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不合时宜TheWeirdo

Shows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昆德拉的遗产:想象一种不媚俗的生活【主播的话】2023年7月11日,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因病去世,享年94岁。昆德拉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巨匠,从布拉格到巴黎,他用捷克语和法语书写了存在、身份、历史、记忆等永恒议题。作为一个不愿被称作“流亡作家”的作家,昆德拉试图抵抗外界对他个人身份的标签化,尽管他的作品源自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但不仅仅映照出了冷战时期的欧洲社会现实,更折射出人之为人普遍的情感与追求。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昆德拉的名字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密切相关。自昆德拉在80年代首次被引入中文世界,他的作品吸引了几代中国读者。今天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晓东,来聊一聊昆德拉的作品何以引人入胜,又为何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多次失之交臂,当我们将他的作品重新置入当代的语境中,阅读昆德拉对于读者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本期主播】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嘉宾】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业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20世纪外国小说。【本期剧透】04:48 听到昆德拉去世的消息,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他对不同年代的中国读者意味着什么?14:55 昆德拉对于“小说精神”的定义:模糊性和相对性18:14  欧洲社会如何纪念昆德拉?26:29 《一个被绑架了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与当下欧洲的地缘政治张力31:28 捷克作家、法国作家还是欧洲作家?昆德拉的身份认同以及不同语言作为载体对其美学风格和文学主题的影响38:31 是昆德拉错过了诺奖还是诺奖错过了昆德拉44:09 昆德拉的作品能否进入《西方正典》?“布拉格时刻”与昆德拉的历史观56:28  什么是“媚俗”(kitsch,又译“刻奇”)?批判媚俗是否也成为一种媚俗?1:09:42   昆德拉作品中的性别意识——扮演上帝的作者能超脱性别吗?1:32:31 不媚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昆德拉作品中的哲学思考1:41:26 始于八十年代的“昆德拉热”——中国读者在几十年间如何阅读昆德拉【延展阅读】吴晓东著,《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本期音乐】片头:Gerd Berg,Jordi Savall,Ton Koopman - 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in G Minor, BWV 1029:II. Adagio片尾: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Renato Sellani - Intro to valzer, Op. 69, No. 1【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文案整理】高铂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3-08-121h 4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旅居荷兰这些年: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度?| 在异乡03【主播的话】在中文语境中,荷兰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国家。在“郁金香王国”和“风车王国”的文化符号之外,异乡人在荷兰的真实生活体验要丰富得多。作为17世纪的“欧洲马车夫”和现代金融业的起源地,今天的荷兰深具开放多元的特质,但荷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政策并不完美,新移民仍然可能在就业住房等方面遭遇来自主流社会的区别对待。「在异乡」系列的第三期,我们分享了各自在荷兰的居住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荷兰开始“feel at home”,自己也走向了新的人生阶段,对在荷兰的生活又有哪些新的感触?旁人的生活见闻或统计数据无法涵盖一个地方的全部,探索、寻找和打造自己最理想的居住地,是一条漫漫长路。⭐️⭐️ 请大家记得帮我们填写调查问卷哦 ⭐️⭐️【问卷链接】https://www.wjx.cn/vm/tVl0jYM.aspx#【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R若含)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04:57 若含分享通过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 Programme)在荷兰求学的经历11:52 荷兰的天气、食物、语言与“自由城邦”特色23:25 为什么人们选择来到荷兰?荷兰社会独特的野心31:55 非欧盟移民在荷兰签证、招工和住房面对的一系列问题38:46 什么是荷兰的Search Year Visa40:57 孟常上一次离开荷兰的原因46:03 荷兰的种族议题与常见的移民国家有何不同?59:53 新鲜感逐渐褪去之后,对荷兰社会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1:09:28 无论你身在何方、走向何处,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解法⭐️【本期福利】⭐️看理想《欧洲折叠:无限人生书单第13季 | 王磬主讲》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322我们会在参与了问卷填写的朋友们中抽取五位,另外在小宇宙的评论区再抽取五位朋友,总共十位,送出看理想节目的收听码。【本期音乐】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文案整理】高铂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3-08-041h 23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生育的黄金年龄,也是做很多其他事的黄金年龄【主播的话】在此前的许多期节目中,我们都曾聊过“生育”。从新手妈妈到社科学者,围绕着它展开的相关讨论,是当下的年轻女性最关心的话题,可能没有之一。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曾经的妇产科医生、知名健康博主六层楼先生。我们尝试去探讨,在那些关于生殖健康的决策中,人们有多少是基于医学知识做出的决定、又有多少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传播与获取中,性别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常常歌颂成为母亲的快乐与成就,但“生育损伤”为何很少被谈及?在与身体和生育有关的这些焦虑背后,当代人到底在焦虑什么?【本期主播】孟常:微博 @孟常王磬:微博 @王磬【本期嘉宾】六层楼先生:知名健康博主、前妇产科医生,微博 @六层楼先生【本期剧透】04:17 从临床妇科医生到全职科普大V08:11 科普者是“遥远的朋友”还是“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科普者要解答咨询者更加深层的焦虑12:39 做生殖健康科普需要对抗社会的错误观念16:14 温和的表达方式能让生殖健康知识传播得更远,辐射更多群体20:19 妇产科医生的性别比例是如何形成的?打破妇产科男医生的刻板印象25:13 选择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偶然与必然32:44 针对女性的生育风险,代际之间的认知大碰撞42:54 母乳喂养的压力与社会对母职的评价体系50:03 男性是否存在最佳生育年龄?54:44 男性病耻感背后是巨大的焦虑1:04:10 “散装性知识”的危害1:08:55 从私信反馈看生殖健康知识阅读群体的变化1:12:34 六层楼最想为读者破除的四大焦虑:关于衰老、生育、情感和生存1:16:57 做生殖健康科普第九年,无力感来自哪里?1:18:27 对生殖健康内容传播的未来展望【本期音乐】片头:Luiz Bonfá - Adventure in Space片尾:Luiz Bonfá - Rai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3-05-201h 2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重听|万玛才旦:我关注人的孤独、苦难和一些基本的境况【主播的话】2023年5月8日,电影圈传来噩耗,知名导演万玛才旦因病去世。这个消息来得非常突然,许多人都还在消化。此刻,我们抱着沉重的心情,向导演的家人和喜爱他的影迷朋友们表达沉痛的哀悼。两年之前,万玛才旦导演曾经做客《不合时宜》。彼时,他的新片《气球》正待公映。作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藏地导演,他的作品被认为“集中展示了现代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并持续影响着诸多年轻的创作者。对人的境况的深刻关注,贯穿了他作品的始终。在那期节目里,他回忆了自己如何受到八十年代文学浪潮的滋养,儿时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岁月,当小学老师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及开始电影创作时受到的伊朗导演的影响。今天,我们重新推送这期节目,向斯人致敬,感谢他曾经来过。【主播】孟常(微博@孟常)【嘉宾】万玛才旦,导演、编剧、作家(微博@万玛才旦-pematseden)王小笨,北方公园主笔【本期剧透】05:45 创作缘起:从十几年前北京的一只红气球到《气球》09:00 为什么《气球》里有性别意识的觉醒,却构不成反抗:信仰和现实如何抉择?14:30 万玛导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轮回”主题18:00 导演万玛的创作有没有母题?24:45 万玛导演:形式即内容,写小说和拍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互有帮助28:10 电影里对话太重要了30:55 八十年代后藏语的现实主义文学和诗歌有很强的社会意义36:40 又写小说又拍电影,那么文艺青年万玛才旦是如何成长的?42:20 如何看待「藏地新浪潮」和藏地年轻的创作者?45:00 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47:00 藏地题材的创作去宏大叙事,接近日常和内心【本期音乐】片头曲:Michel Legrand - Vivre sa vie片尾曲:Georges Delerue - Les Chevaux du Fer【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3-05-081h 0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Web 3,网络国家与创作者【主播的话】Web 3 在最近一年时间常常成为社交网络热词,人们谈论它,却又并不总是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就像早几年间,区块链被热炒一样。每隔几年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就会进入我们视野,然后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技术离不开现实,也不离开人文精神和人类对于未来社会构建的想象。因此我们在这期节目中,聊了聊 Web3 以及它所代表的一种去中心化、打破固有边界、对未来网络国家形式的一种的想象; Web3 与孙中山的奇妙联系;当然,作为创作者,我们也聊到了 Web3 为创作者提供的可能性。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不合时宜的老朋友 Suji 以及花酱,Suji 是 Web3隐私、社交公司 Mask Network 创始人,开放互联网建设者。也是不合时宜之前节目反思过劳时代,超时工作的嘉宾,之前是「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发起人。*投资虚拟货币需谨慎,本期节目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与倾向。【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嘉宾】Suji :Web3隐私、社交公司Mask Network创始人,开放互联网建设者。花酱:疲惫娇娃的主播,Mask Network成员。【本期剧透】04:29 Web 3.0 是什么?如何看待它当今的市场热度?11:06 Web 3.0语境下的信徒及其世界观搭建16:27 什么吸引了从业人员进入Web 3.0领域?18:20 Web 世界中存在的制度化问题是什么?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改进措施是什么?又是因为什么问题没有最终被解决?24:09 网络国家是什么?未来网络国家的发展将如何回应这些现实生活中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处境?它会如何去进行交互?32:21 Web 3.0是如何体现后殖民主义的?如何理解赛博世界中的智权42:02 今天我们在什么样的层面上面对 Web 3 的浪潮?我们对这一次Web 3.0革命的信心应该从何来?1:05:46 作为内容创作者在 Web 3 的浪潮中面对什么样的机遇和可能性?1:10:15 Web 3 会给混沌的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新出路?如果web3.0革命不成功,走向奇怪的方向会是什么样子的一种场景?我们作为希望看到一个新世界的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1:13:27 社区如何去约束现实世界当中人类的行为?还是作为社区共识存在?1:15:34 为什么一个网络国家,或者是一个去除了边界的网络世界的想象需要靠以太坊来实现,而不是比特币?1:19:53 在网络世界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的资源推荐。作为一个对于反对集权、反权力概念非常有兴趣的普通人如何参与或反思世界构建?如何我们拥有更多自己主动的思考?【本期音乐】片头:Howie Lee - 圈养一些动物并称他们为羊片尾:Howie Lee - 休息就是进步!【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12-281h 21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凛冬将至,普通人该怎么过疫情这一关?【主播的话】过去这一个月里,各地的大家应该都已经感受到了国内防疫政策的转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转向?凛冬将至,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又可以做些什么?【主播】王磬(微博:@王磬)若含(微博:@_R若含)【嘉宾】陆蒙吉:资深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本期剧透】05:31 科学家如何理解防疫政策在过去一个月以来的转变10:04 对于奥密克戎的一些迷思:该如何准确描述它作为病毒的性质?16:06 不同疫苗造成的免疫屏障差异21:48 有基础疾病、慢性病的脆弱群体,应该接种疫苗吗?30:37 辉瑞口服药的适用人群是什么?普通人需要囤药吗?35:43 如果得了新冠,个人该如何选择用药?为什么不推荐随意用药?不同的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什么?43:52 如果得了新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就医?兼谈德国的分级诊疗制度50:17 大规模阳性的情况下,记录感染人数还有意义吗?如果没有记录,又该如何进行流行病学的数据建模?1:00:08 健康人、年轻人应该为社会里的脆弱群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为何说一个月以后的春运将是关键?1:06:46 专家应该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抗疫中扮演怎样的角色?1:14:39 中国内地目前面临的这一轮疫情,跟哪些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可比性?1:22:59 跟奥密克戎已经打了一年交道的德国,有些怎样的经验与教训?1:30:01 奥密克戎毒株会是新冠全球大流行的终结者吗?【本期音乐】片头:Vladimir Ashkenazy - Partita No.1 in B flat, BWV 825:1. Praeludium片尾:Nicholas Gedge,Northern Chamber Orchestra,Nicholas Ward - Ich habe genug, BWV 82 (version for choir and orchestra): III. Schlummert ei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12-161h 35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合时宜三周年沙龙:重逢的异乡人【主播的话】本期节目来自不合时宜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三周年线下活动:重逢的异乡人。在圆桌环节,我们和多年老友 lulu 与思聪一起畅谈了在异乡生活的体验。这也是不合时宜第一次在欧洲的线下听友会,我们惊喜又感动地看到很多朋友从欧洲各地赶来,共同创造了一个彼此信任的空间,自由地交流,让彼此在这个异乡的冬天少了一些孤独、多了一些亲密和联结。我们也喜欢把那天在现场的感动与欢笑传递给更多听众。谢谢你们过去三年的关注与支持,让「阿斯加德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群人」这句话照进了现实,【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嘉宾】思聪:写作者,曾获亚洲出版协会 SOPA 新闻金奖,FCC 记者协会新闻金奖等。目前就读伊拉斯谟计划,研究欧洲政治与文化宁卉(Lulu): 国际新闻记者。媒体人、深度报道编辑。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结;关注不同境遇下,个人的身份及其流动【本期剧透】3:00 个人介绍,我们分别是如何成为了异乡人?6:54 过去一年作为异乡人的体验:有着强烈的割裂感13:03 这几天我们在中文环境当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语言15:08 作为身在异乡的创作者,我们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17:43 十年前向中文世界解释欧洲,为中国人解释世界这件事情很紧急,如今也有了很多变化25:12 在海外的中文写作者可以成为一种鼓励32:00 我们不同阶段和时间点的选择,最终都会决定我们选择的方向和人生40:29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找到彼此、发声连结50:50 最私人的感情有时候就是最公共的感情53:04 不合时宜不为大家提供解决方案,而更像一个成长共同体【本期音乐】片头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12-0458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合时宜x周轶君x刘怡:这一代阿拉伯知识分子的梦想与宿命【主播的话】过去的一百年是阿拉伯世界巨变的一百年。纷乱的战火,不休不止的教派斗争,意外出现的石油财富,各怀鬼胎的国际干预… …一个让此地的人们苦苦追寻了百年的问题是: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之路究竟在何方?在诸多探索之中,知识分子的角色尤为引人关注。他们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试图为此地寻找药方。从哈维到阿多尼斯,从迈哈富兹到穆尼夫,从黎巴嫩山区到埃及,再到阿拉伯半岛,阿拉伯知识分子的生命轨迹与思考路径,不只映照着时代的脉络,也推动着时代的前进。近日,理想国出版了《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一书。本期节目里,我们邀请了几位在中东有过常驻或是报道经验的资深记者与媒体人,借由本书一起来聊聊这片土地上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故事与思考、他们的抗争与宿命、他们的梦想与梦碎。【本期嘉宾】周轶君:纪录片导演,作家(微博:周轶君)刘怡:得到app专职作者,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本期主播】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6:53 福阿德·阿贾米其人及《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一书的写作背景13:45 为什么说,要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理解它的知识分子在想什么?19:10 阿拉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时代母题是什么?21:55 阿拉伯语带来的身份认同,对这里知识分子的双向影响27:05 试图摆脱基于欧洲殖民者的影响、试图探索本地区的民族道路,是整个20世纪阿拉伯国家共同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题34:45 以色列作为“共同敌人”的存在,助力了阿拉伯的身份认同、却又掩盖了真实的矛盾40:05 阿拉伯社会的概念现在实际上分崩离析的,但知识分子却很难放弃这种浪漫幻想42:53 如何像阿贾米这种在阿拉伯世界语西方世界之间切换角色的知识分子48:25 阿拉伯知识分子间的代际差异54:10 阿拉伯世界的女性知识分子和女性处境1:15:54 一个动荡的世界之中,知识分子该如何自处?【延展阅读】《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本期音乐】片头:Saeed - Avenue Of Love 片尾:Ibrahim Maalouf - Beirut【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本期彩蛋✨】线下活动报名信息:重逢的异乡人|不合时宜三周年沙龙 X 阿姆斯特丹https://mp.weixin.qq.com/s/Oy2AhvsTMX-vvyzK0wlnBw
2022-11-151h 22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 09 | 异乡人、跨国恋与“活在真实中”【主播的话】《不时夜谈》是我们在两年之前设立的一个专门用来给三个人吹水闲聊的栏目。今天的这期夜谈里第一次迎来了一位嘉宾,我们的朋友木遥。夜谈的“特色”之一,就是录制没有提纲。连线时木遥在纽约,磬与若含在阿姆,而常老师在黎巴嫩。我们分处世界的不同地方,便从与所在城市的关系聊起。什么样的生活才是authentic life?聊到我们与故乡、与远方的关系,欧洲与美国的不同,中心世界与边缘地区的差异。聊到我们与语言的关系,与移民世界的关系,自由与安全感的关系。再聊到我们眼里的和亲历的异国恋,在故土与他乡的拉扯之间,跨文化、跨语言的亲密关系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性别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期老友闲聊,可能也是一期集体therapy。在一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时代里,一个回不去的异乡人,身处的境况是什么,面临的选择会是什么。【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嘉宾】木遥(微博:木遥)【本期剧透】05:29 从哪里来,以及自己的身份决定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通过及时的快乐消解郁闷20:15 是否存在某种“纽约性”?如何描述它24:54 我们应该怎么拥有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关系、过本真的生活?27:13 欧洲和美国有什么差异?31:31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美国是一个跟中国挺像的地方36:05 美国的危机的维度非常复杂,有着极度的富裕和极度的贫穷48:27 东欧、南欧、西欧的差异很大57:16 一个国家的历史对于这个讲述这个国家的故事有很重要的影响01:03:57 融入的定义是什么?在纽约生活了十年,木遥认为自己在这里有归属感吗01:09:03 在融入话题中,性别问题会是影响因素吗01:18:46在亲密关系中,是否来自同一个文化背景重要吗01:28:35 亚裔女性的全球流动性比亚裔男性要更高,为什么?01:34:25 男性要放下自己的主体地位,嵌入他人的文化或者社会碎片里,相当于一种“精神上的文化自杀”,是这样吗?01:42:14 语言会影响情感表达吗,跟心理医生聊天倾向于用中文还是英文01:46:38 安全感的来源是什么,在个人层面怎么处理面对世界的不安全感【相关延展】芬兰女总理桑娜·马林派对热舞:今年8月,一段马林与其他人一同参加派对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马林与参加聚会的人密切地热歌劲舞、饮酒狂欢。最让公众感到吃惊的是,从视频的背景声音中,隐约可以听到有人在讨论疑似“毒品”的内容。《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二性》:法国思想家西蒙娜 · 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誉为“女性圣经”。【本期音乐】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11-041h 54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知识和创作不通过 X 传播【主播的话】这期节目是我们和《疲惫娇娃》的主播花酱和小杨的一次对谈,也是一场女生宿舍的四人夜谈。2012年,蔡依林就已经在《大艺术家》的歌词里劝女性不要被“缪斯”和“艺术家”的关系蓝本所迷惑、而失去自己的主体性;然而回望这十年里我们自己和身边朋友所经历的苦恼,不得不说蔡依林算是白唱了,但是人文社科的书不能白读。这期节目,我们试着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拆解“缪斯”和“孤独的艺术家”的迷思,反思我们自己过去在他者和个人经验中感受到的迷失、成长以及成为自己路上的挣扎。我想这种迷惑以及获得成长的灵感一瞬并非个体的私人感受,而是作为女性共有的感受。【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02:35 “说的文艺一点是聊一聊男性艺术家和女性缪斯,说的不文艺一点就是骂骂男人”04:05 这期节目的录制灵感来自于一次令人失眠的深夜对谈08:17 缪斯的三重身份:素材,伴侣,粉丝11:46 美国民谣皇后 Joan Baez 和鲍勃·迪伦的故事18:28 缪斯这个词总是和“红颜祸水”的印象联系起来20:45 缪斯对面的“孤独天才“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31:30 在宏大叙事和认知失调中寻找自己作为女性的声音43:28 艺术“自毁倾向”的诱惑,和如何夺回自我?01:03:31 如果性别对调,这一切还成立吗 【相关延展】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纪录片《Woman》阿列克谢耶维奇《The Unwomanly Face of War: An Oral History of Women in World War II  》波伏娃 《第二性》电影《Almost Famous》《看不见的女性》-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本期音乐】片头:小野洋子 - Every Man Has a Woman Who Loves Him插曲: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片尾:小野洋子,Palumbo Of The Brothers Brothers - Yes, I'm A Witch【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10-141h 1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09 |重聚在阿姆的运河边,怀想一个流动的世界【主播的话】时隔一年,我们终于又合体了!不是在北京的录音棚或客厅,而是在荷兰,面朝着窗外16世纪开凿的运河。距离常老师航班落地还不足10小时,但时差和旅途疲惫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这是一期真正的夜谈,没有主题和议程,如同那些无数个夜晚会出现的老友漫谈。我们跟北京和阿姆斯特丹这两座城市都有着非常个人的连结,此次重聚阿姆,颇有劫后重逢之感,尤其是在2022年的一切发生之后。我们聊了大环境和小环境下个体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在一个日益割裂的世界里,那些如同我们一般仍然相信对话、联结、合作与流动的同温层,该如何自处。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而清晰简单的出路从来都是虚幻。“漩涡中的人,有责任说出漩涡的样子。”我们都在漩涡中,期待与你一起探索和讲述下去。【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00:03:54 常老师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与重回欧洲的感受00:22:34 磬在荷兰近两个月感受到的变化00:34:40 本期播客的“主菜”由若含负责呈上 :p00:37:48 创作者在异乡与故土所面临的不同挑战00:47:01 欧洲与中国年轻人在寻找人生意义时的不同困境01:03:19 “习惯在主流边缘走路”时,融入当地也许并不必要01:21:17 永远流动01:24:36 一个结尾与一个开始【本期音乐】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节目制作】方改则【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9-301h 2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今天,重新谈论精英的傲慢与反思【主播的话】这期节目是为九九公益日所录制的一期特别节目。在本期节目当中,我邀请了两位朋友一起来谈谈对于自身精英身份的反思和行动。如今,精英这个标签在某个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不喜欢被贴上精英的标签,而普通大众则对精英抱有敌意。而这正是我们认为在今天有必要重提精英以及精英担当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反思自己所获得的优势资源以及幸运,并将这份幸运重新分配,本身应该作为精英们的一种种义务而非做了很好,但不做也并非不道德的事情。在时代的洪流当中,或许你也在反思同样的问题,并且思考如何能找到一份生活于当下的确定感与意义感。我们在这期节目中也提供了一种帮助你更好地服务世界的解法,有时候方法可以简单但很有效率,它就是“有效捐赠”(Effective Giving)。公益盒子的团队经过了两年、几千小时的研究,选出了证据扎实、效果突出的项目,让你的捐款发挥最大价值。如果听完节目你有所触动,欢迎为公益盒子今年推荐的有效公益项目进行捐款,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iWYBQn9ZT6vIbQ2pyXIWQ【嘉宾】何流,(公众号:益盒 CharityBox   播客:脆弱世界)公益盒子的创始人兼CEO,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PPE),清华苏世民学者。公益盒子致力于分析、推荐中国最有社会价值的公益项目,提升公益捐赠的有效性。李治霖,公益盒子联合创始人兼研究总监,香港大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主播】若含 (微博:_若含)【本期剧透】03:25  为什么我们会想要聊一聊“精英”这个标签,以及这个词所经历的演变04:51 如今,大家听到精英为什么都是批判的声音居多,以及明明是精英的人不愿意面对这个身份标签10:31 什么是公平和正义?作为精英的反思13:05 为什么如今许多获得了良好机会和教育的个体不愿意拥有精英的担当?人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待见精英19:00 所以如今的精英们究竟都在忙什么?他们的处境和心理是什么23:00 如今精英面临的困境和价值观危机29:00 为什么我们说今天社会对于优绩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如何定义有价值感的工作32:00  在《精英的傲慢》这本书中,迈克尔·桑德尔提出的解法和局限性。如今的社会系统并不奖励为社会贡献正义的人36:00  在如今的现实之下,作为幸运和获得了更多资源的人,我们如何更好地回馈给社会?45:00 为什么有效的公益是更好地服务世界的一种解法?什么叫做有效公益47:00 公益盒子为什么重视有效干预,为什么评估公益组织的有效性这件事非常重要?57:00 不是所有公益项目都能给社会创造正向改变,有些项目甚至会给社会造成损失59:00 正值九九公益日,目前中国公益的现状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判断有价值的项目1:10:00 公益盒子将为改变这个生态做哪些改变与尝试1:13:00 为什么捐出自己收入的“10%“,这个项目的意义和考虑是什么?1:20:20 为什么要相信益盒的研究和推荐,它靠谱的原因是什么?循证金字塔的含义是什么?1:28:00  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应该关心远方的和苦难和远方的人【相关延展】公益盒子(简称“益盒”)是一家独立的公益机构。团队每年付出数千小时,通过科学、严谨、最新的研究,寻找高效的公益机会,帮你的捐款实现最大社会价值。比起给大量公益项目评级,他们着重于少量的优质公益项目,在彻底、深入的研究后进行推荐,帮助你的善意,有始有终。《精英的傲慢》迈克尔·桑德尔Giving What We Can 是一个与利他理念相关的有效组织,其成员承诺将其收入的至少10%捐献给有效的慈善机构GiveWell 美国的一家公益评估组织彼得·辛格 著名澳大利亚哲学家,有效利他理念代表人物,动物解放运动活动家。他专事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从效用主义的观点来思考伦理问题。【本期音乐】片头:Red Garland Trio - 'Tis Autumn 片尾:Red Garland Trio - Stormy Weather【节目制作】方改则【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9-081h 3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每一代年轻人都并不容易,但勇敢是一种选择【主播的话】九月将至,新的学期即将开启。今年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太容易的一年。刚刚送走“最难毕业季”,又即将迎来“最丧开学季”。疫情来到第三年,我们还敢于畅想未来吗?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勇敢”这种难得的品质出发,聊了我们各自对于勇敢的定义和体认、以及身边接触到的勇敢的年轻人。谈话进而过渡到对于“年轻”的探讨。“年轻”与年龄并不直接相关,而它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更是因为它代表了某种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而在社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些品质更加值得我们回顾、思考与谈论。本期节目由妮维雅赞助播出。【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00:03:00 夏天过去了,三位主播过得怎么样00:10:27 若含在挪威徒步时感受到的勇敢:极端的自然状况下,对身体和意志力的突破00:16:43 磬从荷兰老奶奶身上感受到的勇敢:日常生活的困境里,对自我的突破00:24:01 年轻是一种生命状态,跟年龄是可以区分开来的概念00:25:47 70后是“改开一代”,80后是“房价一代”,90后是“全球化一代”,00后是“疫情一代”00:31:20 全球标准里对“青年”的定义00:34:20 为什么说年轻是这个时代里越来越稀缺的资源?00:39:46 当一个人可以战胜或消解那些加之在他身上的社会符号时,这样的人是有趣的00:40:55 如何达到那种“富有生命力的状态”?两个指导原则00:46:13 从我们各自的护肤体验聊到妮维雅的新产品,“致净新生,敏敢无惧”00:55:40 我们的社会结构是否鼓励“勇敢”?1:07:10 “富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流动的,会有高峰与低谷,人生并非线性成长1:09:47 若含拜访盖茨基金会的故事1:15:45 一种现代的青年精神应该是什么样的【本期音乐】片头:Study and Relax片尾:BeBop for Joey【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8-291h 2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战火纷飞这半年【主播的话】整整半年之前,2月24号,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一场特别军事行动,包括基辅在内的数十个城市遭遇了空袭,乌克兰由此全境陷入战火。到今天,战争已经持续了半年。乌克兰境内,战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残酷。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8月初,共有5400位平民失去了生命。乌克兰之外,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流亡至欧洲,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由战争所引发的次生危机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站在半年的节点上,我们想要回看,这场战争如何改变了乌克兰?又如何改变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在这期节目里,你将听到两个部分的分享。第一部分是主播与俄罗斯观察家路尘的对谈。第二部分是在乌克兰做志愿者的中国留学生柯义的自述。【本期嘉宾】路尘,俄罗斯观察家(微博:@路尘_把名字改短)柯义,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微博:柯义就是柯义 | Douyin:caleb86 | 公主号:画童话的原一)【本期主播】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0:02:03 与路尘的第二次对谈1:12:27 柯义自述【本期音乐】Ólafur Arnalds - Saudade (When We Are Born) 菅野よう子 - norway坂本龍一 - ZURE菅野よう子 - wilma菅野よう子 - eine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节目制作】方改则【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8-241h 42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合时宜x张维迎:社会是什么样子,主要由我们的观念决定【主播的话】许多年以来,作为经济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张维迎,一直都站在风口浪尖上。他作为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从八十年代就开始深度参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过去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始终是他核心的研究关切,他也以“讲真话”而闻名大众视野。在局势变幻的当下,他又感到了重提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意义。【本期嘉宾】张维迎,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本期主播】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4:05 为什么会把“企业家”作为研究治学的核心议题?12:40 如何看待当下社会对企业家及资本的复杂情绪?23:19 新自由主义近年来在全球遭遇反扑,如何看待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问题?37:52 同样是健全的市场环境里发展起来的经济,欧洲重监管、美国重自由,如何看待欧洲模式与美国模式的不同?49:15 如何在技术改革与制度改革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看待我们作为后发者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56:32 改开以来我们经历了哪几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家?1:01:32 企业家精神与996文化冲突吗?今天的年轻人为何躺平?对加班的看法是否有代际差异?1:17:29 如果说“一个社会里最有创造力的人应该去做企业家”,那该如何看待当今的考公热潮?1:23:20 未来五至十年最关注和担心的议题是什么?1:28:05 如何看待自身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1:32:25 如何总结我们在过去三四十年来建立起的改革共识?【延伸阅读】张维迎《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本期音乐】片头:Ich habe genug, BWV 82 (version for choir and orchestra): III. Schlummert ein片尾:Maria Graf,Irena Grafenauer,David Geringas - Sonata for Flute or Violin No.4 in C, BWV 1033:1. Andante - Presto【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8-151h 3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在纪录片里,看见我们未能抵达的世界【主播的话】我们都喜欢看纪录片。去年夏天,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西宁参加了FIRST影展,看了好几部片子,顺便在青海湖边顺利组织了第一次团建。每年年底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纪录片节IDFA,是我和磬在荷兰最喜欢的活动,泡在商业院线里把独立纪录片一次看个够。今年即将到来的IDFA,我们三个或许将在荷兰重聚。这期节目里,我们从最近B站上映的纪录片《众神之地》聊起,讨论了那些曾带我们抵达未知之域的纪录片,以及纪录片所承载的公共价值。还记得之前王久良导演来做客节目,聊他创作纪录片的根本动力,就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和纪录,推动社会进步。在内容快餐化和后真相的时代情境下,纪录片提供的已经不仅是所谓「真实」,它让人类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境况,以及自己和他者之间永恒的理解之可能。【本期主播】孟常(@孟常)若含(@_若含)王磬(@王磬)【本期剧透】3:09 从First影展聊起:纪录片是与时代互动的产物,该如何回应时代情绪5:36对于创作者来说,所谓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的真实6:36纪录片与调查报道的区别与联结8:24 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兼谈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的见闻10:27 由机构制作的新闻纪录片与由独立导演制作的纪录片:导演从隐身到现形。兼谈《摇摇晃晃的人间》13:24 纪录片种类的丰富,是现实世界复杂程度的反馈,通过纪录片建立一个跟我们不了解的世界的通道16:00 从小看BBC自然纪录片长大的我们,为何对《众神之地》感到亲切?17:33 挪威徒步经验:为什么北欧的环境保护得那么好?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19:28 人对自然的回归是一种更长线的需求:热爱户外,持续地进入自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21:04 国内近年来进入一个检视自然的节点:首次主办生物多样性大会,去年宣布了第一批国家公园22:56 叙事庄严的纪录片在B站这样的社媒平台上受到追捧。社会情绪进入一个反思和回望自然的阶段26:26 为什么说纪录片的商业困境是一个人为造成的困境?真正的困境是怎么留住人。导演拍摄独立纪录片“不赔钱就不错了”的行业现状32:01 平台的加入对纪录片的发展非常重要。Netflix模式39:33 跟身边的人一起看纪录片:不光加深对远方世界的理解,也加深对身边人的理解41:05 进入拍摄的timing很重要。自然类纪录片与人物纪录片。42:06 不是一切都到位才开始拍摄。“你拍就是了,拍出来再说”46:40 与拍摄对象的关系。自然生长出来的故事是最好的故事,但需要数年的耐心跟拍。50:22 纪录片关乎我们共同的利益与福祉,纪录片带我们去到未能抵达和未能看见的世界【本期音乐】片头:Howie Lee - 无由颂片尾:陆庆松 - 2021年-春节问候【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8-0258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现代人了吗?【主播的话】我们都是现代人,生活在现代世界。是这样吗?我们在手机软件上叫车出行、点外卖、购物,这都是现代的寻常生活经验,现代意味着摩登、进步和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现代性」也时常投下巨大的阴影,战争正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大数据和健康码记录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全球化也帮助瘟疫和气候危机传遍了世界。当我们谈论现代时,我们在指涉什么?摩登、现代化、现代性,它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复杂的样貌。这是一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漫谈,我们邀请来节目的两位老朋友,陈迪和张新刚老师,试图耐心地论述那些构成现代世界的观念、要素和事务,以及它们是如何塑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现代」在中文语境里的进步意涵,遮蔽了围绕现代性所进行的批判和反思,而个体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在国内经历了从观念到生活经验的“落地”,终于成为难得的社会共识。我们聊到前现代和现代要素交织、撕裂的生活经验,以及全球化、民族主义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本期主播】孟常(@孟常)【本期嘉宾】张新刚,青年学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有古希腊史、古罗马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以及政治理论。看理想节目《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到来》主讲人陈迪,时评人,看理想节目《观念辞典:你身边的政治学》主讲人(微博:@陈迪Winston)【本期剧透】5:50 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现代人了吗?12:50 由于我们的社会没有完成很多现代的工作,因此更多强调「现代」积极的一面19:10 有哪些因素标示着现代社会的到来?24:05 个体主义和现代社会的精神:个体被视作生成其他秩序的基点36:50 “赤裸生命”被视作人世的最高价值也是很现代的概念44:50 如果用现代社会的观念框架去理解当下的现实,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55:40 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撕裂的感受,是因为持有前现代和现代的观念的个体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域里,很难对话1:02:30 个体主义进入中国社会,主要还是通过商业社会的发展1:22:09 我们国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我们在今天如何去看待全球化在当下遇到的挑战?1:44:00 民族主义的当代幽灵1:59:30 中国一直是一个敞开的文明,吸收着世界文明的东西【延伸阅读】《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到来》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247&source=content【本期音乐】片头:Red Garland - The Red Blues片尾:Red Garland - Why Was I Bor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7-162h 0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合时宜x詹青云x林垚:堕胎权失守之后,美国走向何方【主播的话】1969年,一位住在德克萨斯的女性意外怀孕之后,希望寻求堕胎。但在德州堕胎是非法的,她没有成功。在律师的帮助下,她以罗(Roe)为化名,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他们以侵犯隐私权为由起诉了当时的德克萨斯检察官韦德(Wade),这位检察官以控告帮人堕胎的医生而闻名。1973年,最高法院最后判定,德州的这项法律违背了美国宪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这个案子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最核心的一项是,它首次确认了堕胎权在美国是由联邦宪法承认的基本权利。时钟流转到2022年6月2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判决,重新把堕胎相关的立法权返还给各州,引发舆论哗然。美国总统拜登称,此案一出,美国倒退五十年。判决生效以来,不只引发了广泛的全球关注,也在中文世界里激起了诸多讨论与回响。通过罗诉韦德案确立的女性堕胎权,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和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它既鼓舞人心,又摇摇欲坠。即使是自由派也不得不承认,罗案确立的法理基础存在瑕疵,一直面临挑战。罗案为曾经涣散的美国保守势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箭靶子,共和党与保守宗教势力的结盟,数十年来不断蚕食女性生殖自主权的法律框架。这也让它的历史意义跳出了普通的司法实践,成为美国在过去半世纪里文化战争和政治动员的舞台。罗案的失守,它惊起的波涛,它撕裂的伤口,它带来的阵痛,也预示着美国或将迎来一个更加风雨飘摇的未来。【本期嘉宾】詹青云: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执业律师,奇葩说辩手(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林垚: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推:@dikaioslin)【本期主播】王磬:旅欧媒体人(微博:@王磬)【本期剧透】07:38 罗诉韦德案的判决终于落地的时刻,我们各自的感受09:30 阿詹在华盛顿最高法院门前亲历的游行13:26 土师为什么说“已经提前伤心过一轮了”18:14 罗诉韦德案在美国的历史地位:司法实践、文化战争、政治动员19:46 金斯伯格、美国自由派与罗诉韦德案29:57 一个社会要想切实地保障某一项权利,不是写在法律里就可以,而一定是这个社会本身发生深刻的变革35:39 罗案失守之后,是将给进步派打开新窗口、去推进一部真正的堕胎权法案?还是会给保守派打开潘多拉魔盒、让所有因为隐私权而受到保护的平权判例都置于风险之中?45:13 对美国选举制度的反思50:39 生命到底从何时开始?如果希望找到一种恰当理解胎儿“人格地位”的范式,使它既不损害到母亲本人的生育自主权,又不忽略对胎儿正当权益的保障,这种范式应该是怎样的?59:06 最高大法院在罗案判决和社会浪潮中的角色1:05:47 法律应该引领时代观念还是回应时代观念?1:10:05 那些所谓的“历史性判决”并没有改变历史,只是把社会的伤口撕裂给人看【延伸阅读】詹青云《正义与现实:像律师一样思考》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54&source=content林垚《催稿拉黑》、《时差》庞颖×詹青云:隐私权能否论证合法堕胎?https://mp.weixin.qq.com/s/HBopZ1qf-1OHp5UC3yfJlg林垚:堕胎权漫谈https://zhuanlan.zhihu.com/p/21476798提及的案子:Roe v. WadeDobbs v. JacksonGriswold v. ConnecticutLoving v. Virginia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Dred Scott v. Sandford【本期音乐】片头:Carl Seemann,Johannes Brahms - 6 Piano Pieces Op. 118: IV. Intermezzo in F Minor片尾:Red Garland - But Not for MeOlivia Rodrigo and Lily Allen - Fuck You【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7-061h 1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居家隔离的六十天,无处寻觅的旧世界【主播的话】过去几个月里,与大多数朋友一样,我们对疫情的关注重点都放在了上海。其实除了上海之外,还有不少城市也遭遇了疫情的重创,有些甚至还先于上海进入了封锁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得到的关注非常之少。前几天,辽宁丹东父女因为黄码取药受阻的故事登上微博热搜,才又一次提醒了人们对于这些非中心地区的关注。今天的这一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一位身处东北的老朋友,讲述了他在吉林市封锁六十天中的体验与感受。这期节目的录制时间是五月中旬,当时吉林市刚刚解封。如今一个半月过去,东北的疫情又出现了反复。正如这位朋友所担心的一样,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本期主播】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嘉宾】西窗随记(微博:@西窗随记)【本期剧透】3:39 网名的由来5:36 吉林解封时刻的心情7:40 封锁如何步步加码,上海与吉林的相似性13:22 互联网围绕着大城市,上海更可见15:13 “上海例外论”的舆论转向19:50 东北人家的囤物习惯,在封控中成了优势25:33 在吉林封锁的几个月中,日常如何排解焦虑?28:35 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说当书里的内容离生活太近时不敢去读类似的书?36:23 公共表达的意义?表达是一种责任吗?43:16 知识分子的在地性、责任与选择【本期音乐】片头: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6 in G Minor, Op. 15, No. 3片尾: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9 in B Major, Op. 32, No. 1【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节目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6-2949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我们在黎巴嫩难民营的一个月【主播的话】6 月 20 日是世界难民日,联合国难民署最近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全球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目前已达 1 亿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俄乌冲突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规模最大、蔓延速度最快的流离失所危机。而在中东,持续多年的叙利亚危机已导致超过一千万人失去家园。难民中,女性又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过去一个月,若含往返于黎巴嫩的难民营进行采访和拍摄,也带回了许多观察和故事——尤其是在黎巴嫩遇到的那些勇敢、坚韧智慧的女性故事,她们的命运是不断被辜负的故事,充斥着战火的国家辜负了她们,不欢迎她们存在的逃亡地辜负了她们,冷漠残酷的家庭辜负了她们。如果听完这期节目后,你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支持难民女性,欢迎关注不合时宜的公众号或微博。我们即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线三周年纪念品,一款由在 Shatila 难民营当中的叙利亚女性制作的手工书签。项目的所有收入将返还给来自叙利亚的女性们,帮助她们获得可持续的收入和工作的尊严。【本期主播】若含(@_若含)【本期嘉宾】刘毅强 Michael Liu (公众号:共同未来)CommonFuture  共同未来创始人国际法促进中心主任瑞典隆德大学瓦伦堡访问研究员【本期剧透】2:10 开场,我们从黎巴嫩回来之后在哥本哈根见面了,两个不同社会给我们的”反差感“6:18 若含五月在黎巴嫩所做的项目,以及前线计划介绍9:24 我们在黎巴嫩生活工作一个月的感受13:14 Michael 这几年多次往返黎巴嫩和难民营,遇到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地人故事15:11  共同未来在黎巴嫩支持的两个合作机构——Shatila 难民营的 Alsama Project 和北部贝卡谷地的 Lighthouse Peace Initiative17:00 人们在难民营里生活的处境19:25  和绣娘们相处的故事,以及她们在 Alsama Studio 获得的平等与尊严23:25  这些在难民营里的女人和孩子的故事,是不断被辜负的故事26:11  支持共同未来 x 不合时宜的联名项目,帮助叙利亚女性获得工作的尊严。我们在难民营当中订购的联名书签的故事29:00  去除对难民生活悲惨化的想象,他们的生活是很艰难,但仍然在努力的维系自己的尊严34:00 一个难民在难民营里平均待 19 年才会离开,巴勒斯坦难民和叙利亚难民来到黎巴嫩的不同历史背景41:00  为什么几个中国人要跑去关注黎巴嫩的难民问题?55:00 关于身份问题的思考1:10:28 最后,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我们的难民支持项目1:15:00 结尾【本期音乐】片头:Johann Sebastian Bach,Münchener Bach-Orchester,Münchener Bach-Chor - Matthäus-Passion, BWV 244, Pt. 2: No. 54. Rezitativ "Auf das Fest Aber Hatte" mit Chor "Barabbam! Las片尾:Johann Sebastian Bach,Münchener Bach-Orchester,Münchener Bach-Chor - Matthäus-Passion, BWV 244, Pt. 2: No. 77. Rezitativ, mit Chor "Nun Ist Der Herr Zur Ruh Gebracht"【相关阅读】《在难民营,中国女孩收到一朵玫瑰花 》 出色 WSJ 中文版《乌克兰和其他冲突使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首次超过 1 亿》 联合国新闻【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节目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6-231h 2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08 | 唐山事件中的性别迷思【主播的话】唐山烧烤店里发生的暴力惨剧,沸腾了全网,也震惊了人心。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本期主播】孟常(@孟常)若含(@_若含)王磬(@王磬)【客串主播】邹思聪(@住进迷楼的里尔克)【本期剧透】5:24 我们各自对此事的第一观感,既想表达又感失语的撕裂11:08 对此事的第一反应:一段时间以来愤怒的总汇集14:26 为何需要引入“女性屠杀”(femicide)的概念?新的认知框架、解释新的现象24:14 为什么性别视角在理解唐山事件时如此重要?31:22 性别议题不是在制造性别对立,不是为了抹除男人作为人存在的权利,而是中止有罪不罚的体系34:42 男性在系统性的暴力中是既得利益者,性别议题就应该直接定义为“男性的问题”36:56 男性的女权主义者一点都不重要,管好自己,尽量不要添乱,这是一场全体女性的抗争38:20两套性别观念与老胡的博文47:00 完全绕开男性,去做性别抗争,是可能得吗?54:32 女性主义运动不是创造一个对女性友好的世界,而是一个对所有人都更友好的世界55:56 男性不要有委屈感,而适当的羞耻感是必要的1:09:04 男性共同体内部的说服与边界1:19:29 灵魂之问:如果你在那个场景之下,会选择见义勇为吗?1:28:21 如何面对自身的软弱性和局限性1:31:21 思聪如何看待男性的女权主义者【本期音乐】片头:FKA twigs - mary magdalene片尾:Lana Del Rey -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for a woman like me to have - but I have it【节目制作】方改则【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支持我们】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6-151h 3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创作者 007 |梁鸿:长河式地记录故乡,也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生命2010年,梁鸿出版了《中国在梁庄》一书,自此梁庄成为了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重要切片。2020年,梁鸿又推出了《梁庄十年》,自此完成了重返故乡的“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梁庄即中国,这十年里,梁庄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发生了哪些变迁?这样长河式的记录,对梁鸿老师个人的问题意识和创作视角产生了哪些影响?梁鸿此时正在以色列访学,她在连线电话中告诉我,「梁庄」对她个人而言,已经从社会学研究课题重新回到了个体生命的情感纽带,梁庄是家,梁庄人是亲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她会继续记录和书写梁庄。这期节目是我们跟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互动。谢谢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书店。「书店是永恒的思想之家。自 2016 年起,单向空间发起全国首个书店行业的文学奖评选——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旨在集结中国本土书店对阅读的观察与审美,邀请 100 家中国本土书店提名候选,由权威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联合终审,评选出华语出版界在过去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声音。我们鼓励年轻的思想和写作者,传递出新的时代性和世界感,倡导不流于消费时代的精神价值。」【本期主播】孟常【本期嘉宾】梁鸿,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作为“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本期剧透】2:40 梁老师最近在以色列访学6:15 十年后,为什么要再回到梁庄11:50 从书写中国村庄的社会课题到个体真实的生命联结14:10 从梁庄的十年变迁看中国社会17:30 如果我们不再说“逃离”城市,那么城乡的二元差异结构就真正发生了变化21:07 人的选择和观念很多时候是社会塑造的结果24:30 女性命运和观念进步29:55 中国人的家庭观【本期音乐】片头:Hélène Boschi,Clara Schumann - 3 Romances, Op. 21: No. 3, Agitato片尾:Hélène Boschi,Clara Schumann - 3 Romances, Op. 21: No. 1, Andante【节目制作】方改则【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支持我们】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6-0538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谈一场恋爱,有效期至疫情结束【主播的话】我们的「亲密关系」系列续更了!上海,有人在朋友圈说想谈一场“封控时期的爱情”;北京,电影院公园商场和餐馆都停摆,恋人在亮马河畔安营扎摊;海外,跨国情侣们已经适应了视频聊天里对方的模样。在隔离和静默带来的焦虑情绪之下,人会重新思考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吗?常老师录制过的《90婚介所》新一季上线了,让B站已有的"相亲"氛围更浓郁了,90后、00后等"互联网一代"进入社会了,到了婚恋需求的年纪,有人直播相亲、up主发布求偶视频,B站的社区氛围的确便于交友和产生相互认同。我们也漫谈了不同情境和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追求。对于还没有伴侣的人来说,相遇靠运气和不断尝试,而对于成熟的亲密关系来说,解决分歧的问题是维系它的永恒动力。【本期剧透】2:20 不合时宜再度合体回归3:27 隔离状态下,人对亲密关系是否变得更加渴求?这段时间我们与附近人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5:58 磬在隔离期间和伴侣之间的小故事8:19 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关系,一部法国电影《某处,某人》10:05 人们在末日感之下,对于亲密关系的矛盾感。11:36 之前常老师担任嘉宾的《90 婚介所》也迎来了第二季,出现“直播相亲”之后的B站相亲氛围更浓了,不同世代对婚恋的理解有变化吗?14:34 常老师带来的一个好消息:之前参与的《90婚介所》未能配对的嘉宾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15:24 在录制完《90 婚介所》之后,常老师的婚恋观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7:33  找到合适的亲密关系虽然困难,但理想的关系也是需要先迈出”尝试“的第一步19:45 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深入关系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22:23 新世代对于亲密关系的迷思和困惑。以及整个时代的大环境也让寻找伴侣和维持关系这件事变得更难了31:16 新世代对开始一段关系怀有更松弛的心态35:00 若含在黎巴嫩对中东社会下年轻人关系状态的观察46:00 大环境的瞬息万变之下,亲密关系应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48:09 关系从“面对面”到“肩并肩”再到“背靠背”54:20  为什么我们如今喜欢看相亲节目,因为它是一段关系的“开始”阶段58:00 结尾:欢迎大家关注《90 婚介所2022》【本期音乐】片头:Study and Relax片尾:BeBop for Joey【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节目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支持我们】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5-2159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从孤岛到互助:上海新华路上的志愿者车队【主播的话】当一座超大型城市停摆,除了个体和政府,作为中间层的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在过去的30天里,上海新华路上出现了一个100人左右组成的志愿者车队,ta们把孤岛式的个体就医求助组织成民间互助的生命保障系统,先后帮助100人次、尤其是那些有化疗、血透和孕检需求的邻居在家和医院之间往返。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样本,却也是大鱼营造意料之中的“答卷”。这期节目我请来了何嘉,他和这家做社区营造的NGO已经在新华街道深耕了四五年。居民间长期实践的自组织,以及来自街道的信任,让互助就医系统快速运转了起来。那么,新华路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吗?上海这座城市真正的活力和韧性在于什么?待疫情过去,我们该如何重新反思我们的社区和城市?在志愿者车队运转整整一个月的这天,何嘉仍显得忧心忡忡,他说,破坏社会信任要比重建容易得多。疫情后的社会,还有太多工作要做。【本期主播】孟常【本期嘉宾】何嘉,大鱼营造联合创始人,建筑师、参与式发展和社区营造践行者(公众号:大鱼营造)【本期剧透】5:11 新华路历史街区的特殊性11:20 社区营造的基础,让互助就医系统快速运转了起来17:40 社会组织的角色有多重要22:15 生命保障通道:30天100人次29:30 破坏社会信任要比重建社会信任容易得多32:00 新华街道的社区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吗?40:00 是什么让上海成为「上海」【本期音乐】片头: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片尾:Ólafur Arnalds - Woven Song【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节目制作】方改则【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支持我们】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2-05-1355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重听|对话冬奥首金得主大杨扬,我们期待怎样的奥运会?- 主播的话 -东京夏季奥运会结束6个月之后,北京冬奥会来了。在6个月前,我们有幸与知名的中国运动员大杨扬进行了一次连线。2002年,大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在前几天的冬奥会开幕式上,她是最后7位火炬手之一,代表70后运动员在鸟巢奔跑,将圣火传递给了代表80后的运动员苏炳添。6个月后,我们重新回听这通与大杨扬的奥运连线。这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她分享了自己对新一代年轻运动员的观察,聊到了女性运动员面临的身份挑战与困难。而她作为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也对奥运与城市、奥运与每一位市民的联系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当我们真正身处冬奥时,重听这次对谈,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本期嘉宾 -大杨扬,冬奥会冠军,国际奥委会前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3:26 大杨扬比较关注的一些赛事和运动员6:21 中国运动员面对媒体的表达越来越自信的。7:41 关于女排和苏炳添:超越金牌和奖牌,回到运动精神本身。8:50 苏炳添的团队很专业,体育是一项科学,奥运会是培养体育爱好者的良好机会。10:27 对女排失利的看法;“失败”对一项运动而言意味着什么?11:58 如何看待女性运动员面临的挑战?新一代女性运动员的表达更自信,呈现更立体,人们也越来越包容。14:54 “今年还有几位妈妈运动员,而我们那个时候连谈恋爱都不允许”。17:22 什么样的条件让妈妈运动员成为可能?21:44 对难民运动员群体的观察,难民运动员参赛是为了什么?24:32 疫情对奥运会赋予了赛事之外更多的意义。26:37 让大杨扬印象深刻的奥运会现场细节。29:54 北京冬奥会是如何筹备的?19年前滑过终点的那一刻,19年后在家门口以服务者身份迎接各国运动员,冬奥会对大杨扬有什么个人意义?35:20 奥运会与承办城市的关系是什么?冬奥会的筹备,如何让北京这个城市的市民更好地参与?41:00 作为观察者而非运动员,在奥运会有什么不同的体验?48:42 从运动员到决策者,在各种角色的转变中,对体育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50:03 运动员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什么参考意义?- 本期音乐 -片头:ロトのテーマ - 椙山浩一片尾:パプリカ (2020东京奥运会应援曲)- Foorin-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2-02-0954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好好吃饭:食物是我们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主播的话 -我找来两位老朋友,聊聊「吃」。王恺刚出了本书,赞叹中国人爱吃、会吃。蒋寻刚从北京搬回巴黎,还在重建自己对城市风物的记忆。“北京是美食荒漠”,天津交通台的主播因为这句吵翻了,我不知是否有人想为北京辩护,但令我感兴趣的是,北京何以至此?我们在都市里的生活何以至此?我再也不想吃外卖了,却也找不到下厨的动力,你也是吗?或许是一种标准化、平均化的要求,毁掉了多样的街头食物景观,而外卖从来不承诺口味,它服务于效率——我们生活的本质。这期并非旧日舌尖风物的挽歌,而是试图探讨,我们可以对「吃」的要求再高一些吗?可以在生活惯性的包围之下,做一点可能的反抗吗?在失去全部的感受力之前。 - 本期嘉宾 -蒋寻,食物人类学研究者,法餐厨子王恺,作家,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我想我正在沉入一代人的海) -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剧透 -03:50 为“北京是美食荒漠”辩护一下?16:30 现在好吃的食物都是在县城一级,闲暇可能是重要因素24:10 人在城市里形成了标准的、平均的口味31:00 小龙虾为何如此流行34:12 随着时代变化,我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8:30 发现一家本地人才知道的小馆子,然后毁掉它?49:20 天下苦外卖久矣,但做饭又没时间01:10:35 反抗生活惯性,做一点微小的改变 - 本期音乐 -片头:ゴンチチ - 朝片尾:熊熊作业 - 和小贩一起在街头徜徉 - 延展阅读 -《中国食谱》《中国人超会吃》 -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2-171h 3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印度青年的追梦之路,如何让我们照见自己?- 主播的话 -印度如今有6亿2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为印度人口比例的一半。联合国2014年报告称,“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轻人,这其中蕴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我们如何满足这些年轻人的需求和抱负,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印度青年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他们面对着“三无问题”:未受过教育、待业、没有工作能力,困境就此滋生。这些印度青年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试图找到自我坐标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为当下中国青年提供某种参考。而理解远方的青年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为我们反思自身提供思考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在本期节目里试图谈论这个熟悉又陌生国度青年一代的初衷。 - 本期嘉宾 -罗瑞垚:自由撰稿人,常年关注印度事务,于2018-2021年间旅居印度班加罗尔。现居斯里兰卡陈韵:西天中土项目执行人,从2010年起从事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艺术和文化交流项目 - 本期主播 -若含 (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03:02 从《印度青年狂想曲》开始聊起,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谈论印度青年,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03:17 《印度青年狂想曲》的基本介绍06:00 在书中提到的七个印度青年的故事当中,哪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原因是什么?09:43 瑞垚在印度旅居期间对于印度社会平等状况的体会以及职业分工上的性别差异12:31 陈韵在进行中印文化交流活动相关的工作时,在艺术领域内接触到了大量的印度女性,女性在精英群体当中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 16:00 印度的阶层是如何划分的,种姓制度如何影响了性别在不同职业的分布19:00 瑞垚采访本书作者观察到的最近几十年来印度女性生存境遇的变化21:00 印度社会与中国社会现状的相似之处23:00 印度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在哪些地方让我们看到了相似和不同之处32:40 印度的政治现实对于年轻人和印度精英群体的影响。2019 年《公民身份法案》产生的现实影响。38:40 我们三位各自在和印度年轻人交往时的感受和体会43:00 印度年轻人好像时刻保持着一种朝气。但“印度年轻人也是生活在夹缝当中的一代人。“56:00 世界不同国家年轻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观察01:06:00 在当下的国际外交大势的变化之中,印度的年轻人怎么看中国? - 本期音乐 -片头:Ananda Shankar - Light My Fire (Album Version)片尾:George Harrison - Hare Krishna Mantra -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2-081h 13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被「取消」的罗琳,被误读的「取消文化」- 主播的话 -上个月的哈利波特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原著作者J·K·罗琳缺席了,引发了不少关于“各方割席罗琳”的猜想。差不多同时,罗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的家庭住址遭遇了跨性别人士的曝光,并收到了人身威胁。这是那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网络论战的最新燃料,跨性别人士与罗琳被放在了天平的两端,一端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一端在网络上遭遇了“取消”。时光回溯到2019年,英国出台了一项关于跨性别者的新政,称跨性别者不需要进行变性手术就可以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另一性别。一位名叫玛雅·福斯特的英国女士公开反对了这项政策,因此丢了在智库的工作。罗琳从保护言论自由的角度出发,发声批评了这种解雇行为,但由此展开了与跨性别权益人士的这场纷争。2020年6月,罗琳公开评论了一篇名为《为来月经的人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后新冠时代》(Creating a more equal post-COVID-19 world for people who menstruate)的文章。该文旨在呼吁人们关注疫情之后的女性健康状况。但为了体现对跨性别人士的尊重,标题里并没有使用“女性”(women),而是用“来月经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来代指女性。罗琳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嘲讽,遭遇了猛烈攻击后,她又继续撰文表达自己对跨性别问题的看法。罗琳发表的每一次言论都引起一轮新的论战。尤其是罗琳对于跨性别手术的看法,被进步人士认为是”恐跨“、”TERF“(排除跨性別的激进女权主义者)。文化界的不少人士、包括出演了哈利波特的几位主要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应该尊重跨性别人士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这也被解读是在婉转地与罗琳”割席“。有人认为罗琳作为文化精英、顺性别人士,无视了跨性别群体遭遇的痛苦,被“取消”是“罪有应得”;但也有有人认为罗琳”罪不至此“,过度讲求政治正确、助长”取消文化“将禁锢言论自由。但关于“取消文化”的思考却并不止于此。当我们在谈论“取消文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取消文化”作为一种话语,是怎么产生的?流传到简中网络上的关于“取消文化”的讨论,与西方语境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讨论“取消文化”,也需要同时讨论社交平台监管和劳工权益改善? - 本期嘉宾 -林垚:政治哲学研究者林品:文学研究者 - 本期主播 -王磬(@王磬)孟常(@孟常) - 本期剧透 -04:13 主播简介罗琳“恐跨”事件的关键节点11:32 作为多年的哈利波特研究者,林品如何看待罗琳被取消事件?哈圈内部对此又有哪些不同的看法?24:18 林垚如何看待“取消文化”在西方的兴起?为什么说需要辨识清楚作为一套话语的“取消文化”?它与美国的左右党争、右派对政治正确的攻击有什么联系?算法又在里面扮演了什么作用?44:37 如何看待简中舆论场对于政治正确的厌恶情绪?48:07《哈利波特》为什么一直遭遇抵制?52:24 简中舆论场上对政治正确的反感,三种情况1:04:27 为什么被”取消“的似乎总是”不够进步的左派“?1:12:47 如果立法禁止”取消文化“,也限制了人们“用言论反对言论”的自由。当讨论”取消文化“时,真正应该讨论的问题是,社交平台监管和劳工权益改善1:21:27 如何理解”取消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小雀斑对于出演《丹麦女孩》的表态?1:34:20 “觉醒资本主义”,不能只批判觉醒、不批判资本主义 1:42:07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从顺性别人士的角度出发、以罗琳为中心来讨论这件事,一定是有所欠缺的。需要也从跨性别人士的角度来理解,共情他们的处境1:45:15 对于每一个上网的人来说,该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参与网络讨论? - 本期音乐 -片头:John Williams - Hogwarts Forever!/Moving StairsJohn Williams - Platform Nine-And-Three-Quarters/Journey to Hogwarts片尾:John Williams - Leaving Hogwarts -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2-012h 02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从边缘议题到舞台中央:气候政治如何搅动了国际风云- 主播的话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落幕了。如名字所提示的那样,这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了。从肉眼可见增多的极端天气,到国家间在谈判桌上的角力,气候谈判真的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吗?每年一次的气候大会,都谈些什么? 我们请来了气候议题的资深观察者李硕,他梳理了自己参与COP这十年来,国际气候谈判所经历的议程变化。从哥本哈根、巴黎到格拉斯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扯皮中试图推进共识的达成,明晰各方的责任义务。 气候危机的影响是长期且根本的,经济模式的巨轮也很难在朝夕间转舵。但也正是从更长的历史视角去看,我们才能看到环境运动给不同世代带去的巨大影响,气候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政治的核心议题。 我与气候,似乎太过于遥远,这一切跟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李硕没有给出绿色低碳生活的建议,他提到了同理心,那是我们现实世界一切闪光事物的基础。 - 本期主播 -王磬(@王磬)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李硕,气候谈判观察员,绿色和平资深政策顾问 - 本期剧透 -05:40 磬和李硕分享自己是如何关注起气候议题的10:30 气候已成为国际政治间最重要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14:10 过去十年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些节点?从哥本哈根、巴黎到格拉斯哥20:20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形成了三个主要成果,其中一个是气候资金28:45 气候补偿:“损损”机制32:10 会场内的谈判,会场外的游行40:45 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历史上环境运动带来的影响45:30 如果终结煤炭时代,有哪些可靠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56:40 气候议题进程如何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01:07:35 气候议题在中美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 本期音乐 -Carlo Gesualdo,Noël Akchoté - 01-II: Caro, amoroso neo. (Prima Parte)Symposium Musicum,Hans Leo Hassler - Ricercar a 4 -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Unico -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1-221h 23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05 | 在大时代里过小生活,是可能的吗?- 主播的话 -本节目在经历了为期两周的断更之后,主播们又回来录节目了lol。本期节目里,主播们对最近断更的情况表示了忏悔和道歉,并纷纷给出了各自的理由。照着夜谈的节奏,从防疫谈到气候行动,再谈到对当下公共生活的一些观察。- 本期主播 -若含(@_若含)王磬(@王磬)孟常(@孟常)- 本期剧透 -03:09 常老师的面膜,北京的大雪03:57 磬近两个月出差的见闻:从气候大会到黎巴嫩09:31 主播们为什么要轮流道歉?09:55 若含班上的同学确诊了病毒:对丹麦防疫的微观观察13:15 漫谈国内最近一些防疫相关的新闻20:04 为什么说防疫文化是被创造出来的?21:46 气候行动跟防疫同理,国家之间陷入囚徒困境26:38 今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紧迫感: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29:11 让磬泪目的演讲:大卫·爱登堡爵士33:54 若含关于气候行动的微观观察:为何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43:20 俞敏洪最近裁撤教学点的新闻,如何看待46:33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仍然有能动性,不要丧失行动力51:19 在大时代过小生活,人是割裂的吗?01:00:02 磬在记者节的感慨01:01:49 在国外带着来自母国的标签:摆脱标签、还是成为桥梁?01:03:51 为什么大家都在纷纷退出微博01:11:54 奥胡斯的联结- 本期音乐 -片头:三宅純 - Giraffe in Grenn片尾:Radiohead - Sulk-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1-101h 1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吃瓜可能构成一种暴力吗?聊聊亲密关系的边界- 主播的话 -这期节目里,我跟 Steve 聊了下亲密关系的公共性和边界。在这一次对话里,我们没有过多地围绕作为私人情感的亲密状态展开,而是回应了困扰着我们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亲密关系的公私边界。在聊天记录和吃瓜剧情被粗暴地抛入公共领域,一切都成了“公共”的,那么我们试图去描述和护卫的,是个体不应被裹挟与侵犯的私域边界。围观本身是否会构成一种暴力?我们没有答案,只是勉力做了一次坦诚的沟通。感谢天然膳食营养补剂“AG小绿粉”(Athletic Greens)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微信小程序搜索“AG服务” ,下单时用不合时宜的专属折扣码:BHSY:(“不合时宜”首字母缩写)。即日起11月30日Athletic Greens品牌全新升级的推广期内,用 “ BHSY ” 的优惠码购买12个月订购计划,可以免费赠送一个月加AG1小绿粉5天旅行装2盒。-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史秀雄 Steve,独立心理咨询师,《Steve说》主播,著有《假性亲密关系》,译作《人生十二法则》- 本期剧透 -09:50 什么事情是有公共性的?有的公共性被谈论得不够多,有的则过多20:10 社交媒体上的站队,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30:10 人们吃瓜的好奇,可能是一种本能,亦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39:10 现代人对于无聊的耐受性很低,需要事情打发时间57:07 在亲密关系中,性别是一个“元问题”吗?01:16:55 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困难而复杂的,首先要承认复杂性和灰度- 本期音乐 -片头:Ben Webster,Art Tatum - Where Or When片尾:Radiohead - Weird Fishes/Arpeggi-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0-281h 35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好笑也跟审美有关,脱口秀的冒犯应该有豁免权- 主播的话 -脱口秀在国内火了。我们想要跳脱出广为流传的段子和争议,去理解脱口秀的内核: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艺术表达的形式还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城市文化?它从欧美进入中文语境后,经历了哪些适应和转译的过程?我找到了单口喜剧演员 Tony Chou,从2013年的老书虫开始,他和他的朋友们是最早在国内推广单口喜剧文化的群体之一,很多脱口秀演员以登上他主理的”幽默小区“的舞台为目标。我们没有聊刚刚结束的脱口秀大会、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段子、风头正劲的演员。Tony认为,好不好笑只是及格线,脱口秀应该承载新的思考和视角,甚至关于“什么是好笑的”,也是审美的一部分。脱口秀必然冒犯。它是边缘人通过讽刺对加诸其身的现实所进行的反抗,应该获得舞台上短暂的“豁免权”;它亦是言论市场的一部分,关乎个体表达和创作自由。中英文脱口秀的差异,本质上在于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不可能脱离它所处的社会文化。-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Tony Chou(周托尼),双语单口喜剧演员,单口喜剧俱乐部“幽默小区”联合发起人,有8年的脱口秀表演经验,致力于在国内推广单口喜剧文化。(公众号:幽默小区)- 本期剧透 -03:50 为什么我想找Tony聊脱口秀文化,很多演员早期以上幽默小区的舞台为目标06:50 电视起到了普及的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脱口秀09:37 市场火爆:普通的脱口秀演员,周六一天可以赶10场演出11:15 英文和中文脱口秀的区别,聊聊脱口秀在国外的起源16:17 中文脱口秀内容像美国的50年代,市场像美国的80年代18:13 脱口秀是为边缘群体提供的一种表达或反抗渠道21:30 脱口秀在欧美社会文化里是舆论的一部分,它关乎个体的表达,好不好笑只是一个方面23:53 关于什么是“好笑的”,也是审美的一部分27:35 喜剧演员也是艺术家,ta的创作应该也是自由的,幽默是有豁免权的31:05 欧美的脱口秀演员多是中年人36:00 好笑只是及格线,脱口秀要提供新的思考和视角37:50 Tony对池子印象深刻,他的表演浑然天成52:14 美式脱口秀是基于英语这种语言的特质1:03:08 说中文时又不自觉的自我克制,语言里有社会文化的code1:06:38 脱口秀行业的边界要靠自己争取1:11:57 没有冲突性的脱口秀根本没意思1:13:14 在英文脱口秀里冒犯政治正确,是因为政治正确平日里得到了“保护”,但中文不同- 本期音乐 -Luther Allison - Big CityRoy Buchanan - Mrs. Pressure-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嘎嘎-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0-191h 1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 04 |我们生活在“后全球化时代”了吗?- 主播的话 -「后全球化」时代开始了吗?我们三个试图从个体经验聊起,去审视「全球化」近些年来所遭遇的困境。大流行虽然造成了物理意义上的隔绝,但全球化热闹景象下的阴影,却早已有迹可循。若含分享了刚到丹麦社会的感受,磬聊了在德国采访大选的见闻,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世界各地遇到的人,不管ta们有着怎样的族群和文化背景,多是该社会中受益于全球化的群体,因此也对此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但这里存在着明显的“筛选”机制。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畅想一个更公平的全球化的机会?除了人力、资本和信息跨越国界线的流动之外,那些被受益于全球化的主流精英所长期忽视的群体,其声音和利益应当得到有效的回应。我们要一个更公平、更包容、更开放的全球化,而不是逆全球化。-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若含(@_若含)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02:25 生活在“后全球化时代”的个体感受06:00 全球化研究围绕如何跟中国打交道09:39 在不能进行国际旅行时,通过阅读小说和跟具体的人交流抵达“现场”14:50 你好,请问你的“疫情观”是什么21:30 好像不管什么行业,大家都感觉过得烦闷,流动感缺失28:00 若含分享在丹麦本土社会的一些观察32:00 在丹麦找不到“新闻”41:00 在全球化情境里接触到的各国的人,都是“筛选”过的,有幸存者偏差51:00 逆全球化的趋势,可能是需要考虑到被全球化抛弃的人,追求一个公平的全球化01:01:00 大流行是否会给我们反思和重塑全球化提供一个机会- 本期音乐 -片头:Art Tatum - Night And Day片尾:Duran Duran - Save A Prayer (2009 Remastered Version)-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0-121h 0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当代女性写作:我们都曾假装看不到自己的性别身份- 主播的话 -2021年仍是被疫情笼罩的一年。病毒的危机之外,极端天气的威胁、阿富汗局势的剧变,又将我们的世界拉入新的危机。紧迫的现实亟待被整理和记录。在创作的领域,女性写作者的声音、态度和视角变得愈发不可或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锐而独特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回应现实的方式。今年夏天的时候,我们与单读和JustPod联合主办了一场关于女性书写的对谈,嘉宾包括媒体人郭玉洁老师和的作家颜歌老师。她们均有作品被刚刚出版的《单读27》收录。颜歌在中文世界已经出版过多部小说和小说集。她自 2016 年起开始用英语创作,在英文世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用英语写作的《情陷亚历克斯 · 韦伦》,是2019 年爱尔兰图书奖年度短篇小说的入围作品,这次也以中英对读的形式在《单读 27》中呈现。郭玉洁是长期进行非虚构创作的媒体人,也在近年来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探索。她被收录于《单读 27》中的新作《观音巷》,聚焦女性与代际,试图摸索并回归社会主义女性写作的脉络。在这期节目中,位女性创作者向我们分享了她们眼中的女性写作,面临的机遇和遭遇的挑战。- 本期嘉宾 - 郭玉洁(微博:@郭玉洁)颜歌(微博:@颜歌)-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4:30 从阿富汗女性的境况聊起:全球女性创作者共同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女性创作者如何去记录和认识她们所处的时代?07:00 郭玉洁《观音巷》的创作背景,性别线索作为隐形布景的存在。17:20 颜歌谈对于女性身份的写作自觉,对抗父权制书写传统的努力23:01 批判只是一个开始,但要怎样去创造?颜歌小说《情陷亚历克斯·韦伦》提供的启示36:03 如何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并有意识40:43 小说这种形式对两位女性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50:13 疫情之下,危机之中,给创作者带来了什么?- 本期音乐 -片头:Billy Joel - Piano ManArt Tatum - My Ideal片尾:福禄寿FloruitShow - 玉珍-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10-031h 1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自由世界”最后的守卫者?默克尔的时代、遗产和争议- 主播的话 -在刚刚过去的9月26日,德国迎来了四年一度的联邦议会选举。这次大选受到高度关注,被视为德国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一次选举。执掌了德国16年的总理默克尔不再寻求连任,但谁来接班目前仍然扑朔迷离。我们借着这个机会来聊了聊默克尔。被称为“自由世界的最后守卫者”的默克尔,在过去16年中以相对稳定的姿态执掌着德国,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她是一个罕见的稳定器。从欧债危机到难民危机,再到气候危机、新冠危机,她带领德国走过了诸多坎坷,也见证了世界迈过重重关卡。默克尔给德国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身负哪些载入史书的争议?又留下了哪些悬而未决的难题?- 本期嘉宾 - 徐和谦 财新传媒国际新闻部主任-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若含(微博:@_若含)- 本期剧透 -05:05 为什么本次德国大选很重要?——默克尔即将卸任首相一职07:40 我们从个人的角度对于默克尔感性的认识11:30 从事国际新闻的过程中,默克尔在西方政坛是怎样的存在?16:00 我们亲临德国大选的一些经历与感受28:00 未来中德关系会如何演变?默克尔的政治遗产非常丰厚,其中也包括睿智的处理中德关系30:00 默克尔的出身背景和她踏上政途的过程36:00 默克尔凭什么可以四次连任?40:00 默克尔妥协和平衡的执政艺术41:50 从非欧盟国家的角度来看默克尔的执政方式46:40 过去十几年,德国人总体对于现状是满意的以及他们投票的理念48:00 默克尔执政下的德国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53:00 默克尔在疫情期间的动情时刻,这也反映了她在中文媒体上有趣的形象01:00:00 默克尔对难民政策态度引起的争议01:15:00 世界各国在近几年来对难民态度的转变- 本期音乐 -片头:Hank Mobley - Don't Get Too Hip片尾:Hank Mobley -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9-271h 22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城市化的问题,可以在乡村振兴里找到答案吗?- 主播的话 -我们的城市出了很多问题,因此似乎乡村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返乡」、逆城市化、乡村复兴,成为城市化历史趋势下的另类景象。这期节目是「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周」的其中一场直播,我跟欧宁、邹汉明两位嘉宾聊了聊乡村的消失和复兴。我一直有些困惑,都市生活仍是现代性神话的一部分,在人们仍争相去城市里安身立命的语境下聊「返乡」,乡村可以摆脱衰败、被景观化的命运吗?它是否只是中产人群休闲需求的外溢?乡村的宜居是可以实现的吗?乡村会在不可避免的衰败同时,成为乡愁消费的载体吗?那些选择搬到城市郊区或村庄,组成新的聚落和社群的年轻人,有可能创造新的在地性吗?最后,我们最近与 JustPod 发起了2021年中文播客听众调研,希望了解各位收听播客的习惯和兴趣。麻烦各位可以点击下划线文字直接进入问卷,或者在JustPod公号后台回复“调研”获取问卷链接,也欢迎转发给您身边其他收听播客的朋友,填写时间截止到9月30日哈。- 嘉宾 - 邹汉明,诗人,作家,《塔渔浜自然史》作者欧宁,艺术家,策展人,作家-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05:40 乡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吗?11:53 欧宁回忆在碧山村庄的生活(有自然里的鸟叫虫鸣声!)18:25 故乡是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城市仍然是现代生活的神话24:20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缺乏了某种现实感35:10 一种新的乡村共同体应该有立足一方水土的“地方性”和“时代性”,跟城市和其它乡村有所差异39:30 近些年很多年轻人「返乡」,形成新的聚落和共同体,如何理解逆城市化?50:15 很多社群有意识地在创造一种跟主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会出现新的「在地性」- 本期音乐 -陈建年-乡愁塞壬唱片-MSR,横山克 - 春弦风潮唱片 - 银色山岗Echoes of Nature - BirdsongDan Gibson - Cherry Wood PaddleZhou小喵的铲屎官 - 夏天的清晨,东北小山村里公鸡打鸣,好听的鸟叫林生祥-远行-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嘎嘎-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9-201h 0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人们缺少的不是思辨的意愿,而是思辨的工具和土壤- 主播的话 -在愈发综艺化和煽情化的奇葩说辩场上,辩手庞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身上鲜有煽情的细节和戏剧性的故事,只是用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思辨,拆解一个又一个的辩题。赛场内外,庞颖与BBKing詹青云多年的友谊也为人们津津乐道。阿詹说道,遇到进退两难、无所着手的反驳,阿庞“是我第一个会想到的人”。事实上,在参加奇葩说之前,庞颖就已经是华语辩圈的风云人物,除了是一位知名的辩手,她同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辩论教练。最近,她在“看理想”上开设了一档节目——《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希望把她多年以来对辩论的思考传递给大众。这期播客中,阿庞与我们分享了诸多宝贵的观察。从她如何与辩论结缘聊起,我们聊到了辩论的本质、目的和方法论。辩论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辩圈的人如何看待奇葩说、奇葩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又有怎样的意义?我们还聊到了中文互联网的环境,人们缺少的到底是思辨的意愿、还是思辨的工具与土壤?我们还聊到了性别,辩手会如何看待杨笠引发的争议?中文舆论场中这些关于性别议题的思辨,怎样才是正确的讨论姿势?最后我们还聊到了同温层,阿庞与阿詹的关系,线上与线下的联结,以及身在国外、同时保持同温层的一些探索。- 嘉宾 - 庞颖,奇葩说辩手,波士顿咨询公司管理咨询顾问(微博:@九爪小蟹)-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3:38 我们跟阿庞之间“没有金钱关系”(lol)4:01 阿庞在CH被cue的名场面:你有什么奇葩的约炮经历?8:19 谈论思辨的节目,能够触达的是否只会是那些本身就已经有批判力和思辨力的人?11:24 阿庞如何开始与辩论结缘?14:52 奇葩说的节目上以理性和逻辑著称的阿庞,生活中会有情绪化的时候吗?如何把你的负面情绪用一种不攻击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情绪跟情绪化为什么不一样?17:55 是不是任何人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成为辩手、还是说它更取决于天赋?辩手有哪些不同的种类?19:39 为什么文科生会给人缺少逻辑的刻板印象?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吗?通过改善学科体制可以改变吗?阿庞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体验。22:40 辩论除了校园里,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辩论的作用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是被窄化了?阿庞如何看待奇葩说?辩圈的人如何看待奇葩说?有人觉得奇葩说是发扬辩论、有人觉得它是玷污辩论。奇葩说是要做一桌不同口味的宴席,让没有人看到的菜肴被更多人看到了。参加奇葩说让阿庞更深地理解了人性,人理解事物的规律,人被操纵的规律。28:27 怎么做到不被他人影响?只有体验之后,自己走过一遭之后,才能真正地坦然30:49 奇葩说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意义?填补了公共生活的留白,拓宽了议题的边界,也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推广了复杂观念的图景。35:40 如何看待微博的舆论场?如果没有受过“对事不对人”的训练,就会简单粗暴,二元对立,非黑即白。播客有收听门槛和筛选机制,但微博上两句话可能就抄家伙了。38:36 舆论场上的怪相:如何理解辩与杠的区分?辩手与杠精的差别在哪里?杠精只拆台,但不试图去论证什么。非建设性地干事,而且没有建设的能力。41:39 辩论赛上不能服输,但广义上的辩论是可以被说服的。与阿詹关于日常话题的辩论。43:33 阿庞与阿詹谁更左?为什么在性别议题上,阿庞是阿詹的“导师”?45:00 阿庞在性别议题上的发言,寻找这个议题上的公约数。男性和女性的差别,是教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是自我实现的预期。49:51 在咨询顾问这样的男性主导的行业,女性需要先变成男性,才能开始为女性发声吗?59:08 会被父母催婚催娃吗?跟家人辩论有用吗?辩论不是技巧,是真心实意。表达是比敷衍更尊重的方式1:02:17 在国外生活多年,会感觉跟国内的价值观有断层吗?1:05:38 是否存在全职辩手这样的一个职业?职业路径可能会是怎样的?1:07:10 曾经作为土木工程师的阿庞到荷兰一游的经历1:08:56 阿庞自己承认的天赋:做辩论教练。1:12:53 如何看待同温层?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适合生存,舒适、安全;但“在务实的一面之外,我有很务虚的一面”。1:16:33 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如果抛除情绪、用思辨去拆解,该如何拆起?该如何绕出情绪的谜团?1:17:45 思辨这件事,人们究竟是缺少意愿、还是缺少能力?“互联网上你不太能感受到真实人的温度,线下生活里很多人身边也没有高质量模板”1:19:14 关于杨笠事件的反思:什么叫做极端?是立场极端、还是表达方式的极端?1:22:30 大家现在不相信你只是在表达一个观点,而是一定要上升都站谁或者不站谁1:25:16 微博上现在不允许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但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太正常了,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精准度极高的真理。- 本期音乐 -片头:Hank Mobley - Remember片尾:Hank Mobley - Deep In A Dream-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9-131h 2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年轻」关乎的不是年龄,而是在时间流逝中勉力保护的天真- 主播的话 -又是一年开学季,若含远赴欧洲重回校园,我们借此机会聊了聊「年轻」。当我们年纪尚浅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那种不确定的状态,而成年之后,却又无限地怀念18岁。我们从各自当下的状态聊起,我们跟自己的年龄和解了吗?活在自己当年想象的生命状态里吗?欣慰的是,我们似乎都并没有太多的年龄焦虑,若说遗憾,只希望当年撒的野再多一些、想做的事都去尝试一下。「年轻」被捧上神坛;「年轻」亦被飞速抛弃。过度的社会化意味着早衰,我们在整体地告别天真。可以在年龄增长中设法留住身上的天真和好奇吗?我们想到一个刚刚离开的年轻人,胡续冬,他47岁,活得生猛而热烈。人能够摆脱年龄带来的限制,其实多是有意识的选择,是主动的对外防御。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成熟,也是善良。感谢珀莱雅PROYA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3:40 若含在欧洲重回校园的感受13:35 好像欧洲的年轻人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跟教育体系有关17:20 感觉前方迷雾般不确定,这其实正是年轻的状态,回望年轻只会后悔没有做更多的事情20:30 我们各自跟自己的年龄和解了35:20 胡续冬的离开让人慨叹,生命在于真正找到度过这一生的方式40:50 过了30岁之后,更多的反馈和压力来自内心,反而活得更自由了48:09 人跳脱年龄带来的限制,其实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是主动的抵抗- 本期音乐 -片头:Dave Brubeck - In Your Own Sweet Way片尾:Tangerine Dream - Space Oddity-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9-0658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我从哪里来:一场关于移民、文学、欧洲和身份认同的对话- 主播的话 -今天的这期节目是一期活动录音,是我们在今年八月份由JustPod发起的夏日播客读书周期间、与复旦大学的李双志老师开展的一场对谈。对谈围绕着一部名为《我从哪里来》的小说展开,它在近两年斩获了欧洲文坛的多项大奖。小说的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是位从前南斯拉夫逃亡到德国的移民。从这部小说出发,我们也聊到了很多更广阔的话题,比如移民文学与德国文坛的书写传统、欧洲社会面临的融合挑战,以及在一个日益分裂的世界里,文学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本期嘉宾 -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青年研究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学博士,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4:18 《我从哪里来》与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的简介,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13:07 欧洲的移民问题现状与移民文学在德国文坛的兴起26:32 德国这样的非传统移民社会,在处理移民问题时的心态与美国可能有什么不同37:18 文学可以在促进移民融合方面扮演什么角色46:37 用不同语言创作,语言对于融入社会的作用53:58 德语文学的书写传统,与其他语言01:01:54 移民文学在当代的兴起,是因为社会价值大于文学价值吗01:07:07 中文作家在海外写作的可能性01:10:41 观众 Q&A- 本期音乐 -片头:山本刚 -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片尾:Detlev Lais - Es wird ja alles wieder gut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Again)-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8-301h 3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谁塑造了中国女性的脸:审美变迁、化妆自由与消费文化- 主播的话 -化妆,正在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从二三十代老上海的妩媚女妆,到文革时期的素面朝天,再到90年代中国重新融入世界后与国际时尚的重新接轨。从欧美风大浓妆,到日本时尚杂志带动的日系妆,再到韩剧流行带动起的韩星同款妆。妆容变化的背后,是时代风潮和流行文化的变迁。近期,天猫彩妆周发布了Z世代前沿趋势“幻妆风格”,提到了“次世代幻妆”的六大趋势,分别是:东方赛博、甜丧学院、蒸汽梦幻、金属机能、千禧复古、斜杠中性。这些趋势各有特色,也各有其形成的背景,它们共同展示了一种时下的浪潮:时代的审美,正在从美得千人一面过渡到参差多态。报告指出,95后acgn人群认为,化妆是自我表达的一部分。我们借着这个机会聊了聊“化妆自由”的话题。化妆,是女性自我解放、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还是男性凝视的一种途径?化了妆的女性是更自由了还是更不自由了?女性可不可以化很奇怪的妆?女性可不可以不化妆?如何理性看待与化妆及化妆品有关的消费文化?本期节目由天猫赞助播出。- 本期嘉宾 -李子,科普博主,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4:23 我们各自对于化妆的个人经历:主播、嘉宾分别是什么时候接触化妆的?16:07 对于化妆的复杂感受:现代社会里对于女性化妆的期待,化妆作为变美的工具与化妆给人带来的负担,如何平衡?25:11 不同国家和社会对于审美会有不同的期待,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的女性妆容变迁,背后是时代风潮和流行文化的变迁。30:08 天猫作为流行文化趋势的观察平台,发布了Z世代的美妆六大趋势:东方赛博、甜丧学院、蒸汽梦幻、金属机能、千禧复古、斜杠中性。我们分别如何看待?48:23 95后的ACGN人群,有什么样的特质?圈层文化有什么特点?58:18 化妆自由及其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化妆是女性自我解放、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还是男性凝视的一种途径?如何理性看待与化妆及化妆品有关的消费文化?- 本期音乐 -Francis Lai - Un Homme Et Une Femme-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Unico-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8-231h 2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为什么北京让人爱不起来?城市与生活的关系- 主播的话 -这期节目是城市系列的新一期。我们与城市规划师,《城市象限》创始人茅明睿老师从生活了很久的北京聊起,聊到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变迁,也从微观的生活细节切入,聊了聊为什么在城市中很难找到菜市场?为什么北京是一个不适合步行的城市,并吐槽了中关村软件园的街道设计:)我们也将城市这个话题延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与空间,聊到全球宜居城市的评选标准,中国的宜居城市以及在全人类面对的气候问题面前,城市设计该如何进行改进?城市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对所处城市的观察与不满,也是对这个城市所寄予的一种期待。因为对每一个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城市工作的人来说,城市也意味着选择另一个“家”的样子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生活可能。- 本期嘉宾 -茅明睿,城市象限创始人、城市规划师-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本期剧透 -6:30 为什么我们爱上了坐公交车?北京的公交车系统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方便许多,导航对公交出行成本的估算偏高9:40 茅老师过去二十年生活在北京的感受,以及这几年来城市发生的变迁——市民内容的变化/ 环境质量的变化/ 小的生活空间的变化12:00 2017 年前的北京老城也有过许多有趣的探索,在之后经历了衰退,市民性内容也逐渐衰弱16:58 北京是一个“大气”的城市,但北京却不适合散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19:00 北京过去在街道治理上花费了许多资金,但并没有更适合市民步行这背后是决策者和普通市民价值取向的问题24:20 把个体经营者的业态作为一种低端业态是一种非常落后的价值观26:27 北京是一个咖啡店少,美容美发按摩店很多的地方吗?双井作为一个北京有魅力的社区,我们可以看到哪些业态的特点?33:32 北京的 CBD 咖啡店并不少,但为什么北京的临街业态很少?城市街道没有为商业进行特别好的设计34:38 为什么大家喜欢抱怨回龙观,因为回龙观背了中关村软件园的锅,中关村软件园的设计为什么那么差?41:00 何为城市正义?在“数据与城市中”这个演讲过去几年后,这个词的内核与外延是否发生了变化?50:06 菜市场的消失是一种“附近性“的消失吗?为什么说一个城市的菜市场可以反映那个城市人的特质和风貌。1:01:40 我们如何客观看待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维度评选1:06:00 当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之时,我们的城市设计和规划应当如何进行调整,并纳入哪些新的考量维度?1:13:00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和工具资源,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分析和预测?- 资源延展 -2021 《Monocle》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一席演讲《数据与城市》by 茅明睿《透过数据理解生活》腾讯新闻- 本期音乐 -片头:Misty - 山本刚-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嘎嘎-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互动方式 -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8-221h 2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创作者005 |王久良:你拍就是了,先拍下再说- 主播的话 -一周前,不合时宜受到 vivo 邀请,来到第十五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参与第二届 vivo VISION+ 超短片大赛首映暨颁奖礼。在西宁的最后一天,我们还顺便在青海湖边搞了个团建。西宁的夜令人难忘,那里是影像创作者的乌托邦,有连场的放映、严肃的对话和北京朝阳区熟悉的气氛。在第二届 vivo VISION+ 超短片大赛首映暨颁奖礼上,我们也观看了所有入围作品。趁着这次机会,我们约访到本次 VISION+ 超短片大赛入围作品《水鬼》的创作者,同时也是我们非常欣赏的纪录片导演王久良。谈话在王久良导演的酒店房间进行。新作《水鬼》依然延续了他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这也是他首次尝试用手机设备在水下进行摄影,手机作为新的创作工具有其独特优势,在节目中他也和我们分享了创作超短片的过程。在五分钟内表达环境议题对一位成熟的创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这启发了他在参加完电影节回到草原后,继续用手机来监控和拍摄草原上动物的一举一动。王导认可环境问题是他创作的「母题」,或者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源于他童年时在农村的美好记忆。而这些都在被都市生活所破坏和瓦解。在他看来,纪录片的社会价值要优先于艺术价值,纪录片真实的力量在于呈现问题、介入现实。令我们颇感惊讶的是,王久良导演说他有很强的时间焦虑。他还有很多想表达的话,想拍摄的选题。与此同时,他认为年轻创作者不必着急,进步缓慢和缺乏资源都是必经阶段,正如这次 vivo VISION+ 超短片大赛中常被提及的那句话一样——“人人都是创作者”,你拍就是了,拍下再说。我们被他的坦诚、纯粹和勤奋打动。这或许跟行业与领域无关,只关乎一个人对所爱之事的投入和热枕。本期节目由 vivo 特别赞助播出。- 本期嘉宾 -王久良,著名纪录片导演孙久胜, 超短片《水鬼》摄影师-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7:55 王久良导演回答“为何拍纪录片“14:10 摄影师被 cue 回答《水鬼》如何拍摄水下20:55 王久良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来自在农村童年的美好记忆和感受25:55 用手机拍摄超短片的经历31:30 纪录片创作中真实的力量和对现实的介入39:10 别纠结设备和技巧,你拍就是了,你先表达出来45:10 想拍的主题太多,王久良说自己有年龄焦虑48:40 年轻创作者真的不能急,慢就对了58:40 纪录片的公共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有矛盾吗65:20 跟拍摄对象的信任如何建立?可能只有耐心和等待 73:40 直播和短视频等泛娱乐化趋势会冲击严肃的影像吗?娱乐也有正当性,但也需要警惕- 资源延展 -电影《我和我的章鱼老师》IDFA: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超短片《水鬼》by 王久良 现可在 B 站收看- 本期音乐 -Echoes - Pink FloydMarooned - Pink Floyd走在云雾的山路上 - 陈建年The Sloth - Jasha Klebe/Jacob Shea-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嘎嘎-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8-071h 1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对话世界冠军大杨扬:奥运能否再粘连起一个破碎的世界?- 主播的话 -7月23日到8月8日,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行。相信许多听众朋友也都在关注着这场盛会。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来宾,她是知名的中国运动员大杨扬。2002年,大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冬奥会冠军。退役之后,她又先后担任了国际奥委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等职位,目前她还是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进行这场连线的时候,大杨扬刚刚结束她的东京奥运会之旅,正在酒店隔离。这一次的奥运会中,大杨扬的身份并非参赛运动员,而更多是作为一个服务者和一个记录者。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她与我们分享了东京奥运会的所见所闻,疫情之下举办奥运会的艰难和高光,对北京冬奥会可能提供的启示。我们还聊到了她的运动员生涯,艰苦的训练,转型的不易,还有女性身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是,当我们共同面临疫情这样的巨大危机时,当世界正在加速进入极化和对立的时刻,奥运精神还能再次把人类凝聚到一起吗?- 本期嘉宾 -大杨扬,冬奥会冠军,国际奥委会前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4:46 “低开高走”的东京奥运会,越来越高潮迭起5:27 疫情之下参加/观察奥运会,是否有一些特殊的体验?7:39 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感受:空场状态下的“满”,疫情之中更加珍惜赛事的机会9:16 大杨扬比较关注的一些赛事和运动员11:05 中国运动员现在的风貌越来越好,面对媒体的表达越来越自信的12:25 印象深刻的两个瞬间:女排、苏炳添,没有奖牌,运动员超越金牌和奖牌,回到运动精神本身。14:40 苏炳添的团队很专业,体育是一项科学,奥运会是培养体育爱好者的良好机会。15:11 对女排失利的看法:竞技体育里面胜败乃兵家常事。郎指导说,“女排的梦想基本上都实现了”,我相信是真的。17:22 如何看待女性运动员面临的挑战?新一代女性运动员的表达更自信,呈现更立体,社会在进步,人们越来越包容。19:24 “今年还有几位妈妈运动员,而我们那个时候连谈恋爱都不允许”21:58 什么样的条件让妈妈运动员成为可能?不是为了金牌,但想再试一试。“我当年退役又复出,强烈地想要回到赛场的感觉:会诘问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再坚持一下?”“不是得到、就是学到”。26:12 对难民运动员群体的观察:难民运动员参赛,不是为一国而战,而是为体育精神而战。29:06 本届奥运会在质疑声中开幕,被赋予了赛事之外更多的意义。30:21 让大杨扬印象深刻的现场细节33:38 再过六个月就是北京冬奥会,筹备情况如何?19年前滑过终点的那一刻,19年后在家门口以服务者身份迎接各国运动员,冬奥会对大杨扬有什么个人意义?39:00 冬奥会的筹备应该如何让北京这个城市的市民更好地参与?44:39 作为观察者去奥运会有什么不同的体验?47:03 从运动员到决策者,在各种角色的转变中,对体育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51:34 运动员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54:20 职业发展到现在仍然面临的挑战、接下来仍然想做的事情- 本期音乐 -片头:Take Five - Dave Brubeckロトのテーマ - 椙山浩一片尾:パプリカ (2020东京奥运会应援曲)- Foorin-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若含-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8-0656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洪灾教会了我们什么:一份关于河南的声音档案- 主播的话 -这是一期特别的节目,也是我们节目开播以来第一次在最短的时间内,尝试用声音纪录片的方式来呈现和理解这次灾难。节目分为五个章节——我们分别联系了奔赴前线采访的记者韩茹雪,在后方进行城市管网研究的媒体人孙凌宇,伦敦大学学院的气候科学教授克里斯·雷普利、城市规划专家,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城市象限的创始人茅明睿,试图还原灾难发生时的状况,同时也希望尽可能提供一些角度,来回答这场灾难为何发生?在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杜绝极端天气造成的悲剧再度上演。-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 (微博 @王磬)- 本期嘉宾 -韩茹雪,《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孙凌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克里斯·雷普利(Chris Rapley),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茅明睿,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城市象限创始人- 本期剧透 -Chapter 1 一线记者口述1:39 记者小韩口述河南郑州及卫辉等地的现场情况Chapter 2 救灾信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流通?34:17 城市信息系统专家对于社交网络救援信息有效转发的观点与建议48:00 关于众包救援信息服务设想Chapter 3 如何更合理的进行城市设计,为下一次受灾做更充足的准备51:00 郑州市的“海绵城市”计划以及落实现状Chapter 4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关联1:00:00 科学界如何看待极端天气频发的现状1:03:00 王磬在从事国际报道中,对全球媒体报道气候变化议题的观察-——在过去,不管是公众还是媒体给到的重视都不足够Chapter 5 悼念每一位逝者1:07:00 结尾- 相关资料 -冰点周刊《0501号地铁没有终点》南方人物周刊 《24 小时“救命文档”,众包或是当下灾情信息处理的最优解》- 本期音乐 -Ólafur Arnalds - Saudade (When We Are Born) Ólafur Arnalds - brot菅野よう子 - petal坂本龍一 - ZUREÓlafur Arnalds - ypsilon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菅野よう子 - wilma菅野よう子 - sayonarabaÓlafur Arnalds - zeroÓlafur Arnalds - 20:17-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若含-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7-301h 12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一家社会创新组织的十年:在生活日常里做一个创变者- 主播的话 -2011年的6月1日,大厂里的体验设计师阿菜上线了一个博客,BottleDream,开始了他参与推动社会创新的十年。十年来,BottleDream(瓶行宇宙)激发了很多年轻社群参与创造、联结和改变,也见证了互联网和品牌助推下,可持续生活成为了热门的都市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线性逻辑之外,应该有「可持续」和「商业向善」的视野。毕竟,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个世界的问题,也都是人的问题。对于阿菜个人而言,参与社会创新的“布道”,更多像是一场寻找生命意义感的修行。我找他来做客聊了聊,看来在人类实现那些“遥不可及”的发展目标之前,这件事他还会一直做下去。-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蔡延青(阿菜), BottleDream (瓶行宇宙)联合创始人,致力于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社会创新和践行可持续生活 (即刻ID:阿菜在瓶行宇宙)- 本期剧透 -5:35 一个大厂设计师,在2011年把 Bottle Dream 的博客上线10:40 「MaD创不同」影响了很多参与社会创新的年轻人15:00 社会创新是否容易落入沮丧和口号化?18:00 在生活日常中做一个创变者23:50 临期食品超市和“临期食品”版饿了么(too good to go)30:00 做出改变的初衷是对「意义感」的需要48:20 把社会创新的理念落在个体生命实践上,从人的意愿开始改变1:03:00 画风一转,分享冥想小技巧- 拓展内容 -Too good to goBottleDream 是一家致力于激发年轻人的创变力、推动商业向善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共益企业(B Corp)。我们通过联结年轻人、商业与社会挑战,共创社会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世界的美好改变。公众号:BottleDream- 本期音乐 -Dhafer Youssef - Sweet BlasphemyAlisa Woody - Beauty of Divine-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Unico-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7-261h 0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私人的也是公共的:政治冷感、网络暴力与男性气质- 主播的话 -今年初,时评人陈迪在看理想上开设了一门名为《观念辞典——你身边的政治学》的课程。接下来的半年里,他降低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了这门课程上。从《陈迪说》到微博上活跃的公共表达,陈迪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是中文世界公共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在。开课以后常有微博网友来问,你为什么不活跃了?对他来说,是希望从公共舆论场中暂时“后退一步”,“找一个稍微安静的地方、做一些更加努力的交流”,从广场转到教室,从分秒必争的时事评论转到抽丝剥茧的学术梳理。修习政治学出身的他试图在这门课程里厘清“一批我们一定会遭遇到的、也在相当程度上支配了我们如今公共观念生活的政治学概念”,因为“我们都比我们所愿意承认的更加政治,政治也比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更加无处不在”。在这期节目里,陈迪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政治学、公共生活、简中舆论场、女权主义的诸多看法。我们都切身感受到舆论水温正在变烫,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公共空间里,做一个仍然在场的玩家是种怎样的体验?网络暴力为何盛行、政见不同的人该如何与对方共处?舆论场上的私人性与公共性,边界和交集分别划在哪里?作为对性别议题经常发声的男性表达者,又如何看待男性气质与成为女权主义者的男性?-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陈迪(微博@陈迪Winston)- 本期剧透 -2:57 最开始接触到陈迪的作品:异质感。穿西服打领带,对非常严肃的热点事件进行点评,互联网时代里的机构媒体底色。4:34 日常生活里的陈迪跟视频里看到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一种视觉呈现?7:48 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公共空间里,作为一个仍然在场的玩家是种什么体验?10:54 微博开设半年可见“有点不好意思”,但“水温变得太烫了”。12:21 光是说你认为某件事值得关心就可能成为招引火力的理由,“注意力本身就是有原罪的”。13:55 从广场到教室:从开放平台到封闭平台的转换感受16:13 表达时是否有一个想象的受众?17:07 微博的角色近年发生的变化:曾经是“围观改变中国”,现在是“每天发现新战场”。18:43 以职业身份进入微博,这个微博号的路径也正好是时代的社会空间对于言语的要求的变化轨迹。  24:52 关于政治和政见:什么是政见?政见不同的人可不可以谈恋爱?政治冷感是OK的吗?27:10 high politics和low politics的区分。中文语境下缺乏对于政治道德的讨论及对于宽容的理解。30:48 网暴的时候为什么这么热情?大家对政治其实有旺盛的热情,只是无法辨识这是政治。32:13 政治到底是一个好的还是不好的东西?政治是关于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应该如何去安排的想象 vs “你怎么这么喜欢搞政治”35:40 如何看待政治学科在学术体系里的价值?40:05 如何看待cancel culture?为何已经很难想象没有取消文化的时代?45:40 现实里见到的人可以同时保持两种属性的互动:私人的和公共的。但在网上的互动只有公共性的一面,就会“每天发现新战场”。49:37 权力感是很吸引人的东西,当他们挥舞着大棒让别人消失的时候是有英雄感,就会觉得距离真正的权力如此接近。50:35 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延展:政见不同的人是否可以约会/谈恋爱/交朋友?52:33 真正的亲密关系无法包容对于“何为正义”的根本分歧56:44 公共议题上的表态和私人生活的实践,不会是毫厘不差的。应该允许灰色地带的存在57:51 对性别议题积极发生的男性们为何不愿自称女权主义者了?58:55 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作为一种实践的指导,二者如何平衡?1:00:52 德沃金的论述:异性性行为之于男人和女人的意义是不同的。男人通过性变得更加扩大了。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获得的快乐和实现感,不要让对于男性气质的需求去支配我们的行为和选择。1:08:36 如何看待批评: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就是投机吗?1:14:38 如何看待阶级和性别议题的交叉性?1:22:14 是否曾因为自己的阶级身份被攻击?1:28:47 为什么要警惕过度把女性视为被压迫的客体、而不是一个主体的角色?- 本期音乐 -片头:The Seatbelts - Ny Rush 片尾:Horace Silver - Song For My Father- 制作团队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7-201h 31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足球往事、前工业世界乡愁和遥远的童年- 主播的话 -欧洲杯和美洲杯结束了,你看球了吗?借着这个足球的夏天,我们聊了聊各自的足球记忆,以及足球究竟意味着什么。令我们好奇与其说是足球本身,不如说是一种“反文化的足球文化”。足球是一种乌托邦理想,它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具有某种恒常性,它被寄予了无尽的情感和文化想象;足球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是族群情感和政治表达的平台,和平与争斗并存;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足球是遥远童年的召唤,让我们在一个算法和工业世界里,对个性、激情和纯真保有乡愁。-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李子,科普博主,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王勤伯,体育记者,常驻欧洲,报道国际足球20年,通晓多国语言,出版过散文集《黑白梦华录》(1,2),译作《月光下的旅人》(微博:@Alain王勤伯)- 本期剧透 -4:30 静悄悄的欧洲杯:好像大家都不怎么看球了?10:45 欧洲球迷被疫情压抑的热情被释放了20:10 奥运会下个月真的…要开幕了吗?23:03 聊聊各自的“主队”:曼联、博卡、巴西、阿根廷26:50 很多球迷自带悲情色彩:情感投射和文化误解35:20 在像我们这样的非足球强国,球迷都如何开启自己的足球记忆?40:30 其实中超的收视率远远高于五大联赛,中超的球迷是真正的铁杆球迷43:20 在地熟人社会里的足球文化,李子小时候看家乡重庆队的记忆49:09 真正的球迷跟球队之间还是要“同呼吸共命运”53:00 支持某支球队是很私人的情感寄托和联结58:00 足球也难免是族群情感和政治表达的平台,和平与争斗并存1:15:00 成年就意味着压抑,而足球能让人迅速跟童年和青春建立联结1:25:30 在一个飞速变化的现代世界里,足球具有某种恒常性1:31:10 以前的足球更纯粹吗?如何理解金元时代的足球1:35:00 从表达、性格到踢球方式,工业世界全面淹没了个性,马拉多纳不再有了1:40:00 足球首先反文化,其次才是文化,它还保持着文化的原始性1:43:35 对于女性球迷的刻板印象是国内特有的?- 本期音乐 -片头:Nujabes,Fat Jon - Transcendence片尾:Alton Ellis - I Am Still in Love-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1-07-121h 5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一杯咖啡里的生活想象【主播的话】我们都是咖啡重度爱好者。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一杯咖啡聊起,早晨(或中午?!)睡眼朦胧时的提神,午后跟朋友同事的社交闲聊,或是在家给自己冲煮时的生活仪式感,它一直在。咖啡不只是一杯饮料而已,从巴黎到纽约,它也是公共生活里的重要场所,提供真实的情感连结和思想碰撞。它似乎伴随着都市的精致符号而生,却又如街头巷口的包子豆浆铺一般散发着烟火气。咖啡还见证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把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农跟星巴克等品牌联系在一起。感谢三顿半「返航计划」对本期节目的赞助和支持。【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3:10 第一次线下见面是参加三顿半的“返航计划”7:10 喝咖啡对我们各自意味着:提神、社交和生活里的仪式感12:50 在欧洲疫情隔离中出门买咖啡带来的慰藉16:00 巴黎左岸: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咖啡馆们20:20 人人都有的“三店理想”:书店、咖啡店和花店23:10 咖啡馆提供了宝贵的线下公共生活场景26:40 咖啡文化和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史”34:00 咖啡馆在意大利就像巷口的包子油条铺39:00 咖啡和巧克力里的公平贸易视角45:50 在旅行目的地,拜访本地咖啡馆是了解当地文化的途径50:15 在陌生地方找到连锁咖啡店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感53:20 星巴克常年攻不陷意大利……但还是攻破了56:50 可持续生活 tips:自带杯,去喝咖啡时带上自己的杯子【本期音乐】Limbo Jazz-Duke Elingto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若含【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6-021h 01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03|如何好好当个普通人(以及合体了)【主播的话】这是不合时宜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三个首次线下合体的录制(撒花)严格来讲它并不是“夜谈”,因为录制时间其实是在中午。但这个初夏的北京中午又是极其特别的,在略略闷热的798录音棚里,坐在麦克风前面的我们三个,没有提纲、没有主题地开始聊天。刚开始时甚至是有些拘谨的,我们可能都还不习惯录节目时可以没有延时地看到彼此,表达赞同时的微微点头、想要发言时嘴角地微微翘起、语流中的短暂沉默然后很快接上前仰后合的大笑...还有朋友,能见到面,能聊上天,真好啊。一个充满戾气、区隔、误解的时代里,我们的存在对彼此都有这样的意义。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聊了老友相聚的感受,重回故里的观察,创作者与居住地的关系,以及在当代做一个普通人的意义。--------------------「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主播】若含(微博 @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2:19 开头 我们终于合体录制了3:27 第一次合体见面录制的感受4:26 很多年的朋友再次见面的感受8:57 三人合体的大型夸夸现场,为什么我们希望在人生不同阶段收到来自朋友的反馈14:40 磬回国之后的体验和感受18:00 孟常忏悔时间20:40 关于“脱北者”的玩笑,我们对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感受31:20 生活环境对于创作者来说影响到底有多大?35:00 创作者个人的思考,以及关于书写对象的迷思40:00 我们和故乡的关系、矛盾以及情感46:50 要更加了解故乡,了解自己亲近的人应该切断与她们的共情而不是加强53:46 我们聊了聊对普通学的理解,普通学和躺平学有什么区别?56:20 如何好好做个普通人?1:05:00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1:06:00 真正重要的是,夺回我们对于普通的定义1:10:00 普通可以是一个褒义词1:18:00 最终,我们安生立命的东西是什么?【本期音乐】片头:Odd Ones - 菅野よう子片尾:Sparkle - 山下達郎【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5-291h 23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可能是什么【主播的话】在520这天,让我们来聊聊亲密关系的多样性。两人在真正成为「我们」之前,会经历各种试探、纠缠、幻想、磨合、诱惑、猜忌等等阶段,才可能成为「我们」。最终的「我们」不一定是美满或者被世俗所认可的结果,但前期的经历足够令人深刻铭记。「成为我们」也有很多种情况,可能是成为恋人、走进婚姻,也可能是其他的形式。在婚恋观念日益开放的今天,亲密关系的多样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期节目中,我们通过各自的体验,希望厘清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基本概念,也提出一些对于亲密关系的新鲜设想。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那些可能没有结果的情感劳动?那些没有导向结婚的亲密关系如何产生意义?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可能是什么?本期节目由两性健康品牌冈本赞助播出。【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5:21 年幼的时候,你们各自对于亲密关系和婚姻的想象是什么?影视剧里、或者周围人中,有没有让你们觉得是范式的关系?为什么?6:15 小时候对爱情的想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文学作品,特别是三毛的小说。植入浪漫爱的观念,8:56 影视剧一直在传递一种经典的、规训的样本,男女分别应该承担各自的性别角色,男性闯世界、女性守候。11:04 恋爱脑是植入给女性的范式,男性则是要去赢得世界,赢得世界了就可以赢得爱情。13:55 幼年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要不是金庸式的,要不是琼瑶式的。16:50 在自己经历了真正的亲密关系实践之后,对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否仍然抱有幻想?在哪一些层面祛魅了、又在哪一些层面仍保留着初心?21:02 仍然相信亲密关系中点亮你的美好部分,是缥缈人生中的一些亮光。祛魅的是,你爱上一个人是本能的,但要维持一段感情是需要智慧和理性的。25:10 没有对亲密关系祛魅,但对婚姻祛魅了:为什么人们一边说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另一边又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28:18 常老师的相亲角经历:彻底认清了,中国语境里的婚姻,跟感情和成长基本没有什么关系。33:48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结婚?结社生活的便利、无意识状态下就进入了婚姻。34:55 对于亲密关系可以达到的终极状态,我们的社会很缺乏除了婚姻之外的想象。爱的最高级到底是什么?“我愿意跟你呆着”38:36 心理学上讲的“爱的五种语言”42:57 盖茨跟梅琳达这27年的关系有意义吗?如果只是一对普通夫妇呢?47:23 人在生命过程中那些非结果、非导向性的东西,被否定了。“每一天都是真实的”,本身有意义47:46 我们的文化很难去celebrate一场分手52:29 两个人在暧昧期可能出现试探、纠缠、幻想、磨合、诱惑、猜忌,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如何看待暧昧期(dating)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那些可能没有结果的情感劳动?52:53 当前网络上婚恋的话语为什么趋于保守了?为什么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与性别领域里的张力进入情感领域有什么联系?55:24 网络话语在变得保守,但现实中在变得开放。性观念的普及,避孕技术的提升,dating文化其实更加盛行了1:01:34 两性交往的时候,对关系有不同的利理解,怎么处理?灰色地带、暧昧空间怎么处理?1:07:03 女生应该欲拒还迎?男生应该暴力表白?被性别剧本框住之后,很难真诚表达人和人之间的朴素互动。1:09:12 没有最终导向结婚的亲密关系有没有意义、应该怎么产生意义?【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5-201h 15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气候变化、代际正义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主播的话】「气候变化」似乎是只存在于媒体的国际新闻版、全球政经峰会和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危言”,跟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但对于本期嘉宾晓军来说,气候变化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从故乡山西的煤矿到现居地菲律宾的台风天。从「气候变化」到「气候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问题如同一面放大镜,把原有的社会问题或不平等愈加凸显出来:研究表明,社会边缘人群更易受到气候危机的伤害。我们邀请晓军来做客,从他十几年来参与和推动气候变化议题的感受和观察聊起,山西、北京、哥本哈根、马尼拉,他跟世界各地关心气候和未来的年轻人互动、协作,因为对于年轻世代来说,那听上去遥不可及的“盛世危言”,就是自己的未来——在尚无决定权的当下被决定了的未来。气候危机本质上就是人的危机。感谢「艾蔼计划」对本期节目的内容支持。【嘉宾】王晓军,亚洲气候行动者组织创始人和总干事,前媒体人,现居马尼拉【主播】孟常(微博@孟常)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2:15 晓军从山西老家的煤矿聊起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关注4:00 气候变化不只意味着气温变暖,也是更多极端天气的出现9:00 气候变化的不可见性和公众关注度不高有关系16:20 2021年迎来了气候议题的窗口期吗?18:10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候变化就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气候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20:15 气候危机是个放大镜,社会既有的边缘人群更易受到气候危机的伤害26:5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31:00 科普环节: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怎么理解?为何要把升温控制在1.5度?39:20 面对气候议题中的代际正义,年轻人如何做出改变42:30 个体能在衣食住行上为气候变化做些什么46:00 欧洲一些可持续和零废弃社群的实践案例1:02:00 人们的观念在变化,是否可能倒逼品牌和行业做出结构性的改变【本期音乐】Armik - Gypsy Flam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Chuang【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5-171h 13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观念是暂时的,但生活本身是永恒的【主播的话】经常使用中文互联网的朋友对于“木遥”这个ID应该不会陌生。从早年的BBS到现在的微博,他一直活跃在中文互联网的舆论场中。他身上有着不少标签:北大数学系毕业、在谷歌做过工程师,是根正苗红的理科生,也是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多年以来,他在社交媒体上日常地、真诚地分享生活、工作、工作之外的许多体验,还有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微博里谈及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美国政治、比特币、冥想、健身、医美...也有不少日常生活的碎碎念。这期节目我们从他近来的一项体验开始聊起。几年前,木遥前往蒙特利尔参加了一场为期十日的冥想内观营,在探索了自己的同时,也罕见地经历了一次濒死的体验。在这场从上海到纽约的连线聊天中,我们谈到了冥想与灵修、科学与宗教、表达与mansplaining、以及在当前的舆论环境里微博表达的私人性与公共性。【本期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嘉宾】木遥(微博@木遥)【本期剧透】3:23 木遥为什么拒绝了我们最初提议的另一个话题?5:15 我们各自对冥想的了解和体验9:10 冥想跟锻炼身体类似,是一个技能性的事而非观念性的事,内观是另一种形式的视力。10:50 无神论者在剥离了宗教性的部分之后,冥想体验会打折吗13:49 “内观营”的基本介绍17:25 十天的“内官营”里具体发生了什么?23:41 木遥在十天里遭遇的情绪崩溃29:38 感受到濒死的时候有后悔过吗32:44 “我有在mansplaining吗?”36:09 是如何开始意识到男性说教这件事?38:02 男生小时候受到的训练,逞能是会被鼓励的42:56 内观营之后,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佛家为什么把痛、苦分开?50:55 工作以外的这些生命体验和探索是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念书为什么不该是成长的主要方式?59:25 学校里并行的两套价值观:成绩和受欢迎程度1:00:34 冥想在城市中产白领间流行,是否让它拥有了阶级属性和符号意义吗1:04:51 在进入新体验时,怎么平衡自己的既有知识体系和新体验的关系?1:08:54 木遥为什么希望更多谈论生活体验、而非价值观输出?1:19:23 木遥如何看待自己微博的私人性和公共性?【本期音乐】Carpenters - Top of the world【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木七果【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5-081h 25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创作者004|坚果兄弟:现实荒诞,我想活得有尊严【主播的话】最近,艺术家坚果兄弟做了一项社会艺术实践——在山东淄博,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火锅鱼店”。这项艺术行动旨在用幽默的方式来反映当地河流严重污染的现状。在近十年间,类似这样的艺术行动,坚果兄弟做了许许多多。而他最广为人知的艺术项目是在 2015 年所做的《尘埃计划》,那一年坚果兄弟在北京大街小巷行走了 100 天,将收集在吸尘器里的霾制成了一块砖,最后嵌入了正在施工的一面墙体当中,当年获得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如今,坚果已经不太想谈起曾经做过的艺术项目。事实上,如果你关注他的每一个作品,会发现那些艺术项目涵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环境、教育、反战到亲密关系,回答着关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基本问题。与天马行空的艺术点子比起来,坚果在说话的时候显得非常不善言辞。但这期节目依然非常值得一听,他与搭档,同时也是优秀的策展人郑宏彬和我们一起聊了聊做艺术路上的感受、方法以及意义。他说:“反抗是一种权利,而艺术对他来说就是反抗。”【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嘉宾】坚果兄弟,艺术家(微博:@坚果兄弟 公众号:情况有点复杂)郑宏彬,艺术家,策展人。曾与坚果共同策划反映小壕兔水污染事件、白石洲被迫拆迁事件等一系列艺术项目 (微博: @郑宏彬-)【本期剧透】8:15 坚果兄弟的艺术形式有点像是用艺术来写社评9:00 宏彬:坚果兄弟希望把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把一些大家已经麻木的议题,重新创造性地激活它11:50 坚果怎么理解自己所使用的艺术媒介?13:00 坚果最近的艺术项目:他们在全世界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火锅鱼店。14:00 淄博火锅鱼其实是重金属乡村巡演的一个号外项目17:00 每次做艺术项目的一些常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然后有一些奇思妙想的地方也是大家共同群策群力的结果20:05 类似的艺术项目点子是如何诞生的?25:40 以白石洲的艺术项目为例32:00 淄博火锅鱼项目的插曲——被米其林投诉37:00 这些艺术项目最终导向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和艺术家自身的期待有出入吗?41:00 小壕兔水污染事件以及后续的影响——可能不是具体的改变,而是一种朝向的改变55:00 坚果和宏斌分别是如何走上艺术家之路的?1:04:00 做艺术对社会现实本能的关注来自于哪里?1:13:00 艺术家如何养活自己?【相关资料】坚果兄弟官方网站 坚果兄弟:一席演讲—一个年轻人的理想生活【本期音乐】片头:Bobby Timmons - Moanin'片尾:Bobby Timmons - Someone to Watch over M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5-011h 1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一位女性外交官和她的中国纪行【主播的话】90年代中期,20多岁的英国人 Caroline 来中国背包旅行,不会说中文的她,坐火车去了北京、西安、阳朔、广州等地。2020年疫情期间,她以英国历史上第二任女性驻华大使的身份重访中国,开始了她新的中国旅程。她也有了一个中文名:吴若兰。我们和《别任性》的 Alex 邀她录了一期节目,聊了聊她在中国的旅行、从家乡考文垂到剑桥的教育经历、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穿梭的思考,以及身为一名女性外交官,意味着什么。【嘉宾】Alexwood,”BIE的女孩“主理人,播客《别任性》主播吴若兰,英国驻华大使【主播】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1:30 中文名吴若兰的来源2:30 在中国使用社交媒体4:30 90年代第一次来中国做背包客的经历5:30 开始上夜校学汉语7:50 90年代在中国旅行,不会讲中文,就靠 lonely planet?9:45 做外交官之后,还能随意到处旅行吗?12:28 春节在当地人家里过的13:32 法语、德文、俄文,语言学习能力如何来的16:20 关注女性教育权的议题,源于在考文垂长大的经历17:40 母亲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8:40 英国议会30%以上是女性议员20:40 在英国脱欧中,负责“不离开欧洲”部分的谈判21:30 媒体如何呈现女性形象23:10 作为外交官如何设计自己的着装风格和公众形象?30:30 历史上第二位女性驻华大使34:30 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38:30 制定政策时需要更多女性的声音41:30 如果一位女孩想成为外交官【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2547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 02|归来与启程【主播的话】时隔两个多月,不时夜谈终于回归了!这期节目比较特别,它是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夜晚分别录制完成的,中间相隔了一个月时间。为了让内容听起来更丰富,我们把两期夜谈内容剪辑到了一起,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听起来可能会有某种迅速跨越了时间的奇异感受。本期节目是「不时夜谈」的第二期,我们聊了聊最近状态的变化、未来的计划、春节的大理旅行、对舆论环境的观察以及最近喜欢的电影和书。———————————————————————————「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主播】若含(微博 @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孟常(微博@孟常)【本期剧透】上部4:30 磬从海外回国的过程和难度6:18 若含也要启程去欧洲念书了,但我们不会解散!9:40 工作一段时间去念书会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希望尝试什么17:11 我们重新聊了聊留学这个话题29:00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无依之地》下部40:00 磬已经回来啦!撒花,隔离的感受。51:32 我们对于上期节目“出育率断崖与老龄化”的一些反馈和补充59:32 最近在舆论场上出现的“取消文化”背后是什么导致的?1:09:11 聊完了严肃的,还有一些寄情山水的内容——大理之旅的分享【相关资料】电影:《布鲁克林》约翰·克劳利    《无依之地》赵婷书: 《回归故里》-迪迪埃·埃里蓬【本期音乐】片头:Breakfast in Bed-Jazzinuf 片尾:The Magic Carpet-Jazzinuf【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181h 23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出生率断崖与老龄化,会倒逼一个善待生命的社会吗?【主播的话】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串台主播是我们的老朋友凉意。熟悉不合时宜的听友们可能会记得,去年我们曾录过一期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节目。凉意本人是一名非暴力沟通培训师。本期节目我们从一个今年以来引发关注的社会现象谈起:出生率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养老的讨论。我们从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聊到对于生育、女性处境、社会政策、养老很多问题。本期节目也可以在凉意的播客《超智游戏》【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串台主播】凉意(公众号:有点凉意;播客:超智游戏)【本期剧透】9:15 2021年初的“离婚冷静期”和关于出生率的一些数据10:34 从我们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为什么会关注养老问题17:41 疫情下各国出生率都在锐减,全球减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2:24 如何理解生育率下滑、进入老龄化这个现象?23:46 凉意为何觉得是掉进了“提问的陷阱”?29:12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35:00 促使反思:我们生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40:26 不想我的太太因为生育而“坐牢”49:03 能否接受孩子跟我们自己没有基因上的联系?55:07 每个人都活成一个孤岛,缺失了传承的经验58:53 男性人口学者讨论生育和女性,像是农户在讨论牲口1:06:38 女性能够享受生育权利是她们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1:10:36 影视作品里的末日题材,重启社会的渴望是怎么来的1:14:52 你们怎样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的?【本期音乐】La Mer (Beyond the Sea) – Avalon Jazz Band【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圆圆【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111h 2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反思性别刻板印象:练瑜伽的男性与打拳击的女性【主播的话】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地狱。健身作为一种当代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年轻人的青睐,性别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引人关注。传统上人们认为,女性会更偏好柔软型的运动,如瑜伽;而男性会更偏好力量型的运动,如拳击。然而,天猫消费洞察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购买拳击手套、而越来越多的男性正在购买瑜伽垫。男性练瑜伽和女性打拳击的背后,既是跨性别消费的流行,也是中产健身方式的变化。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各自的健身经验聊起,谈到运动里的性别刻板印象与污名化,健身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身体的关系。本集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天猫联合出品。【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1:43 我们各自的健身经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健康是一种什么感觉8:19 成长过程中运动意识是如何崛起的 11:53 足球爱好者社群与男性共同体16:04 关于运动的性别刻板印象18:18 孟常的瑜伽体验23:53 会去上瑜伽课的男生很拉好感26:24 不同的瑜伽类型和瑜伽课的“内卷化”32:13 瑜伽的历史:最开始是贵族男性练,但为何后来不被认为是男性运动?34:33 运动作为一种社交货币,联结社群的作用38:22 报告显示,瑜伽又正在变成城市年轻男性的新爱好40:55 打拳击的女性也在越来越多,一个硬币的两面45:42 “不在框架内的自由感”,觉得这个人不受限47:36 我们应该朝去性别化的方向去看待健身这件事50:12 挥拳的时刻,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一种决定感53:54 运动、消费、流行文化与平台的相互影响58:07 运动带给我们心态上的变化:意识到身体潜力的魔盒【延伸阅读】天猫趋势中心联合青年志发布的《打造Z世代下的他品牌》【本期音乐】片头/片尾音乐:Orbiting a single planet by Quantum Jazz【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071h 0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在有性别意识的亲密关系里,重写性别剧本【主播的话】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女权主义者还是「直男」,抛开观念和言语,总是要活在具体的生活日常和生命经验里。所以,ta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ta们结为伴侣、组成家庭后如何实践?当「性别」从舆论场进入最亲密的场域,所谓的”对立“就被隐没、抚平了吗?如果伴侣双方都具备现代性别意识,可以给亲密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节目邀请了两对伴侣进行对谈:沈老师和商老师,郭导和孟常。孟常和沈老师刚刚合作录制了一个专门聊社会性别的系列播客「在2021年聊性别」,即将在小宇宙上线,所以想趁这个机会邀请各自的伴侣来聊一期番外,看性别意识是否真的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以及为什么在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有性别意识。【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郭容非 ,导演沈奕斐,复旦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婚姻、爱情和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主讲人,「沈奕斐的播客」主播商建刚,法律人,「沈奕斐的播客」主播【本期剧透】05:00 到底什么是性别意识?07:14 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是女权主义者是怎样一种体验?12:59 男性女权主义者可能吗?18:04 存在“伪女权”吗?19:40 性别意识可以如何改变男性?25:30 性别意识如何化解亲密关系中的矛盾?26:05 男人不给女人花钱是不够爱?29:00 跳出性别规训让关系更轻松37:30 女性更擅长整理家务,男性不该用化妆品?39:00 没有性别意识的中年男性会很惨50:20 职场中的性别歧视64:00 在亲密关系中女性该起主导作用?68:00 如何用性别意识处理两性差异?74:00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有性别意识?【延伸阅读】如果你对系列播客「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可以在「小宇宙首页」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首发一个月内都可以半价24.9元购买。现在节目已经更新到第6集,接下来每周一会固定更新2-3期,一共13集,提纲在购买页面上,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本期音乐】Mystery Of Love - Sufjan StevensJust Like Honey -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阿澄【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061h 2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创作者003|李静睿:只有日常生活是不够的,人需要公共生活【主播的话】有八年时间,记者李静睿冲在新闻的一线,报道变幻的大时代;随后十年,作家李静睿“躲”进了虚构的世界,写起小说;在互联网上,她以“阿花”而被人熟知,分享生活,评述世事。本期创作者系列,我们请来了关注已久的“老朋友”阿花,聊聊她这些年从记者到作家的学思历程。阿花还是会羡慕那些还在做记者的朋友,而自己做了“逃兵”,远远地用小说进行表达,她说,作家自有其公共责任,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记者提供事实,人是不能够被日常生活淹没的。【主播】孟常(微博:@孟常)若含(微博:@_若含)【嘉宾】李静睿,作家,著有《慎余堂》《北方大道》等。(微博:@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本期剧透】03:41 从阿花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慎余堂》的创作聊起15:10 小说创作的周期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惶恐和不确定感的17:00 家乡是滋养和影响作家很重要的因素,作家很难抗拒18:00 全职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22:20 阿花:很怀念做记者的那段日子,08年经历了重大的精神转变28:00 很羡慕和尊重还留在一线的记者朋友34:00 面对复杂的大时代,如何平衡躲进书斋和公共发声?35:00 公共生活需要专业的机构和记者提供事实,只有观点是不够的39:00 写作的公共性44:00 警惕被日常生活淹没,并不是占据主流的生活范式就值得追求46:00 家庭和育儿生活对知识人意味着什么?53:00 阿花如何回应当代生活的现实焦虑55:10 阿花聊如何跟伴侣探讨观念【本期音乐】片头:月-いろのみ片尾:呼吸-いろのみ【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021h 14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看机器猫长大的80后,成为了最焦虑的父母【主播的话】我们又聊了教育焦虑。一直以为这是离我们三人很遥远的“社会议题”,直到最近才意识到,那些加入”教育军备竞争“的年轻父母中,已经悄然出现了我们同龄人的身影。 而80后们,正处于ta们的30-40岁,全副武装投身在这个时代的苦与乐里。这是一期和播客“问题青年”的串台,我们邀请了「少年大不同」主理人陈瑜,探讨教育在当代的问题和可能性。陈瑜是记者出身,后来长期从事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很多一手的教育观察和家庭案例。一个前来寻求帮助的孩子曾对她说:爸爸妈妈活得不幸福,我不要过那样的生活。如果我们这代为人父母者希望改变“教育”的底层代码,可能在想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希望度过怎样的一生。需要持续自我教育和成长的,是每一个成年人。【主播】孟常(微博:@孟常)【嘉宾】Lisa,「问题青年」主播,「青年志」创始人,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陈瑜,「少年大不同」主理人,去年开始做「少年发声」栏目,亲自采访了20多个孩子。【本期剧透】04:05 今天学历贬值给家长和社会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本质原因是今天“唯分数论”、“唯金钱论”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主导,家长似乎已经被裹挟到无从思考。本质上就是不能接受孩子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06:45 上升渠道流动性的下降带来整个社会分化,传导到了教育领域,导致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倾斜和分化。12:44 中上收入和高学历家庭通过激烈的鸡娃竞争,意图完成精英的自我复制。17:39 学历不代表一个家长的格局和眼界。21:02 不同代际的家长是否会呈现出对教育的态度的不同?80后家长的焦虑性是更猛烈的。28:22 如果把孩子当作品来塑造,他们的情绪和心理会有很大压力,因为谁都不能背负另一个人的期待。30:52 但凡有闲暇时间的孩子,都有自我探索的可能,会生发出相应的兴趣,产生“学习动力”。40:32 为什么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学业至上”的观念,家长变成辅导员,亲子关系的疏忽,对孩子情绪关照的缺失,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54:29 爸爸妈妈应尽职责,可能是要去挖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资源,最后让他去成为他自己。59:01 作为家长,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如何在未来过上一个好的人生,而不是帮助TA考学和就业的。01:00:50 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是要培养孩子构建幸福的能力,二是TA的自我实现以及与他人的共建。01:03:28 我们现在聊到关于教育的焦虑,其实都是在对教育进行采购。01:18:01 认识到教育系统中的异化,真正意识到它是不对的,就不会再焦虑是否“比别人强”,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有毒的、被异化的。01:20:51 在这条唯一的轨道上恶性竞争,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者。与其花费全部精力拼命奔波,不如接纳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培养他的特长,让他有对自己这个人的自信。【延伸阅读】《爱、金钱和孩子》[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 (Matthias Doepke) / [美]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美] 劳伦·A·里韦拉【本期音乐】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Pink FloydMelancholia - Godmode【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后期制作】王黎子【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4-021h 2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创作者002 | 彭剑斌:我从来没有准备好要成为一个作家【主播的话】彭剑斌生于湖南。高中原本是一个成绩优异的理科生,爱上文学后,突然一发不可收拾,果断弃理从文。读大学时,他一直默默写,既不给人看也不发表。毕业后在贵州成为业务员,他的小说集《不检点与倍缠绵书》就诞生在穿梭于不同地点间的路途中。在我们的对谈中,他提到过去从没想过自己的作品会被发表,会成为一个作家。创作最初只是单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本期节目里,我们与获得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者”提名的彭剑斌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的漫谈。从他的家乡湖南聊到书写对象贵州,从他的文学启蒙谈到作方法,这期节目尝试回答:文学可以为我们关照人类提供一些怎样的想象。【嘉宾】彭剑斌:著有《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本期剧透】3:10 从彭剑斌的两部作品《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聊起7:15 在贵州“写诗”是一种很少人尝试,并且也很特别的事情9:50 作者所指的书里的“南方语言?是什么,如何应对语言的欧化问题?13:00 彭剑斌分享自己的文学启蒙经历17:18 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样的意义?21:43 作为一个创作者,作家如何去处理和潜在读者之间的关系?26:20 文学创作的冲动来自于哪里?作者会区分公共表达和私人表达吗?32:00 我们各自的文学启蒙经历,抽屉文学对那一代青年的影响34:00 北大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小说家而是培养文学批判家,评论家40:52 家乡对于创作者的影响是什么?文学上的帮助是什么?50:14 当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你的触觉会变得钝化。流动和漂泊的感觉就不会那么敏锐1:03:00 写作的时候对于不构成重大意义的细节产生感知。“写作遵循生活的动向,语言也是生活世界里的语言”1:17:00 “在 20 多岁时,我在写作上很有优越感,等我到了 30 多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别人写得不好,是因为生活过得比较好。ta 们在生活上是成功的人,而我是失败了的人。”【本期音乐】片头曲:Sonata in E Minor, BWV 1023: Adagio ma non troppo - Davitt Moroney片尾曲: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in G Minor, BWV 1029: II. Adagio - Jordi Savall【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3-261h 24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记者、女性、异乡人:关于身份认同的一次漫谈【主播的话】在一个杂草丛生的世界里,成为记者是一个有些偶然又有些必然的事件。在意外成为一名驻外记者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女性榜样。我们在记者的职场上拓荒,在异乡人的挣扎里书写,在女性身份带来的恶意与善意之间反思与寻路。是这些女性同行和女性榜样一直在提醒我世界的广阔,和成为人的广阔。【主播】王磬(微博@王磬)【嘉宾】lulu:某中文媒体的国际版主编,常驻布鲁塞尔,专长跨境的国际报道,“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报道中国”。Indie:某国际媒体的驻美记者,兼有中文报道和英文报道,文字、广播、电视均有涉猎,“给中国解释世界、向世界报道中国”。【本期剧透】5:06 围绕我们共同关心的三个身份:女性、记者、In-Betweener6:27 你们如何对“成为一名记者”产生兴趣,现在所从事的细分工种是什么10:09 新闻是一扇传送门,通过这扇门去接触到不同的人13:46 哪些女性记者对你们产生了榜样式的影响(role model)17:57 如何看待“讲故事”(storytelling)的魔力和吸引力?23:06 成长过程中是在哪些时刻体认到自己的女性身份27:32 来自年长女性的恶意有时候可能是最伤害女性的30:43 出国多年之后,如何弥合与国内家人之间的认知鸿沟33:17 中国与世界的摩擦,驻外记者往往最先感受到水温变化37:14 对中国身份的认同、对出国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44:59 我们各自对于好新闻的定义49:58 中外媒体上存在“时差” 51:29 如何看待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个性化表达1:00:06 选择出国旅居:在他乡看到的都是给故乡的启示1:07:49 探索去中心化的生存方式,寻找离散现实里共通的人类体验1:09:13 驻外记者 vs 移民作家的角色变化1:11:05 向中文读者解释世界,为世界报道中国,可以不矛盾1:18:38 何伟的报道里很少出现美国,但中国记者似乎都难避免“China obssesion”1:25:29 初心问题:为什么到现在还在做记者?1:33:56 三十岁对你们各自来说意味着什么?【延伸阅读】lulu一席演讲《在边界,在孤岛》【本期音乐】The Newsroom【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3-191h 3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成为母亲:关于育儿、母职和女性生命叙事【主播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母亲“要么被框定于只属于女性的生命叙事,要么被赋予了过多的社会化阐释。当它与当代生活里的焦虑叙事合流,育儿围城内外的人,态度似乎都变得暧昧起来。过去的观念已然陈旧,新的共识还在路上。真正重要的是,它对于女性自身来说,意味着什么。当一个现代女性决定成为母亲,她会进入怎样的情境:孕期会很难熬吗?会产后抑郁吗?伴侣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陪伴吗?要付出事业上的代价吗?抽象的观念需要具体的生命经验去确认。我们去找年糕妈妈聊了聊,她是最早在互联网上活跃的母婴育儿博主之一,也联结了无数的中国家庭和妈妈群体。糕妈最近刚出了书,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怀孕和育儿的经历,与我们一起反思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父亲的育儿职责,以及一种良性的、父母平等参与的育儿实践。本期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年糕妈妈联合推出。【嘉宾】年糕妈妈(微博:年糕妈妈)知名母婴育儿博主,著有《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0:42 开场,年糕妈妈介绍,知名育儿博主,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1:40 为什么我们会关注生育和育儿这个话题,过去的观念是陈旧的3:40 作为一名医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育儿博主这条道路?4:43 在育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惑,因此展开了寻证和大量搜索资料的学习过程6:10 当成为一个挑战大众常识的孕妇之后,糕妈收获到的惊喜和遇到的挑战分别是什么?8:10 如今社会上有哪些关于生育的陈旧观念,比如孕期不能喝咖啡,不能有性生活,这是真的吗?10:21 大众对于怀孕母亲的判断和谬误通常来自于哪里?12:10 成为母亲就等于牺牲吗?14:37 糕妈在怀第一胎和第二胎时完全不同的体验和心态16:15 糕妈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也赋能了更多女性20:11 女性如何去抵抗社会的规训,经济独立很重要 28:00 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30:00父亲在育儿当中承担的角色,应该如何与男人共同分担育儿职责33:00 欧洲的制度如何保障父亲承担更多育儿职责 39:00 如何转变伴侣对待育儿的态度48:00 东亚社会丧偶式育儿的现状51:00 女性的第二轮班53:00 年糕妈妈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和抵抗育儿焦虑的方法56:00 生活即教育1:01:00 怀孕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糕妈自己的经历—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设限【本期音乐】片头音乐:Springish by Gillicuddy片尾音乐: Passing Fields by Quantum Jazz【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3-121h 1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合时宜X小声喧哗:我们想在荧幕里看到什么样的女性形象(下)【主播的话】这是两期 3.8 妇女节特辑节目。今年二月份,《小声喧哗》与《不合时宜》的六个女主播在 Clubhouse 上联合主持了一个房间,邀请大家来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荧幕女性形象。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有近五十个听众分享了看法。我们把这些看法记录了下来,并整理出了六个大类的“建议”: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希望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怎样的女性形象?人们想要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扩展自己生活的蓝本。我们想要看到和我们讲同一种语言、拥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来演绎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全球流行文化产品井喷的今天,我们依然如此依赖中文的影视作品,并渴望其中出现更多我们想要看到的形象,特别是更真实的、更丰富的、更具能动性的女性形象。这次特辑节目就围绕着这六个大类展开。在这场跨越五个时区的对谈中,我们梳理了 CH 的讨论素材,回顾了我们各自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并从普通观众(而非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期许。这些期许,有的可能已经正在落地,有的可能离现实还很远,听上去像是“对着星星许愿”。但我们仍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真。哪怕只是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哪怕只是出现在网文里。我们这样喊出来,希望有人可以听到,有人可以开始书写。【主播】若含(微博@_ 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Izzy (微博@ lzzy-伊贼)Afra (微博 @Afrabot)Ina (微博 @靠谱青年 Ina)Diaodiao【本期剧透】2:45 我们希望看到现代空间里不被奇观化的少数民族女性7:40 少数民族女性不应只是被想象成来自异域的性资源10:36 少数民族不只是出现在古装剧里作为工具人,也应当更多出现在都市剧里11:20 认识到少数民族争取荧幕代表的合理性,肯定他们“被看见”的需求15:30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女性视角的创作,用女性视角的镜头语言,探索“女性凝视”20:54 想要看到“向上打破天花板”、“向下踢碎下水道”的女性形象22:03 向上突破:女性如何通过探索个人生命的经验变成更丰富、更宽广的人?29:28 向下突破:想要看到“恶女”,有娱乐性的无因女反派,不要在男性的注视下出场37:19 向下突破:想要看到道德不完美的女性,小三作主角的影视剧,不要让打在小三脸上的那一巴掌打掉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复杂情感的可能【本期音乐】片头曲:Drop Point - Bryan Teoh片尾曲:Hold on a Sec - Bryan Teoh【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 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3-0750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合时宜X小声喧哗:我们想在荧幕里看到什么样的女性形象(上)【主播的话】这是两期3.8.妇女节特辑节目。今年二月份,《小声喧哗》与《不合时宜》的六个女主播在Clubhouse上联合主持了一个房间,邀请大家来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荧幕女性形象。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有近五十个听众分享了看法。我们把这些看法记录了下来,并整理出了六个大类的“建议”: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希望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怎样的女性形象?人们想要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扩展自己生活的蓝本。我们想要看到和我们讲同一种语言、拥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来演绎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全球流行文化产品井喷的今天,我们依然如此依赖中文的影视作品,并渴望其中出现更多我们想要看到的形象,特别是更真实的、更丰富的、更具能动性的女性形象。这次特辑节目就围绕着这六个大类展开。在这场跨越五个时区的对谈中,我们梳理了CH的讨论素材,回顾了我们各自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并从普通观众(而非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期许。这些期许,有的可能已经正在落地,有的可能离现实还很远,听上去像是“对着星星许愿”。但我们仍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真。哪怕只是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哪怕只是出现在网文里。我们这样喊出来,希望有人可以听到,有人可以开始书写。【主播】若含(微博@_ 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Izzy (微博@ lzzy-伊贼)Afra (微博 @Afrabot)Ina (微博 @靠谱青年 Ina)Diaodiao【本期剧透】2:35 开场介绍,为什么我们会录制这样一期节目7:43 想要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12:09 《Eighth Grade》呈现了非常真实的少年形象,在国内呈现不同年龄层青少年的剧集还有《少年的你》《过春天》以及《隐秘的角落》等等18:43 CH 上有一位听众分享到希望呈现像自己妈妈这样的成功女性24:37 我们希望看到的不同年龄段的真实女性更多在荧幕上呈现,一方面是年龄和外貌上的真实,第二是她们所面临的情境的真实30:34 想要看到更多女性友谊与互助的作品34:45 女性友谊这个词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36:56 友谊这个概念对于女性来说都是很晚的概念,不仅是女性之间的友谊,也包括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友谊38:26 想要看到更多正常的女性身体/形象42:23 为什么在中文世界荧幕上特别缺乏长得像正常人形象的演员46:10 对美的无限追求甚至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追求【本期音乐】片头曲:Drop Point - Bryan Teoh片尾曲:Hold on a Sec - Bryan Teoh【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3-0654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反家暴路上的20年:法律、观念与女性情谊【主播的话】即将到来的三月,是中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五周年。我们邀请了妇女权利工作者冯媛老师来到我们节目,她同时也是「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的发起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和推动性别平等。在20年前,她开始呼吁制定反家暴法,随后自下而上推动立法15年。在家暴法正式颁布后,她所在的「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每年都会发布关于该法律实施情况的监察报告。在本期节目当中,我们和冯媛老师共同厘清了家暴的形式,家暴形成的原因以及大众对家暴事件当事人普遍的误解。冯媛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几十年来在一线进行倡导和服务的心路历程,终止家暴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要保持愤怒、希望和行动。希望这期节目也能把能量传递给你们。【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冯媛,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发起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发起人【本期剧透】2:30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中国的反家暴现状情况,梳理和总结;疫情也使得全球家暴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为什么“家暴”话题需要不断被提起,不断被重申3:48 马金瑜的案件,折射了大众对于家暴受害者普遍的误解7:53 家庭暴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家庭暴力在任何一个社会和文化当中都存在,我们没必要强调一个人是什么族,或是来自什么地方,这样容易给这样的人群贴标签11:36 不管是大众还是从事妇女权益的专业人士,在这几年间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13:10 如果爱用一种剥夺权力的方式来表达,那么也是一种“暴力”15:06 家庭暴力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 20%-60% 之间。目前中国的现状如何?17:35 在进行一线援助时,会如何给这些前来求助的人解释“暴力”的概念,求助者是否会出现对于“家暴受害者”标签的抵触心理?21:12 马金瑜的案件当中,为什么大众总是会想象一个“完美受害者”的形象?为什么谴责受害者是不对的。25:46 公众舆论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暴力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为什么说这样的讲法是欠妥的。大家应该强调的应该是“任何时候终止家庭暴力都不晚”。31:45 “有毒的男性气概”为什么和暴力是有关系的。男性气概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主张强权的,但也有一些果断、勇敢、担当的品质。我们如何正确去看待。35:35 施暴者是否拥有一些共性?是否也有他们的无奈?38:56 暴力之所以变得普遍,与从小缺乏情感教育有关40:58 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为什么是一个里程碑?47:24 中国《反家暴法》实施五周年,执行情况如何?有哪些局限性?52:35 人身安全保护令,现实中为何有的受害者“不知道、不愿用、不敢用?55:24 欧洲和国际的反家暴经验:性别平等做得更好的国家,反家暴现象少一点1:03:08 从domestic violence到gender-based violence,从家庭暴力到亲密关系暴力,用词改换意味着什么?1:10:42 联合国的SDG5.2目标,具体来说有哪些内容,我们距离实现它还有多远的路要走?1:17:00 作为援助者,如何在个人层面消化暴力事件中的丑陋面向,并把负能量转化为行动力?1:26:31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遭遇类似的暴力事件,我们可以如何进行帮助?【本期音乐】片头曲/片尾曲:If I Can't Dance It's Not My Revolution by Quantum Jazz【延伸阅读】*** 关于反家暴的求助信息 ***为平反暴力热线:15117905157(推荐求助拨打)微信求助号:equality-beijing邮箱:equality-cn@hotmail.com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官方网站:http://www.equality-beijing.org/【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2-261h 31不合时宜2021-02-191h 1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学院里的资本主义:今天的大学还是象牙塔吗【主播的话】上个月的一篇刷屏文《985高校青年教师,身不由己追热点》引起了人们对于青年学者生存现状的关注。高校劳动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术界是一个特殊的劳动雇佣行业。在今天,大学仍然是象牙塔吗?资本主义的逻辑如何渗入高校的结构?身处其中的青年学者们有怎样的抗争可能?社会该如何合理地看待学者的身份?今天的年轻人还应该选择做学术吗?【主播】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焦姣,美国史青年学者,现在国内某高校任职杨阳,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在国内某高校任职骆斯航,留美政治学博士候选人【本期剧透】5:43 嘉宾各自结合经验讲述学术体制近年来出现的变化25:56 对家境不够好的学生,是否会劝退他们走上学术道路42:19 学院资本主义与高校公司化的过程48:49 冷战对美国文科制度造成的影响53:50 学院资本主义在英国的情况57:38 中国学者只能做中国相关的研究吗?1:17:55 高校劳工组成工会,会是出路吗1:33:33 如何合理地看待学术劳工的身份?【延伸阅读】《985高校青年教师,身不由己追热点》《学术劳工,联合起来》《慢教授》《兼任下流:流浪博士何處去》【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2-101h 4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我是谁、我们是谁:历史的本质与意义【主播的话】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为什么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我们”如何在世界中辨认出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谁、“他们又是谁”?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贯穿了学者施展的治学生涯。学生时代的他决定从学习工科转向学习历史,希望通过历史学的工具弄清楚这些问题。那时施展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生,所以中国才是今天这个样子。于是他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去看”,硕士学的是英国史,希望搞清楚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读了三年之后他意识到,用资本主义解释中国是完全不够的,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主题其实是革命。所以他决定再“到革命的大本营去看看”,博士在北大研究了法国革命史。今天,施展因其对中国史的研究而为大众所熟知。他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开设的课程《中国史纲五十讲》为他收获不少拥趸。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史研究把中国人压缩成了汉族人,其实是个巨大的误区。他的研究将边疆史与中原史都纳入了中国史的范畴,试图尝试重新回答“究竟何谓中国”。在2020年的一本新著《破茧》中,施展写到:关于历史的记忆,实际上就是一个族群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深刻回答。历史学家如何记忆,这个民族就会如何记忆。历史学家的记忆,并不是对一个整齐划一的完美世界的描摹,而是要记录下真实世界的各种多愁善感,各种自生自发,各种无可奈何,各种不尽完美。生活的意义就在那种不完美、不整齐当中,倘若一切都是完美的,那就像一场永远都不可能输的游戏,意义也就干涸了。这期与施展教授的对谈中,我们从历史学的意义出发,聊到个体如何建立历史观、历史教育如何成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中国民间对于历史叙述的焦虑感、网络世界中存在的信息茧房、内卷、西方的中国研究等多个问题。【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施展:知名历史学家,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微博:施展世界)【本期剧透】3:09 从工科转去学历史的前因后果6:48 要了解当今的世界,为什么要回到历史中去12:16 作为普通个体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历史观15:24 德国学校里如何教授历史课17:25 历史的公共建构该通过怎样的机制去完成26:46 “封装式思维”会愈演愈烈吗31:51 挑战了“我们是谁”,挨骂吗35:31 左宗棠在清末的两件大事 42:20 民间正面临历史叙述的焦虑感:我们到底是谁?43:13 信息茧房,算法伦理,数字公正50:05 重大技术变迁引发的剧烈社会变化,历史早就演过了54:00 如何看待内卷1:03:12 如果要选一个“xx主义”的身份,你的答案是什么1:06:00 对西方的中国研究怎么看待?1:10:14 人文学科精致化之后,对于年轻研究者的建议1:14:27 打破信息茧房的办法【延伸阅读】《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施展 著《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 著【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2-051h 1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时夜谈 01|爱情真香,及其他【主播的话】「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在周中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本期节目是「不时夜谈」的第一期,我们聊了聊亲密关系与个人成长。【主播】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4:52 薛定谔的离京12:12 爱的公共性与纵身一跃主义者16:55 为什么需要“ego消消乐”21:20 Qing:关于感受力,人生意义,线性主义26:40 孟常:纵身一跃之后,如何重新理解弗洛姆、巴迪欧、韩炳哲?28:16 孟常:有了爱情之后,会恐惧吗?30:07 若含:从关系状态进入独处状态的体会40:50 孟常:失重、发烧、低到尘埃里?43:25 主播互夸环节:快速获得幸福感的方式是真诚地赞美对方01:13:43 最近在读的书、看的剧、见的朋友、去的地方、体会到的新东西【相关资料】播客:The Tim Ferriss Show电影:《雾中风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书:《单身女性的时代》-丽贝卡·特雷斯特《爱的三重奏》- 阿兰·巴迪欧《爱与之死》-韩炳哲【本期音乐】片头曲/片尾曲: New York Jazz loop by foolboymedia【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1-291h 31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反思过劳时代里,「工作」的意义【主播的话】在今天这个时代,超时工作,日夜加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唯有每一次弹入窗口的新闻,会提醒我们——这不对,也不应该。在今天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的发起人 Suji Yan,以及零工经济领域的研究者阿克加,一起聊了聊过劳时代下人们的处境以及解决之道。早在 2019 年,在程序员领域早已掀起过一场反对过度加班的“运动”,并且以 Suji 等人为代表提出了针对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制约方案,即「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这两位的背景很具代表性,前者是一位技术从业者,而后者更具社科视角,他们从不同领域出发补充了对 996 这个话题的思考维度。最终,我们回到「工作的意义」,聊了聊闲暇的重要性。这期节目或许并不能迅速改变我们的现状,但若你仍有一些选择权,至少可以在下一次做选择前,问问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Suji Yan,反 996 许可证(Anti 996 License)发起者阿克加,数字劳工领域研究者【本期剧透】2:00 2019 年 996 iCU 项目发起的背景介绍8:09 反 996 许可证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对于企业是否有约束力18:35 阿克加前段时间做外卖员的经历,为什么说“多等几分钟,少点几次外卖”这样的说法很虚伪?25:45 Free Labor(免费劳工)和 Player Labor(玩工),零工经济下算法如何放置诱饵让人们无休止加班33:00 是否有能够约束互联网公司的方式40:00 国外的一些实践:比如美国加州的 AB5 法案(规定大部分零工经济从业者应该被认为是公司正式雇员,享有合法权益)50:38 当算法出现问题,我们有可能为算法和技术加入伦理维度,从而矫正算法吗?55:00 为什么说我们还是应该警惕对大公司一边倒的讨伐声58:16 零工经济劳工现状为什么难以改变?根本原因是什么?1:13:00 对我们来说,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墨官儿【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1-231h 3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摆脱中产的教育和育儿焦虑:重新定义「何为教育」【主播的话】十年前,32岁的媒体人李梓新创办了「三明治」,试图理解自己和身边那些三十岁上下、不安分地尝试探索和创新的朋友。如今,李梓新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身处国内教育焦虑的漩涡中,而三明治也已成为了一个“十年都没火”、却在特定人群中颇有口碑的媒体和教育机构,试图通过写作和创意表达工作坊,帮助中国的少儿和成年人探索自我、独立思考。有感于近年来围绕都市中产家庭的教育和育儿焦虑,我找李梓新聊了聊。时常在媒体上撰写文章分析教育现象的他,如何理解当下的「教育焦虑」?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如何构建起一种”反焦虑“的叙事?身在系统里又不被系统局限,这在当下中国真的走得通吗?在谈话的最后,他指出了破除当下教育焦虑“谜思”的根本性思路:重新定义「教育」。如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我成长,父母能够真正接受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幸福、有价值有特点,但是不那么”成功“的人吗?能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剥离了家族对阶层和”成功“期望的命运吗?教育漩涡中的局中人如何作答,我不知道,或许身处于这「焦虑年代」的每个人都可以去思考:在“成功”叙事的围追堵截之下,一个人如何找到自我、如何独立思考和如何表达,还重要吗?【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李梓新,媒体人,「三明治」创始人,播客「新气集 ThinkAge」主播【本期剧透】04:00 三明治做了十年,李梓新从30岁到40岁08:00 每一代年轻人中都有不安分和积极探索的人,新的世代起点更好11:40 当年三明治关注和联结的那些30岁上下的年轻人,现在都去哪儿了?14:00 没有太强目的性,纯粹享受做事快乐的驱动好像越来越少看到了19:10 年轻世代更不敢“折腾”,可能是因为六零七零后父母作为改开一代普遍比较“强势”,年轻人很难有“议价能力”并更独立地成长23:00 小镇青年的生命状态可能更平衡?27:00 对教育资源的焦虑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外部时代一直在变化,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了32:00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怎么进入系统又不在系统里?李梓新对教育和育儿的理解35:00 不被焦虑感支配,首先要掌握信息权39:00 父母可能需要一点“不走寻常路”的勇气41:50 更根本地,我们可能要重新理解和定位「何为教育」44:50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人,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探索ta身上的独特性45:20 三明治希望探索如何让一个人通过阅读、写作和创意表达获得个体的成长和认知48:40 当下的孩子们,中文比英语基础更差,因为传统语言教育是失败的51:00 没有完美的教育,英国美国的教育也未必就最好,教育中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54:50 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拷问:父母能否不把家族阶级和财富的预期放在孩子的“成功”上,相信ta们有自己的命运1:02:00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面临的课题:如何找到自我、如何独立思考和如何表达1:13:00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男性和女性共同承担育儿责任【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播客公社【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1-161h 1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当我们谈论自由主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主播的话】在日益撕裂的公共空间中,“自由主义”是一些人战斗的口号和高举的旗帜,也是是另一些人批判的对象和嘲讽的靶子。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自由主义的身影存在于几乎所有大事件的讨论中:新冠疫情下,国家防疫与个人自由的讨论;美国大选中,左右派对自由主义的双重攻击;法国伊斯兰与世俗化争论中,自由主义与宗教的纠缠;还有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碰撞……尽管自由主义是一个如此高频出现的概念,但要说清它的内涵却并非易事。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如何形塑了我们当今的世界?【主播】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徐曦白,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译者,欧美政治媒体作者(微博@小白的鹦鹉螺)张新刚,高校学者,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本期剧透】6:12《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一书简介10:39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500年形成的一套非常严格的国家制度的安排,需要把它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来对待14:10 自由主义在当代被限制得很狭隘14:59 美国大选中,自由主义为什么会同时遭遇来自左右派的攻击20:04 自由主义的极简历史26:55 自由主义可以怎样帮助我们理解疫情之下国家与公民的关系35:57 自由主义在欧洲与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对话关系43:08 自由主义在中文世界有怎样的接收史?53:04 中国语境下对于自由主义反思与西方语境有什么不一样55:41 在个人自由和福利国家之间做选择,这是一个伪命题55:42 性别维度为何被自由主义者漏掉了 1:03:19 政治学为何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延伸阅读】《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1-091h 1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选择联结和共情,是不想世界被丛林法则占领【主播的话】你希望这个世界是温柔的、还是残酷的?在2020年的末尾,方可成跟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新项目“放晴公园”,开篇词里写道:“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打开手机看消息总是感到沮丧:灾难、瘟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以及越来越脆弱的地球。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互联网上遍布着黑暗的力量:评论区被喷子占领,认真友好的交流让位给宣泄和攻讦,公共讨论被关闭,令人走向自闭。”对于这些现象,“放晴公园”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太需要一个光明的角落,照亮人心之中的美好一面,让人与人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结,互相守望,互相支持。”从博客时代的公共发声,到发起致力于学术科普的“政见”、再到创立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的“新闻实验室”,“建立联结”始终是方可成的关键词。哪怕在遭遇了中文世界残酷的的网络暴力之后,他也没有因此走向消沉或是走向犬儒,而是更加坚信“联结”的重要性:如果世界就是温柔与残酷两种价值观在竞争,我们将需要更多的联结与更深的共情,才能不让世界丛林法则占领。这是我们在2021年的第一期节目。希望这期与方可成的对谈,能给你迎接新年所需要的希望、勇气、力量。【主播】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方可成:传媒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放晴公园”主理人(微博@放晴公园)【本期剧透】06:21 做学者与做记者,焦虑有所不同 08:00 2020年并不是突然变糟糕的,而是早就埋下种子11:13 坏消息太多,新闻头条标准变高13:13 如何消化负面新闻和由此而来的负能量17:05 大多数人其实没必要比别人早一秒知道新闻20:12 新闻是有偏向的,它并不是像镜子一样地反应真实世界,而是更像哈哈镜23:27 媒体的两难:特朗普下台后流量下降了25:47 调查报道只是新闻的一个功能,新闻的作用有:scrutinize,inform,dialogue,entertain等27:07 “解困式新闻”:乐观&悲观+行动&不行动,构建的坐标轴31:17 如何看待丧文化38:30 从政见到新闻实验室到B站,如何看待联结43:52 如何看待对方阵营里的联结45:09 被网暴之后心态的变化48:41 为什么想做“放晴公园”51:46 海外华人在2020年的境遇:这个世界还会好吗57:49 对2021的展望【本期音乐】片头音乐 - Always With Me - Spirited Away (Piano)片尾音乐 - Forever Young - Joan Baez【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Brook【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1-01-0159 min不合时宜2020-12-3110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我们与服饰的关系,时尚与审美的变迁【主播的话】在我们曾经的节目中,探讨过我们与城市的关系,我们与房子的关系,我们与宠物关系。而衣服作为一个日常中最为常见的物件,我们与它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在挑选每天穿什么——这样一个再日常不过的选择背后,折射着人们什么样的心理和社会思潮?在这一期节目当中,我们与两位淘宝 iFashion 品牌旗下的时尚主理人畅谈了关于世界各地时尚文化的特点,以及如今中国时尚的趋势变迁。主播 @孟常 也分享了他曾经创立时尚品牌的经历。本期节目由淘宝赞助播出。【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王逅逅,淘宝 iFashion品牌店 Other Store 主理人(微博@王逅逅) 席林鸿,淘宝 iFashion 品牌店易碎商店主理人【本期剧透】02:55 开场介绍03:33 嘉宾们分别都是因为什么契机进入了时尚行业09:22 林鸿家族三代制衣的故事,父母那一代更敢穿吗?10:38 当年轻的设计师们进入服装产业后,在审美和选择上会有什么不同?12:00 穿衣自由真的存在吗?14:15 林鸿在日本留学期间所观察到了“穿衣自由”16:50 人们对于衣服的选择在过去几年当中似乎越来越保守了,但同时也更加去中心化了。19:42 逅逅最早开始从事时尚博主的故事23:31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饰文化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日系服饰文化对于国内年轻人的影响?27:12 日系风格比较杂糅,法式风格更加简约,而纽约的穿衣风格就更倾向于把野心穿在自己身上32:10 欧洲的时尚文化特点39:58 中国本土的时尚风格变迁51:00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穿真维斯和美特斯邦威了?58:37 中国的时尚和其他地区时尚的区别,在供应链上会有很大的区别66:36 日本服饰文化的特点以及传递的社会心理68:45 时尚对于我们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万冰冰【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2-261h 16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在理性完胜荷尔蒙的时代,相信青年的生命可能【主播的话】2010年前后待在北京的时候,我认识了 Lisa 和 Zafka,还有ta俩身后的青年志社群。彼时的青年志是很多青年文化社群的节点,聚集了很多不安分的年轻人,ta们办沙龙、做公益、间隔年,试图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世界。奥运年前后的北京仿佛是某种希望的起点,人们迫切地希望拥抱全球化和互联网,与此同时也有风险与危机在涌动。2008年,Zafka和Lisa在家里的客厅创办了青年志,ta们是伴侣,也是创业伙伴。十二年过去了,时代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青年志还在持续地观察和研究青年文化,同时也帮助全球商业品牌理解中国年轻人。令我好奇的是,这些年来ta们眼中的时代是怎样的?Zafka 还是那个愤怒的青年吗?在青年的主体性已经模糊、无数力量在争夺定义「何为青年」的当代生活里,谁是青年?在焦虑压倒了一切情绪的2020,还能做青年吗?整整十年后,令人感受复杂的2020年末,我再次拜访青公馆,找 Zafka 和 Lisa 聊了聊。我们聊到了青年的生命实践、匮乏感和恐惧感、人的反思和成长、阶级焦虑、后现代文化、亚文化、商业向善、消费主义、日常反抗、后浪和内卷、资本和系统,这是一次长达三小时的漫长对话,也把问题抛给了所有人:在理性完胜荷尔蒙的时代,你还相信个体的生命可能吗?【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Lisa,青年志联合创始人,青年文化研究者(微博@青年志 Youthology)Zafka,青年志联合创始人,声音艺术家和实验音乐人【本期剧透】03:00 结识青年志缘于Zafka一次有关青年的TED演讲,青年志是什么04:21 2008年是历史性的一年,希望和迷茫交织,青年志也诞生于这一年06:00 很多年轻人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消费的选择打开了视野09:10 不能简单说奥运之后的时代往上还是往下走了,时代的变化是复杂的12:40 当年的青年刚刚开始意识到自由和生命的无限可能,Gap Year 探索和各类沙龙社群开始兴起13:50 2013年前后房价高企,分化开始出现20:00 青年志试图帮助商业品牌理解中国青年,但这两年开始反思,消费是否成为了青年人唯一的叙事和表达方式25:19 这段Zafka说得非常精彩,25:00-35:00全程高能。你仍然相信个体的生命可能吗?30:00 免于匮乏和恐惧感,相信自己是富足的,才能出现有创造力的生命叙事。理性完胜了荷尔蒙。33:00 个体价值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一次次去寻找,中年会危机,青年也危机,反思能力最重要35:00 这十年来,青年志的那些年轻人都去哪了?“勇敢者”变少了吗?37:50 对艺术、学术和流行文化界缺乏想象力感到失望40:00 有些年轻朋友其实更早地探寻到了生命意义和价值43:00 退出当代生活是一种选择吗?能身在这个系统游戏里同时又找到自己的秩序吗50:00 摸鱼哲学和日常反抗54:00 纯然的身体状态和生命直觉是珍贵的,理性叙事反而是复杂的59:00 没有什么所谓的亚文化了,边缘文化反抗主流文化的二元叙事被无数个多元文化群体去中心化了65:00 这十年来,商业品牌如何理解并影响了中国的青年?75:00 消费在某种维度上是有”合法性“的,问题在于”度“79:00 商业向善和美好企业计划,对资本和消费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81:00 Zafka近年对性别意识的反思85:00 Lisa和Zafka二十年的亲密关系实践【延展阅读】《独异性社会》【本期音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This is The Morning Show - Carter Bruwell【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Brook【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2-191h 39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王冠》之下 英国王室的前世今生【主播的话】大热剧集《王冠》第四季刚刚结束。这一季中讲述了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历史,以及黛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之间的恩怨情仇。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对英国王室非常了解的嘉宾做客。我们一起探讨了这部剧背后的历史史实,以及关于《王冠》这部剧集台前幕后的故事,希望你也能听得过瘾。【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嘉宾】麦教授(微博@麦教授 Max)政治学博士在读安洳谊,影视行业研究员【本期剧透】4:50《王冠》剧集优秀的地方,主创、细节的拿捏8:13 菲利普亲王在真实历史上是一个经常爆雷的角色9:40 《王冠》这部剧中对于王室繁文缛节的还原非常逼真11:35 网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剧集,贯穿了世界历史的故事14:12 英国王室历史介绍,从 13 世纪的《大宪章》聊起。在英国王权一直是比较衰落的状态16:12《大宪章》的一些具体内容16:52 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二世沉迷于听布道18:10 詹姆斯一世,共主邦联时期 19:07 玛丽二世与威廉三世   31:00 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恩怨情仇32:48 撒切尔夫人所在的托利党的历史沿革35:19 “王室特权”究竟是什么?政府和王室之间的关系,在仪式和文字上面必须尊崇王室的地位39:00《权利法案》和《大宪章》构成了目前君主立宪的规则41:50 英国王室如今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和地位44:30 麦教授在英国第一次见到女王的情景和感受47:00 英国王室这几年对于婚姻和传统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48:00 英联邦所有大学毕业时会有王权权杖出现,代表君主在场的意义50:00 当伊丽莎白二世退位,王室会面临危机吗?伊丽莎白二世的作风很符合前现代国家的特质。52:00 卡米拉、黛安娜和查尔斯王子之间的轶事61:00 新一代王室成员有哪些变化?/撒切尔夫人的历史争议,这部剧中女性角色是否意味着更宽松的性别观念?68:00 开放式问题:如果让你选择成为王室成员中的一员,你会选择谁?【相关资料】王室历史沿革部分时间线参考:亨利八世(1491-1547) ——因为婚姻问题与天主教决裂,建立英国国教(安立甘宗或圣公会),属于新教的一支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童贞女王”,无子嗣,于是传位于苏格兰的远亲詹姆斯一世(1604-1625)——原本是苏格兰的国王,继承英格兰王位后苏格兰与英格兰形成共主邦联。是天主教徒。查理一世(1625-1649)——与英格兰国会反目成仇,于是英国内战爆发,被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击败,最后被斩首。查理二世(1660-1685)——从小流亡于欧洲大陆,后来克伦威尔死后被迎接回英国继承王位。一生名义上是新教徒,死前皈依了天主教。詹姆斯二世(1685-1688)——查理二世的弟弟,中年放弃新教皈依天主教,遭到国会猜忌,最终引发名为“光荣革命”的政变,流亡法国。玛丽二世(1689-1694)与威廉三世(1689-1702)——玛丽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从小受新教教育,并嫁给新教国家荷兰的执政威廉。在英格兰国会的请求下玛丽与威廉带领军队登陆不列颠,驱逐了自己的父亲/岳父,继承了王位【本期音乐】The Crown Main Title - Hans Zimmer【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Brook、CC【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2-111h 10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未来生活001 | 用消费为一个想要的世界投票?【主播的话】双十一过去了,双十二马上到。当买买买变成无意识的狂欢,过度消费已成当代生活的症候。但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完全不消费,消费主义也非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这是反思的现实前提。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找来两位好友,从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物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聊了聊「新型消费观」:消费教育、用消费投票、有机棉、减少购买(Buy less)、以及户外爱好者社群如何获得自然教育等等。现代社会罢黜了公共意义,消解了个体的公共责任,人被异化为只剩下生理需求,这是消费社会的思想背景。在一件商品的全生命周期(LCA)中,制造和废弃阶段对消费者隐形而不可见,却产生最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消费社会的组织形式。本期嘉宾杨致远最后一段话说得太好,分享在这里:“过有态度的城市生活,就是试着建立自己的购买标准,了解自己购买的物品,尽可能长久地使用它,找到生命中一些购物之外的事情去做,那才能带给你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喜悦。消费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为了生活而消费,而不是为了消费而活着。”这是「未来生活」系列的第一期。【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Eric,户外爱好者,Patagonia品牌负责人杨致远,工业设计师,旧好商店联合创始人【本期剧透】10:30 当代生活决定了我们很难做到不消费11:30 消费主义不是中国特色现象,消费社会的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罢黜了公共意义、人被异化为只剩下生理需求18:45 如何通过消费进行消费教育24:30 Patagonia:做保护地球的商业,是因为一群户外爱好者对自然真切的爱28:00 1994年,Patagonia决定全面使用有机棉30:00 Worn Wear计划,衣服坏了就拿去修补32:00 潜水、冲浪、登山爱好者对环境恶化的感受是直接的、真实的38:00 产品全生命周期(LCA):制造-使用-废弃,但制造和废弃阶段对消费者是不可见的,却产生了最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49:00 最早的摇粒绒衣服55:00 能够频繁在二手商店看到的品牌说明品质过硬,价格稳定65:00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物品最大的礼貌71:00 我们可以用消费投票吗82:00 重建我们对消费的理解【本期音乐】片头曲:Michael Jackson - Heal the World片尾曲:HIB,五六 - 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1-281h 31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万玛才旦:我关注人的孤独、苦难和一些基本的境况|创作者系列【主播的话】作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藏地导演,万玛才旦的创作“集中展示了现代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媒体评论),且持续影响着藏地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们,甚至有论者称他开启了「藏地新浪潮」。万玛才旦最近的三部电影《塔洛》《撞死了一只羊》和《气球》均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在新片《气球》于11月20日公映之前,我们邀请他来节目做客,聊了聊这些年的创作思考。万玛才旦的创作里反复出现轮回主题,他说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只要试图描述藏地生活就无法避开的「现实」。这些年以万玛才旦为代表的藏地电影创作中,都有了去宏大叙事的趋势,而更多呈现藏地真实的生活日常、刻画人物和内心,也邀请更多观众放下前置的“猎奇化”滤镜。万玛才旦说他的创作里一直有种「孤独感」,这跟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万玛才旦既是导演,也是小说家。事实上,《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都改编自他自己的短篇小说,令我好奇的是,这个既会写小说又能拍电影的“文艺青年”是如何炼成的?在这期节目里,他回忆了自己如何受到八十年代文学浪潮的滋养,儿时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岁月,当小学老师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及至开始电影创作时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这是「创作者」系列的第一期。【主播】孟常(微博@孟常)【嘉宾】万玛才旦,导演、编剧、作家(微博@万玛才旦-pematseden)王小笨,北方公园主笔【本期剧透】05:45 创作缘起:从十几年前北京的一只红气球到《气球》09:00 为什么《气球》里有性别意识的觉醒,却构不成反抗:信仰和现实如何抉择?14:30 万玛导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轮回”主题18:00 导演万玛的创作有没有母题?24:45 万玛导演:形式即内容,写小说和拍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互有帮助28:10 电影里对话太重要了30:55 八十年代后藏语的现实主义文学和诗歌有很强的社会意义36:40 又写小说又拍电影,那么文艺青年万玛才旦是如何成长的?42:20 如何看待「藏地新浪潮」和藏地年轻的创作者?45:00 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47:00 藏地题材的创作去宏大叙事,接近日常和内心【本期音乐】片头曲:Michel Legrand - Vivre sa vie片尾曲:Georges Delerue - Les Chevaux du Fer【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1-2158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我们一岁啦: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50期【主播的话】2019年11月7日,在一顿南京大牌档和许多个微信电话之后,《不合时宜》播客成立了。那时我们三个人开玩笑:看看能坚持多久?第一期节目的名字就是《「不合时宜」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100期》。如今一年过去,我们已经做了50期(此处应有掌声)。这一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的喜爱、关注和支持,但也被下过节目、遭过谩骂。我们建立了起数百人的听众群、志愿者群,登上了《经济学人》,还被多个播客平台推荐过首页。我们在节目中披露的个案,带来了一整个公益行业对于性别议题的重视,并作出了系统性的改革。正如我们的名字一样,在节目中我们谈论那些不合时宜的人类、事物与生活方式,也关注社会中那些拨动你我神经的新闻事件和文化议题。 觉得好像已经走了很远,又觉得好像才刚刚出发。11月22日下午,我们将在北京举办一场不合时宜一周年的线下派对,欢迎你来玩。报名方式请详见不合时宜微信公号的最新推送。ps,本期节目结尾处有来自听众的彩蛋。【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05:40 第一期番外是如何录制出来的?07:10 孟常:还没有能力去描述和回忆202008:07 《不合时宜》播客是孟常所有side project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吗?09:09 若含:听到观众发来的语音留言,关键词是“联结”11:05 若含:2020年把我变成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13:18 若含:在节目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然后发生了什么18:40 磬:通过播客的形式,讲述个体经历,推进公共讨论19:37 孟常:对985相亲局这期节目的补充观察,为什么呈现不同的观点是如此重要27:40 统一回应:几个常见的批评30:00 孟常:为什么大家要喊我常老师?32:47 由一顿南京大排档开启的播客旅程35:40 磬:做播客减小了我对自我暴露的恐惧,克服记者的中立强迫症39:27 用价值观筛选对象是比tinder更好的机制,《不合时宜》要不要搞相亲局?45:54 回顾最初起名的艰难:「不合时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47:12 全球听众发来的语音情书,十个听众与不合时宜的故事【本期音乐】片头曲:I Think of You - Rodriguez 片尾曲:Go west - Pet Shop Boys片中曲: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Louis Armstrong【延展资料】本期cue到的节目:《番外:「不合时宜」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100期》(2019.11.7)《过了6年,我终于说出这个秘密》(2020.4.18)《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2020.10.30)【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1-131h 31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在士绅化的废墟上,重建城市想象【主播的话】本期我们继续来聊”城市与人“。”士绅化“是都市发展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中产阶级侵入内城,把原本属于底层人群的城市空间占据。由于地价和租金都上涨,旧社区的原住民不得不迁出。在这一期里,我们从创造了”士绅化“概念的英国聊起,聊到柏林与谷歌的纠纷、士绅化带来的伊斯兰化,聊到阿姆斯特丹城市创新的”甜甜圈模式“,还有丹麦的阶层混居。孟常详细回顾了他所亲历的一场士绅化:香港西环。没有了修鞋修钥匙的小门店,只有整齐划一高楼大厦的香港,国际社群与老社区的烟火气,真的无法兼容吗?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士绅化?士绅化在带来隔阂和驱赶的同时,是否也能提供一些新的关于城市的想象?废墟上到底可以/应该建立起些什么?【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03:45 “城市与人”系列的初衷07:45 士绅化的概念09:30 欧美士绅化的发展脉络 15:09 “谷歌滚出柏林”的前因后果17:00 如何科学地看待士绅化?发展视角vs文化视角19:15 孟常亲历的香港西环士绅化27:16 “全球城市”的兴起与柏林难题38:39 国内士绅化与国外有何不同48:12 新的实验:阿姆的“甜甜圈经济“模式57:56 阶级混居的可能:丹麦为什么是个童话国家?【本期音乐】片头曲:Home - Gabrielle Aplin片尾曲:Tony's Letter - Michael Brook【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11-061h 04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中文写作者多去看世界,未来也会有自己的《纽约客》【主播的话】数月之前我们曾聊过一期关于旅行的节目。里面提到了旅行作家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里的一句话,引起不少听众的共鸣:“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刘子超本人,聊了聊旅行文学的方法论。如何成为一名旅行文学作家?如何设计一趟严肃的旅行?如何与旅行过程中的陌生人迅速打成一片?如何应对旅行时的孤独时刻和危险时刻?中国的旅行作家可能有怎样的财务支持?为什么旅行文学对于崛起中的中国非常重要?我们还谈到了中文写作者在这个加速时代里的独特角色:“这是一个中文写作者机会很多的年代。你写的东西在中文世界里都没人写过。年轻作家应该多出去走,用脚步丈量世界,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纽约客》。”(欢迎去爱发电或微信公众号打赏,请我们喝杯咖啡)【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刘子超,旅行作家,著有《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的旅程》《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微博@刘子超 )【本期剧透】4:23 刘子超是如何从记者走上旅行作家道路的5:55 疫情以来在国内重新旅行有什么样的新经验7:05 “圈地现象”:旅行变得越来越困难,是旅游而不是旅行12:03 被人工制造出来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特色14:32 欧洲的反游客、反增长浪潮17:45 “开发”与“过度开发”的平衡点?保留旅行的可能18:40 对旅行的见解在消退,为什么?19:05 “他们的生活,哪怕再遥远,也与我有关”20:40 抱着写作目的去旅行 感觉会不一样23:26 哪些是旅行之后、作为旅游者想再去一次的地方?24:47 一趟严肃旅行之前的准备流程有哪些?27:27 决定要将一段旅程写成作品,有什么样的框架?29:00 对一个地区的理解积累够了,才会安排去旅行31:05 旅行作者的春秋笔法?33:34 旅行写作与记者采访不一样的地方35:40 “跟任何一个人的接触都不会白费”35:52 旅行中遇到陌生人,是否更容易贴标签?36:38 “旅行永远是尽力找最佳的过程,但它可能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最佳”37:41 语言是问题吗?中亚人为什么普遍英语好?“苏联解体后想抓住一个新世界”38:38 “写作是找到能跟你做有效交流的人”40:38 被全球化抛弃的中亚,人们对未来有愿景吗41:19 在中亚的中国痕迹?“中国是隐形的存在,影响在生活的暗流之下”45:05 一个“游手好闲”的中国人46:41 旅行时是否是更“打开”的状态?有新的人设吗?47:26 旅行中的孤独时刻和危险时刻52:16 采访对象对于被写进故事的回应54:13 大潮还是在往前走,但我们现在正经历回调56:36 回到家以后的写作节奏?亚寒带体质58:55 旅行文学者的财务支持60:03 中文写作者的黄金时代?用脚步去丈量,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纽约客》【本期音乐】片头曲:She Was Running - Max Rich片尾曲:A Day at a Time - Ellie Goulding【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09-251h 04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速朽的时代里,连音乐也是996化的【主播的话】我们厌倦了哪个乐队更牛X这样无聊的口水仗,想要(假装)客观地聊聊音乐审美这件事,或者说,音乐的「金线」在哪里。找来了两位朋友,都在音乐行业深耕了十几年:孙大猴左手拨和弦玩乐队,右手写行业的深度报道;包大师十几年前就开始写乐评、做电台,近年还参与修复和转录过几万多张黑胶,发起了一个很酷的音乐计划,闲时在知乎上评论跟音乐有关的争议话题。两位都爱音乐,也懂行业。所谓“好“音乐是客观的吗?什么样的音乐人才能成为传奇、在音乐史上不朽?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当然跟见识有关,乐评人做出批评,要进入艺术史和风格体系中去。听众未必关心,毕竟不管什么样的音乐,”喜欢就好“,但人却又往往忍不住要参与孰优孰劣的争论和互踩,每个人都发出声音。对于包大师来说,音乐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有多复杂,是要看”合不合适“,而评价一个人音乐人的成就,要站在艺术史的维度,看TA是否在自身音乐风格上探索得足够远、是否影响了其他的音乐风格、以及是否对TA所处的时代产生足够的影响。在包大师和孙大猴看来,这不是一个音乐的时代了,人们连耐心听完一曲古典音乐的”时间“都没有,音乐都”996化“了。都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音乐或艺术的山峰上攀爬是很苦的,音乐人要么疯掉要么撑不住,而最终还在持续表达的人,要坚持用自己的审美尽可能影响更多的人,哪怕不被主流喜欢、不能挣足够多的钱。真诚的音乐永远是时代的表达,是基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做出的回应和记录。与其说去缅怀已然过去的文化黄金时代,不如回过头来望向我们所处的时代,无论写作、言说、雕塑、绘画、设计还是音乐,你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它吗?你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吗?(欢迎去爱发电或微信公众号打赏,请我们喝杯咖啡)【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梁源,江湖人称包大师,写乐评十六年,知乎争议博主,黑胶音乐平台”2496“主理人(知乎@梁源)孙大猴,洗浴时间主唱,音乐媒体”街声“主笔【本期剧透】03:00 介绍嘉宾07:00 音乐有客观标准吗?「金线」在哪里?12:30 若要比较两个乐队哪个更“好”,乐评人首先得懂两种风格,在一个公平的坐标系里去比较,否则就是偏向大众审美的吃香,流行音乐永远会“赢”。14:20 编曲没有复杂不复杂,只有合适不合适。17:00 听懂音乐这件事要对人有包容心,人随着时间、见识和际遇的变化,一些听不懂的音乐可能突然“听进去了”。20:00 乐评人要深入风格和历史的多个体系评价,这件事可能跟听众没关系,喜欢就好。22:25 孟常:以前听不懂罗大佑哪里好,四十年后才进入他所歌唱和批判的情境。25:30 包大师:要选出“最重要的X首华语音乐”“最重要的X位华语音乐人”,艺术史的角度是第一位的。26:55 举例分析:周杰伦究竟在音乐史上什么位置?35:00 什么样的音乐人可以成为传奇?可能是要运气好……因为水平过线的很多。37:45 包大师:这不是一个音乐的时代。39:50 音乐永恒是时代的表达,不能脱离你的生活,这个时代属于永恒的东西是什么?雕塑、音乐就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艺术发展是需要痛苦,也触及到(人内心)绝对的痛苦。41:30 嘉宾当年对音乐人失望,因为他们都不够努力,把自己当艺术家而不需要苦练技术。43:20 中国大城市现在的状态不能像十几年前一样让人从容地活着了,做音乐或艺术是很苦的,你能撑得住吗?45:45 人们可能只是没听过五条人这种音乐,两位嘉宾都安利了玩具船长。46:50 一个“XX天掌握古典音乐”的时代,你还有“时间”听古典吗?996的时代产出996的音乐。50:00 现在点击量最高的音乐是什么样子?后台数据让人大跌眼镜。一切都下沉了。52:00 音乐不再能影响时代了,但时代周期也缩短了。54:00 忆当年:十几年前纯粹听音乐做音乐的那群人那些事。59:08 写乐评的真正价值在哪里?1:01:00 怎么总感觉当年的老歌比现在的新歌好?是对过往的美化吗?1:06:20 孙大猴:人得活着,你活着就要表达,音乐人也是,哪怕永远不会获得很多人的认可或主流成功,但你要坚持表达自己认同的标准、价值和审美。1:12:00 流媒体、看现场和买黑胶:黑胶复兴了吗?1:17:00 响度战争【本期音乐】片头曲:Learning to Fly - Pink Floyd片尾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Pink Floyd【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09-191h 25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谷歌工程师眼中的外卖骑手与科技向善【主播的话】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跟嘉宾赵智沉聊了他创办的纽约文化沙龙以及与沙龙有关的文化。今天这期节目的嘉宾仍然是老赵。除了是沙龙的主人,老赵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谷歌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几年前,当996的工作文化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巨大争议时,老赵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述了为什么谷歌这样的公司不实行996工作制。我们于是跟老赵聊了聊在谷歌做工程师的体验,以及中美科技企业文化的不同。而正当我们正在剪辑这下半集节目的时候,一篇关于外卖骑手生存现状的调查报道在朋友圈里刷了屏。报道里详尽地展示了作为食物链底端的外卖骑手们如何在平台、资本、算法、消费者和监管的夹缝中求生存,有的人甚至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我们与老赵又进行了二次连线。算法真的可以中立吗?科技真的可以向善吗?以人为中心的算法,为什么这么难?我们对科技的乌托邦想象中,又折射了多少对现实的焦虑?本期节目由新世相赞助播出,如果大家对沈奕斐老师的爱情课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光之来处】,回复【不合时宜】既可获得课程购买链接。【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嘉宾】赵智沉,谷歌软件工程师,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微博@赵智沉) 【本期剧透】2:27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读后感4:0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消费社会里人如何被异化成只有一个向度6:03 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机,而是钟表,人的行为被时刻表规训8:50 怪兽不会自我修复,必须有外部力量施压:多米诺披萨在美国的诉讼案11:32 算法会如何理解“我愿意多等五分钟”的善意?如何理解“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22:50 在大公司里工作可以避免被异化吗?在谷歌的工作体验26:27 硅谷公司为什么可以不用996?国内科技企业为什么不得不996?30:45 谷歌的公司文化与其他硅谷公司有何不同?32:47 “科技乌托邦”幻想在近几年的坠落,为什么?39:40 谷歌的搜索服务,到底应不应该付费?42:13 “谷歌什么都知道”——是用户需要知道这件事吗?46:02 越来越多的媒体认为是谷歌抢走了它们的广告,该怎么办?51:43马斯克最近的大新闻:科技向善的进度和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否匹配?【相关资料】《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谷歌工程师自述:为什么谷歌不实行「996」工作制?》【本期音乐】片头曲:Charlie Chaplin - In The City片尾曲:Lauren Daigle - Almost Huma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Nik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09-1658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多元的爱:在嫉妒和同喜的漩涡里【主播的话】在之前围绕亲密关系进行讨论的节目中(爱的艺术和亲密关系的公共性、非暴力沟通),我们道尽了寻找爱、陷入爱、失去爱的思考和困惑,也尝试去学习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进行真诚而有效的沟通。那么,在现有爱的选项之外,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吗?我们是否能在自我、ta者和爱的缠绕之间实践出新的想象空间?有没有可能“爱和自由”兼得?于是我们邀请老朋友、《BIE 的女孩》和《别任性》的主理人 Alex 来做客聊多元的爱,Alex是酷儿和性别理论的学术研究者。在节目结尾处,播客 《忽左忽右》和 《去现场》的主播杨一路过(来找我们玩),他作为开放关系的酷儿实践者也做了非常精彩的补充。因此这期成了意料之外的三档播客联动。跟之前的很多期节目一样,我们聊完之后反而更困惑了,觉得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如沙龙那期节目的嘉宾赵智沉所说,这反而是好事)。无论多元的爱还是开放的亲密关系,绝非能够完美解决传统单偶制关系中那些烦恼的“Easy 模式”,恰恰相反,它给那些先锋的实践者带去了更多现实和精神上的挑战,传统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仍会存在并无限放大。开放关系是人面对自我内心真实感受而非外界规范的努力,是对更复杂、更非标准化的亲密关系的探索,也自然对其实践者提出了远远更高的要求:沟通、尊重、同理心,还要与嫉妒心作战。有人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解放,也有人只是打着幌子的伪信徒。在你下道德或事实判断之前,可以先听下我们这一场掰开揉碎了的客厅畅谈。【主播】若含(微博@Ruohan_zzz)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Alexwood,「BIE别的女孩」主理人(微博@BIE别的女孩 ) 杨一 ,忽左忽右、去现场主播(微博@杨一1 )【本期剧透】02:43 开放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其实不是一种关系)05:38 大家对于开放关系的两极化的态度:美好的幻想和 “渣” 的污名,为什么都不对?07:30 人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进入开放关系?(答:都不一样,可能是原生的感情需求,也可能出于更价值取向的尝试 —— “为什么不行?我就想看看行不行”)09:13 开放关系有一些基础原则(坦诚、尊重、同意),但具体规则该是什么样子,是由关系的参与者(无论是几个)共同制定的,可能永远动态10:00 为什么关系中(性别)权力平等是一个真正良性的开放关系的前提:如 “换妻” 这种 “开放关系” 有什么问题?14:00 开放关系可能是怎么被提出的?什么阶段能 open?15:43 开放关系反而是比单偶制更复杂的更艰难的亲密关系?16:28 也的确不乏以开放关系为名,行性骚扰之实的某些(男)人,尤其是知识圈和艺术圈,他们的杀手锏通常为(对女孩说):“没想到你这么保守”20:10 关于嫉妒,不嫉妒可能吗?什么时候可能?关键词:“同喜”—— 我们并非只可能为了伴侣嫉妒,也可能为了 ta 们快乐而开心23:33 来了来了,说说萨特和波伏娃这对著名的开放伴侣(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俩人的例子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复制的)26:00 为什么现实操作中,(异性恋)情侣谈开放关系那么难?或者说想谈论另类关系很难?30:13 另外一些名人的开放关系例子,如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这个女人的故事太精彩了);以及林徽因的关系可能也有这种色彩31:28 为什么很多男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女性伴侣找其他男性对象,但如果新的对象是女性就又可以了?35:28 异地恋情侣其实可能出于陪伴的情感需求更有动力进行开放关系, 两边不耽误听起来挺好,但可能有什么隐患?有一个主伴侣的开放关系是不是更稳固一点?41:00 觉得现有一对一关系难以经营/令人厌倦,这恐怕不是打开关系最好的出发点,因为这时候的心态可能就是想分手(但有点舍不得),那么开放了也就很可能导致分手;开放关系从来不是一个 easier way out,而是反而要付出更多42:43 如果只是在 dating 状态,date 多于一个人需要有道德包袱吗?需要坦诚 “交待” 吗?45:53 lgbt酷儿的亲密关系是否对排他性的异性恋关系,或对打开 heteronormative 的感情模式有所启发?heteronormative 怎么理解?这和多元成家又有什么关系?50:30 酷儿又应该如何定义?(在我看来,泥塑就是一种酷儿化实践)直男可以是酷儿吗?(“直男” 在社会话语中已经不再指向生理性的性别/性取向描述,而是指某种心态/审美/思考方式)55:00 有些良好的开放关系反而能让原有的关系变得更亲密,质量更好,为什么?The ONE 是一个迷思,真的有 “另一半” 这么回事吗?亲密伴侣真的应该并可以实现我们所有的情感需要吗?59:00 杨一加入对话,作为酷儿的开放关系实践者,分享为什么他跟现任选择了开放关系(“不安全感反而是来自偷偷摸摸的遮掩”);同志圈很多 couple 对与开放关系有什么异于直人的理解和操作?65:13 很多酷儿人群对感情的建立只能靠自己和伴侣去制定属于自己的原则和规则,因为已经在社会观念和法律上被排除在直人主导的世界之外了(“既然我的性取向已经是弯的,那我愿意让我的价值观(比异性恋的感情观)更往前走一步,不妨一试”;“不过很多中国的同性恋人群对感情和家庭的观念是很保守的”)70:00 只是为了心里好受,或者跟对方扯平而自己也去开放和打炮,这种开放关系可能也会破产72:13 “人是有玩够这一天的,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不要压抑”,很多人的中年危机可能就是因为觉得 “白活了”【拓展阅读】《开放关系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作者Alexwood【本期音乐】片头曲:Owe You Nothin’ - Robin Loxley Ja 片尾曲:Que Sera Sera - Doris Day【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Nikko 【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09-121h 18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公共沙龙:一场流动的思想盛宴【主播的话】创立《不合时宜》这个播客的愿景之一是:我们三个主播都希望能搭建一个在线沙龙,把身边有趣的、不合时宜的朋友都邀请来播客里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点。我们都被沙龙这种形式深深地吸引:它带来思想的自由交锋,也促成知识的慷慨交换;哈贝马斯曾盛赞沙龙在建构公共空间里的重要作用。历史上的欧洲,沙龙曾扮演打破阶层壁垒的角色,文人不只为皇室而作诗;今天的全球各地,各式各样的沙龙仍然在努力地打破各种壁垒,学科的、智识的、立场的......接下来这两期节目的嘉宾是一位真正的沙龙主人。物理博士赵智沉是谷歌的一位软件工程师,2013年他用业余时间在纽约创办了“纽约文化沙龙”,至今已经举办了近两百场活动,嘉宾横跨各行各业,从量子物理专家到脱口秀演员再到政治学家,几乎无所不包。这期节目里我们将重点聊聊沙龙文化:在海外做华语沙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为什么是纽约这座城市?组织一个沙龙需要怎样的条件?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要来重谈沙龙精神?下期节目里我们还将继续跟赵智沉的探讨科技相关的话题,谷歌工程师的工作体验,科技的善与恶等。Stay tuned。【主播】若含(微博@Ruohan_zzz)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嘉宾】赵智沉,谷歌软件工程师,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微博@赵智沉) 【本期剧透】02:05 开场介绍,嘉宾介绍: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赵智沉04:18 纽约文化沙龙的内容以及缘起,北大元培的影响09:12 Qing参与纽约文化沙龙的体验和感受10:55 纽约文化沙龙为什么会刻意避开实用话题的需求,为什么在赵智沉看来,元培学院当时的计划是失败的?16:45 赵智沉在物理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求职工作的历程和心得19:45 印象最深刻的沙龙故事是什么?做沙龙对于我们个人的改变24:30 沙龙的历史:最早来自 16/17世纪的法国,含义就是大房子里的待客厅27:55 在我们各自心目中,是如何理解沙龙精神?35:42 播客也像是一个在线的沙龙36:00 沙龙在历史上打破知识壁垒的演进历程39:25 在海外做一档话语沙龙的挑战和机会45:00 对于想做沙龙的朋友的建议【本期音乐】片头曲:Long Lost Penpal - Hello Saferide片尾曲:Miss Misery - Danny Elfman【相关资料】《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哈贝马斯《谷歌工程师自述:为什么谷歌不实行「996」工作制?》Black Lives Matter系列讲座【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2020-09-0450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谁画下这天地:我的城市和我【主播的话】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南方北方,都市小镇,国内国外,生命日常经验在城市里反复上演:劳作、创造、享乐、揾食、爱恨。罗大佑早年在歌里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被裹挟在现代城市化的浪潮里,迁徙和离乡,不知所措和疏离无着的情绪,很多人现在才慢慢体会到。我们三个人都居住过一些城市,也告别过一些。湿润的广州、让人爱恨交织的北京、静谧的北欧小镇、自由之城阿姆斯特丹、“杂种”香港……很自然地,我们聊起了这些城市,以及我们有关城市的记忆和情感。一个最该被谈论却又少有提及的问题:城市是为了什么?为谁而造?城市是谁的城市?是“人”,真实、脆弱、有情、有生命力的人。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地理解这一点,那么有关城市的一切想象就无从谈起,城市亦不过是砖瓦和楼墙。这是「城市与人」系列的第一期。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关注公众号: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主播】若含(微博@Ruohan_zzz)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3:00 为什么要来聊城市,城市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5:20 我们这代人和城市的关系是很特殊的6:45 我们三个不同的城市居住体验9:30 若含在广州居住的体验,以及参与 NGO 的经历17:00 Qing在欧洲莱顿和北京居住的经历25:36 孟常在丹麦奥胡斯和阿姆斯特丹的居住体验—城市就像一个森林公园,把城市建在自然里面34:52 聊一聊我们对北京城市的共同记忆37:04 虽然在北京的生活越来越久,对城市也有了掌控感,但仍然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38:23 2017 年冬天关于北京很深刻的一次记忆44:14 说起北漂,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概念,一种意象45:32 城市是为了谁而建的?47:16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沿革——《城记》王军49:09 如今胡同还是不断在消失,梁思成曾经对于北京的想象56:14 我们对于附近消失的理解,如何在巨型城市中,重建自己的生活半径【相关资料】《城记》王军《城市》罗伯特·帕克【本期音乐】片头曲:I Can't stop loving you - Ray Charles片尾曲:There'll never be Good-Bye - Minako Obata【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FM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0-08-211h 0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在加速“暴力”的世界,聊聊非暴力沟通【主播的话】录制完《爱的艺术和亲密关系的公共性》后,我们常常会收到听众留言。我开始意识到亲密关系这个课题,在我们过去的学习经历里是如何匮乏,而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又是多么巨大。回到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父母、家人和孩子。而家又是最小的公共生活单元,它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幸福感。前段时间,打开微博就看到发生于家庭中的各种恶性事件,愤怒却又无能为力的感受常常占据我的思绪。那时,我想到了一位朋友凉意。他是一位非暴力沟通的专家,同时也是亲密关系的教育工作者,几年前参加他的工作坊,那次经历让我对于爱的艺术,有了不同的理解。这期节目,我带着许多人的困惑与凉意做了探讨。其中包括我们如何邀请另一半共同承担家务?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面对亲密关系中自我主体性丧失的担忧?在这个加速暴力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获得保持 Peace and Love 的勇气与智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justpodmedia.com/shows/theweirdo ]【主播】若含(微博@Ruohan_zzz)   【嘉宾】凉意(公众号:有点凉意,启盒练爱)【本期剧透】0:00-5:20 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恶性伤人事件越大越多,我们该怎么办?5:24-11:50 从教育工作者和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如何去看待这类恶性事件?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如何正确理解这类事件。11:50-14:00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极端行为?14:00-16:00 有时候恐惧是一种集体心理的确认16:00-20:10 凉意从一位新闻研究者转型为亲密关系教育者的经历20:10-22:33 非暴力沟通如何影响凉意的人生?22:48-29:23 担心在关系中丧失主体性该怎么办?如何走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常见的困境。29:23-30:30 若含的困境和经历分享31:03-33:11 如何邀请另一半加入到家务劳动中来?非暴力沟通的案例分享33:11-34:09 当我们在说直男癌时,到底是在说什么?该如何与对方沟通自己期待中的改变34:12-39:53 如何让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成为你的合作者,而不是和你抬杠吵架的人?让概念落地模拟对话。39:55-44:44 到底什么是非暴力沟通?44:44-51:00 了解非暴力沟通的理论很容易,但要实践和应用确实很困难的。51:00-54:50 非暴力沟通中的代表动物“长颈鹿”和“豺狗”,我们如何应对社交网络上的暴力和敌对?56:45-65:00 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和父母沟通?65:13- 66:10 发展出完整的自我对构建良好关系很有益处66:17-结尾 亲密关系是最微小的公共生活实践 Again【本期音乐】Sail - AWOLNATIONThis Feeling - Alabama Snakes【相关资料】《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爱的进化论》 阿兰·德波顿《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失城》黄碧云【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0-08-141h 12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身材羞辱、外形攻击和凝视:什么定义了我们眼中的「美」【主播的话】CK的大码模特、漫展上穿JK制服的女生、被老板贬损外形的 Yamy,我们几乎时刻被有关身材、外貌和衣着的舆论争议包围着。“身材羞辱”(Body Shaming)不只被社会文化用来定义和规训我们,也的确被很多人内化为了“本应如此”的生活范式。为什么人们反感肥胖?什么样的外形才叫好看?美丑是客观的吗?我们有没有穿衣的自由?在本期节目嘉宾李子看来,这些议题并非只是个人偏好或生活日常而已,而是交织着复杂的社会观念、文化符号和时代印记。李子是一个活跃的科普博主,她的写作和学术研究很多都与社会和科学观念的变迁相关。我们聊了身材羞辱、外形攻击、男性凝视,以及其间的文化、性别、阶级和时代因素。我们甚至回顾了“穿衣自由”、“健身是中产阶级的新宗教”和“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吗”这些互联网舆论场上的“经典论战”。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观念背后的文化心理是相通的。没有人的身材或外形是完美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健身或整形达人,我们该如何接纳或放过自己?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s://theweirdo.fireside.fm/donation国内听众也可以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TheWeirdo【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李子,科普博主,科学松鼠会成员,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本期剧透】2:40 开场5:16 从前段时间的 CK 大码模特争议开始聊起9:30 如何回应大家对于 CK 大码模特不健康这样的一种质疑?10:12 应该放在一种 Context 下去讨论具体话题,在美国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11:00 展示每并不一定是要宣扬什么理念,而是展示一种需求。美也是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定义12:18 CK 模特这样的事情在过去也一直有,商业品牌也需要收编新的社会观念和趋势13:14 一部分人对于大码模特的反感,可能是国内对于过度“政治正确”的反感。14:24 不管是什么地方,人们对于身材肥胖的恶意似乎总是无处不在。15:25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于肥胖本能的反感。15:48 原因:人们对于不正常事物天生的排除,肥胖在很多文化里是与很多不好的个人特质相关的,比如贪吃,不自律。18:20 日常生活中对于肥胖人群的 Micro-aggression 会慢慢压垮一个人。19:24 回忆在成长过程我们遭遇过的身体羞辱22:58 约翰·伯格《观看的方式》女性在看自己和看其他女性的时候,也使用的是男性视角26:58 越来越多人喜欢小鲜肉,男性似乎也开始被“凝视”了?事实是这样吗?31:10 审美可以多元化,但是潮流永远是在那里的34:00 网红脸有什么错?努力变好也是一件要被批判的事情吗?35:00 个人产生的需求也是社会规训的一种结果,也和社会范式和技术的基础设施有关系37:13 什么塑造了我们对美的理解40:29 我们对于 Yamy 这个事件的观点44:00 为什么东亚女性对于自我身材的要求那么严苛?51:00 不仅中国女性没有穿衣自由,其实男性也没有54:22 在健身风潮流行之下,我们有没有不健身的自由?61:00 没有人的身材是完美的,我们该如何接纳或放过自己。【本期音乐】Nothing's Gonna Hurt You Baby,CASThis Is For My Girls,Michelle Obama,Janelle Monáe,Kelly Clarkson【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分发】恒一【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0-07-311h 05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被定义的浪姐和易脸冷漠的对话【主播的话】这是一期很轻松欢乐的节目。浪姐赛程过半,我们也成为了每周等着节目更新的忠实观众。在大家已经把浪姐聊了个遍后,我们也不能免俗地加入到了浪姐讨论中。这期节目,我们从一档衍生节目《定义》入手,聊了聊主持人易立竞独特的访谈风格和国内其他人物访谈者各自的特点。当然,也包括我们对浪姐这档节目的看法。节目最后,我们对之前在微博收集到的听众问题进行了回应。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形式,欢迎给我们留言或写信。我们也会在之后的听众信箱环节里挑选一些进行回答。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s://theweirdo.fireside.fm/donation国内听众也可以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TheWeirdo【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2:40 开场,浪姐已经被聊了很多遍,我们为啥还要聊?4:30 我们各自 Pick 的小姐姐是谁,以及理由。10:16 张雨绮的外貌被男性所喜欢,而性格却为男性所惧怕。为什么?11:08 张雨绮的大女人形象,在近几年越来越少出现13:30 《定义》这档访谈节目的介绍14:19 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和其他娱乐记者有什么不同?19:00 我们通过这档访谈节目看到了人物更立体的一面,万茜、伊能静的例子21:55 张含韵如何在这档访谈节目中呈现出自己23:14 易立竞“冒犯式”的采访风格23:58 易立竞冷峻的犀利感25:35 其他国内访谈记者的风格,陈晓楠、杨澜26:58 《定义》节目中的疏离感是很独特的28:00 采访中,访谈者是否需要在场?易立竞采访节目背后的逻辑与思路35:30 许知远和易立竞采访风格的相似之处40:13 浪姐这档节目的优点和槽点。42:25 Qing 对于浪姐这档节目的想法,一些批评的错误在于过于用进步话语去套,而忽略了它呈现出的新内容50:00 张雨绮如何打破了“男性凝视”这套叙事?55:13-结尾1、平时很努力的摄入之后会感觉需要一段贤者时间/垃圾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这段时间的?2、三位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拖延症吗?想知道老师们是怎么处理工作当中负面情绪的呢?【本期音乐】平沢進,ロタティオン (LOTUS-2)But U,NINEONE#【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2020-07-251h 07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垃圾都去哪了:重新认识我们随手丢弃的生活【主播的话】继上海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也悄无声息地启动了。这一期我请来了被朋友们称为“垃圾百科”的 Mia ,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垃圾」——这个我们都市生活中避而不谈或视而不见的存在,在被丢弃掉的那一刻,都去了哪呢?城外堆积如山的垃圾跟城里琳琅满目的购物商场,似乎形成了某种绝妙的对照。“你是什么垃圾?” ,或只是一句纯粹技术性的表述,也暗含着令人不安的观念和情绪。垃圾的问题,就是城市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放心吧,我们并未在节目里提及该如何准确的分类,这不过是每个人都要付出的一点学习成本罢了。【本期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张淼,社会企业“R立方”创始人,专注垃圾议题的科普和咨询。(微博:@CrazyMia) 【本期剧透】01:18 北京也开始垃圾分类了,受疫情影响有些滞后03:07 上海推行了一年,效果怎么样?09:05 为什么这时候推垃圾分类?那就是垃圾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12:00 对垃圾的观念转变,邻避效应13:13 荷兰垃圾分类的情况24:12 垃圾都去哪了?后端是怎么处理的31:34 洋垃圾禁令和垃圾流转的链条35:19 如果没有拾荒者,垃圾的问题可能更严重42:24 谁应该为垃圾分类买单58:00 消费主义和现代生活【延伸阅读】一刻talks | R立方创始人张淼:我的朋友叫我垃圾百科王久良:《垃圾围城》、《塑料王国》胡嘉明、張劼穎:《廢品生活》【本期音乐】Smoke on the Water魔法公主【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后期制作】韩韩【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6-2759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爱的艺术和亲密关系的公共性【主播的话】这一期我们聊了爱和亲密关系。这是个似乎人人有话可说、常被谈论,但又绝无定论的话题。我们也没有答案。因为当谈论亲密关系,就是在描述我们自身那难以捉摸和无法定义的存在状态。人的自我、博爱和无私,人的欲望、偏狭和恐惧。人类需要的与其说是亲密关系,不如说是更广泛意义上小共同体的陪伴。因此,亲密关系成了最微小的公共生活实践。它复杂而令人困惑,是自我和主体性感受激烈冲突的实验场。但它又如此迷人,让我们在动态的开始和结束中,速朽和永恒之间,感受到一些活着的欢愉和慰藉。你理想中的亲密关系什么样?在微博上找我们聊聊吧。 【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1:00-5:09 Qing:疫情给亲密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加速了很多伴侣的决定6:02-8:02 亲密关系内里包括了很多元素,这种陪伴跟与原生家庭或朋友的关系有什么不同8:10-10:00 若含:与其说我们需要亲密关系,不如说更需要社群和小共同体的相互支持10:20-14:47 孟常:从最小公共生活实践到信仰之跃,这些年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14:50-18:05 爱的成长论 vs 宿命论18:10-22:15 开放试错的门槛和无条件给予的爱:摆脱主体性崇拜22:20-25:05 人的自我和主体性25:06-27:30 孟常八年来的的反思27:30-30:30 有哪些时刻你感觉自己更(不)需要亲密关系30:35-38:00 爱的排他性和开放关系38:05-44:00 爱的速朽和永恒44:00-50:00 亲密关系只是一件私事吗?它的公共性50:00-55:00 爱的政治学:孟常的“特洛伊木马”论55:00-end 我们理想中的亲密关系【本期音乐】Take it easy (Eagles)春夏秋冬 (张国荣)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5-1659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我们为何从演唱会聊到了明星的公共参与?【主播的话】距离 Together At Home 已经过去两周时间,最近国内的“相信未来”义演也刚刚落幕。这期播客中,我们还是以此为引子聊了聊全世界的明星、艺术家们在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其中,一个我们觉得可以称之为典范的人物,自然是这次全球义演的组织者 Lady Gaga。最终我们还是回到了国内公共舆论场,探讨明星偶像在面对公共议题时的态度?以及在面对公共事件时,为什么名人们变得越来越失语?【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2:08 我们对于 Together At Home 这场演唱会的观感7:45 孟常对于这场全球义演失望的原因8:50 为什么觉得这场演唱会不适合和当年那场 Live Aid 进行比较10:23 我们可能处在一个过渡期——80 年代那套大家想为之奋斗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为了建制的一部分12:25 把这场演唱会和 Live Aid 相比,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13:53 聊一聊明星本身 Lady Gaga,为什么我们觉得她身上体现着时代精神14:47 安利一部关于 Lady Gaga 的纪录片《五尺二寸》15:40 Lady Gaga 和抑郁症抗争的过程,以及她被性侵的经历。19:07 回到国内的公共舆论场,聊聊国内明星面对公共议题的态度19:30 为什么明星发声明总喜欢说:对不起,占用了公共资源??23:10 为什么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用类似于全民捉奸的方式来批斗一个明星的不道德行为24:10 除了关注明星的事情之外,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公共空间?26:00 我们欣赏的明星偶像——姚晨27:50 另外一个值得安利的明星——袁立30:30 明星们选择背后的无奈与环境压力35:33 明星们不表达是因为他们不能表达,还是没有观点?37:25 商业化下流水线的明星,是无法摆脱既有局限的吗?以 TF Boys 为例【本期音乐】《Modern Love》(David Bowie,Live at Live Aid)《Smile》 (Jimmy Durante,The Very Best Of Song)【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5-0945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歧视与被歧视的全球化【主播的话】病毒的全球化也带来了歧视的全球化。亚裔在海外遇到当街怒怼,黑人在广州被麦当劳拒绝入店,武汉人在全国遭受冷眼相对,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面对灾难,感到了自身脆弱的人们树起了更多的边界,试图通过区分“我们”和“他们”,来筑起安全的幻觉。平等,是一种价值观,但不是一个工具。这一期中,我们从广州黑人被驱逐聊起,谈到低端全球化,谈到种族讨论在美国与欧洲的不同,谈到我们各自与种族歧视打交道的经历,最后再回到中国人的种族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学习、定居,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上的移民输出国向移民输入国转变。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转变?中国社会准备好了吗?【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3’45 在全中国种族最多元化的城市广州,若含的居住体验5’29 麦高登、重庆大厦与低端全球化9’07 黑人在广州的境遇 vs 中国早年前往海外谋生的移民11’30 外国人来华绿卡引起的争论,中国人擅长种族歧视?12‘34 对外来者的陌生感 ≠ 对外来者的敌视感15’15 种族之外还有很多标签,户籍、性向、阶级17’37 三里屯暴力事件,中国女性因为有外国男友被砍伤20‘31 孟常在微博转帖帮广州黑人招募志愿者,遭围攻22’22 在美国,种族角度是所有政策制定无法绕过的问题23’42 荷兰从黑彼得到彩虹彼得,种族视野需要启蒙29’00 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病毒被认为是外来者入侵的故事30’35 香港的种族歧视案例:菲佣的困境34’40 在中国的黑人:你是美国来的黑人吗?39’30 欧洲社会疫情下的另一面:歧视亚裔、相信阴谋论47’17 危机中想找替罪羊:“人群中找到那个犹太人”49’40 平等,是一种价值观,不是一个工具【延伸资料】麦高登《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荷兰黑彼得(Zwarte Piet)争论苏美智《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音乐】《Black or White》(Michael Jackson)《Ebony and Ivory》(Paul McCartney)【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5-0252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罗永浩、许知远和带货时代的他们【主播的话】罗永浩坐在直播镜头前,认真地夸一支圆珠笔。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我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想起自己当年在牛博网写下的那些东西,以及那个似乎半个世纪之久远的博客时代——公共言说和公共媒体的黄金时代。为什么看老罗带货就觉得观感不好呢?我承认,这或许出于对(前)知识人的某种期待,但更多还是时代浪潮下知识人的边缘化带来的沮丧感。就像许知远在十三邀上抛给马东的那个问题:你喜欢这个时代吗?知识分子只有拥抱和抗拒两种选择吗?我想对于马东和罗振宇们来说,问题从来不在于娱乐的形式和通俗的表达,而是你是否还会严肃地对待知识生产和创造,表达的内容是否背离信奉的观念。知识分子当然可以选择商业变现,但根本上决定一个知识分子身份的,还是你对时代现象和公共事件是否持续发声。闷声发财,不是我们对知识分子的期待。知识分子跟他们的时代之间,是一种持续紧张的关系。【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本期剧透】1:30-4:20 孟常看老罗坐在直播镜头前有种幻灭感4:30-7:40 王磬:知识分子的身份不是终身的,何况直播也有行业门槛7:45-12:20 许知远和马东在十三邀上的对话:5%和95%的受众12:20-14:15 奇葩说拓宽了公共言说的边界,而罗振宇只是售卖知识焦虑14:16-18:00 真正的知识分子跟时代和体制是紧张的关系,重大事件发生时声音不能缺席18:00-20:10 贩卖焦虑不是知识人所为,只是知识贩子20:20-24:35 罗永浩不肯正视,自己最擅长的还是营销24:36-28:50 许知远同款拖鞋,道长同款背包,知识人变现的尴尬28:52-33:00 知识分子就应该甘于清贫,不能获得财富吗?并不是。33:00-38:20 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和商业化之间是会有冲突的38:50-45:20 你的观念和行为之间要自洽,很多时候是抵抗不了时代的物质欲望【音乐】《Fallen Angel AKA Broken Arrow》(Noel Gallagher's High Flying Birds)《Everything Will Flow)》(Suede)【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https://weibo.com/u/7339347374?is_hot=1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4-2545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过了 6 年 我终于说出这个秘密【主播的话】Qing:这是一期关于“她”和”她们“的节目。过去几年之中,我们听到了许多来自“她”的讲述:她可能是好莱坞辛勤打拼的演员,遭到食物链顶端的骚扰;她可能是中国知名高校里的学生,遭到导师的掠食;她可能是遭遇强暴开启诉讼、却始终不能以真名示人的华裔女生。今天的这位她,是我们的主播,我们的好友,若含。法律不总是在场,但”她们“的讲述,本身就是意义,本身就是赋权。感谢勇敢的”她们“。若含:“6年前,我被性侵了”这6年时间中,我经历过许多挣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度无法接受“我被性侵”的事实,也苛责过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奋力逃跑或更有防人之心……我知道,许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也会像当时的“我”一样自责。那个时候的“我” 对于“性同意”没有概念,也不知道“醉酒”不应该成为一个女生遭到性侵的理由。我只是从小被教育,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应该多多小心。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该如何小心,小心什么,尤其当女性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师长和前辈时。直到最近两年“Me Too”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我看到许多勇敢的女性站出来讲述她们的故事,在她们的叙述中,我找到了面对这件事的勇气和力量。因此,我也决定说出自己的故事,是因为我希望把这份力量传递下去。尤其当我目睹最近的事件,更觉得心痛。在我 20 岁时,当面对和自己权力关系不对等的人时,都会一度感到迷失,甚至精神崩溃;更何况是那些未成年的、被精神操控,没有庇护之所的女孩。我也惊讶和愤怒于一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种种困难,性骚扰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当然,也不是没有积极的方面,比如我们在节目里提到的哈维·韦恩斯坦,终于获刑入狱;伊藤诗织在日本赢得了诉讼;以及最近的新闻,台湾导演钮承泽被重判。这一切,是因为女性打破了沉默,越来越勇于发声。所以,我们要说话,要拿回叙述权。要教育更多的男性“未经同意的性行为”就是犯罪,而非苛求女性成为“完美受害者”。如果我的故事能够启发到哪怕一个女孩,放下对自己的苛责。又或者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这份力量就算是传递下去了。【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3'10 从韦恩斯坦在监狱里感染新冠说起6'15 沈阳事件给北大同学带来的反思9'20 鼓舞了若含的意大利女演员故事12'00 华裔女生Chanel Miller和Know My Name15'05 伊藤诗织的故事,报案过程的艰难17'40 若含首度公开讲述19'14 为什么过去了这么久还要再来讲述21’29 当时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没有更激烈地反抗?30'40 过去几年里,那天晚上的细节,从来没有离开过31'18 Morning Show:受害者内化了自责37'04 掠食者的控制手段与话术39'38 反抗了之后,然后呢?42'01 那些期待完美受害者的人才是有病44'10 性侵案里,取证太难了48'30 如果你感到,你也正被同一个人骚扰,请微博联系我们【延伸资料】《From Aggressive Overtures to Sexual Assault: Harvey Weinstein’s Accusers Tell Their Stories》By Ronan Farrow 纽约客报道《Know My name》Chanel Miller《黑箱》伊藤诗织【音乐】《Departure》(Max Richter)《Elephant Woman》(Blonde Redhead)【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4-1852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在旅行的未知里 重新确认自我【主播的话】在不能旅行的日子里,我们怀念可以满世界跑的日子。过去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世界当今的面貌却让人意识到,这些理所当然让人想念,也值得珍惜。这期节目我们从记忆中的意大利出发,聊到了这些年中印象深刻的旅行记忆和我们对旅行本质的思考。去过几十个国家的 @孟常 聊了聊自己在过去十年间发生变化的旅行观。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希望这期节目能为无法出行的听众们,带去美好的想象和自由的清风。【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2:40- 11:42 我们对于意大利的记忆和印象11:42-15:47 身处欧洲的 Qing 聊了聊欧洲目前的交通现状17:08-21:11 去过的旅行地和你是否有意思是不能划等号的。22:00-24:00 旅行最迷人的部分是丢入那些未知的经验之中24:00-27:14 为什么我们说 Tinder 是最好的旅行 App 27:14- 30:10 Qing 印象深刻的旅行——拜访齐泽克之外收获的友谊之旅。30:10-34:27 Ruohan 印象深刻的旅行——和一群天南海北的同龄人游学34:48-43:24 与人同行和独自出发43:24-结尾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我们钟爱记者式的旅行【延伸资料】《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现代主义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音乐】《Amerigo》(Patti Smith)《Stay Alive》(Jose Gonzalez)【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4-1156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那些远行的人 长眠之地【主播的话】今年的清明节很特别。瘟疫的全球风暴之下,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前几天看到一条意大利新闻:在重灾区贝加莫,当地的一名神父因为感染而过世,小镇上的居民自发地前去给他的灵车告别。我的一位意大利朋友评价说,这些居民也并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可能意大利小地方的人社群意识太强了,所以觉得有更重要的东西。我在那个时刻意识到,当死亡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是不会亲眼见到的。但有不少围绕着死亡产生的仪式感,比如领取骨灰盒,比如去给灵车送行,这些仪式发生的时候,死亡的过程其实已经结束了。但正是通过这些仪式,我们能够感知死亡。在本期里,我们谈论了那些围绕着死亡的仪式:葬礼、上坟、墓地,中西方对待亲人死亡的不同态度,以及我们各自想象中的死亡是什么样的。【主播】若含(微博:@X_Ruohan )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04:15 我们所旁观的死亡,自己和他者的痛苦06:07 死亡是为了确认一个人曾经存在过吗?10:18 孝文化把死的庄重性给异化了12:25 仪式有其荒谬的成分,但悼念权利不该被剥夺14:40 对于死者,问题不是该如何去忘记,而是如何去记住18:04 个人记忆与公共记忆里的死亡,都被生者回避谈论23:00 欧洲的墓地文化,城市景观的一部分27:15 欧洲处理死亡多与宗教有关,中国是家族里的事30:00 我参加过的中国葬礼和欧洲葬礼32:05 如果有一天你死了,希望怎么样被埋葬?36:30 死者希望被记住 vs 死者的隐私权38:15 法国前总统在临死前的“完美安排”43:21 死亡是一件非常随机的事情,无法安排46:25 生命本身就是倒推的,活在当下【音乐】Bang Bang You're dead(Dirty Pretty Things,Waterloo To Anywhere)Til Death Do Us Part(The Kinks,The Great Lost Kinks Album)【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4-0447 min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这一代欧洲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主播的话】疫情仍在持续,欧洲身处漩涡中。你或许已经从社交媒体上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到了欧洲疫情的惨烈和那些似乎不合常理的防疫措施。耸动的标题和截图或许是出于事实,但由于缺少细节和背景信息,阻碍了我们对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意大利死亡率这么高?德国做对了哪些事情?英国的“群体免疫”靠谱吗?很多人心里都留有疑问:为什么欧洲不照搬中国经验?在这一期里,我跟住在欧洲的两位媒体人朋友聊了聊,覃里雯老师住在德国柏林,你们已经熟悉的主播王磬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我们希望跨越流行病学的那些术语和举措——你们已经从钟院士和张医生那里听到很多了,去探讨欧洲的公共文化和社会制度,是如何根本性地决定了各国的抗疫政策。联邦制下央地的制衡关系、公民自我管理的原则和权责分明的政治文化等等都共同形塑了欧洲如今的局面。欧洲内部对此有大量的反思和批评,而批评文化才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纠错机制。这期的信息量很大。跟上一期的日本和新加坡一样,我们希望能够对各国疫情进行真实的描述和坦诚的讨论,而那些数字和政策表象之外的社会肌理和文化语境,才是帮我们抵达事实,摆脱偏见、无知和刻板印象的关键。【主播】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覃里雯,媒体人【本期剧透】1:00-11:20 欧洲成为了疫情的中心,王磬介绍了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国的整体情况11:30-18:00 德国跟意大利都是老龄化社会,为什么德国疫情控制得相对较好?18:20-24:00 欧洲的央地关系,联邦制下的各负其责24:00-26:15 一开始看欧洲的防疫措施也有点着急,后来了解了细节反而比较放心26:15-29:30 恐慌来自于保障不足和信息不透明,这代欧洲人没经历过如此大的安全威胁29:40-32:00 民主社会治理下的“缓慢”和自治原则,为什么不能照搬中国的经验32:00-37:10 其实欧洲各国内部对于本国防疫举措有很多批评,媒体监督是纠错机制37:10-42:50 荷兰、瑞典、丹麦这些国家真的“躺平”了吗,其实政策思路是一致的42:51-44:40 为什么我们不太接受批评?是一种部落本能44:41-45:59 疫情下的文化刻板印象,是因为不了解细节46:00- 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都面临逆转的挑战【音乐】Salut d'amour op. 12(Edward Elgar,The Romantic Cello)Baby You're a Rich Man(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 The Coverbeats,The Beatles Greatest Hits (Cover))【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制作总监】王若弛【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2020-03-2754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