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2025
「人生的風味,從一碗麵到一場馬拉松」
如果你還停留在對陳鴻的印象
只是「美食節目主持人」
那你就錯過了
一位真正懂得生活的哲人
60歲的陳鴻
帶著他不老的熱情與智慧
與我們聊起了人生的種種
從美食、運動到人生哲學
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生活的風味」
陳鴻在60歲這一年
第一次踏進漢聲廣播電台
笑稱這是一種儀式感
象徵著人生的新篇章
他的語氣輕鬆幽默
卻道出歲月的痕跡與對未來的期待
「滾動的石頭不生苔。」
這句話用來形容陳鴻
再適合不過了
他並不是一開始就熱愛運動
而是因為腿傷復健
開始超慢跑的習慣
「一開始是為了復健,後來發現,跑步能讓我思考,能讓我在腦海裡創造料理,」
「就這樣,跑步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個節奏快速
壓力無處不在的時代
我們經常忘記身體的需求
甚至視運動為一種負擔
但陳鴻用經驗告訴我們
運動不是折磨
而是與身體的對話
是讓自己保持活力的最佳方式
作為臺灣早期美食節目的先驅
陳鴻的影響力不僅來自他的主持風格
更來自他對食物的熱愛與尊重
他不只是介紹美食
而是帶觀眾走進
每一道料理背後的故事
「很多人覺得美食節目只是吃吃喝喝,但我覺得,真正的美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人情的流動。」
他說他最喜歡挖掘
那些已經快被時代遺忘的小吃
比如推著三輪車賣豬血糕的阿伯
挑扁擔賣餛飩湯的老店
他們的食物不只是一碗飯、一碗麵
而是一種歲月的累積
一種生命的韻味
「現在大家習慣去連鎖品牌,因為方便,但我還是覺得,最美味的食物,來自那些堅持初心、用心款待客人的小店,」
「吃的不只是食物,而是那份人情味。」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
陳鴻其實在中國時報做了九年記者
擁有一份穩定的「鐵飯碗」
但是當小燕姐向他招手時
他毅然決然放下這份工作
踏入未知的媒體圈
「當時30歲,誰還願意要一個新人?」
他回憶起當年
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勇敢
只是覺得「做喜歡的事,不會累」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
他的選擇是對的
從美食節目開始
他一路走來
成為了觀眾熟知的「型男大主廚」
也讓臺灣的美食文化透過鏡頭
走進無數人的生活
這樣的選擇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敢做
但他告訴我們
有時候人生需要一點衝動
當你勇敢跨出舒適圈
才有機會迎接更廣闊的天地
陳鴻提到
他的人生哲學就是
「讓自己保持熱情,不管是跑步、做菜、主持節目,都是一樣的道理。」
讓自己保持「生命的溫度」
「如果你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怎麼會覺得累?」
這句話或許是他多年來不變的初心
但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他也鼓勵大家
無論是運動還是飲食
都要找到自己的方式:
「運動,不一定要馬上跑馬拉松,你可以從每天十分鐘開始。飲食,不一定要吃昂貴的餐廳,而是要找到真正有靈魂的食物。」
60歲的陳鴻不只是美食家、運動愛好者
更是一個懂得如何品味人生的人
他告訴我們:
「人生,就像一碗精心熬煮的湯,慢慢燉、細細品,才能嘗出真正的味道。」
或許我們真正該學習的:
「讓自己活得更有溫度,活得更像自己。」
#陳鴻
#美食節目主持人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轉角遇見大明星
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