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Sir白话说典籍系列之《道德经》盗夸非道

朋友们,您好,我是崔Sir

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读)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这一章老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统治阶级的行为做了无情的揭露,老子对统治阶级不去遵循大道,而修习纲常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同时这里也充满了不祥和的气氛,富裕和贫困、美好和丑恶、自由和动乱、文明和野蛮,种种矛盾并存。虽然社会混乱,老子作为当时一名中级官吏,日子不可能窘迫到无米下锅的分儿上,老子在此试图,以民众的苦,来唤起统治者的觉悟。由此可见,老子对广大被统治者的深层了解和同情。

当时的社会境况是,统治者越来越腐败,农田越来越荒芜、仓库十分空虚,但统治者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戴着宝剑,饱餐美食、搜刮财货,这些人实是强盗头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大道,是背道而驰的。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这句话中的"介然有知",是指顿然而悟的意思;"",读为"",是说,在宽阔平坦的大路上,难于把握抓住一条直线行进,往往在路上走成之字,这样就要跑很多的冤枉路。"",平坦宽阔。"",小路,小路不宽,便于人把握可以走成直线,不走冤枉路。"",朝阳。"",登高之台阶。"朝甚除",是指,早晨的天空,到了最明亮的时候太阳也就升高了。对此句的理解为把朝廷装饰得华美,由于朝廷装饰华美了,从而使田园非常荒芜,仓库非常空虚,民不聊生。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是从上述的自然之理而推及人事,人事的发展亦与自然之理一样,过犹不及,因而奢侈不如简朴。老子一向认为道之理在于,为用不为利,为腹不为目。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索取,以可以维持生活为度,超过这个度,就要受到道的惩罚。"",花纹和图案,古时人们穿衣服,常以质料和花纹图案的艳丽与否,为尊贵和贫贱的标志,所以老子说"服文彩""",饱厌,美味美酒饮食多了,就觉得世间什么东西都不好吃,所以老子以"厌饮食"来形容富贵奢侈者。"",多余,资财在可以维生之外还有剩余。

在这里,我们必须分析一个问题,享受到底是对还是错?老子绝不是反对人们享受,他祈愿世界和平、人类智慧、人生长寿、不受非灾,不都是享受的内容吗?但是他反对"非道"的享受。所以本章先讲"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奢侈豪华,那就是强盗一样的人。老子以犀利的笔墨,对统治者的行为,做了无情的揭露和警告,统治者如果执迷不悟,结果会怎样呢?老子没有明说,统治者对结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好,各位朋友,请您持续关注本系列作品,下一回,咱们再说说,这其德乃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