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不断的丑闻,暴露出白云山内部治理的溃败。
2024年7月,掌舵白云山11年的董事长李楚源辞职。8月,其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9月,董事张春波辞职。有媒体报道,张春波被带走调查。白云山的董事长职位空缺4个月后,11月25日,广州公交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就任广药集团董事长一职。公开资料显示,李小军长期在纪委系统工作。
回顾李楚源在白云山的过往,可谓有功亦有过。
1999年,李楚源在白云山中药厂面临困境时临危受命,担任厂长,提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同时内抓管理外拓市场,还要注重建设营销、科技、人才三大重点工程,为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夯实了基础。
2002年,李楚源又主导建成全国最大的板蓝根GAP基地,不仅为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还带来了之后SARS期间的业绩腾飞。
但李楚源自2013年开始担任董事长后,执掌白云山11年,留给继任者的未来资产并不厚实。
当下的白云山,从里子看,各板块产品陈旧,缺乏接力的明星产品。中药方面,相比片仔癀、同仁堂、华润三九等同行,产品独占优势不强,缺乏拳头品种;化药则以仿制药为主,金戈之后后继无人。整个公司都走入了发展瓶颈期,亟待突破。
其实,白云山管理层也一直在尝试从研发、资本运作等角度发力冲破瓶颈。
财报显示,白云山2024年虽销售费用依然高企,但研发投入达到了8.28亿元,在一众中药企业中绝不能算少。不过仔细梳理管线会发现,其研发重心分散,涵盖狂犬病疫苗、抗肿瘤药、流感仿制药、中药创新药、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等,不仅与主业关联不大,彼此之间协同性亦不高。
资本运作方面,前些年白云山一直有将控股子公司广州医药分拆出来到港股上市的打算。2023年底,港股上市计划正式宣布终止。2024年6月,广州医药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递交了新三板挂牌申请,剑指北交所。
只不过随着“新国九条”等政策出台,分拆上市被从严监管,相关部门对历史财报的审查愈发严格,外加公司近几年纠纷丑闻频出,该计划能否成功仍有待观察。
综合考虑所有这一系列情况,不乏有人推测,2024年白云山业绩出现如此拉胯的表现,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干脆一次性将历史利空全部引爆所导致。
毕竟,白云山的基础还是相当厚实的,账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163亿元。只有当内部调整完成,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白云山的管理层才能真正集中精力将商业板块成功分拆上市,并且专注于产品创新,探寻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