裡面!

吉米師也將介紹互動式元素週期表的影片連結列在這裡!有空歡迎來參觀喔!
https://youtu.be/Lts-7FIdqjM

#高校化學事 粉絲團👇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yQ2qdy
IG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OpdOOr

🎙高校化學事🎙各大上架平台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Vj7vL5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xOojl1
KKBOX https://reurl.cc/rQoj6O
Spotify https://reurl.cc/jkaZ7n
MixerBox https://reurl.cc/Opa5lg
Sound on https://reurl.cc/Npnd6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