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式‧古典散文的思考力度
重點提示:
山海經.海外北經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 北飲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莊子.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荀子〈勸學〉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
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
風至苕折,卵破 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
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
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蘇軾〈賈誼論〉
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
如絳、灌之屬,優遊浸漬而深交之,
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
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
觀其過湘,為賦以弔屈原,紆鬱憤悶,趯然有遠舉之志。
其後卒以自傷哭泣,至於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
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
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陳美桂 老師主講 古典散文的思想靈光
第1式‧古典散文的氣韻形聲
第2式‧古典散文的情感深度
第3式‧古典散文的思考力度
第4式‧古代詩人的散文書寫
第5式‧兩本重要的散文經典
第6式‧臺灣書寫的古典散文
敏隆講堂YouTube頻道, 線上收看 ➠ Young文學──國文起手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