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2024
「想想下 龜山」
當我們提到龜山
腦海中是否浮現
一個介於臺北與桃園之間的邊錘地帶?
還是一個常被快速通過的過境城鎮?
《想想下 龜山》這本書
以溫暖而深刻的文字
帶領我們重新審視這片土地
從生活的點滴中
看見龜山的豐富樣貌
特別的書名《想想下 龜山》
靈感來自日本作家
「吉本芭娜娜」的散文作品《想想下北澤》
「下北澤」是一個帶有文化
與情感重量的日本地名
龜山這片土地
同樣蘊藏著許多值得探究的故事
書名中的空格
象徵對地方的重新想像與認識
每位讀者都能停下腳步
用自己的方式填補這個空白
創造與龜山的獨特連結
這本書的創作形式
令人耳目一新
兩位作者——楊芸芳與李夏苹
透過臉書私密社團
進行「日常對寫」
夏苹的文章
總能引發芸芳的共鳴
於是她們以文字互相回應
逐漸累積龜山的點滴記錄
書中描述的場景與故事
既是生活的再現
也是情感的流露
作為《#新星巷弄書屋》的延伸
這本書無疑是多年地方讀書會的結晶
從2016年開始
楊芸芳以「共讀一本書」的形式
為地方注入閱讀風氣
以書聚人的在地實驗
吸引龜山及周邊地區的讀者
讓彼此因書而相識
進而建立對地方的認同感
正如芸芳所說:
「當你對一個地方有了情感,自然會希望為它做更多。」
龜山的歷史建築
如磚窯廠、陸光二村與曹家洋樓
曾因疏於管理而淪為廢墟
但隨著文史工作者的努力
這些地方正在被重新認識與保護
良偉哥也是這本書的推動者之一
他用影像記錄龜山
與曹家洋樓的變化
因為每一棟老建築
不僅是歷史的載體
更是未來故事的舞臺
《想想下龜山》的價值
不僅是記錄地方故事
更在於激發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
龜山雖然是許多人的「他鄉」
卻因共同的努力成為「新故鄉」
這份情感是對土地最深刻的承諾
文化保存與地方認同的養成
需要時間與耐心
《想想下 龜山》用文字
描繪龜山的風景、人情與故事
讓更多人感受這片土地的溫度
文字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讓文化得以穿越時間
向更多人傳遞龜山的價值
或許每個人
都能從書中的一篇故事、一句詩句中
找到對龜山的共鳴與想像
而這份共鳴
將成為龜山文化永續發展的起點
如果你也對龜山感興趣
不妨前往《新星巷弄書屋》
親手翻閱這本書
品味專屬龜山的那杯「想想下 龜山」飲品
感受文字與地方文化交融的美好
從龜山出發
尋找每個人心中的「新故鄉」
💖楊芸芳💖
「#新星巷弄書屋」店主
高師大國文系畢業後當過老師,現在是書店老闆。關店理念是希望龜山有如鄰居般的藝文及閱讀空間,相生相愛。
💖李夏苹💖
斜槓公務員
成大中文畢業後去唸了社會學,非土生土長,命定愛上不是島的龜山。
著有詩集《鹿就是這樣變成馬的》,社會書《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期許在公務員、斜槓文字創作者的世界學會召喚魔法。
#楊芸芳
#新星巷弄書屋 店主
#李夏苹
#斜槓公務員
#陳良偉
#文史工作者
新星巷弄書屋
曹家洋樓文化基地
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