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2025
「《婚內失戀》:寫給還在婚姻裡孤單的人。專訪《婚內失戀》製作人章依婷」
「我死了才不要跟他葬在一起。」
章依婷常聽到觀眾這麼說,語氣半開玩笑,卻又透出一種沉甸甸的真實。
婚姻不是只有外遇、家暴才會破裂。最難被看見的,是那些看似無事,卻早已枯竭的關係。這正是《婚內失戀》想告訴大家的事:婚姻裡,有一種失戀,是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發生的。
婚內失戀,原來是日常
《婚內失戀》這個詞,最初來自精神科醫師鄧惠文。2017年,她出版了同名書籍,堅持保留這個沉重的書名,因為她想寫給那些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的人。
「很多人都問鄧醫師,為什麼書名要叫婚內失戀?她就說:因為真的找不回愛啊!」章依婷笑著說。但她馬上又補充:「其實婚內失戀就是一個很日常的狀態。它不是某個瞬間的爆炸,而是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情感流失。」
她提到鄧醫師曾在捷運上,看見一對年輕情侶依偎甜笑,另一邊則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妻,先生搖搖欲墜地站起來,太太伸手想扶他,卻被嫌棄地甩開。那一刻,她突然明白,這種距離感,正是婚內失戀的樣貌。
讓劇場成為鏡子
《婚內失戀》從書走上了舞台。章依婷找來資深劇場人吳維緯共同打造,搬演一對夫妻長達三十年的情感變化。舞台上,看似三對夫妻,其實全是同一對夫妻在不同時期的投影:剛搬進新家時的甜蜜、十多年後的疲憊與空巢期、以及三十年後幾乎無話可說的冷漠。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年輕的情侶來看戲時,女生會在某些時刻看旁邊的男生,好像在問:你聽懂了嗎?」章依婷笑說。「可是年紀大的觀眾,也很多人來看。有的太太說,看完戲後要拉姊妹去罵老公,當作抒壓。」
劇場像一面鏡子,把那些不願細想的細節,赤裸呈現。
不只是外遇或家暴
很多人誤以為,婚姻出問題一定是因為外遇、家暴、或重大事件。章依婷強調,最可怕的其實是無聲的疏離。像是:
情感的淡漠
「一起生活,但像兩個室友,話題只剩下家務、孩子。」
消失的性生活
「不再是情感交流,而變成例行公事,甚至索性沒有。」
價值觀漸行漸遠
「年輕時一起看夕陽,到後來變成:『看什麼夕陽?浪費油錢!』」
甚至最簡單的買花,也可能成為爭執的引爆點。章依婷舉例,年輕時收到花驚喜萬分,婚後卻可能變成責問:「你為什麼花這個錢?」
溝通,為何這麼難?
訪談中不斷提到,溝通,是婚姻裡最容易失靈的地方。
「男人常說:我說什麼都錯,乾脆閉嘴。女人則會說:你為什麼都不懂我?」婚姻裡最難的就是,如何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說出自己的需求。
她提醒,「不要以為對方理所當然會懂你。」
哪怕是紀念日,也不該只是默默期待對方給驚喜,而是可以自己先提:「老公,明天是我們結婚紀念日,我想去哪裡慶祝。」
為愛自己,舉杯慶祝
當《婚內失戀》進入影像化,拍成電視電影《慶祝》,章依婷賦予它另一層意義:「不管什麼年紀,都要為自己找一個值得慶祝的理由。」
慶祝,不必非得有人陪,也不一定要等到某個節日。可能是工作的一個小成就,也可能只是看到一個美麗的風景,都值得舉杯。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愛,就更難感受到別人對你的愛。」章依婷語氣柔和,卻非常堅定。
愛自己,才有愛的生活
《婚內失戀》想告訴觀眾,離婚不是唯一的解答。關鍵是先看清自己的需求:我為什麼感到孤單?我還想要什麼?
「很多人想換伴侶,但換一個人,你還是要重新適應他的全部。其實最需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心。」章依婷說。
而當我們開始願意坦白說出自己的渴望、恐懼與孤單,也許,婚姻裡仍有可能修復那些消逝的親密。
「至少,我們努力過。」
《婚內失戀》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外遇,也沒有血淚控訴。它說的是你我最熟悉的日常裡,那些一句「隨便」背後,藏著多深的心碎。
或許,真正的幸福,是每天都能為自己慶祝,哪怕,只是一杯珍珠鮮奶茶。
《婚內失戀》舞台劇
明年將於水源劇場再度演出,詳情請見官方公告。
電視電影《慶祝》
現已於 LINE TV 上架,可搜尋「婚內失戀」或「慶祝」。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轉角幸福科技島》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章依婷
#影劇製作人
#舞台劇監製
#吳丹文
#學習藍圖顧問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怡然心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