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日安,2024
「從重建到樂活,談護理之家創新與挑戰」
「要活就要動,維持就是進步。」
這是一句簡單卻深刻的話
但對於中風後的個案來說
復健並不只是治療的過程
更是與命運拔河的持續之戰
站在前線的譚雪莉老師
她以專業與熱情
幫助每一位個案
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
帶著希望踏上回家的路
並在生活中復健
重建希望的每一天
在譚老師的「重建樂活護理之家」
每位個案的目標是明確的:回家
而且是帶著進步回家
因為這裡不是讓人停留的地方
而是一個復健的戰鬥營
譚老師總說:
「我們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所以她用短短的四到六個月
為每個案打造一個回家前的準備期
確保每個人都能在穩定中
帶著進步離開
目標並非只靠時間的堆疊
更來自精心設計的照顧方案
與清晰的每日課表
以及全心投入的團隊合作
每週老師的團隊都會聚在一起
討論每位個案的進度
根據他們的表現調整課表
這樣的全力以赴
讓許多人在不可能中找到了可能
不同於傳統的復健中心
譚老師的機構有一個特別的地方
就是復健不只是器材與課表
更是生活本身
在這裡椅子成了練習核心肌群的工具
沙發成為訓練頸部力量的場所
甚至洗澡間的桿子
也可以成為長輩站立練習的幫手
這些平凡的傢具
經過巧妙的設計
都能成為幫助個案恢復能力的利器
譚老師還會讓長輩
站在桿子前點歌唱老歌
只是這不是普通的娛樂
而是充滿人情味的「復健訓練」
對於那些因中風身體虛弱
而情緒低落的長輩來說
這樣的設計能提升身體能力
也能讓他們找回一絲活著的快樂與希望
最讓譚老師感到驕傲的
不是技術的突破
而是氛圍的營造
「大家都有一個往上追求的心,這是最無價的。」
這種往上追求的心不僅來自團隊
也來自於個案本身
每個小進步都會被大家看見
每個努力的瞬間
也能換來同儕的掌聲
無論是走出多遠的距離
還是做出小小的抬手動作
這裡的每個人
都用自己的方式為彼此加油
但復健的路並不止於此
當個案帶著進步回到家中
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老師會提前為家屬開課
教他們如何陪伴
如何安排時間
甚至如何使用簡單的傢具
來持續為個案訓練
「畢業只是開始!」
譚老師總是這樣提醒個案
終身運動是神經損傷後的人生課題
唯有不斷地動起來
才能維持住來之不易的進步
生命的韌性
希望永遠在前方
譚雪莉老師讓我們看到
復健不只是醫療的挑戰
更是心理與生活的重塑
從一張床到一張餐桌
從醫療場域到家庭生活
每一步都需要愛與專業的支持
也許生命中有些事情不可逆轉
但我們仍能在努力中創造奇蹟
這是一種態度
也是一種信念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活得更好
值得用自己的雙腳
重新走回家的路

譚雪莉

重建護理之家負責人
上海交通大學神經內科 臨床醫學研究所畢業
長照機構經營30年
500位以上復健成功回家案例
曾任麻醉科護理師、護理長
#譚雪莉

#重建護理之家
負責人
#施昱
昱廷

#職能治療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爺奶也瘋狂
重建樂活護理之家
施昱廷 職能治療師
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