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風雨在窗外打下悶悶的轟鳴,七月盛行的颱風季吹不倒音樂搭起的橋樑。
一架鋼琴四把吉他,整齊排列在專屬於柔米的空間,曾經擁有憤青標籤的女孩,在每一個歷程中不斷學習,吸收養分熬成溫熱的湯,即便颱風讓訊號變的不穩,來自柔米本身的能量仍確實的傳遞出來了。
〖音樂無國界 創作無設限〗
每個創作者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參與今年Global Music Match的柔米,透過網路串連世界各地,和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音樂創作者交流,並和一名澳洲創作者Georgia State Line共同完成了新作品:《531》,平常埋沒在手機裡的片段,竟在此時被挖掘出來,讓這首歌有了影像,輕快的旋律融合抒情的調性,彷彿有兩個女孩在你身旁告訴你,即便世界崩塌,你仍有做夢的權利。
Global Music Match提供柔米跳脫原先在臺灣島內看待事情的角度,過去不愛在英文歌中穿唱中文的她,此次嘗試後漸漸發覺,有些人會把母語創作視為一種使命,但音樂本身是能跨越語言的,因此把使命感放進音樂反而有些可惜了,就好比活動期間發生的一則小故事,有位創作者在社群平台分享柔米創作時,把Taiwan打成Thailand,但這樣小小的凸槌反而藉機讓更多人認識這兩個不同的地方,促進更多交流,而這個交流的契機即是「音樂」,正因柔米的音樂打動了對方,才延伸了這麼多有趣的互動。
〖會呼吸的歌 老派但浪漫的聯繫〗
音樂不僅跨語言、跨國界,還能跨時空,三年過後再次聆聽《新的。人。事物》這張專輯,讓柔米有機會穿越回當時24歲的自己。
由於柔米的歌多是個人和自身的對話,讓她在演出時容易產生在班上唸日記給大家聽的彆扭感,不過也因為很喜歡音樂,唱歌時會很投入很放鬆,所以那些擔心和緊張最終也能變得無關緊要了。
「我是一個很難一心二用的人,所以總是開玩笑的說我唯一能同時做的事情就是自彈自唱。」身為一個自彈自唱的民謠歌手,調音的時候都要講話,反觀柔米的音樂作品,卻有很多留白,對她來說,休止符和音符一樣重要,柔米的音樂跟著她的呼吸,讓聆聽的人不知不覺地跟隨她的步調,進入柔米的音樂中。
製作《台北錄音Taipei Recording》這張專輯時,為了將歌曲中當下的呼吸保留,柔米決定不對節拍器,讓這張專輯以最自然的姿態滑入聽眾耳朵,另外加碼在專輯中的隱藏版歌曲,也讓購買實體的歌迷多了三分多鐘沈澱自己的時間。
有些粉絲聽完歌後會私訊寫小作文給柔米,也有海外歌迷直接私訊購買專輯,「我每次收到聽眾的回饋都覺得很情深意重,他們把生命裡的一段時間分享給了我的歌。」柔米本人寄出專輯時也會依靈感附上一些手寫信,這就是專屬於柔米和歌迷之間老派但浪漫的聯繫。
〖堅持自己檢視自己 唱出社會畫出本質〗
創作是無中生有,唱歌是、畫畫亦是,對於現在的柔米而言,畫畫反而是復健,在社會摸爬滾打累積的經驗越多,越容易讓人忘記自己的本質,因此當頭腦快爆炸時她就會去畫畫,讓身體的感覺回來,回憶起最初不受拘束的創作狀態。
人在長大過程中總會受到很多規則的馴化,從小就喜歡畫畫的柔米聽到當畫家會餓死後便產生動搖,「這是一個馴化的開始,潛意識會有訊息說畫畫就是要吃飽,之後做這件事就會有負擔了。」不過柔米終究沒有停止創作,拿畫筆的手譜出一首首歌,她寫出她在這個世界看到的,用溫柔且堅韌的方式控訴世界中的一些不平,柔米避免用音樂為特定議題或觀念站台,她認為她身為創作者,不是當事者,只能作為媒介讓更多人聽見事件。
剛出社會時的柔米也會想改變世界,這樣的心態時常導致人們『把偏見當作觀點』,使得自己踩在自認正義的地方而忘了檢視自己,忘了改變世界最快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堅持自己很重要,但要分清楚你是不是只是不願意改變。」
〖人生永遠的進行式——尋找自己〗
人生需要不同時期的轉換,柔米也曾選擇休學,來一趟旅行尋找自己,而正因為周遭的人事物不同了,跳脫了日常的設定,讓感官變得更加敏銳,旅途中的風景似乎也變得特別漂亮。「有時候我們在城市裡面生活久了,會比較難看到真正四季變化的風景,忘記看到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變化。」即便待在原地,也都是分分秒秒的在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自己的一部份,如今柔米選擇活在當下,相信這就是當下的『我』,就是現在這個『我』最好的樣子。
那經過一趟旅遊後,找到自己了嗎?柔米最後笑著回答,這個問題每一個人都在寫,一直在寫,答案會隨時間改變,就算有時候會覺得找不到自己,可其實『我』也一直都在那,柔米把視野擴展得很長,不同階段的改變只是長長人生中的沙子,柔米也把心聚焦的很細,讓每一瞬間的自己都收入囊中,就像茫茫沙灘中撿到的那顆沙子、無邊天空中看見的那顆星星,就是專屬於個人的、獨一無二的。
謝謝柔米,讓我們有幸成為柔米人生旅途中的一粒星沙,那麼我們下週同一時間,空中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