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Sir白话说典籍系列之《道德经》没身不殆
朋友们,您好,我是崔Sir。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说,使心灵达到虚空的极端状态,并保持极度的宁静。
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以虚静的状态,去观察万物发展变化,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虽然繁多复杂,但,终将都向其最初的状态发展,回归到初始状态,这就叫作静,静,也叫作天道所归的命。回归其生命本初的历程,就是宇宙永恒的法则,明了宇宙永恒的法则,这就叫作明智。不明了宇宙永恒法则,轻举妄动,就会招来祸害。
认识了宇宙永恒的法则,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会大公无私,大公无私,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道,就能长久,终生没有危险。
老子在这儿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这"致"字,在春秋时期,古义解释为"委身"的意思,"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内觉状态。这种状态,非是修道者,是很难理解的。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全身心的融入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之境,并非是茫然一片的,一点真我静守着湛zhàn然的纯一,这就是"守静笃"。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告诫∶"万物生生灭灭是大道法则,知而不干涉是睿智的,如果凭借自己的神通,妄加干涉必遭凶险。"凶险何谓?因为你违背天道了,所以必遭天谴!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知道了天道的规律法则,才可能包容一切,不倚仗神通妄加干涉。做到包容一切,才会无私无欲;做到了无私无欲,才可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可能符合,并融合与天道太虚;融于太虚,才可能回归生命的本原,只有回归那生命的本原,才会永存不息,永垂不朽。即使有一天我们的肉身该终结了,我们的真我——元神,仍然可以安然回归,不会遭到任何的风险。
好,各位朋友,请您持续关注本系列作品,下一回,咱们再说说,这功成事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