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探討「倖存者偏差」如何影響投資與交易決策。詳細分析了倖存者偏差導致的過度自信、風險評估失準、策略選擇盲點、忽視失敗經驗、錯誤堅持及 FOMO 等多重影響。

節目也探討了造成此偏誤的數據、認知與心理成因,並提供了具體的應對方法,包括主動覺察、研究失敗案例、培養機率思維、重視過程而非結果,以及建立客觀分析習慣,強調全面理解與學習失敗的重要性。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Podcast節目表:

(00:41) 點出倖存者偏差在社群媒體時代容易因成功案例氾濫而加劇。
(05:26) 影響一:分析倖存者偏差如何導致過度自信與不切實際的投資期望。
(06:59) 影響二:探討倖存者偏差如何扭曲風險評估,使人低估虧損、放大部位。
(09:10) 影響三:說明倖存者偏差可能造成策略選擇上的盲點,誤判策略的普適性。
(12:24) 影響四:強調倖存者偏差會讓人忽視失敗經驗,無法全面理解策略風險。
(15:45) 影響五:討論對「堅持」的誤解,可能因只看成功者而堅持錯誤方向。
(18:48) 影響六:指出倖存者偏差容易引發 FOMO(害怕錯過)心理,導致衝動決策。
(20:59) 影響七:揭示追求過度簡化策略或交易聖杯,也是倖存者偏差的表現。
(24:38) 成因探討一:分析數據收集本身的偏差與大腦認知捷徑(如敘事偏誤)。
(28:49) 成因探討二:說明趨樂避苦的心理需求與訊息來源的系統性偏見。
(30:47) 克服方法一:強調主動覺察自身偏誤,並進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
(32:43) 克服方法二:建議積極研究失敗案例,以更全面地理解風險與現實。
(37:04) 克服方法三:提出培養機率思維,避免單純結果導向,理解隨機性。
(40:00) 克服方法四:鼓勵建立客觀分析習慣(如交易日誌),擁抱失敗並從中學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