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布布莱尔Blair,言西就是Sukie

Shows

97号线站台2025-08-25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8-22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8-1610 min97号线站台2025-07-28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7-2108 min97号线站台2025-07-14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7-0703 min97号线站台2025-06-3007 min97号线站台2025-06-2303 min97号线站台
97号线站台#40|当岗位要求松动:我们经历的职场危机感与主动成长契机本期,我们 围绕近期团队新成员加入的经历,展开了一场关于职场定位与个人发展的深度对话。这一变动引发了我们的切实思考: 【岗位要求与现实的落差】 新同事虽未完全满足预设的“行业经验”硬性要求,但其突出的分析能力使其承担了部分原属我们的工作内容,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价值。 【琐事与高价值工作的冲突】 我们坦诚分享了日常被事务性工作淹没的困扰,以及渴望投入更具战略性的“发现问题-分析解决”工作却难以抽身的矛盾,探讨了时间管理与工作重心分配的挑战。 【构建不可替代性的迫切性】 面对潜在的“被替代”焦虑,我们深入讨论了在组织内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我们分析了自身现状(如资质、技能),并思考了如何在现有框架下(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通过持续学习与专项能力精进(如专业技能、数据分析能力),来提升不可替代性和职场话语权。 【主动成长的路径】 我们认同,真正的职业发展往往源于工作之外的投入。与其被动等待机会或被情绪裹挟,不如明确目标岗位所需能力,主动规划学习路径,为未来机遇做好准备。这期节目是我们面对职场变化时的真实复盘与策略探讨。 我们旨在分享如何在变动中保持清醒认知,将危机感转化为提升动力,并找到平衡短期职责与长期职业发展的方法。(但这一期主要是各个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的一期自省和自我批判,所以叙述可能没有那么连贯)点击订阅,加入我们的“都市副本通关”成长计划。
2025-06-1606 min97号线站台
97号线站台#39|打工人VS老板思维:从“这人不行”到“这钱能赚”的蜕变本期,我们深入复盘了近期亲身经历的三个职场案例: 【中间人】 面对评价不佳但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合作伙伴,老板的“利益优先”原则让我们深刻反思个人好恶与商业价值的界限。 【平台潜力挖掘】 当我们只看到一个高效工具时,老板却洞察了其闭环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这彻底颠覆了我们作为执行者的思维局限。 【为下属担责】 被要求为团队错误承担沟通责任时,起初难以接受,但最终理解了此举在维护客户信任与公司利益层面的战略意义。通过这些真实碰撞,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打工人思维”(个体视角、任务导向、情感好恶)与“老板思维”(利益视角、全局观、资源整合)的核心差异。 本期我们坦诚分享: 为何“位置决定脑袋”? 不同角色天然关注点不同。 如何理解并运用“利益视角”? 超越个人感受,看到行动背后的商业逻辑。 “全局观”意味着什么? 从单一任务跳脱,思考环节连接与整体价值。 为何要警惕“玻璃心”? 职场决策常基于利益与效率,而非个人好恶。 如何主动进行思维升级? 从执行者向思考者、资源整合者转变的关键。这不仅是吐槽,更是我们思维蜕变的真实记录。 希望我们的反思与领悟,能帮助你更理解职场决策逻辑,突破思维定式,在都市丛林中更游刃有余。点击订阅,加入我们的“都市副本通关”思维升级之旅!
2025-06-1007 min97号线站台2025-05-2608 min97号线站台
97号线站台#37|而立前夕不落笔:我们讨论生育,但不承诺答案承接上一期关于婚姻的话题,本期播客以“三十不惑”为切入点,分享了我们对生育的复杂态度。我们站在三十岁的门槛前,面对生育与婚姻的抉择,坦诚袒露内心的矛盾。作为抗拒生育的一方,我无法忽视生育带来的生理挑战——身体的不可逆变化、医疗过程中的隐私妥协,这些现实问题与个人尊严感始终拉锯。而渴望独立养育的一方,则试图挣脱婚姻框架的束缚,期待通过独自育儿实现自我价值的延续,却不得不直面社会对“非传统母亲”的审视与经济压力的重担。我们都清醒意识到,生育远非个体选择,它牵扯教育责任、经济投入与代际焦虑。朋友圈中同龄人的生育潮,既让我们质疑社会时钟的催促,也反思自身是否在“成熟度”上滞后。尽管当下观点分歧,我们仍保留对未来的开放性:或许技术进步能缓解生理隐忧,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可为多元选择提供空间。三十岁不是终点,我们选择在困惑中继续寻找自洽的答案,允许自己暂时“未准备好”,因为人生考卷本就不该只有一种解法。不论是我还是Blair,都深知生育与养育之路布满荆棘。在我们浅薄的看法里觉得有些让自己失去了尊严的事情却是母亲们承担这份责任后不得不做的选择,成为母亲,不仅要直面社会规训与家庭期待的交锋,更需与曾经的自我反复斡旋。谨以此致敬所有母亲。
2025-05-1905 min97号线站台2025-05-1407 min97号线站台2025-04-1407 min97号线站台2025-04-07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3-3109 min97号线站台2025-03-24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3-2110 min97号线站台2025-03-10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3-1006 min97号线站台2025-03-0306 min97号线站台
97号线站台#028|职场倦怠自救手册:从‘为公打工’到‘为己生活’本期节目我们我们稍稍探讨了现代职场中的“工作意义缺失”问题,分享了工作中产生的虚无感、重复性任务带来的疲惫,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当工作无法提供成长或成就感时,我们找到的办法是应调整心态:将工作视为生存手段而非人生核心,降低对“意义”的过度期待,并在业余时间通过爱好、副业或学习等方式寻找个人价值,以此平衡生活的无力感。大致文字总结如下: 1.接受工作的现实性:企业本质是交换劳动与报酬,不必强求每份工作都“有意义”。 2.调整心态分阶段:情绪低谷时,优先完成分内职责,减少内耗;状态回升后,再尝试在工作中探索价值。 3.工作外寻找成就感:发展副业、爱好或学习新技能,用多元身份对冲职业倦怠。 4.降低短期期望值:多数基础工作具有重复性,阶段性“躺平”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5.关注长期可能性:积累资源与能力,为未来转型或创造社会价值打下基础。 6.划清工作与生活界限:避免让职场情绪过度侵蚀个人时间,保持心理弹性。工作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动态的自我定义。与其纠结“意义何在”,不如主动构建生活的多重支点,让工作成为生存的“脚手架”,而非人生的唯一答案。-希望我们共勉
2025-02-2407 min97号线站台2025-02-1606 min97号线站台2024-10-2711 min97号线站台2024-06-2518 min97号线站台2024-06-2412 min97号线站台2024-05-2810 min97号线站台2024-05-1625 min97号线站台2024-04-0712 min97号线站台2024-04-0114 min97号线站台2024-03-1510 min97号线站台2024-03-0817 min97号线站台2024-03-0411 min97号线站台2024-02-2212 min97号线站台2024-02-1914 min97号线站台2024-02-0710 min97号线站台2024-02-0124 min97号线站台2024-01-2314 min97号线站台2024-01-1211 min97号线站台2024-01-0814 min97号线站台2023-12-2810 min97号线站台2023-12-2113 min97号线站台2023-12-1408 min97号线站台2023-12-0616 min97号线站台2023-11-3030 min97号线站台2023-11-2309 min97号线站台2023-11-1522 min97号线站台2023-11-0825 min97号线站台2023-11-0119 minThe Joint Radio Show2018-07-161h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