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崔Sir白话说典籍系列之《道德经》善为道者

朋友们,您好,我是崔Sir

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yǐ,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代遵行大道的人,并非是教化民众智巧用诈之术,而是使民众淳厚朴实。老百姓知所以难于治理,就是由于民风狡诈伪作。所以,以巧智治国,是国家的灾祸;不以巧智治理国家,那才是国家的福气。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略的不同,就是一个法则。经常研习并通晓这个法则,这就叫作玄德。玄德深不可测啊,遥不可及啊,它和万物一起复归于道的质朴,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我们知道老子一向反对心智,在他看来民众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统治者治理不善造成的,那么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才能将民心安抚呢?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老子指出应该"将以愚之",这里的"愚"是淳朴厚道的意思。一旦民心淳朴了,民众就不会生出事端,天下自然太

平,也就容易治理了。老子并非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为其出谋划策,而是为广大老百姓的安定幸福而考虑的。

"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

顺。""玄德"是什么?不就是前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不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不就是"道生之,德畜之"""?只有这个""才是深、且远的"""",而非人间所谓的道德之德,德性之德。"与物反矣",这是说,玄德与具象的物不一样,""与道一样也是无形无象,必须透过""的运动,才能显其"",也就是我们上文一再提到的德"之苗,皆不是可以寻找到的物象,必须透过物象去审视品味。一旦落于具象,就不再是""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老子这一章的解读,透悟人生的规律只有一切遵循大道,做到敦厚朴实,才可拥有真实的人生。老子说,如果使民众拥有心智,人心就多伪诈,国家就难以治理,我们可以推延到个人;如果我们心机太多,不但自己会感到劳累、困顿,而且还会破坏,和周围人的良好关系。试想在一个人人都狡诈、善变、满怀心机的群体里,每个人都想着如何满足自己卑俗的欲望,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虚伪、狡诈、面目可憎,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没有人喜欢生活在伪诈的环境里,没有人喜欢和虚伪的人打交道,我们要想摆脱这种讨厌的人和环境,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无论环境如何每况愈下,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将自已恢复到自然的纯真状态,待人接物都应秉承自然淳朴的特性。现代社会,很多人主张返璞归真,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作用,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返璞归真绝非仅为一种形式,不仅是回归山林,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亦或是游山玩水,而是达到心灵的回归,心灵的回归就是灵魂彻底抛弃世间的浮华,达到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悠然自得,人生才能其乐无穷。

好,各位朋友,请您持续关注本系列作品,下一回,咱们再说说,这莫能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