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本集「教育工程師」系列,要介紹明道如何解決一道三角習題,那就是如何在私中招生、小學階段的教與學,以及小學生的升學選擇,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簡言之,私中希望能招收到優秀而且認同學校理念的學生,而小學師長則希望學生在小學階段課業和活動都用心,而小學生家長呢?則是希望孩子能夠順利申請上理想的中學。為了希望能同時滿足這三方的期待,進而達成三贏的結果,明道秉持全人教育理想和多元教育發展經驗,以大數據分析青少年在12年國教中,從小學、國中到高中的生活、學習與認知發展歷程,並對準新課綱啟動三年來的發展趨勢,於去年底向台中市所有私立國中提出倡議並取得共識,將於112年開始,啟動一項重大教育改革:私立國中停止考試招生,全面改採多元入學。

首先,明道過去多年來的招生方式都是於法有據的,因為私立學校法第57條明文規定私立國民中學未受政府補助者,在「招生方式」上得不受相關法令之限制。於是,就像國內大多數私中,我們選擇了學術型的入學評量,紙筆測驗。

為了避免考試招生的遺珠之憾,明道從十幾年前開始,每年都會保留10-20%的招生名額,讓在入學評量失利的孩子,可以提供自己在小學階段的多元學習表現和成果,透過多元入學的方式申請成為明道人。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數據分析,每年藉由多元管道入學的學生中,不乏在入學後展現多元潛能,甚至後來在學業或各項活動表現出類拔萃的學生。這樣的發展也要歸因於明道課程與活動的多元設計,就像我常說的,在明道,我們要讓學生能跑的跑,會跳的跳,想飛的飛!因此,這次的改革是根據明道過去多年來辦理多元入學所累積的良好經驗與大數據分析,水到渠成而發展出來的。

數據顯示,小學階段的課業成績和國中階段的課業學習成果之間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112年開始的多元入學,智育部分,我們就只會採計小學高年級在校成績,不再辦理紙筆測驗。相信這樣的改變,將會引導小學生更重視學校課業,在正常的體制內有更好的發展與成長。

因為近來坊間有不少補習班在辦理私中入學說明會,為了避免小學生和家長受到誤導,我們決定開始利用「發現明道」Podcast有系統地介紹明道的理念和作法。在這一集我們談到了多元入學改革的起心動念和教育理念,提供小學生和家長參考。

總結,目前小五或更小的孩子,如果有意成為明道人,我的建議就是:認真學校課業學習,多閱讀,適性發展多元才藝,成為一個快樂的小學生。明年的明道國中入學簡章預計今年九月發布,明道會提供一個方便好用的多元入學申請系統,為了減少小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我們已經確定了七不三要原則:

七不:

不自辦紙筆入學測驗
不需推薦信
不需寫自傳
不需面試
不需活動軍備競賽
不需美編裝訂成冊
不需擺拍活動照片

三要:

小六要參加明道MIB冬令營,了解中學樣貌
要注重小學課業,五育均衡發展
要培養閱讀素養,符合12年國教新課綱精神

期待因為明年的改革,會有更多小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歡迎小學生和家長到明道中學網站關注國中部的相關訊息。也歡迎直接和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