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Sir白话说典籍系列之《道德经》不行而知

朋友们,您好,我是崔Sir

说,不出户,知天下;不闚kuī牖yǒ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意思是说,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向外奔逐得越远,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必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必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必妄为,就可以有所成就。

今天要说的这段话,是《道德经》中最具有争议的内容,因为老子的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违背常理了!

在我们大家的生活经验中,要了解一件事情,总要深入到这件事物之中才行,任何知识的掌握,也是要通过学习,决不可能坐在家中,就能知天下事的,也不可能不学,就能掌握知识的。

老子的这句话却说,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用观察就能够明白道理。这,岂不是太不科学了!

于是,历朝历代的人们,既有对老子的这句话,提出严重质疑的,也有替老子百般辩解的,从而对这句话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在此,老子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就是指不需要推开窗户,也不需要走出多远,而是完全可以坐在家中,运用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通过对天地万物的归纳总结,从而抽象出在天地万物的背后,还有一个先天的道。

当然,所谓的知天下,是指万事万物的总体变化发展状况,而不是对各类事物的细节都有了解,因为像老子这样的道家人物,在日常的生活中,肯定会对日月运行四季变换等情况,有着相当的观察和了解,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再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抽象逻辑推理,才能领悟到道的存在。

综上所述,要领悟天道,并不需要什么神通,也不需要太多太深的学问知识,任何人只要有着,对宇宙天地及万事万物的常规了解,能够运用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就可以领悟到这个虚无缥缈的天道了。

那所谓天道的道,又在哪里呢?说,大道不离于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是来自于宇宙本源的,与天下万物同宗、同炁、同体、同理。所以,人与万物同其母,与天地万物同其心。这,就是天人合一人天相应的道理。天下虽大,不离我的身体;天道虽幽微,不离我的心中。心中,保持着清静虚明,那么,天理就能得以显著;遇到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达到万事安宁的目的。天下万物皆备于人身,大道之理皆化于人心。
   
这段古文,字数不在多,重点是在说,道以无为为宗,以慎独为用,无为而无不为,无知而无不知。观天道可知大道。天虽无言,四时而行;地道不语,万物而生。这就是天地之道的无为而为

前人,有的说:无为是天性,有为是天命;无知是元神,有觉是元炁。天地间非二而不化,非一则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则神,此即是得一而二,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长养虚静,常守虚灵,则性命长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执于有为与无为之一边,而入于旁蹊。请各自揣量而行。

好,各位朋友,请您持续关注本系列作品,下一回,咱们再说说,这为道日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