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Artman Writer and Lawyer Mr. Maurice Lee @ Fireside
採訪者:翟庭悅,蔣沛芸
Interviewer: Serene Zhai, Wendy Chong
你可否介紹你入讀法律系的心路歷程?
我的少年時代是七十年代,原本是想做電影和電視,但是家人說電影和電視行業非常不穩定。因為那時沒有人想做創意行業,甚至大學也沒有創意的科目,所以我最終選擇了比較實在的科目。我是讀文科的,文科的出路不是特別闊,當時文科的專業只有會計和法律。那時會計只有Polytechnic (香港理工學院),並不是大學,那我當然是想讀大學,而當時香港大學沒有會計學系,文科可以讀的專業只有法律,所以我選擇了讀法律。
你對未來選擇法律這個職業道路的學生又甚麼建議?
我覺得⋯⋯我回頭一看,其實我們大家出來工作都有幾種才華,有些人的智商很高,很複雜的東西他們都可以應付,例如工程,這個我覺得比較複雜的,他們都能抽絲剝繭慢慢做好工程。另外一項就是情商了,我們需要跟人交往和溝通,比如情商高的人可以去做老師、社工等。第三種就是科技,有些人對科技很有興趣,那如果你對科技研究很有興趣,就應該選擇有關科技的職業。另外第四種,如果你很有好奇心,你可能適合去做新聞工作者或動物學家,綠色的工作,跟地球有關的工作。第五種就是有很多創意,你能想到很多東西,編劇、文學、設計等職業。最後一種就是跟體能有關,比如跳舞唱歌、運動員,你身體比較好的話,那這些也是一個職業道路的選擇。總而言之,你要首先看你哪方面較強。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那麼好,因為那個年代,香港剛剛起步,而到現在,家長都會說:「這個職業能不能謀生?」,甚至現在的家長會說:「這不只是謀生那麼簡單,你這個職業能不能賺大錢呢?」這些話,比較實在,也會投射,可能自己賺不到錢就想子女賺錢,就把這個責任交給子女,他們自己不能示範如何賺錢,卻經常說要賺錢。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給了你們這個年代一種無形的壓力,也讓你們失去了選擇。其實你們自問,剛才我所說的幾項中,你們最喜歡的是哪一個。我覺得在我那個年代,你到中環上班,坐在寫字樓,慢慢升上去,直到有自己的海景大房間,就是成功了。大家事業...
因字數限制請在此閲讀完整文本:
編輯:馬凱悅
Editor: Sydney Ma
李律師分享,如有興趣可細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