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聽20210819的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1967 (民國56年),在高雄有好幾棟大型建築物都在這一年興建。
東有佛光山建築群,西有金馬賓館,市區最熱鬧的事,就是既華園大飯店之後,由大新百貨集團吳耀庭一手打造的華王大飯店。
經營大新百貨有成的大統吳家,眼見觀光飯店有商機可趁,便在根據地鹽埕區,於1967年破土興建華王大飯店,1968年正式開幕,號稱為「本土資金」第一家五星飯店,更是當時第一棟鋼骨結構大樓,高度傲視鹽埕區。300間客房與氣派門面,把隔年才擴建到120間客房的華園比了下去。
而由於吳家事業的成功,從1958年大勇路上接近五福路口的大新,1967年的華王,到1975年五福路上的大統,和1984年的大立,五福路這條軸線成為高雄最熱鬧道路之一,也讓位在其上的華王壓倒華園穩坐高雄飯店寶座,直到1981年同樣鄰近愛河,更高更豪華的國賓開幕,才搶走華王鋒頭。
在華王飯店51年歷史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跟對面一棟空骨建築物,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其中還牽扯兩家的恩怨。
1968年華王飯店落成時,鹽埕區只有這棟華王這棟12層大樓,幾乎勢裨隬群雄。據說,不久後有位富商洪泮林故意要在華王斜對面蓋11層大樓別苗頭,讓吳耀庭相當生氣。當大樓結構已完成開始要預售時,當時如日中天的大統集團就在市場放話,要買下洪泮林這棟大樓的2、3樓做倉庫,故事讓大樓價值一敗塗地。洪泮林聽到消息後,一氣之下,他不但退還所有訂戶訂金,更是決定賠錢也要賭氣讓你霉運當頭,於是把華王飯店正對面這棟只完成半結構體的大樓閒置,故意要給華王好看,更要藉此風水煞氣來破壞華王景觀和財氣,就這麼一放放了快12年,一直是到了1980年,洪泮林自己也覺得一方面資產閒置太久也不好,一方面這口鳥氣也化的差不多了,於是決定,把現有11層樓結構體全打掉重建一棟比華王高出一截的「宜民大樓」。不過,他自己後來也碰到銀行貸款問題,造成手頭資金壓力,後來只好選擇在市場脫手。奇怪的是,這次沒有大統集團的沖孔,它還是無人有意願承接,大樓於是又從1994年後停工閒置,直到2008年才賣給麗寶集團,改建為福容大飯店,2010年完工開幕。此時的這位洪泮林老先生,早已歸隱養老,華王也早已不如已往聲勢凌人,雙方更選擇在福容大飯店開幕典禮上,大家全聚合到場在媒體前大合照,表示一切恩怨已成往事,一笑泯恩仇。
2010年國內營建龍頭麗寶機構旗下的第10家連鎖飯店,高雄福容飯店開幕,和高雄市老字號的華王飯店面對面;兩棟大樓一段傳了30多年的恩怨,從此走入歷史。 高雄福容飯店花了2年宜民大樓改建,原來的結構體補強後改裝,樓高23層,共有250間客房。位於高雄愛河旁一棟閒置將近二十年的宜民大樓,是高雄知名地方人士洪泮林所有,過去十多年來,許多財團想買都買不到,但「收尾大王」——麗寶機構董事長吳寶田,卻只花了一個小時就搞定,這其中有什麼耐人尋味的故事?
其實,隨著高雄都會商圈的移轉,以及漢來、85金典、福華、義大皇家等等一票新興飯店不斷增加,特別是鹽埕區在地下街大火過後,幾乎是全面的衰退,人說,鹽埕的地脈靈氣從老鹽埕五福四路過河道對面的五福三路,這一塊在大統、大立、漢神三大百貨領軍下,新崛江、玉竹、大立、漢神以及新田街商圈迅速成長,一水之隔的華王,就顯得氣運不足、營業越來越困難。儘管隨著愛河整治,大駁二興起,甚至近年的煙火、愛河市集活動,也看得出市政府企圖讓鹽埕翻身的想法,但業界大家都知道,華王與對面的福容,就算是景氣好時,仍然排在高雄整體觀光飯店的後段班,甚至還常常排班輪流當爐主。
而大統集團在一場大火後,就如同神明借把火去神升天的形容,分家後的大統集團,在傳統百貨、飯店事業都欲振乏力,整個集團旗下再也交不出漂亮亮麗的成績,特別是當他們決定拆除起家厝大新百貨時候,這幾乎已經宣告,集團未來經營重心不但不在鹽埕,甚至可以因為市場利益評估,轉賣、拆除或是轉手給他人經營,例如:他們評估實體量販市場未來的風險後,就把量販場地轉手交給曾經是對手的家樂福集團。目前,除握有大批市區的土地資產外,好市多是這個集團目前唯一最看的到前景的事業體。
目前華王飯店董事長為大統創辦人吳耀庭長子吳進億(次子吳天翼掌管大統畜牧,而二房吳振華掌百貨事業。),土地、產權皆為吳家人所有,也並不存在新聞中「地主漲租」問題。經營日漸困難,現今情勢難以起色下,家族想把飯店處分掉可能才是停業誘因。以華王地坪970.81坪而言,單就土地價值接近10億,位愛河口,可說是熱門建地,後續如何處理有待觀察。只是,在世界許多城市老牌飯店均能守護傳統,持續突破之際,高雄傳統企業的凋零與乏力,還有近期一波波知名老店的退場,都讓老高雄人嘆息!
市場都清楚,華王大飯店是大統吳家大房長子吳進億擁有,土地也是吳家持有,會有「地主收取高額租金」說法直真的很奇怪。只要調閱華王大飯店土地及建物謄本可以發現,華王大飯店的土地是由吳姓自然人持有,但建物則是飯店所有,如果再進一步查詢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系統,華王大飯店的代表人仍是吳進億,既然土地和建物都是吳家所有,地主收高租金不得不歇業的講法真的很奇怪。不過老高雄人也都很清楚,吳進億自己也有大房和二房問題,其中土地是由大房持有,飯店則是由二房管理。近年高雄市地價稅調漲,導致土地租金上漲,才有「地主收取高額租金」的說法,也是給飯店歇業一個台階下。總之,華王大飯店走下歷史舞台原因,是地主漲租金,還是家族間內訌,這事永遠無法查證,只能當作又是一段不勝唏噓的歷史。
吳家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指標,就是大統百貨。這裡,原本是棟樓高10+2層玻璃觀景電梯的綜合大型百貨,當年曾讓多少人為之驚嘆,更是高雄傲視台灣的光榮,雖然曾發生過爆炸、意外的幾起事件,但都被吳家強大的公關力量移平,唯獨大火事件燒掉四五層樓上空間,讓百貨糾結在是否原地打掉重蓋的決策上,據說,終究又是因為家族成員不同立場問題(一房握有土地、一房持有百貨建物),最終只能以目前這樣的折衷形態存在,但比起當年車水馬龍,拆除重建成什麼?應該家族是遲早要碰觸到的話題和決定。
華王飯店歷史悠久,成立於民國57年,至今已有51年歷史,屬大統集團的關係企業,不僅是鹽埕區第一家五星級飯店,更是許多老一輩高雄人的共同回憶,華王大飯店也曾是日本觀光客最愛飯店之一。繼君鴻酒店(前85金典)、大八大飯店歇業後,華王飯店終於也宣布停止營業,讓許多高雄人相當驚訝。
高雄觀光飯店因為一場疫情,紛紛鳴金收兵退出市場,這算是全民的損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