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突破预期的不仅三星生物,有着“黑马”之称的MEDP同样在列,它一度是不少投资者眼中的“别拔掉鲜花浇灌杂草”中的“鲜花”。


MEDP的发展主要离不开其专注的客户群体——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其收入占比常年超80%。聚焦于这一群体的优势在于,在生物技术发展的繁荣期,当数家生物科技公司较轻易斩获高融资,间接使MEDP快速成长了起来。


不过,高增长下的隐忧已然开始浮现。虽然业绩表现持续向好,MEDP2024上半年总营收10.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1%;但新签订单已然明显有所“承压”。


今年二季度,MEDP订单出货比创下近六年以来新低水平,第二季度新签订单为5.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5.75亿美元下降4.1%。


在不及预期的业绩表现下,MEDP公布财报当日股价跳空低开,单日暴跌18%,创下近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更需要注意的是,MEDP还下调了2024年业绩指引,这是2021年以来首次下调业绩指引:2024年全年,MEDP预计全年营业收入介于21.3亿美元和21.8亿美元之间,而之前的预测为21.5亿美元至22亿美元。


全年业绩指引的下调意味着MEDP对公司未来增长轨迹更为谨慎。在这样的背景下,MEDP还遭到多位分析师下调目标价。


相比三星生物、MEDP上半年的高增长,艾昆纬、ICON、龙沙则仅实现小幅上涨。


ICON似乎正在度过增长乏力难题。2024上半年营收42.11亿美元,同比增长5.29%。净利润3.3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3.96%。对此,该公司解释,收入增长是由于其市场的持续有机增长。可以看到,分别在美国、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获得约38%、50.6%及11.4%的收入。


常年霸榜前三的艾昆纬同样实现了微弱增长。上半年营收75.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净利润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9%。


另据该公司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这些积压订单中约有78亿美元将转化为收入。在一系列调整下,龙沙的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卖掉广州基地后,大手笔买下罗氏美国工厂,从单抗向基因和细胞疗法迈进,启动了全球的裁员和关厂计划……今年上半年,龙沙销售额31亿瑞士法郎,销售额增长1.8%。尽管生物科学和胶囊业务面临市场阻力,但主要增长驱动主要来自生物制药和小分子这两大块高毛利率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