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健身產業趨勢,掌握未來商業契機|AI摘要往下轉|共分2集,本集(上)摘要:
1. 健身產業未來走向:台灣健身市場到底有多大?增長潛力在哪裡?
2. 哪些細分市場與需求還沒被滿足?
3. 健身器材好壞的差異?如何從中推測經營理念?
4. 健身場館的開設成本與挑戰?
5. 健身產業商業模式大揭密、參考案例
6. 自由教練的職涯發展路徑:如何克服收入不穩定、工作壓力等挑戰?
7. 場館如何吸住教練,保持低流動率?
訂免費電子報 | Podcast精華 + 隱藏商機和資源
知識地圖|各集摘要,有分類、順序、可搜尋
[ 訪談內容超豐富,接著聽下集 ]
044. 創辦3年,每月6萬訪客、一檔活動創造200萬業績,健身遊牧怎麼做到?教練如何用平台吸引更多學員?健身產業的國際趨勢?如何選擇健身教練,避免練受傷?| ft. 健身遊牧創辦人Tim (下)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8e98d9d8-c434-4100-8a74-0c857f12f0f0
-
你可能還想知道:
031. 法國酒業長怎樣?產業現況與趨勢?AI與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小酒商怎麼玩?飲酒文化正在改變!50分鐘,帶你解析整條產業鏈 | ft. Moët Hennessy 資訊策略負責人 Paul (中)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a55410a0-b3d9-4f45-bbd1-00f4483eb2ae
[ 本集AI摘要 ]
專訪「健身遊牧」平台創辦人Tim,深入探討台灣健身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從市場趨勢、商業模式、創業機會到產業挑戰,幫助有志於進軍健身行業的創業者,更好地了解市場潛力與風險,並分享「健身遊牧」在創業過程中的經歷與洞見。以下是節目中的核心要點:
健身產業市場趨勢與規模:
● 台灣健身產業市場持續增長,從2010年約30億新台幣的營業額增長至2022年達150億新台幣,顯示出市場的快速成長與潛力。儘管疫情期間有所下滑,但健身市場的回升速度迅速,顯示出健身產業的強大復甦力。
● 台灣的健身運動人口滲透率與韓國、日本、美國及歐洲等國家相比仍偏低,因此台灣市場未達到飽和,仍然存在大量尚未滿足的細分需求,這為創業者提供了進一步進軍市場的機會。
健身產業主要商業模式:
1. 大型連鎖健身房(如World Gym和健身工廠)
這類場館的營收模式主要來自向會員收取月費、入會費和手續費,並通常要求會員簽訂一年或兩年的合約來固定繳費;以及向學員賣教練課之後抽成,這兩項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2. 小型健身房或工作室
這類場館的收入主要來自入場費,形式較為彈性,可能是月費、按分鐘計費或單次入場費,且通常不需要長期合約。小型場館也會推銷自己的教練課程作為服務項目之一。
3. 場租模式
專門提供場地給自由教練進行教學使用的模式,場館提供訓練設備、更衣室、盥洗室及休息空間等基礎設施,但不參與教練課程的收益分配,僅收取場地租賃費用。
4. 線上課程或訂閱制
此模式通過網路平台販售個人課表、飲食規劃等輔助教學內容,並提供線上直播或錄播影片等學習資源,涵蓋健美、健力、功能性訓練、康復訓練等項目,主要偏向健身教練提供的服務。
5. B2B服務 (Business-to-Business Services)
此模式向企業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如健康管理顧問公司為企業提供講座、現場運動指導或健康管理方案規劃等,並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專業服務。
創業與經營洞察:
● 開設健身場館是資金密集型的項目,開設一間中型獨立健身場館(約50到100坪)的初期投資預計在1000萬到1500萬新台幣之間。場館的器材選擇、裝潢、法規符合性等都需要大量投入。
● 優質的健身器材能夠提升使用者體驗,並且影響場館的長期經營。選擇品牌如Hammer Strength、Life Fitness、Panatta等知名品牌,可以保證設備的安全性、舒適性及訓練效果,從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 對於創業者來說,相較於場館經營,更容易賺取“第一桶金”的方法是轉型為線上課程老師、團體課老師,或者在特定技術領域內成為講師,這樣可以擴大單位小時的收入。如果有足夠的資金,還可以通過增加場館數量來實現槓桿效應,提升整體營收。
新興潛力領域:
● 銀髮族訓練:這是目前健身市場中逐漸興起的領域,受到越來越多健身場館和醫學專家的重視。例如,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練健康」健身場館正積極推廣銀髮族訓練。
● 健美:隨著人們對身材塑造的關注,健美成為一個持續成長的市場。許多人透過比賽挑戰自己,並不斷突破體能極限,這為健身產業提供了新的市場需求。
● 青少年體能訓練:許多學校和體育隊已開始聘請專業的肌力訓練教練,青少年群體的健身需求正迅速增加,這也帶動了專業化、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取代傳統的訓練模式。
產業挑戰與因應:
● 健身場館面臨的挑戰:如何留住優秀的教練是健身場館最大的挑戰之一。教練擁有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客戶群,一旦建立個人品牌,容易脫離場館獨立經營。成功的場館能夠通過良好的員工關係和明確的市場定位來減少教練流失。
● 自由健身教練的挑戰:自由健身教練面臨收入不穩定、身心健康問題及客戶媒合困難等挑戰。教練必須積極經營自媒體來增加曝光率,並專注於提升專業技能,通過口碑行銷來獲得穩定的客源。
● 自由教練職涯發展建議:對於自由教練,建議提前規劃職涯路徑,可以考慮轉型為團體課老師、資深教練的導師,或者成為某一領域的講師,這樣能提高收入並提升個人價值。
[ 健身遊牧 ]
官方網站: https://www.gymnomadtw.co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ymnomadtw/
[ 健身遊牧站長 x 自由教練 Tim ]
Tim是「健身遊牧」平台的創辦人,該網站已經可以創造每月超過6萬的不重複流量,也曾經用過一檔活動,就幫一個健身場館,創造了200萬的業績。他同時也是一位自由健身教練,專長是矯正性訓練,同時也指導運動員和銀髮族群。
[ 小老闆充電站 Podcast ]
萬用傳送門 https://linktr.ee/littleboss.fr
訂電子報 | 限免諮詢30分鐘 | IG 提問/合作
Apple Podcast | Spotify(影片) | YouTube(影片)
[ 提醒 ] 節目內容皆為個人觀點,請自行查證並思考後,為自己的決策負責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