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2024
#從小習慣打造健康生活的運動與壓力管理秘訣
現代生活的步調越來越快
人們長時間久坐、飲食高熱量
健康風險逐漸增加
運動與壓力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但是如何有效養成運動習慣
並保持穩定的心態
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課題
多多醫師將針對這兩大方向
提供實用建議
幫助聽眾逐步實現健康生活
一、如何養成有效的運動習慣
1. 運動的重要性
運動對健康的影響毋庸置疑
經常運動不僅能減少內臟脂肪
增加肌肉比例
還能改善心肺功能
有效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並預防肌少症
由於現代人久坐、勞動量減少
運動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專家建議533原則
每週進行五次運動
每次30分鐘
心跳達到130
2. 從簡單開始:原子習慣
建立運動習慣的關鍵
在於降低門檻
一開始可以設定一個非常小的目標
例如每天運動2分鐘
聽起來微不足道
但兩分鐘足以啟動行動的動力
當完成目標後
往往會有更多的延續
例如跑步2分鐘後
自然而然會想多跑幾步
這種微小的開始
有助於養成長期習慣
3. 與日常生活結合
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是養成習慣的好方法
例如,在刷牙或吹頭髮時進行深蹲
利用捷運通勤前的一站快走
或是將運動與洗澡前後的儀式感結合
讓運動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4. 選擇適合的運動形式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兩大類
前者如快走、跑步、騎自行車
能改善心肺功能
後者如深蹲、伏地挺身
則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
避免肌少症
這兩者應相輔相成
達到全面鍛煉的效果
5. 善用外部支持與資源
現代社會為運動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持
例如公園的健身器材、河濱自行車道
甚至捷運站的運動設備
此外有些保險公司的健康方案
如運動步數達標可減免保費
也是一種激勵措施
衛福部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
也提供免費的肌力訓練影片
適合初學者使用
二、如何應對壓力與保持穩定
1. 壓力的來源與影響
壓力是現代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會引發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變化
進而影響心理和生理健康
壓力的來源可以分為四個面向:
自我(如自我形象低落)
家庭(如經濟壓力)
工作(如人際關係)
超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2. 面對壓力的核心策略
在壓力面前
穩定比快樂更重要
專注於可控的事情
而非糾結於不可控的問題
是應對壓力的關鍵
減少外界刺激
例如避免過度使用手機遊戲
或觀看電視劇,
也有助於平穩情緒
3. 實用方法與技巧
冥想:透過專注感受身體部位的觸覺,從腳到頭逐步進行,可以幫助平靜心情。
呼吸調節:模仿睡覺時的呼吸模式(吸氣短、吐氣長),啟動副交感神經,帶來放鬆效果。無論是在緊急情況還是日常生活中,深呼吸都能迅速穩定情緒。
4. 長期壓力管理的觀念
壓力源無法完全消除
但可以透過提升應對能力來改善生活品質
減少追求快速回報(如遊戲)的習慣
專注於長期目標
建立穩定的支持系統
參與團體活動
增強歸屬感
並透過固定儀式感
來提升心理穩定性
5. 積極面對壓力的心態
壓力的解決並非一蹴而就
但我們可以透過行動來逐步改善
評估當下能做的事情並執行
才能真正減輕壓力帶來的負擔
運動與壓力管理是健康生活的兩大基石
從簡單的目標開始
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學習專注於可控的事情
透過呼吸與冥想穩定情緒
皆可逐步改善身心狀態
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
利用現有資源與政策支持
可以讓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可行
健康
從小步驟開始
穩步向前
#林多偉
醫師
#療寮診所
院長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喬喬解毒籤
#故事康
療寮生活館 Chitchat LIFE
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