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樸素的道理》 一 .看見障礙者的內在世界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健全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
《一個樸素的道理》三大重點整理
1、刻板印象:障礙者不需要憐憫,也不該被標籤化
社會習慣用「可惜了」、「殘而不廢」、「生命鬥士」這些詞來形容障礙者,但這些標籤反而讓他們被塑造成特定形象,而忽略他們的日常生活其實和一般人無異。真正的平等,不是過度讚揚,而是把他們當作普通人來看待。
2、無障礙環境:不只是設施,更是社會的態度
雖然現今無障礙設施日漸普及,但仍存在許多「看不見的門檻」,例如電梯不直達會場、標誌設計不清楚等。真正的無障礙環境,不該只是形式上的設施,而應該讓所有人都能自在移動,不需要仰賴他人幫助才能通行。
3、如何與障礙者相處?尊重大於幫助
很多人出於善意,會主動幫助障礙者,但這樣的「主動」有時候反而讓對方感到不適。最佳的方式是:「先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助,而不是直接行動。」真正的尊重,是給予選擇的機會,而不是強加協助。
書籍推薦:《一個樸素的道理》
#吳雅蓉
#文學作家
#聯合文學出版
用理解取代偏見,讓社會真正走向平等與共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