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深入探討「損失厭惡」對交易決策的影響。說明了為何人們面對虧損時更傾向冒險(導致拗單),而在獲利時卻趨於保守(可能過早停利)。
節目分析了損失厭惡扭曲市場認知、阻礙停損執行、引發衝動交易等多重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演化、生理及個人經驗根源。
最後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強調重新定義虧損、練習自我覺察、培養成長心態與自我同情、專注於交易過程而非單一結果,以克服損失厭惡,建立更健康的交易心理。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Podcast節目表:
(03:04) 損失厭惡定義:透過卡尼曼與特沃斯基的經典實驗,解釋人們在獲利與損失情境下的不同風險偏好。
(05:42) 影響一:因恐懼而扭曲市場認知,錯失潛在的交易機會。
(07:34) 影響二:難以執行停損,害怕實現虧損導致小虧損變大虧損。
(10:39) 影響三:害怕獲利回吐,導致過早了結有潛力的獲利部位。
(11:20) 影響四:虧損後可能引發衝動性或報復性交易,試圖快速彌補損失。
(15:12) 影響五:干擾長期投資規劃與交易框架的執行,過度關注短期盈虧。
(16:36) 影響六:易形成負面循環:害怕虧損 -> 錯誤決策 -> 實際虧損 -> 更害怕虧損。
(18:02) 原因一:可能源於人類演化中保護資源、規避風險的生存本能。
(20:28) 原因二:生理及情緒狀態(如疲勞、壓力)會降低理性決策能力,加劇損失厭惡。
(24:35) 關鍵心態:區分交易假設被否定與個人價值被否定,虧損不代表人格失敗。
(27:41) 克服方法一:練習自我覺察,辨識並調整面對虧損時的自動化負面思考與情緒。
(32:27) 克服方法二:培養自我同情與寬恕,用理解取代嚴厲的自我批判。
(36:33) 克服方法三:設定過程導向目標(如確實執行停損),並賦予停損正面意義(風險管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