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Sir白话说典籍系列之《道德经》开篇总论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崔Sir。从今天起,我给您聊聊这《道德经》,提起这部典籍啊,全书仅有五千多个字,但,却被冠以万经之王的赞誉。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也为我们指出了处世的方略。提到这部著作,咱就不得不说说,它这作者,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他,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在唐朝时,他被唐朝的帝王追认为李姓的始祖。不仅如此,在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中,也有老子的一席之位。他的这《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之前的一部著作,这怎么理解呢?就是百家争鸣之前,《道德经》就已经成书了,并且,为当时的诸子们,所共同仰慕。这部作品的精华之处,就是运用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这门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那又是怎样深刻的影响呢?

简单的说,老子认为,有形,来源于无形,有形又分裂成为,其他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事物之中。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的事物,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

不过,提到“道”,咱还得简单啰嗦几句,有关于“德”的内容,《道德经》嘛,光说道,那是不全面的。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原来,上篇是《德经》、下篇为《道经》,不过,后来呢,才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德经》中的可以与联系起来理解。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的方法;呢?这儿的德,不是通常认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或者通俗的说就是为人处世的方法。

回过头儿来,我们说,这《道德经》,全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哲学、伦理、政治、军事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的宝典。他的思想体系,大体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总结出来,第一个,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嘛。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发展,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个,是无为,不折腾嘛,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可不是什么都不做啊,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引出了第三个词,什么呢?又是什么呢?就是顺应自然本性的根本规律。

Sir,我将通过,对这部典籍原文的个人理解,进行白话的解读和诠释,当然了,我本人水平也甚是有限,如果,哪里唐突古人?或立场观点有误的话,还望广大的朋友们,能够及时的,给我指出来。帮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一些谬误,能够使大家,包括我在内,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经》中,所蕴涵的思想。好,各位朋友,咱们闲言少叙,从下一回开始,我给您说说这,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