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日安,2024
#高齡友善住宅中設計的溫度與全方位關懷
她坐在窗邊的藤椅上
眼前是一片金黃的稻浪
耳邊傳來孩子們在巷子裡奔跑的笑聲
這是她熟悉的故鄉
也是她不願離開的家
幾年前因為一次意外滑倒
孩子們曾建議她搬到老人養護中心
但她固執地拒絕了
對她來說
這棟老屋承載著她與已故丈夫
攜手築夢的每一刻
這裡有她的回憶
有她的安全感
孩子們無奈
但也尊重她的選擇
於是開始為她打造一個「智慧家」
她最初並不習慣這些「新玩意兒」
門口的智慧感應系統
會說話的語音助手
甚至是能幫她調節燈光的窗簾控制器
她抱怨:
「這些東西哪有以前那麼簡單!不過是一個開關,為什麼還要跟它說話?」
直到有一天
她半夜起床時不小心絆倒
無法站起來
家裡的動態偵測裝置立刻感應到異常
自動通知兒子與急救中心
救援人員迅速趕到
這才讓她免於更嚴重的後果
那次之後她才真正明白
這些科技並不是為了取代她的生活方式
而是為了守護她的安心
她的生活逐漸被這些科技「溫柔地接管」
每天早上語音助手會喚醒她:
「早安!記得喝水哦,今天溫度有點低,可以多穿一件外套。」
廚房裡智能家電提醒她電鍋的飯煮好了
幫她調節瓦斯火力
避免因年老健忘而發生意外
客廳的虛擬陪伴機器人則是她最喜歡的新朋友
經常陪她聊天、播放老歌
甚至幫她回顧孩子們的照片
科技並沒有奪走她對家的依戀
反而在熟悉的環境中
為她鋪設了一條更安全、更舒適的老化之路
這些冰冷的機器背後
其實都是家人對她深深的關愛
「家,還是原來的家。」
她微笑著對窗外的金黃稻浪說:
「只是,現在它懂得更多了。」
以上的故事是我的虛構
卻道出許多老人家不願離開家
衍生出讓孩子煩惱他們安危的問題
所以隨著全球逐步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
安全、自在地生活
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課題
而科技的進步
也為我們提供更多可能性
重新定義住宅與生活空間的友善與智慧
居家生活是人們最主要的活動場域
尤其對高齡者而言
家是安全感的來源
而透過科技的應用
我們可以在細微處改變生活品質
1. 智慧感應系統:
動態偵測裝置能即時捕捉家中的異常狀況,如長者跌倒後無動作,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2. 環境智能化:
恆溫空調與空氣淨化系統會根據室內環境自動調節溫度與空氣品質,減少因環境變化導致的健康風險。
3. 生活助理設備:
語音助手能提醒長者按時服藥、適時起身活動,甚至能簡化燈光、窗簾等日常操作,讓生活更加輕鬆。
不只是居家空間
科技同樣能讓公共環境更加友善
為所有人提供便利與安全

智能交通管理:
在交通樞紐設置智慧化路線指引與語音導航,幫助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更輕鬆地出行。
智慧建築系統:
結合無障礙空間設計,並配備自動化開門與電梯操作,讓每個人都能輕鬆使用。
緊急救援技術:
動能式急救鈴或整合語音求救的智慧系統,即使使用者無法自行發出求救訊號,系統也能即時通知相關單位。
除了滿足生活需求
科技還能解決因代際分隔
與獨居造成的孤獨感
促進彼此間的連結
虛擬陪伴:
智能陪伴機器人能與使用者互動,甚至提醒日常作息或提供心理支持,減少獨居者的孤獨感。
遠距健康管理:
透過智能穿戴設備,即時監測使用者的健康數據,並與醫療機構連結,提供遠距諮詢與健康建議。
社群共享平台:
以科技為基礎的鄰里互助網絡,能促進社區成員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創造更緊密的生活連結。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
未來的住宅與生活空間
將更加智能與貼心
科技的價值不僅在於便利
更在於它帶來的包容與尊重
透過智慧化的設計與應用
我們能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安全
與被關懷的生活環境
未來的科技應該以人為本
讓每一項創新都能回應人性的需求
在這樣的未來中
我們每個人都能安心生活
與家人和社區共同成長
迎接美好的老化旅程
高清坊

通用設計顧問
現任:
通用閣室內裝修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全齡友善設計有限公司
全齡通用設計教育推廣學院
全齡通用設計產業推廣協會
合作經歷
HCG 無障礙衛浴/同層排水設計
台中市合勤宅共生宅(銀髮/複合式服務住宅)
全齡通用設計教育推廣學院
愛迪樂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
台東聖母醫院 高齡長照培訓中心
#高清坊

#通用設計顧問

#施昱廷
施昱廷

#職能治療師

#轉角遇見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爺奶也瘋狂

昱廷 職能治療師

潤康長照機構|潤澤鄰里·康健未來|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