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1900年,台灣首次放映的電影是一部法國紀錄片,在台北「十字館」放映後巡迴全台,這是高雄被公認開始接觸電影拍攝製作及經營戲院產業的的開始。
老輩人說,當年的鹽埕有三多,百貨多、吧女多,還有戲院多。說的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三項產業-委託行、酒吧和電影院。
細說從頭,至今我們仍能在巷弄街道上,看到前兩項的影響痕跡和商業特色,唯獨戲院的消褪和拆除過快,實在令人措手不及,至今只能留給高雄人一個永遠難再喚回的殘破印記。
全盛時期開在鹽埕區的戲院,幾乎占了全高雄的一半,如今卻是一家不剩,多少人唏噓嘆息也無法穿越回到那個美好年代,即便是想透過一些殘存的建築遺跡來安慰往日情懷,也只能搖頭嘆息。
高雄戲院的濫觴,恐要追溯1921年,日本人選擇在今天七賢四路與五福四路交叉口處的堀江町地點,經營「高雄劇場」開始。劇院設備堪稱國際一級,不但可容納千人,還設有榻榻米席位,進場時並有專人為客人處理木屐、鞋子,服務相當周到。直到1931年,劇場改稱「高雄館」後,在原提供演藝戲劇表演場地功能外,開始轉型放映來自美、日的精彩影片。二戰期間,在美軍嚴重炸毀戲院後,原地興建「亞洲戲院」,這才又再次帶動鹽埕埔的戲院繁榮期,直到1981年結束營業。
仔細細數那些曾在老鹽埕留下足跡的同行,還包含:光復、壽星、大舞台、國際、國宮、金城、港都、新高和地下街金地、銀地、珍珠地和玉地…等,雖然他們的數量與密度都堪稱台灣第一,但仔細觀察每間戲院都還是有各自的TA定位、市場操作和服務手法,在鹽埕這片不大的區域範圍內,快樂的經營著屬於自己的一小片天空。
今天的「南方543」單元-我的老鹽埕系列,鹽埕研究所蕭清元所長就要和我們一起進入一場繁花落盡的南方戲院夢 -「戲說那些鹽埕老戲院們 上」
………………………………………………………………………………………………………………………………………………………………
漫步走在高雄的鹽埕區,多數人整體的印象回憶就是,這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
建築如此,小吃亦然。就連電影院,都給人這樣的感覺。
全盛時期的鹽埕電影戲院的數量,曾是南部人休閒娛樂首選的理由,他們不只是功能分工完善,甚至連播映的電影場次,都能夠讓業者彼此間協調出一套完美的接力時刻表,再加上陳列在周邊的大溝頂美食和五福四路百貨戰場,這裡不僅是高雄人的休閒銷金窟,更是鹽埕人的生活日常。
唏噓,也無法挽回過去的諸般美好,終究不敵觀念保守封閉的戲院老闆和四處掠掘土地的建設開發商,戲院不但拉上簾幕,也走下鹽埕的歷史舞台。
幸好的是,老戲院們也開始寫出自己的腳本,逐步建構自己在鹽埕區裡的故事和定位。
電影之於鹽埕,就像鹽巴之於一道美食,有它才可以讓生活更有味道。
想聽到更多有關鹽埕電影院的543故事,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
我們節目,會固定在週五上傳「南方聲活/南方543」這系列的精彩內容。
如果今天的內容也讓你想起藏在記憶深處的老鹽埕時,更期待你能一起來和我們分享。
*有人還記得,曾在亞洲、光復還是大舞台戲院,看過的電影?千刀萬里追、偷襲珍珠港、十二生肖、籃球情人夢、楚留香之蘭花傳奇還有青蛇…???歡迎大家幫我們回憶一下你曾在鹽埕哪家老戲院看過的電影!!
#大笑阿叔 與蕭清元的鹽埕研究所。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鹽埕研究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70243343682855/?ref=share
#高雄 #鹽埕 #戲院 #亞洲戲院 #光復戲院 #大舞台戲院 #中正五路 # #深度旅遊 #景點 #品牌 #文化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podcaster #南高屏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南方聲音地圖 #時代感 #屏東 #台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