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Sir白话说典籍系列之《道德经》天长地久
朋友们,您好,我是崔Sir。
《道德经》里说啊,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啊,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生而且永久,那是因为天地顺应自然而产生,而非单纯为自己的意愿而生的,所以能长生。
有德之人,都很谦虚恭谨,遇到好事,往往将自已置身于别人的后面,反而能得到别人的拥戴,居于前列。遇有坏事,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正是因为他不自私,所以,反而能成就他个人。
古语有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说,人,都是自私的。可自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看到天,高高的悬在我们的头顶,虽然,有时候天也会发怒,会在我们的头顶上电闪雷鸣,但,在大多数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温文宽厚的,天,很像是我们的慈父。地,则相反,她甘愿位居人下,胸怀包容万物,默默地承受着众人的践踏甚至粗暴,可,她从不轻易显示自己的威力,她坚韧、勇敢、无畏,就像我们的母亲,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爱,从不奢求回报。
前文里,我们提过、天地不仁,天地对我们没有仁爱之情,所以对我们也就没有约束。而,在我们所能观察和理解的范围内,唯有天地是长生不老的,毛主席的诗词中,也有所提及“天亦有情天亦老”,所以,它们无所谓年轻和年老,是永恒的,因而人们常常用"天长地久"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
那为何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而唯独天地寿命,悠远长久呢?老子提出的观点,就是本回中说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之所以能长生不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没有意识、没有思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没有生的概念,也就无所谓死了。天地是按照大道的规律运行的,他们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
回过头,再看我们人类自己,有德之人往往很谦虚,很恭谨。他们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必为。他们也能摒弃人性中的弱点,那就是自私,做到谦虚退让,与世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中,表现出众,受人尊重,而居于人先。他们遵循大道的发展规律,不对万物强加自己的意志,所以就能与大道共生共存。
推而言之,我们要想,像天地以及有德的圣人一样,与世长存,那就必得要遵循天道的根本,什么呢?心存无私,要经常想着别人,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快乐的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重。那无私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先从哪里下手呢?
好,请您持续关注本系列内容,在下一回中,我给您说说,不争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