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日安,2024

「從亞洲兒童第一胖進步到第四、五胖」
「快樂長高更聰明 – FIT健康計畫」

劉影梅教授活潑又風趣
話題雖然有些生硬
卻能聊的趣味又讓人記憶深刻
但我的重點整理
很需要注意知識點
所以請諒解我文章的乏味

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
對孩子的健康、學業表現
和心理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臺灣曾在2002年
成為亞洲兒童肥胖率最高的國家
透過一系列健康促進政策
成功在2016年降低至第四或第五

近年因疫情及相關計劃中斷
兒童肥胖問題再次抬頭
國際肥胖組織預測臺灣兒童肥胖率
年增長可能達5%
因此劉影梅教授和國民健康署
推出了以FIT為核心的健康計畫
結合運動、飲食、睡眠和團隊合作
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一、FIT 健康計畫的三大核心

1. Fitness - 運動與睡眠

✍️運動的重要性
運動不僅能幫助孩子消耗多餘熱量
更能分泌血清素及腦內啡
使情緒穩定、專注力提升
研究顯示
兒童每天至少需運動1小時
且應包含大肌肉運動如跑步、跳繩等
同時避免久坐
也是減少肥胖的重要策略
學校應減少靜態作業
鼓勵學生進行動態活動

✍️充足的睡眠
睡眠與肥胖密切相關
睡眠不足會導致瘦身素(Leptin)下降
飢餓素(Ghrelin)上升
增加肥胖風險
‼️ 建議睡眠時長:
🖇️ 小學生:9小時
🖇️ 國中生:7.5至9小時
🖇️ 成人:至少4.5小時(以90分鐘為一單位)
‼️ 分泌生長激素的黃金時段:
🖇️ 晚上8至9點:第一波分泌
🖇️ 晚上11點至凌晨3點:分泌最多
🖇️ 早晨6至8點:第三波分泌

家長應協助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習慣
並確保他們在睡眠高峰時段
已進入深睡狀態

2. Intake - 均衡飲食

✍️健康餐盤的原則
飲食結構應均衡
建議每日餐盤中蔬果佔一半
其中蔬菜需多於水果
並包含至少2份深綠色蔬菜
穀物與蛋白質佔另一半
應優先選擇全穀雜糧
避免精緻澱粉

✍️健康點心與飲品
孩子的點心應以
牛奶(每日2份,每份240cc)
和水果為主
每份熱量不超過250大卡
同時鼓勵飲用白開水
避免含糖飲料或果汁
因這些飲品會增加蛀牙風險
降低專注力
且熱量高易致肥胖

✍️食物選擇的技巧
🖇️ 多攝取天然、原型食物,如糙米、五穀米,增加膳食纖維。
🖇️ 避免精緻食品,如白米飯、麵包,因其缺乏纖維,易造成血糖波動。

3. Teamwork - 家長與學校的合作

✍️親子共餐與運動
父母應與孩子一起進餐
避免讓孩子在電視前進食
以防攝取過量食物
同時家長應在假日陪伴孩子參與戶外活動
每次至少1小時
幫助孩子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教育與支持環境
學校應結合動態作業
例如每天30分鐘運動作業
讓孩子在完成靜態學習後有時間活動
同時減少3C產品使用
增加戶外活動
讓孩子接觸自然光
提升身心健康

二、國民健康署的創新推廣活動

為了讓健康教育更加趣味化,國民健康署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活動:

Fit 動起來主題曲:

與兒童男神「#泡泡哥哥」合作
創作健康歌曲
讓孩子透過音樂學習健康知識

地墊式大富翁遊戲:

結合健康知識與運動挑戰
孩子可在遊戲中學習健康觀念

數位化挑戰賽 - 百萬小學堂:

電子化學習平臺
透過班級賽、校級賽
提升學生的健康意識和參與感

三、兒童肥胖問題的改善策略
✍️ 家庭角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家長應積極參與孩子的飲食、運動
及作息管理
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 政策與社會合作:
教育、衛生及托育單位需共同努力
從小建立孩子健康體位的觀念
防止肥胖及相關疾病的發生

健康生活的基石
在於飲食均衡、適量運動
充足睡眠和家庭及社會的共同努力
國民健康署透過創新的 FIT 計畫
幫助孩子快樂長高、更聰明
不僅能改善兒童肥胖問題
還能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與學習表現
這些健康理念不僅適用於兒童
也能幫助家庭中的每個人
讓全家一起邁向更健康的未來!

#劉影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 特聘教授
#前護理學院院長

#吳丹文
#學習藍圖顧問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芙蓉女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