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深入探討在盤整行情中,投資者常見的心理困擾與交易錯誤。內容從分析時間空轉的焦慮、自我懷疑、失控感等壓力源,到提早賣出、追高殺低等不當行為。

最後提供多種實用的應對策略,包括劃分可控範圍、將「不行動」視為積極策略、進行刻意練習及調整策略組合等,幫助投資者穩定心態,安然度過沉悶的盤整期。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1:54) 時間空轉的焦慮感 - 點出盤整行情的第一個心理痛點:感覺時間就是金錢,漫長的等待讓人覺得焦慮、浪費機會成本。

(04:05) 自我懷疑的連鎖反應 - 深入說明等待如何引發從「懷疑選股」到「懷疑能力」,最終甚至「懷疑自我價值」的負面心理循環。

(05:38) 失控的無力感 - 剖析因無法控制行情走勢而產生的無力感,以及這種感覺如何驅使投資人做出非理性的交易行為以尋求控制感。

(06:46) FOMO的放大效應 - 解釋為何在長期無聊的盤整後,投資人會對微小的市場訊號變得過度敏感,容易產生FOMO(害怕錯過)心態。

(08:33) 決策癱瘓與報復性交易 - 描述過度分析與心理壓力如何導致資訊過載,造成決策品質下降,甚至引發報復性交易的惡性循環。

(12:17) 錯誤行為一:提早賣掉優質資產 - 分析投資人為了快速結束不確定性、鎖定獲利,而違反「讓獲利奔跑」原則,提早賣出有潛力資產的行為。

(14:52) 錯誤行為二:追逐高波動資產 - 探討為了滿足刺激感或快速致富的慾望,投資人可能放棄穩健策略,轉而追逐不適合自己的高風險資產。

(17:16) 錯誤行為三:捨棄原有的選股標準 - 說明在盤整期為了找到「會動的股票」,投資人可能會降低或放棄自己原本嚴謹的選股標準,導致決策品質下降。

(21:40) 錯誤行為四:交易週期的混亂 - 點出投資人常將長線的佈局邏輯與短線的進出時機混淆,導致交易系統錯亂、買賣點不一致。

(23:09) 錯誤行為五:放棄分散與避險 - 提醒投資者在追求績效爆發時,可能會放棄投資組合的防禦性配置,將所有資金集中在少數標的,導致風險過度集中。

(26:10) 應對策略一:劃分可控與不可控 - 提供第一個調整方法:清楚劃分哪些是市場中不可控的因素(如價格波動),哪些是自己能掌握的(如交易計畫、風險管理)。

(29:25) 應對策略二:將「不行動」視為一種積極選擇 - 從哲學層面重新定義等待,將「因沒有訊號而不交易」視為一種胸有成竹的主動策略,而非被動的煎熬。

(32:29) 應對策略三:進行高強度的刻意練習 - 建議將無聊的等待時間轉化為學習黃金期,利用複盤軟體進行模擬實戰,提升交易技能。

(34:52) 應對策略四:設立非金錢性的目標 - 提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在盤整期設立學習性或紀律性的目標(如完善SOP),從完成任務中獲得成就感。

(38:09) 應對策略五:調整策略或開發新商品 - 建議可趁機研究新策略(如選擇權賣方策略)或拓展不同市場(如原物料、加密貨幣),增加應對不同市況的武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