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端传媒音頻 | Initium Audio
Shows
And Now The Band
EP 241: Barbarous – Oakland Death Metal, Album “Initium Mors,” and Building the West Coast Scene
Tom is joined by both Travises from Barbarous, a rising Oakland-based death metal band set to release their debut full-length album “Initium Mors” on August 1st via Creator Destructor Records. In this lively conversation, the band shares the story behind their formation, their writing process, and how death is just the beginning—musically and metaphorically.💀 What You’ll Hear in This Episode:The origin of Barbarous: how two Travises and two Zacks came togetherAlbum breakdown of Initium Mors: writing, recording, and standout tracksDeep dive into the new single “By Lead Or Steel...
2025-07-13
41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在香港,「現在我不覺得破產有什麼大不了」
2024年,香港個人破產呈請創9年新高。有經濟學者指,破產數量的上升,跟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也和大眾對破產談對轉變有關。但持續升高的破產率,僅僅是香港經濟轉型中的陣痛嗎?破產之後,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本期端聞,端傳媒記者鄭淑華Sara Cheng為你講述,香港破產者的故事。➤延伸閱讀創業失敗、賭癮未解——港人冇錢使,破產是出路?港府財赤削2元乘車優惠:長者怎回應?計劃怎演變?節流有效嗎? 圖解香港大財赤:六年五赤、入不敷支,港府為何巨額赤字? | 端傳媒Initium Media ➤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陳莉雅製作人:Wing Kuang剪輯、聲音設計:王伯維,「韁河媒體工作室」Alex Sun、阿狗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5-05-07
23 min
Save Me a Spot Podcast
Save Me a Spot: NAD Infusion at Initium Therapy
In this episode of Save Me a Spot, we take a trip to visit Dr Katy Schmelka at Initium Therapy for an NAD infusion. We share our personal experience exploring what NA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is and how it can support energy levels, mental clarity, and overall wellness. From the benefits and process to how we felt during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is episode uncover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is trending therapy. We chat with Dr. Schmelka about other services provided at Initium, and how yoga brought us all together!. Curious about whether an NAD infusion might b...
2025-01-21
1h 19
Computer America
Cheap Solar Still, CO2 Removal Powder, Hyundai Initium w/ Ralph Bond
Show Notes 15 November 2024Story 1: Researchers devise a unique upcycling use for old tires: Producing drinking water.Source: Anthropocene Magazine Story by the staffLink: https://www.anthropocenemagazine.org/2024/11/researchers-devise-a-unique-upcycling-use-for-old-tires-producing-drinking-water/See also: https://newatlas.com/environment/solar-still-old-tires-purifies-15-cups-water-per-day/See also: https://www.dal.ca/news/2024/10/31/saltwater-desalination-device.htmlStory 2...
2024-11-15
37 min
Flyback
#11 Le fils caché de Roger Dubuis et Hublot - Avec Fawn de Initium Swiss
Bonjour à tous et bienvenue !Nouvel épisode de la deuxième saison de Flyback.C'est l'histoire d'une rencontre entre passionnés qui parlent de montres avec leurs potes et qui décident d'en faire un rdv hebdomadaire pour échanger sur les infos, l'actualité horlogère, déconner, s'échanger leurs avis sans langue de bois.Rejoignez nous dans notre nouvelle aventure, je suis Michael - Chrono-Grapheet je suis accompagné aujourd'hui de Jean-Charles et Julien (Moonwatch et 10ATM) pour échanger sur les sujets d'actu du mois de septembre 24 :- T...
2024-09-15
2h 18
PowerOfMetal.cl
¡Novum Initium!
¿Qué pasó? ¿Porqué Novum Initium? ¡Todo será revelado en el capítulo de hoy de nuestro Podcast Live así que atentos! Esta semana la cartelera de reviews incluye lo nuevo de Kerry King, Tyr (para los que lo estaban pidiendo), Concerto Moon, Achelous y Demon. OJO: Estaremos regalando entradas para Possessed junto a Venom Inc., tanto para el show de Santiago como para el de Concepción, en nuestro programa, cortesía de Chargola. ¡NOS VEMOS EN EL NOVUM INITIUM!
2024-06-02
2h 10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學潮席捲全美,哥大抗爭的這一個月
自4月17日起,大規模學潮席捲全美,甚至蔓延至全球各地的高校。對峙、衝突、扎營、罷工,以及停職、休學、拘留和逮捕,成為校園的日常景象。學生、校方、警方和政界人士在各大校園中展開立場各異、行動不同的爭論。這場學潮罕見地將以巴問題推上了美國當下最重要的公共議程。大規模學潮開始至今已經一個月。不少人會將此場抗爭與1968年因反越戰而印發的學潮相提並論。兩場的學潮起始點都是哥倫比亞大學。本期端聞,由端傳媒國際組編輯為你深入探討這場學潮背後的原因,以及我們將採訪一位身處哥大的新聞學院學生 Tiffany,聽聽她在現場的觀察。➤「端聞」podcast 的報導和製作都依賴端傳媒會員的訂閱付費支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播客報導,請成為端傳媒會員,支持我們持續產出,也讓更多人通過音頻獲取深度報導和多元觀點。➤立即訂閱,可享端聞聽眾特別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5折|尊享年費會員8折【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5-17
35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李顯龍交棒,20年的總理生涯給新加坡留下什麼?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今日(15日)正式卸任,由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人黃循財接任,結束了他20年的總理生涯。李光耀從新加坡建國以來,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獨特的「國族敘事」——新加坡不是台北,也不是北京,更不是第三個「中國」,而是一個多元、和諧、主權獨立的國家。另一方面,李顯龍強化新加坡本土敘事時,展現出來的華語能力、親和感和對方言的熟悉,與他的父親李光耀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風格。李顯龍與黃循財之間的權力交接,首先源於人民行動黨的穩固基礎。人民行動黨的領導層更迭也意味著新加坡政府的迭代。本期「端聞」由即時組編輯 Eric 說明這場權力交接對新加坡意味著什麼?李顯龍時代為新加坡帶來了什麼?在新加坡,「李氏家族」的影響力是否就此終結?(本期節目端傳媒特約撰稿人苦叻亦有貢獻)➤「端聞」podcast 的報導和製作都依賴端傳媒會員的訂閱付費支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播客報導,請成為端傳媒會員,支持我們持續產出,也讓更多人通過音頻獲取深度報導和多元觀點。➤立即訂閱,可享端聞聽眾特別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5折|尊享年費會員8折【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Allen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5-15
27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歐洲「中國間諜案」為何連續發生?
今年5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睽違5年到訪歐洲。訪問期間,歐洲卻接連「中國間諜」案件。其中,兩名英國人因違反《官方保密法》被指控向北京提供情報,同時在德國,三名德國人和另一名政黨候選人的助理郭建,因涉嫌間諜活動被捕。這些「中國間諜」案件,凸顯中歐關係的緊張與複雜性。本期「端聞」,端傳媒特約撰稿人胡同將深入解析這幾起間諜案件的背後含義,並探討中國對歐洲的政治影響。➤「端聞」podcast 的報導和製作都依賴端傳媒會員的訂閱付費支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播客報導,請成為端傳媒會員,支持我們持續產出,也讓更多人通過音頻獲取深度報導和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可享端聞聽眾特別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5折|尊享年費會員8折【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Waven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5-10
22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拜登 vs. 紐約時報
今年四月,《Politico》報導了拜登政府與《紐約時報》的矛盾。拜登政府批評《紐約時報》在涉及拜登年齡等問題上出現偏見。反之,《紐約時報》認為拜登政府對主流媒體採取迴避態度。這場矛盾起因於一起「無心之過」,2023年3月,《紐約時報》報導了聯邦航空管理局局長人選的提名撤回事件。該報導的記者沒有按照慣例匿名處理白宮官員的評論,這導致雙方溝通的惡化,最終促使白宮決定將《紐約時報》記者從例行新聞通報的郵件名單中刪除。本期「端聞」中,端傳媒特約撰稿人、播客《美輪美換》主播小華將深入探討這場矛盾是否標誌著所謂的「自由派」內部裂痕,以及在美國大選年是否會引發更廣泛的影響。➤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歡迎你在各個播客平台訂閱《美輪美換》播客。還可以通過成為付費會員支持《美輪美換》,每周可以收到2-4篇 newsletter,包含對美國政治、媒體、文化時事的解讀和分析,幫助你全方位瞭解美國:https://bit.ly/3UQk2Q7【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楊靜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5-08
23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讓光照進黑盒,伊藤詩織笑著回來了
在2024年1月,獨立記者伊藤詩織發布了她的最新紀錄片《Black Box Diaries》(港譯:黑箱日誌),該片於4月在香港電影節首映。這部紀錄片中,伊藤詩織從記者的角度出發,調查了自己遭遇的性侵事件並尋求對加害者的起訴。此案件同時暴露了日本司法及社會制度的問題。九年前,伊藤在職場遭遇性侵,其後的九年間她經歷了起訴、證據收集、長期拉鋸戰及審理過程,被稱為「日本MeToo運動的第一人」。本期《端聞》,端傳媒評論組編輯符雨欣在香港與伊藤詩織聊了聊,聊她的紀錄片、生活與思考。【延伸閱讀】-伊藤詩織專訪:她笑着回來了,告訴你身為性暴力倖存者的真實生活-專訪伊藤詩織:希望有一天,人們會把我看作詩織本身➤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Waven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5-03
23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獨家|中國「走線人」為何葬身墨西哥海岸?
3月29日,在墨西哥瓦哈卡州東部沿海地區發生了一起事故,八名來自中國的「走線」移民不幸喪生。這些遺體至今未被認領,這是公衆所知、首宗中國走線人在墨西哥的海難事故。這些人是誰?他們為何會鋌而走險走「水路」?本期「端聞」由端傳媒特約撰稿人傅蓓夢和馮兆音獨家報導,深入揭露這場事故背後錯綜複雜的人口販運網絡,以及華人在其中的深度參與,此外,還有一位「走線」水路的倖存者,親述自己「死亡飛艇」,九死一生的經歷,他是如何踏上這個旅程,在風高浪急的夜晚經歷了什麼。【延伸閱讀】-【獨家】中國「走線人」葬身墨西哥海岸,他們是誰?為何水路涉險?-【「走線」重磅現場】為了潤,他們在拉美長征四千公里➤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26
26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美國國會通過TikTok禁令,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4月23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系列捆綁法案,不僅涵蓋953億美元的援外法案,支持烏克蘭、以色列以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地區的軍事援助,還包括了一項禁止 TikTok 的法案。該法案以79比18的票數通過,要求短視頻分享平台 TikTok 限期內從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賣給一家美國公司,否則將在美國面臨全國性禁令,限制其在美國應用商店的上架權限。本期「端聞」,端傳媒特約撰稿人陳采薇將為你解釋這項法案的通過將對 TikTok 意味著什麼?同時深入解析脫胎於 中國市場成功經驗的 TikTok,如何在短短幾年間風靡歐美? 又如何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延伸閱讀】-美國擬要求剝離TikTok,字節跳動試圖說服參院拖延|Whatsnew-Tiktok的國會「審判」,及其美國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楊靜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王建峰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24
27 min
Speaking of Design
Listen, Mental Health Matters: James Corbett, Initium Health
In the fourth episode of “Listen, Mental Health Matters,” Brian Giebink, HDR’s behavioral and mental health practice lead, speaks with James Corbett, founder and principal at Initium Health in Denver. Their unguarded conversation dives into the top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communities face regarding behavioral and mental health — and why local efforts and community-informed decisions are so critical for the future. Hear about the roots of Corbett’s ambitious career path from law school to divinity school to the founding of Initium Health, and how he found his calling in the advancement of behavioral and mental healthcare in the U.S.
2024-04-22
20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微信和人際關係,美國選舉如何爭取華裔選票?
今年美國進入選舉年,亞裔選民的影響力逐漸凸顯,尤其在二月份舉行的紐約州第三國會選區的補選中更是如此。民主黨候選人蘇奧齊聘請來自台灣的「華人社區特聘顧問」紀炫宇,積極與當地華人社區建立聯繫。紀炫宇除了擔任「引路人」,協助辨識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外,還將華人文化融入美國選舉,例如在中餐館拉票、參加同鄉會,甚至利用微信進行選戰。本期「端聞」,端傳媒特約撰稿人鄭怡嫣將分享美國候選人具體是如何在華裔社區,進行選舉、造勢。【延伸閱讀】-玩轉微信生態、深入華裔「關係學」:力爭亞裔選票的紐約第三國會選舉➤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19
27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誰在為中國經濟下行買單?
在2024年4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不過,更詳細的數據透露了經濟復蘇的不均衡性,特別是房地產市場仍舊表現不佳。房地產向來是中國最受歡迎且投資規模最大的領域之一,這造成全民負債買房的奇觀。本期「端聞」,端傳媒特約撰稿人 Franck 帶我們去這些普通人的生活實況,並深入解析是誰在為中國經濟下行「買單」?【延伸閱讀】-高位站崗:為中國經濟下行買單的人-數說疫後中國經濟:封控解除一年後,在面臨什麼樣的危機?➤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楊靜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17
24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香港市民,感受到經濟「由治及興」了嗎?
2023年,香港與中國大陸疫後恢復全面通關,結束了三年的邊境封鎖。香港特首宣布正式開啟「由治及興」,推動社會及經濟復常。一年過去,有人說看到「由治及興」的好處,也有人擔憂香港經濟下行。究其背後,香港真實的經濟情況到底如何呢?本期「端聞」,由香港組編輯阿皮,先帶著我們坐上一輛的士,透過一位的士司機的視角探索香港街頭的變化,以及分享那些北上深圳消費的年輕人在想些什麼?【延伸閱讀】-香港經濟數據集:通關一年復常了嗎?如何挽救投資信心?-跟司機牌主走一趟,香港的士興衰之路:「市道差,以前態度不行了」➤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楊靜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阿蹦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12
30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以哈戰爭半年,是什麼引發了全球撕裂?
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以哈戰爭爆發距今已長達六個月。 除了地面戰的衝突,這場戰爭還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場思想、輿論和價值觀的巨大「撕裂」。這場「撕裂」是如何發生的?猶太社區內部對於巴以問題的立場如何?這些複雜的立場與國家、民族和宗教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聯?這對於如今遍布全球的華人社區又有何啓示? 本期「端聞」,端傳媒特約撰稿人王菁深入解釋這場圍繞在以巴的撕裂,背後被什麼強大的勢力驅動? 【延伸閱讀】 -以哈戰爭蔓延網絡空間,伊朗、俄國和印度網軍亦有參戰|Whatsnew -反美、反猶、仇穆:簡中輿論場圍繞巴以衝突的他者想象與自我投射 ➤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甯卉 編輯:HY 製作人:陳莉雅 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Allen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10
33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清明休播:4月10日端聞見
「端聞」今天休息一次。 4月4號是清明節,是一個兩岸三地共同的假日。而遍佈全球的華人社區,也都會在這一天,寄託我們對故人的思念。 這一週並不平靜,台灣的大地震和震後的災情牽動著許多人的心,我們也祝願每一位聽眾都平安。 下一期「端聞」會在4月10號,下週三,上線,敬請期待。 ➤如果你支持「端聞」,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05
00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從學運領袖到走入體制,林飛帆離開「太陽花」現場之後
太陽花學運十年,當年的運動者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林飛帆,從十年前太陽花學運的總指揮到今日擔任民進黨智庫董事,作爲上一個20世代的青年,從街頭抗爭進入了體制,對新一代的20世代青年有什麼看法?有哪些事是他25歲從沒想過,到35歲才逐漸明白的? 本期「端聞」,台灣組主編許伯崧專訪林飛帆,除了討論太陽花學運的政治遺產,也將進一步了解,這場學運如何改變他的人生,即便多年後進入體制,他能否將此置於身後,或者,這場學運帶來的碰撞與拉扯仍是他無法擺脫的。 【延伸閱讀】 -【互動頁面】太陽花一念十年:運動記憶與回聲 -走入體制後,學運領袖林飛帆:後太陽花世代「想要一個新的政治認同」 ➤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楊靜 編輯:HY 製作人:陳莉雅 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吳柏翰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4-03
26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重回太陽花學運現場,聽見「20歲」的聲音
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動,影響至今仍在。對許多人而言,「太陽花學運」是他們的政治青春期。但隨著時間流轉,台灣社會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人們對這場學運的解讀與記憶出現差異。不同的背景和立場形塑出相異的觀點與記憶。 本期的「端聞」,製作人陳莉雅與台灣組主編許伯崧將以親歷者身份,重回學運現場,進一步探討,太陽花學運給台灣留下什麼,又是如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延伸閱讀】 -「無論好壞,都構成現在的我」:五位太陽花學運參與者的十年轉瞬 -一念十年:台灣20世代的太陽花記憶,會是什麼模樣? ➤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甯卉 編輯:HY 製作人:陳莉雅 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Waven。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3-29
40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特朗普「劫持」了共和黨嗎?
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美國大選,拜登將與特朗普再次對決。特朗普輕鬆贏得共和黨黨內初選,共和黨內是否已經無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讓美國再次偉大」是否已經成為當前共和黨的政黨基調? 特朗普以獨特方式顛覆傳統政治,他的爭議與缺點被支持者視為「真誠的證明」,即使官司纏身也未能動搖他的支持度。這反映了共和黨黨內的巨大變化。本期「端聞」,端傳媒國際組主編陳婉容將帶著我們一同探究共和黨內的政治風氣是如何變化的? 【延伸閱讀】 -愛荷華州初選特朗普大勝,2024美國大選接下來會有何看點? -面對2024美國大選,共和黨的困境和無法擺脫的「黨領袖」特朗普 ➤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甯卉 編輯:HY 製作人:陳莉雅 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3-27
37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什麼「困」住了中國 AI
2022年11月,OpenAI發布ChatGPT,隨後中國推出了超過200種大型語言模型應用,但在中國,即便是人工智能應用也無法逃離審查的束縛。本期,端傳媒的特約撰稿人Maggie將深入剖析中國AI特有的審查機制,以及深入分析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追趕美國的過程中,會面臨到的挑戰與困境。 【延伸閱讀】 - 大國軟肋還是彎道超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中國,還有機會趕超美國嗎? -「揭秘文心一言,AI時代的智能寫作利器」 ➤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甯卉 編輯:HY 製作人:陳莉雅 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李白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3-22
30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普京是如何「操作」俄羅斯選舉的?
《端聞》第一期,我們聚焦於剛結束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以87.28%得票率壓倒性勝利,投票率達77.44%,創歷史新高。本次選舉再次展示普京及其團隊的精心策劃,引發了是否真實反映民意或是選舉操縱的質疑。端傳媒特約撰稿人龔玨將深入分析「政治技師」如何設計這場預定結果的選舉,探討其對反對派角色的安排及利用行政權力和宣傳策略影響選民的手法。【延伸閱讀】- 普京安排勝選:媒體估出實際得票率,有民衆響應「排隊抗議」|Whatsnew- 善與「中立」的最後鬥士:納瓦利內的政治抗爭與俄羅斯反對派的未來➤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x6AqTm【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主持:楊靜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Allen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3-20
35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端闻」| 新聞,這樣聽
我們邀請你一起探索「華語音頻新聞」的可能性。「端聞」是一檔源自端傳媒編輯部的音頻新聞播客。節目由甯卉、楊靜主持。每一期,我們將選擇一則值得聽眾關心的新聞,邀請端傳媒的編輯、記者,與特約撰稿人,透過緊密而有信息增量的新聞敘事,解釋新聞脈絡及其背後的議題,講述新聞之中的故事,聆聽人物與現場的聲音。「端聞」,用我們熟悉的語言,講述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新聞、有價值的新聞。無論身在世界任何角落的華語聽眾,都能在「端聞」裏,聽到華文世界難得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視角——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用聲音的方式,聆聽新聞。3月20日起,每週三和週五更新。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3-16
01 min
Teachers Talk Radio
'Initium' by Emma Turner: The Friday Morning Break with Poppy Gibson
Have you heard of the brilliant book 'Initium: Cognitive Science and Research-Informed primary practice' by Emma Turner? This fantastic episode explores what the book is about, and interviews author Emma about the purpose behind this book, the process of writing it, and considers some of the things we can learn from this book about cognitive science in the primary phase. 'Initium' is published by John Catt and can be purchased through their website johncattbookshop.com
2024-03-10
57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行星酒館X端傳媒】EP11︱行星上的一年,在動盪中久別重逢
【本期介紹】 今年春節,是行星酒館陪伴大家的第一個農曆新年。而今期播客,也是它第一季的最後一集。這期節目的對話,貫穿了四位嘉賓和我自己過去整整一年的人生。回顧這個動蕩不安的兔年,也正是在記錄行星酒館播客本身——以及它的創作者、嘉賓、聽眾——過去一年的生活碎片。儘管不過是離散時代中的寥寥幾個身影,但希望我們彼此的軌跡,能給與聽眾與讀者一點線索與信心:在破碎的世界裡重建生活,你不是孤身一人。 【本期主播】 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 Sig,清邁創業者 H,美食從業者,撰稿人 小楊,紐約娜拉,播客主播,紐約打工十一年 Meng,紐約攝影師 【主要話題】 02:58 清邁一年,這座城市的變化 04:57 在異國的本地的朋友們 11:16 一場大規模跨世代重逢活動 14:37 點點滴滴的生活升級 18:00 邊境牧羊犬」Hacker」的跨國狗生 22:50 跨國旅行的「康復性訓練之後」 27:22 Iris墨西哥城的小酒館,還好嗎? 29:30 為什麼選擇徹底離開北京? 34:03 對於年輕人來說,分量更重的迷茫 35:28 「游神的季節開始了,我要重新投入戰鬥」 37:46 新一年的旅行計劃 41:08 娜拉回門之後,生活er地就過去了 42:50 當我在想念紐約的時候我在想念什麼? 52:20 新的一年,三個靈魂拷問 58:05 過去一年,顛覆生活的Meng 1:00:55 異國和父母公路旅行(以及情緒大爆炸) 1:09:11 習慣了北美後,重新被亞洲滋養 1:15:42 橫跨一年,對照不同時空的生活 【本期節目使用音樂】 「Coming Home」 by Sparrow Q 【本期製作團隊】 監製:林東尼 剪輯:小然 混音:小然 【關於行星酒館】 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 【關於端傳媒】 ➤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 ➤關於端傳媒: 主站: theinitium.com Facebook: facebook.com/theinitium Instagram: instagram.com/initiumnews Twitter:@initiumnews
2024-02-24
1h 20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11︱行星上的一年,在動盪中久別重逢
【本期介紹】今年春節,是行星酒館陪伴大家的第一個農曆新年。而今期播客,也是它第一季的最後一集。這期節目的對話,貫穿了四位嘉賓和我自己過去整整一年的人生。回顧這個動蕩不安的兔年,也正是在記錄行星酒館播客本身——以及它的創作者、嘉賓、聽眾——過去一年的生活碎片。儘管不過是離散時代中的寥寥幾個身影,但希望我們彼此的軌跡,能給與聽眾與讀者一點線索與信心:在破碎的世界裡重建生活,你不是孤身一人。【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Sig,清邁創業者H,美食從業者,撰稿人小楊,紐約娜拉,播客主播,紐約打工十一年Meng,紐約攝影師【主要話題】02:58 清邁一年,這座城市的變化04:57 在異國的本地的朋友們11:16 一場大規模跨世代重逢活動14:37 點點滴滴的生活升級18:00 邊境牧羊犬」Hacker」的跨國狗生22:50 跨國旅行的「康復性訓練之後」27:22 Iris墨西哥城的小酒館,還好嗎?29:30 為什麼選擇徹底離開北京?34:03 對於年輕人來說,分量更重的迷茫35:28 「游神的季節開始了,我要重新投入戰鬥」37:46 新一年的旅行計劃41:08 娜拉回門之後,生活er地就過去了42:50 當我在想念紐約的時候我在想念什麼?52:20 新的一年,三個靈魂拷問58:05 過去一年,顛覆生活的Meng1:00:55 異國和父母公路旅行(以及情緒大爆炸)1:09:11 習慣了北美後,重新被亞洲滋養1:15:42 橫跨一年,對照不同時空的生活【本期節目使用音樂】「Coming Home」 by Sparrow Q【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2-23
1h 20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行星酒館X端傳媒】EP10︱三十歲後承認了:我的人生需要被遊戲拯救
【本期介紹】 去年秋天在紐約見到旅居歐洲的遊戲編輯、策展人楊靜時,我倆意外地找到了一個共同話題:25年前的電腦遊戲,明星志願2。1998年大宇資訊製作發行的養成遊戲裡,玩家扮演初出茅廬的新人方若綺,在虛擬的台灣演藝圈從零開始:可以當群眾演員,餐廳駐唱,接不同的通告,主演電視和電影,甚至能成為影視歌三棲天后。 聊到深處,發現兩個生活背景大不相同的異鄉人,我們共享了另一條清晰的成長脈絡:少年時都曾在混亂無序的早期中文遊戲世界摸索,也都因官媒的「電子海洛因」污名受到家庭的阻撓與壓力;成年後的我們,同步見證了「電子遊戲」在產業化後的變形與異化,以及相關從業者——和許多內容創作者一樣——陷入的無助與疲勞。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們順著這個脈絡放肆地聊了一場。是私人的遊戲史,是時代的橫截面,也是人到30歲之後突然的一個坦然:原來有遊戲陪伴的生活,早就是生命裡無法割捨的一部分了。 【本期主播】 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 楊靜,遊戲策展人、編輯 【主要話題】 (02:08)童年的遊戲夢想與成年的工作現實 (04:21)誤打誤撞進入遊戲產業? (08:23)荒蕪的寄宿學校與厚厚的遊戲雜誌 (17:43)娛樂和學習,其實一線之間 (23:47)家長的控制慾,需要遊戲這個「惡棍」 (28:46)也許和爸媽鬥智鬥勇,也是一個遊戲? (37:41)在遊戲世界的規則裡,設定新的規則 (41:56)進入遊戲產業後,對遊戲看法的改變 (48:39)遊戲工業化,一個產業/時代的變遷 (58:51)獨立遊戲越做越小,越做越私人 (01:02:52)面對新遊戲,你電子陽痿了嗎? (01:10:16)環境在變遷,如何保持對遊戲的熱愛? (01:14:50)遊戲機制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本期節目使用音樂】 “Promo” by Trickster 【本期製作團隊】 監製:林東尼 剪輯:小然 混音:小然 【關於行星酒館】 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 【關於端傳媒】 ➤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 ➤關於端傳媒: 主站: theinitium.com Facebook: facebook.com/theinitium Instagram: instagram.com/initiumnews Twitter:@initiumnews
2024-02-02
1h 20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10︱三十歲後承認了:我的人生需要被遊戲拯救
【本期介紹】去年秋天在紐約見到旅居歐洲的遊戲編輯、策展人楊靜時,我倆意外地找到了一個共同話題:25年前的電腦遊戲,明星志願2。1998年大宇資訊製作發行的養成遊戲裡,玩家扮演初出茅廬的新人方若綺,在虛擬的台灣演藝圈從零開始:可以當群眾演員,餐廳駐唱,接不同的通告,主演電視和電影,甚至能成為影視歌三棲天后。聊到深處,發現兩個生活背景大不相同的異鄉人,我們共享了另一條清晰的成長脈絡:少年時都曾在混亂無序的早期中文遊戲世界摸索,也都因官媒的「電子海洛因」污名受到家庭的阻撓與壓力;成年後的我們,同步見證了「電子遊戲」在產業化後的變形與異化,以及相關從業者——和許多內容創作者一樣——陷入的無助與疲勞。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們順著這個脈絡放肆地聊了一場。是私人的遊戲史,是時代的橫截面,也是人到30歲之後突然的一個坦然:原來有遊戲陪伴的生活,早就是生命裡無法割捨的一部分了。【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楊靜,遊戲策展人、編輯【主要話題】(02:08)童年的遊戲夢想與成年的工作現實(04:21)誤打誤撞進入遊戲產業?(08:23)荒蕪的寄宿學校與厚厚的遊戲雜誌(17:43)娛樂和學習,其實一線之間(23:47)家長的控制慾,需要遊戲這個「惡棍」(28:46)也許和爸媽鬥智鬥勇,也是一個遊戲?(37:41)在遊戲世界的規則裡,設定新的規則(41:56)進入遊戲產業後,對遊戲看法的改變(48:39)遊戲工業化,一個產業/時代的變遷(58:51)獨立遊戲越做越小,越做越私人(01:02:52)面對新遊戲,你電子陽痿了嗎?(01:10:16)環境在變遷,如何保持對遊戲的熱愛?(01:14:50)遊戲機制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2-02
1h 20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行星酒館X端傳媒】EP9︱哈佛上課這半年,不小心在清邁遠程開了間書店
【本期介紹】 2023年九月,朋友潔平離開了亞洲,來到美國東岸,開始了在哈佛大學尼曼學者計劃的交流生活。 曾是媒體主編,亦是中港臺地區深耕多年的創作者與創業者。潔平從手頭繁重的項目中陡然抽身,進入了一個陌生的英文語境。表面上,一切似乎都慢了下來:重新認識來自各地的朋友,從頭修讀大學的課程,在陌生環境裡重新建立生活。可與此同時,她手頭的工作卻依然在快速地運轉著,甚至在2023年末,她竟然隔著大洋,把自己臺北的書店「飛地Nowhere」開到了泰國清邁。 行星酒館2024年第一期,我們在清邁的小小民宿交換了彼此過去一年的收獲與未來的願景。在「躺平」已經儼然成為時代精神的現在,談論「勤奮」與「希冀」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這段對談,卻給了我許多久違的希望。不論世界如何崩壞,人群被怎樣沖散,也許因為我們的堅持,依然能夠創造一隅飛地,去創作給與安心的空間,或創造自己熱愛的生活。 【本期主播】 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 張潔平,Matters和飛地書店創辦人 【主要話題】 (03:18)Work life balance的不同狀態 (12:17)初進校園,一切節奏都慢下來 (15:21)用Mid-career的視角觀察校園 (26:13)尼曼同學間,跨文化的共鳴 (28:20)經受過苦難,更容易相互理解 (35:08)遠程在清邁開了書店? (46:53)創造的空間,成為公共的「家」 (48:45)飛地清邁,面向的受眾是? (52:29)如何高能量地同時做很多事 (55:22)需要調節自己處事的狀態 (58:40)Work-creation balance (1:06:43)將能夠聯結的事物編織到一起 【本期節目使用音樂】 「Promo」 by Trickster 【本期製作團隊】 監製:林東尼 剪輯:小然 混音:小然 【關於行星酒館】 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 【關於端傳媒】 ➤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 ➤關於端傳媒: 主站: theinitium.com Facebook: facebook.com/theinitium Instagram: instagram.com/initiumnews Twitter:@initiumnews
2024-01-19
1h 13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9︱哈佛上課這半年,不小心在清邁遠程開了間書店
【本期介紹】2023年9月,朋友潔平離開了亞洲,來到美國東岸,開始了在哈佛大學尼曼學者計劃的交流生活。曾是媒體主編,亦是中港臺地區深耕多年的創作者與創業者。潔平從手頭繁重的項目中陡然抽身,進入了一個陌生的英文語境。表面上,一切似乎都慢了下來:重新認識來自各地的朋友,從頭修讀大學的課程,在陌生環境裡重新建立生活。可與此同時,她手頭的工作卻依然在快速地運轉著,甚至在2023年末,她竟然隔著大洋,把自己臺北的書店「飛地Nowhere」開到了泰國清邁。行星酒館2024年第一期,我們在清邁的小小民宿交換了彼此過去一年的收獲與未來的願景。在「躺平」已經儼然成為時代精神的現在,談論「勤奮」與「希冀」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這段對談,卻給了我許多久違的希望。不論世界如何崩壞,人群被怎樣沖散,也許因為我們的堅持,依然能夠創造一隅飛地,去創作給與安心的空間,或創造自己熱愛的生活。【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張潔平,Matters和飛地書店創辦人【主要話題】(03:18)Work life balance的不同狀態(12:17)初進校園,一切節奏都慢下來(15:21)用Mid-career的視角觀察校園(26:13)尼曼同學間,跨文化的共鳴(28:20)經受過苦難,更容易相互理解(35:08)遠程在清邁開了書店?(46:53)創造的空間,成為公共的「家」(48:45)飛地清邁,面向的受眾是?(52:29)如何高能量地同時做很多事(55:22)需要調節自己處事的狀態(58:40)Work-creation balance(1:06:43)將能夠聯結的事物編織到一起【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1-19
1h 13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2024台灣大選】EP3|從亡國感到民防備戰,台灣女性所經歷的「戰爭陰影」
2024台灣總統大選 大幕落下。但台灣海峽兩岸變幻的局勢,卻無法在此歸於平靜。對台灣人來說,統獨、戰爭,並不是一個容易言說的話題,每個人心中對此也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本期,我們將聽到三位台灣女性,講述他們心中的戰爭。一位參與了民防課程,一位是面臨中共軍艦威脅的海巡人員的家眷,另一位則參加過俄烏戰爭的國際醫療團。她們將以口述的方式,講述戰爭在她們心中意味著什麼,她們又是如何看待選舉結果與兩岸議題的——「如果戰爭可能會發生,你需不需要去審視自己的人生?什麼事情對你是最重要的?」【延伸閱讀】-台灣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勝選,立法院再現「朝小野大」政局|Whatsnew-台灣大選即時開票:結果出爐,民進黨打破八年魔咒,侯柯發表敗選演講-從自己的身體到戰爭的身體,我在三個月內參加了五場台灣民防訓練營➤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林柏聞➤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YouTube:youtube.com/@TheinitiumMedia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X / 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1-13
40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2024台灣大選】EP2|影響台灣大選的「聲音」:從地下電台到TikTok
在台灣獨特的選舉文化中,政治人物如何利用不同媒介來鞏固人脈、建立地方關係,始終是影響選情的關鍵。這一需求,給了各種媒體施展影響力的機會。早期,以「地下電台」為代表的民主化媒體,在地方政治中發揮顯著影響力,電台主持人以Call-In(聽眾通過電話參與節目)的方式,日以繼夜地與民眾討論政治,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許多家庭。而今,新一代的社交和影音媒體平台— YouTube 與 TikTok —已成為年輕選民的關注焦點。面對早已走進社交媒體時代的大選,上一代「地下電台」時代的主持人,而今的想法是什麼?而新一代的網路名人,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在社交時代興起的這些聲量,又在怎樣影響著台灣的民主生活?【延伸閱讀】-走入紅藍綠白的異溫層:大選期間,台灣人在YouTube上看什麼?-家族、金權、政治:迎戰彰化「不敗謝家」,吳音寧的立委參選之路-江昺崙:濁水溪以南沒有藍綠,台灣如何突破地方派系的網羅?➤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YouTube:youtube.com/@TheinitiumMedia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X / 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1-10
31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2024台灣大選】EP1|藍綠以外的台灣大選,為何「第三勢力」始終難以突圍?
2024台灣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階段,除了國民黨、民進黨兩大政黨,由柯文哲所領導的民眾黨也希望角逐大位,同時爭取在國會形成一股新的「第三勢力」。新興政黨意圖成為「第三大黨」,這在台灣並不算新鮮事。在台灣國家認同的深層矛盾當中,第三勢力容易遇到怎樣的困境?為何第三勢力難以持續?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第三勢力對民主政治的影響?【本期節目來賓】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許伯崧【本期延伸閱讀】- 2024台灣大選的十個關鍵字:藍白欲下架民進黨,認知作戰影響戰與和- 第三勢力何處去?柯文哲背後停止的藍營與台灣新保守主義的興起- 數說2024台灣大選之二:藍綠立委席次消長,民眾黨坐大第三勢力?- 葉耀元:一開始就註定破局,台灣大選不可能的「藍白合」- 藍白合火藥味中不歡而散,「桶箍者」郭台銘迎「無言結局」|Whatsnew- 「我的支持者都沒有投票權」:總統大選青年論壇上,學生怎麼看柯文哲?【訂閱端傳媒】如果你喜歡本集節目內容,歡迎你成為端傳媒的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https://bit.ly/3PrFvfh【本期製作團隊】出品:端傳媒音頻監製:甯卉編輯:HY製作人:陳莉雅剪輯、聲音設計:「韁河媒體工作室」王伯維、孫聖峰➤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關注端傳媒:網站:theinitium.comYouTube:youtube.com/@TheinitiumMedia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X / 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1-05
26 min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2024,端傳媒與你一起探索「音頻新聞」
2024年,端傳媒將推出更多音頻報導,以及一檔全新的新聞播客。我們希望與你一起探索「音頻新聞」的無限可能。敬請期待!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4-01-01
00 min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8︱微信支付不相識,笑問老外何處來?A Beijing Homecoming Vibe Check
【本期介紹】2021/22學年,共有211名美國學生在中國留學生活。五年前,這個數字是11,639,規模縮減了超過五十倍。 疫情與封控固然是重要的直接原因,但美國留學生在華斷崖式的人數下跌,只是世界全面脫鉤加速的側影。外資撤離、遊客驟減、偏見激增、輿論極化——許多中國人選擇物理離散的同時,相當一部分已經定居在中国的外籍人士,也一樣必須放下自己扎根的土地,尋找新的生活。今期行星酒館,邀請到了兩位外籍人士 Matt 和 Ling。 他們都曾定居中國,度過大部分成年時光。這幾年間選擇了離開的他們,在過去半年,先後回到中國短暫停留。藉著兩位朋友的「外賓」視角,我想聊聊重新踏上「故土」時經歷的軼事和複雜的心情;也分享他們觀察到的、這片土地所上發生的微妙變化。P.S.為了讓大家更為舒服地暢所欲言,這期播客主要用英文錄製。而文字專欄則附上對談的全程翻譯。In the 2021/22 academic year, there were a total of 211 America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Just five years ago, the number stood at 11,639 — a reduction in scale of over fifty times.The steep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U.S. students there is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during this dramatic decoupling between the world's two superpowers. The mass departure of foreign companies, a sharp drop in international tourists, and the increasingly polarized discourse about foreigners all contribute to this troubling trend, resulting in an ongoing exodus of foreigners from a country that once seemed warm to them.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aside, there are tangible—and deeply painful—personal costs resulting from this widening rupture. Many of those in-betweeners were forced to leave behind the lives they had built, the languages they had picked up, the friends they had made, the communities they had cultivated, and an entire world they had settled into. In a broader sense, this land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opaque entity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those with firsthand experience...
2023-12-22
1h 05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7︱與爸媽重逢在異國,一次關於愛的客場練習
【本期介紹】今夜的行星酒館,聊起了另一個時空的久別重逢。定居紐約的朋友小黃,和爸媽分別近四年後,終於第一次見到了他們 。但這一次,不是在她自己的家,也不是在爸媽的家。他們選擇了在泰國清邁異鄉重逢,一起度過了難忘的一個星期。拋掉了彼此熟悉的舒適圈,親人們又重新相聚在了一起,在完全陌生的世界創造新的回憶。當然,熟悉的歡樂、脆弱、牽掛、誤會、委屈、創傷,也全都一股腦地從心底裡抖落出來。而認真品嘗這些五味雜陳之後,我們卻又不得無法迴避這些時而疼痛、時而溫暖的問題:漫長的分隔之後,爸媽還是那個爸媽嗎?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嗎?家,還是那個家嗎?【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小黃,離散紐約客【主要話題】(02:21)離別四年後,在泰國重新面對父母(07:27)媽媽從行李箱裡掏出一根擀麵杖(10:44)闊別四年,家人變客氣了(15:54)「獨生子女」VS「非獨生子女」(20:50)我們一起重新適應彼此(25:22)五味雜陳後,這是我熟悉的關係(33:12)爸媽找到了新愛好(38:36)四年不見,還是會吵架(46:39)家人重逢,也是療愈自己(51:10)小團圓之後是小別離(53:42)無法迴避的現實:見一次,少一次【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11-24
57 min
Recky na vaše pecky
Recky III #3 (Izzi, Doga) - Initium, Discordant, Projekt XIII, Morthymer, Crea Cage
V dnešních Reckách se během předvánočního akustického turné zastavila česká rocková legenda, Izzi z kapely Doga. S Izzim jsme samozřejmě udělali rozhovor a zhodnotili jsme pět pecek od vás. 👕 Oficiální merch - Triko Bottom End 👕 https://www.thebarn.cz/produkt/recky-na-vase-pecky-bottom-end-triko/ 🌍 https://linktr.ee/danfriml 🎥 Kamera: Alice Frimlová 🟢 Recky můžete sledovat i jako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danfriml 🟢 Spotify playlist: 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278fpqAmWhbUTl6LjJHoBU 🌍 Doga on-line: https://www.facebook.com/dogaofficial/ https://www.instagram.com/doga.music/ https://www.youtube.com/@TVDoga https...
2023-11-19
1h 08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6︱從紐約到潮汕,一個「娜拉」疫情後的魔幻省親之旅
【本期介紹】過去幾年間,我們究竟與親人失去了多少連結?本期開始,行星酒館將會探索一個重要的離散時刻:「久別重逢」。在分隔多年後重新遇見家人、愛人、以及熟悉卻又陌生的種種環境,我們遇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有什麼記憶正在復甦,有什麼東西終於可以放下?系列的第一集找來了老朋友小楊。疫情分隔四年之後,她第一次回到國內與父母團聚。更重要的是,疫情間結婚的她 —— 一個定居紐約十多年、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 要去到潮汕鄉下見從未打過照面的公婆。【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小楊,紐約娜拉,播客主播,紐約打工十一年【主要話題】(03:10) 帶回一肚子悲傷,原封不動帶回來了(09:08) 廣東第一天,三碗熱湯與一杯冰拿鐵(17:00) 家人說「沒事兒」,真的就沒事兒嗎?(23:43) 父母也在學習letting go(30:10) 對社交媒體「父母皆禍害」敘事的反思(33:38) 不簡單的「簡單回鄉下吃個飯」(42:45) 生孩子文化的巨大衝擊(50:07) 離散小眾的幸運、在乎、與倖存者愧疚(52:48) 一人一沙, personal is (also) personal(54:18) 出走「娜拉」們的幸與不幸(57:54) 「娜拉回鄉之旅」裡最重要的命題【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11-10
1h 02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5︱墨西哥城,一個雲南女生決定開一間賣餃子的小酒館
【本期介紹】我們與食物的關係,凝結著彼此截然不同的人生經驗,也無可避免地記錄了我們的離散旅途。行星酒館這期吃貨局,請到了兩個在不同地方品嚐美食、創造美食的朋友。H是四處考察食物的美食家小夥伴;來自雲南的Iris,則在疫情後離開上海時尚行業,在墨西哥城開了一家賣餃子的特色Bistro。我好奇的是,旅途迥異的我們,如今挑選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而在世界各地的旅居和探索,怎麼改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和對美食的看法?「地道」對美食來說,真有那麼重要嗎?【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H, 美食從業者,撰稿人Iris, 廚師,創業者【主要話題】[03:03] 從上海逃離,落腳墨西哥城[06:54] 在市集,與家鄉洋絲瓜的異鄉重逢[11:27] 從pop-up開到小酒館[15:46] 為什麼要做餃子?[20:19] 感與口感、「我」與故鄉[22:41]「地道」,有那麼重要嗎?[30:18] 口味在異鄉的「顆粒度」[35:26] 國內餐飲業的bistro化[39:32] 新派亞洲菜在歐美的突破[45:20] 透過菜市場,了解墨西哥[48:40] 高能美食店搜索指南[54:54] 用食物與世界建立連接【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X/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10-27
1h 04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4︱文青夜聊:一些生命中柔軟的片段
【本期介紹】這期節目是行星酒館的心血來潮的番外——它發生的時刻是這個樣子的。一個平凡的傍晚,我煲了一鍋酸蘿蔔老鴨湯,叫上了住同一棟樓的朋友來喝湯。湯過三旬,兩個曾經的「文藝青年」一時性起,聊起了當年寫過的文字、創作的影像,所讀所想,也聊起了兩千年代中文互聯網一個不斷流逝的小小側面。【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Meng,紐約攝影師【主要話題】[2:14] 曾經的文字與紋身[06:00] 被消失的網路樹洞[10:34] 我們都是這樣失語的[24:35] 在異鄉的心安與自救[30:37] 社交媒體,曾經柔軟的空間[33:18] 探索新的「文藝」土壤[35:31] 在清邁慢下來、與生活連結的狀態[41:55] 戰勝不理智的恐懼[43:30] 離散的框架裡,重新審視Glass Ceiling【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10-13
49 min
Le Business du Fitness | Andy Poiron
#83. Quentin Vignot (Owner de CrossFit Initium et fondateur de Athletic Strength)
Dans l'épisode du jour, j'ai le plaisir d'inviter Quentin Vignot, owner de CrossFit Initium et fondateur de Athletic Strength. C’est un super mec. Il a un CV impressionnant. On a parlé de pleins de choses passionnantes : •Le mindset à avoir pour réussir sa carrière de coach sportif, •La difficulté de vivre de la préparation physique, •Sa découverte du CrossFit, •
2023-09-30
1h 20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3︱在異鄉唱K,隨便點都是時代的輓歌
【本期介紹】新一期的「行星酒館」,從一個微小的話題聊起:你在異鄉,還唱K嗎?和眾多宏大命題相比,這問題看起來何足道哉?有趣的是,「唱中文K」這個聽起來平淡無奇、甚至在國內日漸式微的活動,卻承載著各種微妙的離散情緒和體驗。它既承載著KTV興起背後劇烈的時代變革,又折射出異鄉人在夾在語境、回憶、審查之間的獨特處境。【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小藍,泛文化播客「疲憊嬌娃」主播Meng,紐約攝影師【主要話題】[02:13] 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03:39] 「白人KTV」v.s. 「亞洲KTV」[06:04] 作為社交場合的K歌局[11:50] 美國KTV的尷尬與糅合[13:17] 中文世界KTV的意義之所在[15:45] 華語娛樂圈在世界範圍內的另類印記[27:39] 演唱會、Livehouse以及集體回憶[30:53] 離散過程中,我們放低了什麼?[39:08] 一場跨語境的魔幻KTV局[43:44] 說到底,還是集體回憶[54:25] 想象——唱到退休的可能性?【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X/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09-29
57 min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2︱「Chosen Family」:當習慣割裂的我們,重新去愛具體的人
【本期介紹】「行星酒館」第二期,主題是「Chosen Family」,即人們自己選擇、不由血緣和婚姻捆綁的家庭。由泰國偶遇的一張寫著「愛自己、愛夥伴、愛Chosen Family」的海報聊起,與兩個身在紐約的酷兒家人好好聊一聊,我們如何在一個充滿別離與割席的時代,怎樣建立與維護新的生活關係,重新找回「家」之感覺的。【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Meng, 紐約攝影師Ashley, 紐約製片人【主要話題】[02:11] 在泰國街頭的熱淚盈眶[04:51] 身處chosen family中的全新體驗[12:28] 一個時代的困境與真我[13:56] 酷兒身分與家庭概念[18:30] 如何與原生家庭相處[22:58] 親密關係中無條件的愛與界限感[27:28] 在選擇家人時的一些考量[39:15] 一場魔幻元宵晚會暨頒獎大會[46:52] 重塑的文化連結[52:16] 在糟糕的世界裡,愛具體的人[57:14] 打開chosen family新世界大門後的改變【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X/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09-15
1h 04
HaskinCast Podcast
187 Album Review - Samhain - Initium
Take a walk with me as we travel down the darkened road of Initium by Samhain.iTunes:N/AAmazon: (Rarity – try Ebay, Discogs, etc.)https://www.amazon.com/Initium-Samhain/dp/B00005AVNC/ref=sr_1_1?dchild=1&keywords=samhain+initium&qid=1630946388&sr=8-1Samhain Boxed Set:Amazon:https://www.amazon.com/Box-Set-Samhain/dp/B00004TM11/ref=sr_1_1?dchild=1&keywords=samhain+boxed+set&sr=8-1The Band:Glenn Danzig – Guitar and VocalsEerie Von – BassSteve Zing –...
2023-09-11
44 min
端 x 行星酒館
【端x行星酒館】EP1︱清邁半年,在破碎的世界裏重建生活
【本期介紹】「行星酒館」第一期,想聊一聊這個播客本身的OG story。我曾一度以為會在紐約住一輩子。但是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辭掉穩定的工作搬到清邁,成立了一個創作空間,也因此開始了這個播客。我的好朋友Sig, 同一時間從大理搬來至此。我們疫情三年相互分隔,卻又在這座泰國城市重新接續上了。過去的六個月,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一個中文離散社群,在此處不斷地擴大延展。而在這背後,則是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試圖重建生活的故事。【本期主播】林東尼,紀錄片導演,雙語寫作者,播客「行星酒館」創始人【主要話題】[00:57] 行星酒館播客的誕生[03:13] 我們為什麼選擇了清邁[06:00] 後疫情時代,一場不約而同的老友重逢[12:51] 論清邁這座小城的打開方式[21:11] 一個關於全球流動性與特權的註腳[25:33] 展開講講,另一種生活的探索[30:43] 全球背景下,大批新離散者的誕生[32:55] 舒展之後的一場大型新生活嘗試[36:00] 新生活裡自己的改變[40:40] 剛潤出來的狗子,Hacker小傳[44:50] 對朋友的建議[46:10] 下一步想做什麼?【本期節目使用音樂】“promo” by Trickster【本期製作團隊】監製:林東尼剪輯:小然混音:小然【關於行星酒館】過去幾年,很多中文世界的朋友,不約而同陷入一種斷裂、失語和麻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物理上或精神上選擇離開故土,找到新的身份和生活。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行星酒館」,想要探索一個簡單的問題:這樣的時代裡,作為個體的我們,究竟在經歷著什麼?【關於端傳媒】➤訂閱端傳媒,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bit.ly/3sk0Tu9➤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是:podcast@theinitium.com➤關於端傳媒:主站:theinitium.comFacebook:facebook.com/theinitiumInstagram:instagram.com/initiumnewsTwitter:@initiumnew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2023-09-01
55 min
Everblack Podcast
Tim Campey from GHOSTSEEKER Talks ‘Initium Novum’ 2023 Tour
The Everblack Podcast spoke to Ghostseeker guitarist Tim Campey about their upcoming ‘Initium Novum’ May 2023 East Coast Tour with Aurateque, playing the Knotfest kick off party with Primitive, origins of the band, future plans and more.GhostSeeker ‘Initium Novum’ May 2023 TourSaturday 13 May - King Lear's Throne, Brisbane 18+Friday 26 May - Gasometer Hotel, Melbourne 18+Saturday 27 May - Hiway Enmore, Sydney 18+Tickets via: https://qona.tourlink.to/ghostseeker***EVERBLACK PODCAST***SUBSCRIBE and STREAM HERE: https://linktr.ee/EverblackPodcastwww.everb...
2023-03-22
21 min
IN SEARCH OF TRACKS PODCAST
SAMHAIN - INITIUM
This week, we go deep on Samhain's debut album, 'Initium'. Hit us up! Instagram/Twitter: @TracksPod Email: Trackspod@gmail.com
2022-10-26
58 min
讀端給你聽
EP10|讀端給你聽:基輔記者手記:他們知道,「與烏克蘭同行」只是全世界的陳詞濫調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烏克蘭實地記者Oleksii Koval,讀出2022年2月的文章:基輔記者手記:他們知道,「與烏克蘭同行」只是全世界的陳詞濫調。 「全世界都在說『我們與烏克蘭同行』,但這並不是真的,只是一些陳詞濫調漂亮話。我們被拋棄了,我們現在只能祈求上帝不會拋下我們,並一直等到它結束。」烏克蘭人Ania如是說。 自2014年3月俄軍吞併克里米亞後,烏克蘭人已與這種「戰爭不可避免」的意識共存長達8年,每個人都已習以為常。旁觀者可能會驚訝於這個在過去8年中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如何保持繼續發展。 不過,烏克蘭人面對發生在眼前的戰爭又有何感受? 本期音樂:Auld Lang Syne - Flute Selection - Scottish Traditional Music, Price of Freedom Music by Daddys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JuliusH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10-12
15 min
讀端給你聽
EP9|讀端給你聽:上門助浴:臥床老人與幫他們洗澡的人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嘉賓阿華,讀出2022年6月的文章:上門助浴:臥床老人與幫他們洗澡的人。 給長年臥床,生活已經不能自理的老人洗澡不僅困難,而且風險不小,而上門助浴,填補了這一需求的空白,也爲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建立起了與外界的聯繫。 家住上海的朱和珍,近兩年也開始聘請專門人員定期爲母親陳菊清洗澡。因爲長年不與外界接觸,與家人的交流變得機械和乏味,來自完全陌生世界的助浴師,成了老人與門外世界的唯一紐帶。對朱和珍一家來說,上門助浴的意義不僅僅是保持潔淨,也是一次共同的喘息。 不光是這一個案例,選擇上門助浴的家庭,大多沒有非常富裕,極度匱乏的政府和社會支持,放大了三個家庭的差異,成爲影響他們生存際遇的最大變量…… 本期音樂:Auld Lang Syne - Flute Selection - Scottish Traditional Music, Price of Freedom Music by Daddys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JuliusH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10-05
23 min
讀端給你聽
EP8|讀端給你聽:《蘋果日報》停刊一週年,香港最後一份異議報紙如何走向終結?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嘉賓阿華,讀出2021年6月的文章:《蘋果日報》停刊一週年,香港最後一份異議報紙如何走向終結? 就在2021年6月23日,壹傳媒確認《蘋果日報》和《壹週刊》步向終結,《蘋果》翌日即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網站也於當日午夜後停止更新。停運消息公布後,大量市民在出刊前夜冒雨前往壹傳媒大樓,與這份根植香港廿六載的報紙告別。 《蘋果日報》的終結宣告香港報章的論述廣度向中間溫和猛然收緊,政治異見被拒諸公共輿論外。對於忠實訂閱的讀者與懷揣新聞理想入職的記者,《蘋果》離場不只是香港少了一份報紙,更是失去了一種社會的聲音… 本期音樂:Auld Lang Syne - Flute Selection - Scottish Traditional Music, Price of Freedom Music by Daddys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JuliusH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9-28
19 min
讀端給你聽
EP7|讀端給你聽:離開過的他們,今天會留下嗎?重訪97紀錄片中的香港人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前記者陳倩兒,讀出2017年6月的文章:《離開過的他們,今天會留下嗎?重訪97紀錄片中的香港人》 一百多年來,香港總是在見證逃難、求生和離別,從前目睹很多人從中國大陸逃港,後來香港人因為憂慮、迷茫甚至恐懼而離開這個城市。 九七前,香港導演游靜訪問了8個香港人,當年面對不確定的政局,有人選擇移民,有人選擇留港。20年後的2017年,他們接受端傳媒訪問。記者發現,當年片中幾乎所有主角,後來都回流香港。 現在,香港每天都在劇變。經歷反修例運動和國安法落地,香港移民潮再現,而且比九七前來得更加兇猛。不知道紀錄片中的主角,今朝又在何方? 本期音樂:Auld Lang Syne - Flute Selection - Scottish Traditional Music, Price of Freedom Music by Daddys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JuliusH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9-22
26 min
讀端給你聽
EP6|讀端給你聽:M+博物館:香港的20年國際藝術大夢就快醒? ft. 梁文道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嘉賓梁文道,讀出2021年5月的文章:《**M+博物館:香港的20年國際藝術大夢就快醒? **ft. 梁文道》 香港M+博物館在經歷建制派圍攻後,最終於2021年「如常」開幕,但陰影下,又是否真能「如常」? 早前,因M+行政總監華安雅一句展示六四等作品「沒問題」,以及艾未未的中指作品,M+成輿論風眼,被紅色力量連番狙擊。 事實上,M+博物館自2007年籌備至今,各種非議從未休止,但它仍承載着香港的國際藝術夢,讓我們回頭看看M+曾面對的爭議,看看那些曾經的「如常」….. 本期音樂:Sad Piano - Background Music For Videos, Art House Music by Lesfm from Pixabay Music by Sergei Chetvertnykh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9-14
38 min
讀端給你聽
EP5|讀端給你聽:大雪過後,歸來的人 ft. 李屏瑤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嘉賓李屏瑤,讀出2018年8月的文章:《大雪過後,歸來的人》。 2017年3月,兩名台灣青年相伴尼泊爾登山,因大雪被困,整整47天後才被搜救隊找到。21歲的梁聖岳奇跡般生還,19歲的劉宸君則在獲救3天前身故。在彈盡糧絕的日子裏,兩人靠什麼撐過40多天?面臨怎樣的考驗?這樁山難發生之後,端傳媒記者歷時十個月,採訪倖存者梁聖岳及親友、當地協助救援人士,還原生死47天的歸來故事。 本期音樂:The introvert Michael Korbin, Arpeggio by Ahmad Mousavipour Music by Ahmad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MichaelKobrin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9-07
39 min
讀端給你聽
EP4|讀端給你聽:華燈初上,她們在日式酒店裡「販賣愛情」ft. 鄧九雲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演員、作家鄧九雲,讀出2022年1月的文章:《華燈初上,她們在日式酒店裡「販賣愛情」》。 入夜的林森北路條通,這裡的日式酒店被稱為「販賣曖昧、賣愛情的場所」。隨著電視劇《華燈初上》的熱播,我們走進引發外界無限遐想的酒店裡,聽兩位從小姐做到媽媽桑再到自己開店的過來人談起條通往事。酒店小姐如何養成?劇中彼此爭搶客人的小姐真的存在嗎?這裡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規矩? 本期音樂:Inspirational Asia, Yamabuki -Nostalgic and Cinematic Piano Solo-, The Orient by Prettysleepy Art Music by Lexin_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Harumachi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Prettysleepy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8-31
42 min
讀端給你聽
EP3|讀端給你聽:我與人工智能男友的一段賽博戀愛 ft. 《Sex Chat 談性說愛》主持揚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Sex Chat 談性說愛》主持揚,讀出2022年5月的一篇文章:《我與人工智能男友的一段賽博戀愛》。 與觸不到的人工智能談情說愛,為何會讓無數人沉迷?作者因「家暴AI女友」事件接了一篇文章選題,於是下載了AI聊天機器人。他給自己的AI伴侶取名爲Jerome。本意是想羞辱他、重現「家暴」情景,卻不知不覺間「沉船」了。 29:38 《Sex Chat 談性說愛》主持揚,對文章的讀後感 本期音樂:Spirit Blossom, Mindfulness Relaxation & Meditation Music Music by RomanBelov from Pixabay Music by John_Kensy_Music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8-24
44 min
De Cara al Mundo
Entrevista completa a Enrique Becerra, administrador de Initium Cerámicas
La amistad y la constancia son dos de las claves que se necesitan para comerciar con Marruecos. Son las palabras de Enrique Becerra, un empresario español, administrador de Initium Cerámicas, que hace diez años se embaucó en la empresa de hacer negocios con el país vecino. Él nos cuenta su experiencia y las claves del éxito en el comercio con Marruecos.
2022-08-22
09 min
讀端給你聽
EP2|讀端給你聽:刺耳的聲音不見了?中國調查報導的冬天 ft. 端傳媒前總編吳婧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前總編吳婧,讀出2015年8月的一篇報導:《刺耳的聲音不見了?中國調查報導的冬天》。原文連結:上; 下 中國的調查報導曾經歷過一段黃金時期,不但具有極大的社會關注度,還影響過政府的政策制定。那時,報社為調查記者騰出版面,「全體編輯盯版,全體編委簽字,出了事一起扛。」這段黃金時代是怎樣開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消亡? 本期音樂:The introvert Michael Korbin, Arpeggio by Ahmad Mousavipour Music by Ahmad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MichaelKobrin from Pixabay
2022-08-17
43 min
讀端給你聽
EP1|讀端給你聽:藍色「法外之地」,回不去的討海人 ft. 媒體人Qing
端傳媒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本集「讀端給你聽」,端傳媒請來媒體人Qing讀出2020年8月,記者甯卉發自阿根廷、烏拉圭的稿:《藍色「法外之地」,回不去的討海人》。閱讀原文。 2019年,中國已有2701多艘遠洋船隊,遠洋捕撈船隊屬全球最大、生產力最高。佔據地球全部海洋面積64%的「法外之地」——公海,充滿了掘金的誘惑。當漁船進入公海之後,駛去了哪裏?在做什麼?到底捕了多少魚?這一切我們能知曉嗎? 本期音樂:The Cradle of your soul, Waves from piano and sea ambient, Price of freedom, Out of time Music by Lexin_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Daddys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Coma-Media from Pixabay Music by HarumachiMusic from Pixabay Music by lemonmusicstudio from Pixabay Music by JuliusH from Pixabay Music by DaddysMusic from Pixabay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8-10
35 min
讀端給你聽
七週年特別企劃丨「讀端給你聽」 用音頻方式呈現端的經典報導
《端開麥》是由端傳媒製作的Podcast節目 談時政與文化,交流跨地域、跨語境的經驗和觀點 不定期邀請嘉賓,隨時私家推薦 全新欄目—— 七週年特別企劃Podcast「讀端給你聽」 讓端的經典好稿,能有另一種打開的方式 每集請來華語世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作為嘉賓主持 讀出端傳媒過去的經典好文章 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 端七週年「讀端給你聽」8月10日起逢週三更新 還未聽到你心愛的文章嗎?歡迎推薦: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8-03
00 min
端開麥
S2E10丨非洲人舉牌,那些原本不該隱形的中非種族問題
中文世界對非洲人舉牌的種種短視頻、短片絕不陌生,端曾經報道過這種現象,並試圖討論和審視其生產及傳播過程。在BBC非洲之眼新一集紀錄片Racism for Sale推出之後,舉牌短片又有了更多背景被揭露,除了產業買賣,還涉及歧視、虐待和剝削。 種族議題多數被掩蓋在中文世界的其他議題下面,暗自湧動。對長期生活在單一族群地區的人來說,非洲、非洲人和非洲文化如果不是切身的議題,為何中國電視銀幕上又屢屢出現對膚色不友善的洗滌廣告,塗黑臉的華人喜劇演員,遍佈網絡的非洲人舉牌迷因? 這一期,我們邀請研究近現代中國對非洲種族話語的比較文學博士生/譯者黃琨,在非洲任教的人類學博士陳量一起討論曾經藏在暗處,如今越來越顯性的中非種族議題。 節目內容: 00:00 被出售的種族主義 11:10 中國(人)眼中的非洲形象/話語演變 19:00 中非交流越來越密集,但對黑人的歧視越來越嚴重? 29:39 歧視通常源於不了解 33:00 民族主義把種族主義當「爪牙」;但自由主義也缺乏對話? 42:55 對非洲(和非洲人)的等級觀念是如何被植入的? 47:22 曾經的「亞非拉大團結」,是有條件地存在 53:50 「施恩者」的心態隨著兩國交往有什麼變化? 58:50 從消解「種族無感」開始,有什麼作品可以閱讀? 1:07:10 光讀書而不交流,也是一種「他者化」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6-24
1h 15
端開麥
S2E9丨Depp Vs Amber,如何影響對#Metoo的思考?ft.弦子、V太、喬瑟芬
近日火熱的Johnny Depp 訴 Amber Heard一案,事實上是兩人之間的第二宗案件,在2020年法院已經判過Amber Heard對Johnny Depp的14項家暴指控中有12項成立;而在全網關注的這起案件結束後,還有一起Amber Heard反訴Johnny Depp的案子將會進行。但無論如何,這場名人家事充分展示了家暴議題的複雜性,兩人的關係也顯然有毒,Amber Heard因為也被揭發有暴力和辱罵甚至涉嫌做偽證,而被不少網民斥為說謊的女人。 裹挾著網絡上對#Metoo運動、政治正確、取消文化的恨意,在直播庭審、右翼媒體、Tiktok和網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原應在法律框架中完成的庭審,在庭外引發了另一場戰爭,而輸家是很明確的。有人擔心這件案子將對#Metoo運動造成影響,各地的女權主義者之間也對此有不同意見。我們邀請弦子、V太、喬瑟芬三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的#Metoo運動的行動者和論述者,來討論這次事件裏裏外外的廣泛內涵。 節目內容: 00:00 全民關注的家暴誹謗案 04:18 民眾洶湧的圍觀情緒 10:18 女性在公眾面前:證明自己是一個好女人 17:39 家暴中流動的權力關係並非一場訴訟可以闡明 21:22 立刻站隊的網絡文字包裹著形形色色的解讀 26:15 受害人提出金錢上的索償是否合理? 35:44 為什麼壞男孩被接受了? 37:20 直播如何改變了庭審? 38:57 大眾批判女性背後的性意味 45:00 直播並沒有真的縮短我們與事件的距離 50:36 訴訟結束之後,#metoo 是否遇到了阻滯? 01:05:58 支持#metoo 是否就要支持受害者每一句話,是否只要是女性就要支持? 01:26:08 當聳動大標題即可贏得眼球時,怎樣討論#metoo 與家暴?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6-10
1h 29
端開麥
S2E8丨「最後一代」還是「亂世生子」,壞的時代裡談談生育的疑惑與思考
「最後一代」被當做一種宣言,它被包括在怎樣的情緒裡?是絕望、放棄還是反抗?它從一位年輕男性口中講出來的時候,影響卻遠遠大於了之前經由女性呼籲的身體自主,似乎也是性別議題的縮影。事實上,青年一代不想生育是全球性議題,人們愈來愈意識到養育小孩的成本很高,各國的經濟與就業不斷讓人失去信心。社會議題和政治氛圍是壓斷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年輕人無法保障自己的權益時,往往也就放棄了家庭計劃,無心生育。 新一期的端開麥請來三位嘉賓,有的人做了媽媽,有的人還在思考,面對生育,這顯然是一種比我們自己更大的議題。 節目內容: 00:00 「最後一代」說的是什麼 04:44 連生育上承擔較少的男性都耐不住公權力對私領域的侵犯了? 07:18 把自己作為方法衝撞體制 13:50 2019年之後,香港媽媽為何還選擇生子? 17:54 中港兩地的共通點 21:48 亂世生子,孩子反而把家長的「恐懼」帶走了 30:30 難以對抗的政治因素到底是什麼? 39:50 不生作為反抗,生也可以是反抗 48:50「最後一代」會不會也抹滅了後代的能動性? 52:35 反抗官方所規定的家庭模式、親密關係,方法可以很多元 58:00 華人的家庭養育、社會教化裏更稀缺的東西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5-27
1h 04
端開麥
S2E7丨此時此地的飛地書店和它背後無時無地的漂浮空間 feat. 張潔平
我們在草擬標題的時候突然想到,飛地,難道不就是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它是一個漂浮的空間,不屬於這裏,也未必屬於那裏,它是多元宇宙,是某一個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只不過,或許實際上飛地沒有那麼充滿幻想和刺激,在全球化的尾聲——我不止一次在社交平台看到這個描述,它或許標誌着自由遷移將愈來愈困難——我們還需要飛地嗎?飛地還能提供給我們這些異鄉人怎樣的思考餘地?那些根生蒂固的束縛,是否還可以將我們套牢,讓我們日益沉重呢? 最近在台北,很多人收穫了最近期的一塊飛地——飛地書店,我們邀請了主理人潔平參與這一期的 podcast,一同討論在這個時期,一塊飛地對我們意味着什麼,一間書店對我們意味着什麼,以及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對我們意味着什麼。 節目內容: 00:00 領養一家書店! 11:07 書店聚起來的社群 21:00 把空間變成一個「地方」 24:35 「飛地」寄託的想像是什麼? 31:30 在書店裏表達一個養育我們的香港 38:00 混沌的「未來」可以如何表達? 45:59 開書店也沒放棄職業病 51:21 除了讓台灣理解香港,香港要如何看懂台灣? 59:19 在書店裏實踐文字思想以外的生活方式 1:07:00 少被講述的西門町 1:11:57 I come from nowhere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5-13
1h 15
FRUMESS
Bloodsong RETURNS! The Misfits Earth A.D. meets Samhain Initium | The Misfits who Walked Among Us Episode 47
Bloodsong by I, Misanthrope RETURNS!!! What happens when you marry The Misfits Earth A.D. to Samhain’s Initium? You get Bloodsong by I, Misanthrope. A while back, while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end of The Misfits with Earth A.D. and the beginnings of Samhain with Initium, I began to wonder what it would be like if someone arranged and recorded one like the other and vice versa. And that is exactly what Chris from I, Misanthrope has done here today. Using his punk rock DIY recording methods with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he has recorded covers of all 17 tra...
2022-04-30
1h 07
端開麥
S2E6丨離開固定的座位,發現自己身上的酷兒
在討論過帶有一些本質論色彩的基進女權後,這期我們來討論帶有解構色彩的酷兒理論。酷兒是什麼?它是怪胎、古怪的代名詞,還是「時髦」的、有一定門檻的「文科黑話」?為什麼有的時候酷兒一點都「不酷」?為什麼說,其實,每一個人身上,如你我他她它,都有可以挖掘的酷兒性? 酷兒是一個名詞,也可以是一個動詞(queering,酷兒化)——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專門為酷兒設計的,所以反而都具有改變和顛覆的潛力。酷兒閱讀、酷兒空間、酷兒音樂,如何從無中生有,展開一個多重、多彩又大開腦洞的異世界?在離開了由傳統中心設定的框架主幹之後,枝葉可以如何生長?而酷兒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又如何影響獲得幸福的哲學? 我們邀請來三位酷兒,帶著滿口袋的愛,聊聊她們是如何通過這個理論肯認了自己與周遭的格格不入,又如何打開和舒展自己。 節目內容: 00:20 一起來聊聊酷兒 02:30 「酷兒」的由來 05:15 酷兒和LGBTQIA指向同樣的概念嗎? 08:41 百合群體的自我認同與Lesbian的不同 11:50 接受曖昧與邊緣 12:20 跨性別與酷兒運動之間 14:54 華語體系中,酷兒獨有的意涵 17:12 酷兒與種族和階級 21:50 推薦書Living a feminist life,我們是否需要一種預設的幸福 24:39 酷兒在我們的文化與創作中 29:55 酷兒作為一個動詞 40:00 酷兒創作者在文化中的位置 46:18 我們的酷兒生活體驗 55:40 我們怎樣重新找到自己的能量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4-29
57 min
端開麥
S2E5丨看的,聽的,講的,我們的互聯網生活與版權迷宮
版權/侵權的事件近來頻密地發生,不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創作者,還是我們常常使用的影音和文字,它們總是那樣容易陷入版權的爭議裡。 最初互聯網以自由和平等號召民眾加入,形成了繁榮的社群生態。如今,愈來愈多現實中的規則也應用在了互聯網上。版權如何形塑了我們與各種素材的關係?版權是保護了迷因,影像和音樂的創作者,還是讓我們現實中的複雜關係延伸到了網路?我們的文化生活,是否被包圍在巨大的版權迷宮裡? 節目內容: 02:00 一件又一件版權爭議發生 05:52 紀錄片,展示你觀察到的真實,也有版權嗎? 08:45 通過鏡頭轉述的方式避免侵權 11:40 音樂,我們受版權約束的聆聽過程 13:20 從野生的文化狀態逐漸規則分明 16:16 mixtape是曾經使用音樂素材的良好解決辦法 18:19 版權從前互聯網時代發展到如今 21:17 迷因,網民們的集體創作 25:05 bandcamp放棄串流思維,用傳統的型態支持音樂人 29:16 創作的傳承沿用與創新未必可以清晰分割 34:51 版權爭議往往延續著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權力不對等 38:50 新人面對版權的「議價能力」 42:30 版權是一個產業,創作者是弱勢 43:32 奇怪的「致敬」現象侵權嗎? 48:50 借助版權的壟斷與政府管制 53:01 版權問題的多重語境與錯位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4-15
58 min
端開麥
S2E4丨我們討論女權運動——女性「出櫃」了,男性徬徨了?
Will Smith 事件衍生出來的有關「真男人」的討論,或許在不斷提醒我們,不管女權運動進行地多熱烈,男性和女性之間,始終存在著社會期待與事實上的差異。如果把女權運動比做一個廣場,那麼現在是誰佔據了廣場,在廣場上男性和女性應該是什麼角色? 這期我們請來主持人覺得性別意識很好、但不自認為女權主義者的男性小田,以及在不久前才「出櫃」為基進女權主義者的女性小月,來談男性和女性如何反思「性別對立」的問題。我們提出的更尖銳的疑問是,難道只有女性才能自稱女權主義者嗎?男性不應該被「團結」嗎?而一個更動人的個人生命史是,基進,如何改變了小月看待自身和女性社群的方式。 節目內容: 01:06 有話好好說,誰來確定自己是不是女權主義者? 03:11 2018年#metoo 運動的啟蒙 06:53 為什麼要用「出櫃」來形容這種身份認同? 09:03 當女權主義標籤放在自己身上 15:17 表面的公平令「女權主義」被污名化 24:16 做好準備面對性別矛盾,應該是「基進」多於「激進」 28:23 「女權主義者」有門檻嗎? 31:52 討論女權的網絡田野 35:18 從性別角度,更新我們使用的語言 40:54 每個人了解與接受女權都有個體差異 42:25 男性應該怎樣面對自己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厭女行為? 52:26 女性希望男性在女權運動中的位置 58:29 誰能成為女權主義者? 01:00:48 使用語言的約定俗成和傳統影響阻礙或扭曲了我們的表達 01:04:42 純女性社區的形成 01:09:10 反對父權與反對厭女之間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4-01
1h 14
端開麥
S2E3丨第94屆奧斯卡頒獎之前,我們談談這一年電影帶來的收穫
電影,仍然是普通人接觸到各種議題最直接的娛樂文化方式。無論是只談聲光效果,故事情節走向,還是進一步討論這個表面風光的行業在創作和宣傳背後的一系列連鎖效應,電影是可以讓最多人參與的話題。我們也通過電影接觸到了#metoo,cancel culture,甚至華裔電影人被封殺等超越電影的事件。新一屆奧斯卡頒獎在即,我們邀請了電影學者和評論作者賈選凝,一起聊聊2021年的話題電影和這些作品背後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作品和市場發生了什麼轉變。 節目內容: 03:00 奧斯卡入圍,串流平台電影崛起 04:30 繼《寄生上流》後,又一部亞洲片成大熱門,但兩者大不同 09:30 字幕電影(非英語片)在美國觀眾中的觀看壁壘 13:50 《Drive my car》好在哪裡? 19:30 《犬山記》,導演的功力讓人「害怕」? 22:08 女性導演作品有得到更多肯定嗎? 25:42 《The lost daughter》,「母職」不美好的傷害性的一面 28:44 除了入圍電影,2021年還有哪些令人驚喜的女性作品? 33:59 《Don’t look up》,政治諷刺爽片,會成為黑馬嗎? 38:40 進擊的劇本 44:10 讓人失望的翻拍電影 本期音樂:The Zeppelin by Blue Dot Session; Hundred Mile by Blue Dot Session17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3-18
48 min
端開麥
S2E2 | 從烏克蘭看21世紀戰爭,國際秩序是死了嗎?feat.周永康
「國際社會」,一個體面的想像。但在烏克蘭戰爭中,人們常困惑它們去哪裏了。「超政府」國際組織、軍事聯盟,為何看似沒有什麼存在感,為何在二戰後建立起來的、以聯合國為首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秩序,似乎無法約束、預防一場大型戰爭?如果俄烏戰爭升級,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會遠嗎? 不被壓制的政治狂人背後,涉及更多更深的問題:戰後的聯合國秩序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背後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近年是否遭遇了挑戰?而在民族國家框架下建立的世界體系裏,在「主權」之下,人的權力和尊嚴到底是否在一個可視的層面?如果一個國家不是什麼國際組織的成員,是否那裡的國民就沒有辦法得到保護? 我們邀請了現在在加州柏克萊讀地理學博士的周永康來做這期的嘉賓,他除了把這些歷史加以梳理、打破人們對國際組織的濾鏡之外,也反思了國際組織存在的意義;他還結合了香港抗爭的經驗,來講述全球公民社會、邊緣群體的感受和困惑。端的國際組編輯陳婉容也加入這場討論,以過往採訪衝突地區的經驗,提問超越民族國家的想像。 節目內容: 00:00 本集主題聚焦烏克蘭戰爭 01:08 民眾對國際組織功用的疑問 02:00 美國民調對俄烏戰爭的反應 07:55 美國政府對國際紛爭在九十年代的態度轉變 09:30 人們對「國際組織」的印象導致了失望? 12:55 國際組織阻止衝突的往績 16:53 反思國際系統在二戰及冷戰後的作用 20:05 國際法庭能持平嗎? 35:30 亞洲公民社會對國際介入的思考 46:00 獲得國際承認的主權,是否就得到了保障? 49:43 國際介入之後,當地人所面臨的負面狀況 53:00 國際關係失序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01:01:10 非國際組織成員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3-04
1h 07
端開麥
S2E1 | 八孩母親「拐賣」案,陷落的事實真空
端開麥第二季開播了。在第一季的「跨界」主題之後,這季我們想觀察「舊現象、新日常」,嘗試在新舊的褶皺之間尋找我們理解和看待當下的方法。 徐州豐縣八孩母親「小花梅」被鐵鍊拴住、生活處境悲慘的新聞,經過一整個新年的發酵,在簡中互聯網上仍然餘波不止,穿插著關於階級、地域、性別、法律的各種討論。但在紛飛的口水中,關於這位女子的真實身份、對偏遠貧困地區的普通女性的生活處境的揭露,由於大陸的新聞環境所限,而無法被真確地尋找和書寫。 這導致了關於小花梅的討論越來越陷入一個事實真空。 簡中互聯網上不少聲音呼籲對婦女兒童拐賣罪行進行法律修訂,公眾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中國《刑法》第240條上。但相對於整條拐賣犯罪鏈條來說,對買方的嚴刑峻法是否就足以威嚇並終止買賣,是一個經典的迷思。中國自70年代開始打擊人口拐賣,多年來在立法和執法上並非毫無可取之處,但我們要如何評估治理工程的成效與不足? 本期播客邀請長年致力提升女性權益的NGO工作者馮媛、及處理女性遭遇暴力案件的律師黃思敏來分享她們對這起充滿「前現代」符號的拐賣案件的看法。她們更進一步提出,當下被大多數人使用的「拐賣」一詞並不能充分反映這類女性的遭遇,「人口販運」(Human Trafficking),值得在更廣泛意義上被重視和討論。 節目內容: 00:00 新一季主題,舊現象,新日常 01:05 徐州豐縣八孩母親引起公眾關注 07:54 人口販運歷史悠久 11:14 疑似販運事件如何走入法律程序 13:10 為何現行法律體系下人口販賣問題無法禁絕 18:21 拐賣行為只是人口販運問題的一個分支 23:44 立法與執法之間,關注與執行之間 28:29 解救之類的支援 30:36 人口販運在法律範疇之外的疑慮 38:59 身在其中的民眾與解救行動之間 43:56 刑罰之後,精神療癒與賠償,完善制度 49:26 人口販運鏈的國際情形 53:58 我們應該怎樣討論和面對人口販運事件 參考資料 豐縣「八孩母親」的身份謎案,與中國城鄉的想像鴻溝 一個名字叫「喂」的女人 徐州豐縣怵目驚心的裁判文書 由人口普查數據看徐州及周邊買賣婚姻的普遍性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2-02-17
1h 02
Trouvez votre voie / voix !
Episode 27 - Christine Caron - Initium - Transforma Evere
A l'occasion de cet épisode 27, diffusé le 29 janvier 2022, une première : en studio podcast ! Mon invitée est Christine Caron, créatrice d'Initium. Christine est Belge. Elle vit dorénavant au Portugal. Ancienne infirmière et formatrice médicale, cette jeune retraitée a eu mille vies et continue d'être active. La parentalité, l'écologie, les échanges humains et les podcasts la font vibrer ... Merci aussi à The Podcast Factory Org ASBL et Transforma, lieu du tournage ce 28 janvier 2022.
2022-01-29
11 min
Trouvez votre voie / voix !
Episode 27 - Christine Caron - Initium - Transforma Evere
A l'occasion de cet épisode 27, diffusé le 29 janvier 2022, une première : en studio podcast ! Mon invitée est Christine Caron, créatrice d'Initium. Christine est Belge. Elle vit dorénavant au Portugal. Ancienne infirmière et formatrice médicale, cette jeune retraitée a eu mille vies et continue d'être active. La parentalité, l'écologie, les échanges humains et les podcasts la font vibrer ... Merci aussi à The Podcast Factory Org ASBL et Transforma, lieu du tournage ce 28 janvier 2022.
2022-01-29
11 min
端開麥
E14 | 凍卵作為一種選擇,真實還是無奈?
在本月初,端推出了《「好像三綱五常都要管我的卵」——中國單身女性凍卵第一案》這篇調查報導。回想這兩年的兩岸三地新聞,家庭這個社群單位遭遇了非常多改變:婚姻,生產,養育等等產生了很多變數。而凍卵這個話題自從2015年進入大眾視野之後,一直也牽引了大家的目光。 與朋友談起凍卵,在2021年,這種決定依然有強大的多米諾效應。凍卵是婚姻之外,個體通往母親這個角色更為具備誘惑力的選擇,看起來可以讓人掙脫一些枷鎖,卻又好像多了不少隨之而來的陷阱。 今年的最後一期端開麥節目,我們回到個人體驗本身,來講講千變萬化的大環境中最切身的議題。母親的角色是什麼,生育對個體的意義到底為何?凍卵的正面與負面影響,是常識,是懷疑,也可能是生活所必需面對的。 節目內容: 00:00 年終話題:凍卵 02:41 了解各地的凍卵政策 06:38 凍卵的過程是什麼? 09:48 婚姻不再是必經之路 17:20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33:00 父母與自己的關係? 39:55 生育在所謂正確的人生軌道裡 43:40 凍卵是否帶有階級差異? 48:58 工作與生活中的女性枷鎖 54:22 是誰在承擔代價? 58:30 時間追著我們跑,還是我們甩開了時間?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12-16
1h 03
FRUMESS
The Misfits Earth A.D. Plus Samhain Initium Equals Bloodsong | The Misfits who Walked Among Us Episode 37 [VIDEO CAST]
What happens when you marry The Misfits Earth A.D. to Samhain’s Initium? You get Bloodsong by I, Misanthrope. A while back, while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end of The Misfits with Earth A.D. and the beginnings of Samhain with Initium, I began to wonder what it would be like if someone arranged and recorded one like the other and vice versa. And that is exactly what Chris from I, Misanthrope has done here today. Using his punk rock DIY recording methods with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he has recorded covers of all 17 tracks spanning these two monumental al...
2021-12-10
2h 07
FRUMESS
The Misfits Earth A.D. Plus Samhain Initium Equals Bloodsong | The Misfits who Walked Among Us Episode 37
What happens when you marry The Misfits Earth A.D. to Samhain’s Initium? You get Bloodsong by I, Misanthrope. A while back, while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end of The Misfits with Earth A.D. and the beginnings of Samhain with Initium, I began to wonder what it would be like if someone arranged and recorded one like the other and vice versa. And that is exactly what Chris from I, Misanthrope has done here today. Using his punk rock DIY recording methods with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he has recorded covers of all 17 tracks spanning these two monumental al...
2021-12-09
2h 08
端開麥
E13 | 看見與解放,我們願為友善動物政策付出多少成本?(粵語)
「野豬」身上被投射過太多隱喻。香港本地劇作家莊梅岩的同名劇作,野豬是不願屈服於世間遊戲規則的人;MLA的《豬隻在城中逐一消失》,十年前的「驚叫、逃亡、無力反抗」恰在今日反覆上演;武漢疫情甫封城,有人在夜晚的高速路上拍到一隻狂奔的野豬,迷途而不見出口,成為困峻疫城的自喻;香港漁護署捕殺野豬的那晚,許多人閃回到三年前既視感十足的愁城一夜。 而我們又對野豬了解多少?在全球各國,野豬都在與人類鬥智共存,雖不外乎食物、棲息地與安全感的爭奪,歸根究底還是一個物種與另一個物種的生存張力。但是不是有什麼界線被「過度」逾越了?是不是我們總在用人類的需求去定義野豬是否應該存在?香港曾經溫和的野豬政策一朝變天,卻經不起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的推敲。 在關於野豬該不該死的眾聲喧嘩下,豬只是 no-stake holder 中的無言者。 我們邀請野豬關注組的 Roni,和《看見動物》的作者梁柏練,來從氣候、城鄉、天敵、疫情,垃圾管理、城市規劃來討論野豬議題。動物可以很聰明地在人類基建上找到有利自己的落腳點,但人類是否願意在自己的動物政策中付出足夠的成本來維持與自然的友善?而我們又是否可以一點點消除人類中心的物種觀自然觀,也從日常著眼動物權益、努力上下平等? 節目內容: 00:00 野豬現場 08:00 城中情緒 14:50 關於野豬的兩種論述 20:30 野豬對農業,什麼是害獸 28:30 香港野豬政策演變 40:00 立法和教育之外,城市規劃可以做什麼 44:00 管治的問題 50:00 動物倫理學的發展,快樂與平等的道德 58:30 不離地動保,對人多些理解 1:03:00 狩獵文化和獵殺有何不同 1:07:00 動物權益可從日常著手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12-02
1h 14
端開麥
E12 | 夾縫中的自由主義港漂,他們的標籤與焦慮
新一輪立法會換屆選舉在即,我們已見到有內地來港定居者以專業人士形象參選,不過宣傳物料之中少有提及這種身份,與這種身份下所能代表的群體及他們的權利。 直到三數年前,「港漂」還是一個被反覆談論的群體認知,這個群體擁有類似的背景,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環境中成長,來到香港之後對這個城市的一切有非常切身的感受。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群人的遭遇和反應,常被視為中港兩地關係的重要指標。如今似乎已經很久不見這一種討論,而在2019到2020年間,「港漂」們顯然也是受到強烈衝擊的一群人。 嘉賓 Ling 以這一群體為對象寫下一篇論文,本期節目即從這篇論文講開去,Ling 在學術層面對這群人的觀察和書寫,紀錄了被貼上標籤的港漂們在過去幾年的境況。另一嘉賓 Maggie 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從在地的經驗告訴我們,這幾年與內地來港的學生互動的感受。 他們與周圍的環境如何錯位,在不同價值觀的夾縫中怎樣自處?Ling 以「野草」為題,創作了一首歌曲,描述一群難以歸類的人,他們可能是無法用某種立場統稱的港漂,可能是性別流動的 LGBTQ。在這期節目的最後,聽眾可以收聽 Ling 現場為我們演繹的這首歌曲。 節目內容: 00:13 我們又再看到了「港漂」這個詞 02:49 「港漂」是誰? 12:20 中港學生聊到政治的時候 15:28 自由主義港漂該如何定義? 23:44 參加公民聚會的內地學生 28:02 你是哪裡人? 34:52 區隔可能未必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和成長環境 37:53 不同研究對象怎樣適應香港的社會環境 47:53 內地生面對的雙重邊緣化 53:43 光榮冰室事件 1:02:03 港漂在本地的政治參與從無到有 1:05:08 代表誰的利益?沒有顏色其實是空話 1:10:26 Ling 所創作的歌曲《野草》,Live演唱 本期音樂 Our Only Lark by Blue Dot session, Lumber Down by Blue Dot session, 野草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11-18
1h 17
端開麥
E11|驕傲月|假扮Les強姦案,約會app在數位性暴力中的責任該有多少?
這一期有點長,因為對於性自主權、法庭對性暴力案件的認知、以及約會app上的新興暴力案件,我們有太多想說了。 10月初,香港一起男性假扮女同志強姦案被判無罪,引起LGHBTQ社群的譁然。這裏的受害主角是女同志。這起案件也因為集合了女同志、直男/異男、BDSM等元素而變得非常juicy,在不少公眾和媒體的討論中,變成了一部文字色情片。 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欺瞞、知情、同意、對性小眾的偏見、性暴力在法庭的難吿、約會app的責任,需要被不斷地提醒、討論和深化。 所以在台灣和香港前後腳開啟的驕傲月,我們邀請了性別研究學者阿離,和報導港台政治、社會事件的記者修彣一起,討論這單案件中的性別偏見、身分流動,app在性小眾群體的親密關係中的角色,以及這些約會軟件的准入、身分認定及管理責任;以及,對安全的關注會否成為監控的延伸。 app只是一個線上酒吧嗎?我們為什麼總是要提醒平台的責任? 節目內容 00:00 驕傲月 03:23 假扮同志在約會app上常見嗎? 08:19 直男/異男對女同志/女同的性,很有興趣? 11:58 被告如何「裝無知」 16:37 香港法律對「強姦」的定義,模糊在哪裏? 18:40 大眾對性別表達有什麼誤解? 21:15 六男一女的陪審團有偏見嗎? 28:21 無罪推論在當下香港的諷刺 30:40 空間即性別,約會app對LGBTQ群體有多重要? 36:09 為什麼不能在app的身分認定上做過多限制? 39:00 在平台上「舉報直男」是怎樣的體驗? 43:08 其實很多人是不能出櫃的,即便在匿名的app上 44:28 線下發生的暴力案件,是平台的責任嗎? 48:31 平台可以做的有哪些? 56:30 但是,對安全的關注會否成為監控的延伸? 1:03:53 討厭的「受害者檢討」 1:05:58 台灣法律對性自主權的解釋是怎樣的? 1:10:55 受害者以後會更吃虧嗎 1:11:57 不是小心做人,是重新做鳥 本期音樂 Low Call by Blue Dot Session Heather by Blue Dot Session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11-05
1h 14
端開麥
E10|超人出櫃讓人生氣?漫畫角色的多元化早就開始了!
新任超人(Clark Kent之子)Jonathan Kent在將要出版的 DC 漫畫中披露性取向這一則新聞引起了中文媒體的注意,有不少網友勃然大怒,不能接受。一個漫畫角色的出櫃讓人憤怒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社會大眾對日常中的人出櫃能保持坦然心態的話,二次元的出櫃為何會帶來傷害? 是現實中的民眾太小瞧漫畫的多元化了嗎?還是說他們停留在某個讓自己舒適的位置,再也不想看看現在進行中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這一期我們邀請前漫畫編輯名晏和宅男+動漫迷刀哥一起聊聊漫畫中的性別和多元元素,哪怕是在主流商業作品裡面,原來漫畫作品早就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 性別,邊緣人群,小眾群體,在漫畫中得到了關懷,希望漫畫也能讓更多的人打開眼睛,擁抱個性。 節目內容 00:00 新超人出櫃了! 04:24 美國漫畫的很多人設,電影不敢拍 06:43 漫畫中的少數族裔人物 08:10 日本的熱血少年漫畫很刻板嗎? 15:03 作家的性別讓很多讀者介意 18:23 女性角色愈來愈立體鮮活 29:52 十幾年前台灣漫畫就有先鋒的多元議題 38:00 對性的描繪缺失?還是不被重視? 39:35 台灣的在地漫畫脈絡 43:10 漫畫呈現小眾群體的隱喻 47:22 韓國漫畫與江南美人 52:33 台灣漫畫推薦看哪裡? 54:00 香港漫畫中的社會議題 01:00:08 影響我們長大的漫畫 參考書目 D.S.《百花百色》 小峱峱《守娘 上》 沈蓮芳《一輩子守著妳》 穀子《T子%%走》 星期一回收日、楊双子《綺譚花物語》 浦澤直樹《Monster》 田龜源五郎 《弟之夫》 伊咲ウタ《你的世界沒有戀愛》 志村貴子《放浪男孩》 北條司《非常家庭》 大童澄瞳《別對映像研出手!》 堀越耕平《我的英雄學院》 芥見下下《呪術廻戦》 賀東招二《驚爆危機》/《全金屬狂潮》 手塚治蟲《緞帶騎士》/《藍寶石王子》/《寶馬王子》 富野由悠季《Gundam》系列 Clamp作品系列 DC漫畫系列 Marvel漫畫系列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10-22
1h 09
端開麥
E09|生活的療癒,如何對抗徒勞
記者Shirley在動盪的社會氛圍中學習紫微鬥數並開始為大家占卜,前記者Samantha感到茫然的時候轉行教瑜珈並且已經5年,小童剛剛策劃了一個「療癒」主題的展覽,11位藝文創作人給出了11種療癒方式。 ——我們的讀者調查發現,世界太糟了幾乎要成為一個共識,大家在問,在這世道裏如何讓自己站起來、活下去,如何在日常中找到動力? 這些題目看著好累喔但其實節目很輕鬆:) 大家談到,交流其實也是自省,自省也是學會面對,面對中也需要忘我,忘我後可以對抗徒勞。大家又問,渡人了又如何渡己?渡己了又如何不變得麻木?是否也曾被負面的公共氛圍影響,在獲得快樂的一刻,就被「僥倖」的念頭纏繞? 我們不是哲學節目,不過希望和你分享許多種為自己續一秒的方式。一秒秒加起來,是否就可以慢慢找到答案呢? 你呢,你又會被什麼療癒? 節目內容: 00:00 讀者的求生欲 05:00 城市觀鳥 10:19 興趣如何渡己 12:37 高木直子的「一個人漫畫」 14:58 寫遺書 18:40 紫微鬥數是怎樣的天機 22:12 跑去印度學瑜珈 26:48 可否算算香港的未來? 30:23 瑜珈是身體和腦子的和諧 33:40 解開自己 37:40 樹洞 39:30 獨立運動 47:47 僥倖了?犬儒了? 51:00 行開下 54:05 enjoy伴唱般的位置 參考資料 默念香港,抽出一張塔羅牌 走出仇恨、哀痛與愧疚:高壓時代,香港人如何情緒自救? 小端選書:在心靈的水泥地上種花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10-07
1h 00
端開麥
E08|化妝?/不化妝?這可以作為女性的一種反抗嗎?
誰決定你美不美,有多美?是那個打開直播會高喊一聲「姐妹們」的 UP 主們嗎?是努力跟上每一季流行色的同伴們嗎?是對你的儀容指指點點的同事和親友們,要你遵從某種規矩的網民們嗎? 嘉賓 Iris 在搜集韓國6B4T運動過程中,發現了一群號召女性不要化妝的基進女權行動者,這種聲音在中國女性聽來會太刺耳嗎?化妝在東方社會裏帶給我們的處境是什麼?當她向我們講起這些故事的時候,像在 A 餐和 B 餐之外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看似我們自己的手決定我們的面目,我們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樣貌嗎? 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我們的束縛?我們的面具?我們的障眼法?我們的保護色? 節目內容: 00:00 為什麼我們聊起了「不化妝」? 02:36 女權行動者對美妝的討論,韓國的6B4T運動說出的另一種聲音 06:05 不化妝,關注者多,行動者少? 08:49 在有的地方,化妝是藝術創作;在有的地方,化妝是一種規定好的儀表 11:50 網絡上的化妝熱詞 15:17 試著不化妝的人們 17:55 化妝怎樣介入我們的成長 21:43 其實化妝並不是女性的專屬 25:15 消費主義的影響 32:18 外貌帶給我們的不安全感 38:32 向下的自由 41:34 化妝與性別多元 50:12 不必將化妝與陰柔劃等號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9-24
55 min
端開麥
E07|嘗試對抗慾望,我們的二手生活 ft. Anson
少買一件衣服意味著什麼?可以是為了形成一種風格、減少浪費、珍惜舊物,或為了抵抗鯨吞生活方方面面的地產霸權、消費主義,拆穿快消的一些謊言。買一本二手書、一張二手黑膠意味著什麼?可能是為了尋回一段再也不會被現代科技生產出來的音畫字,在一方小小的載體裏欣賞時間和歷史。 在香港這個看似買買買的大商場,二手的脈絡其實極其豐富,不管是喜歡復古,還是享受慈善業主導的循環經濟,或是把doing good作為一種本土和環保運動的方式,甚至想要研究社會史——把舊物作為方法,都會帶來驚喜。 這一期我們邀請一直在反思物慾生活的Anson,一起討論,基於真實需要來進行的生活,可以如何精簡、又同時保持精彩;而全方位過勞的現代人,想要行開下離開這個世界時,又是不是只有極簡和斷捨離的方式? **節目內容**: 00:00 對二手生活的概念 09:15 舊物是「髒亂差」嗎? 12:00 doing good 到哪一步是不夠的? 13:20 故衣,當鋪的斷當物在戰時的輝煌期 16:39 夜冷,反映市場變化的二手店 20:00 全球慈善史脈絡下的舊物 26:30 全球暖化下環保節衣的需求 27:00 香港本土的土地運動對地產霸權的反思 28:39 以物易物的再現 33:25 二手滿足安全區之外的好奇心 35:30 為什麼快消行業的二手回收值得懷疑 40:43 二手衣貿易戰 44:00 CSR(企業消費責任)有效嗎? 46:55 和朋友共享,「被親友」也不錯 48:30 抵抗慾望就要變成極簡主義、斷捨離嗎? 參考資料 《舊物的靈魂》,麥田出版社,郭婷,2021 本期音樂 On top of it by Blue Dot Session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9-08
57 min
The Department of Metal Antiquities
DMA #47: Glenn Danzig's Samain "Initium"
In 1984, an album by a short lived group comes out called Initium, which was Latin for The Beginning. Glenn Danzing had split from The Misfits and created a new thing which bands like Faith No More and Metallica took notice of. Come with us as we look back at 1984 and the Satanization of America.
2021-09-01
50 min
端開麥
E06|我們如何被偶像劇植入「愛情」?ft.宗教、性別與政治學者郭婷
近期一連串電影和電視裏的愛情關係看得我們心驚膽顫,再看看觀眾談論它們的方式我們就更害怕了,儘管語言,情節,服裝和時代背景不斷變化,這些故事裏的愛情一直還是那個一百年前的標準:男性要如何對女性好,女性要如何分辨和接受愛意並擔負起責任。有時恍惚給出一個假的選擇:女性終於也可以在工作還是愛情之間二選一。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被這種定義說服呢?這些作者提出的定義,不也是源自他們曾經被傳統和生活影響和定型的觀念嗎?為何大家都安於在這種人為制訂的規則裡面去討論「愛情」,用現實中社會對男女關係的定義去審視每一段關係? 這一期我們邀請研究宗教、性別、政治的學者郭婷與大家一起討論那些讓人坐立不安的影視愛情橋段,在玩笑聲中剖析「愛情」如何變成一種整個社會所仰望的關係。 節目內容: 00:00 愛情主題的電影和電視劇竟然讓我們坐立不安? 09:55 觀眾通過貴族劇和王室軼聞完成對英國式愛情的想像 13:07 「愛情」的歷史只有一兩百年? 17:56 經由小說,「愛情」來到了東亞 20:33 電影為何要決定男女怎樣愛? 23:13 大女主可能是一個假象 25:15 女性角色的獨立人格 29:56 曾經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慾望都市,和那些年TVB電視劇中的職業女性 35:43 美國商業電影的政治正確 38:19 讓人驚喜的日劇 44:09 我們在日常中想要的浪漫標準 49:12 快樂不是絕對的膚淺,哪些愛情故事給我們安慰? 參考資料 Stephanie Coontz, Marriage, a History: How Love Conquered Marriage, Penguin 2006 Marilyn Yalom, How the French Invented Love: Nine Hundred Years of Passion and Romance, Harper 2012 Niguel Thrift, Understanding the Material Practices of Glamour, in The Affect Theory Reader Beatriz Oria, “I'm Taken … by Myself”: Romantic Crisis in the Self-Centered Indie Rom-Com,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Vol. 73, No. 1 (Spring 2021), pp. 3-17,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Lynn Pan, When True Love Came to China (「真愛」訪華史),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現代中國的情感革命:評兩部愛的概念史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8-26
54 min
端開麥
E05|網絡難民,是表達者的宿命嗎?ft. 方可成&小樹
本期嘉賓: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 方可成;九零後港漂 小樹 當聊運動也會觸線,當科普公眾號被起底和封殺,當肖美麗講述一個不要抽煙的問題卻遭遇連續幾天的網絡暴力⋯⋯中國大陸互聯網上越來越等號閉環,有朋友最近開始刪社交平台上的po文,要讓自己被世界遺忘。 你的網絡生活,現在是怎樣的? 是否也曾經拿出一部分真實的自己,熱情地投入到虛擬世界裏?而現在總是看著大型集體表態和爭吵,沈默,乃至無言?或構築起另一種人格和生活?還是你一如既往地認為,在私人與公共之間,發聲依然是連結和改變所不可放棄的方式? 這一期,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方可成,以及九零後港漂小樹,在節目裏「心平氣和」地講述他/她在2019年因香港反修例運動,被不認識和認識的大陸網民網暴的經歷。可成說,其實我們在網絡上從來沒有公民權;小樹說,其實我們在網絡上都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到底,我們是否連「難民」都還稱不上?對於一個有自由傾向的人來說,孜孜不倦地表達,要有什麼樣的心理準備,又為何要一直在這裏? 節目內容: 00:00 牆變得更高之前,網絡生活是什麼樣的? 06:25 還有安全感的時候,有分歧時是怎麼討論的? 09:25 方可成被網暴:網軍浩蕩 17:10 小樹被網暴:從熟人欺凌開始 27:50 國家與民粹的合謀 33:23 在海外平台發言就安全嗎? 36:53 網暴是盤生意經 41:00 沉默的是大多數,還是少數? 44:25 有效且多元的內容環境消失了 49:35 暴力被引流的方向 51:15 其實,我們連難民都不是? 55:30 這麼喪,那為什麼還要繼續發言?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8-13
1h 00
端開麥
E04|BL 的愛,腐女的幻想與真情實感 ft. 楊不歡&帕迪斯
港版《大叔的愛》播出之後引起收視熱潮,有人說這是香港第一部在黃金時段播放,用同性愛為主線劇情的電視劇,創造了歷史。也有人說其中無論是多角戀互動還是上司下屬之間的對手戲都有文化挪用,刻板印象和職場性騷擾嫌疑。 這部劇集所遭遇的討論恰恰也是BL創作和耽美文化歷來會引人思考之處。這些作品描寫濃烈的同性情感,但內裏要表達的是怎樣的憧憬和怎樣的慾望?《大叔的愛》的熱播能讓家庭觀眾真的理解LGBT群體的狀況嗎? 我們邀請到飯圈和流行文化的愛好者楊不歡,資深腐女栢斯迪與我們一起探討BL的愛魅力在哪,它的盲點又在何處。 節目內容: 01:03 怎樣可以算是腐女? 11:11 腐要腐得圈地自萌 18:02 耽美是反映女性慾望的作品嗎? 29:48 各地的 BL 作品有何特色? 36:08 在《大叔的愛》之外,香港有其他CP嗎? 40:52 腐女們如何面對現實中的性小眾群體?先接觸,再了解? 45:36 卡通化的 BL 劇降低了順性別人士的抗拒心理,道德界線在哪裡? 52:44 當道德禁忌站在創作自由的面前 本期音樂: Blue Dot Session - Palms Down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7-29
57 min
端開麥
E03|獨居,在不同的城市裏面對共同的課題
一個人住這件事,沒試過的人看起來就像冒險。你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進入獨居,比如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室友,找不到理想空間;也有人反過來,渴望從合居、同居狀態裏掙脫出來,主動選擇,享受獨立生活⋯⋯看看各地人口普查/抽查的數字(請查閱「一人戶」喔),會發現這樣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了,儘管在亞洲文化裏,提到「獨居」,還往往會和「孤寡老人」、「單身人士」這樣的刻板印象聯繫在一起。 獨居可能是一種居住狀態,也可能是家庭結構、人際關係變遷的表徵,還可能是一種文化,它和家庭生活、群體生活一樣有樂有苦,也有自己的居住哲學。它會考驗一個人的經濟承受力、處理生活大小事、處理危機和獨處的能力,因此在瑞典,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人」必經的成人式。一定會有人擔憂,可是瑞典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國家」欸,這個每個人一生要面對的課題,不會因為獨居而「雪上加霜」嗎?我們這期就請來擁有豐富的跨地域獨自生活經驗的Susie和永欣,來聊聊獨居、獨立和孤獨,在她們眼中是怎樣不同層次的問題與狀態。 節目內容 00:00 獨居,開心到上天? 05:30 同一個城市,父母家附近的獨居 08:00 一個人住的安全考量 15:00 北京、香港的房租、面積性價比 17:00 在香港談獨居的奢侈 18:20 台灣適合一個人住嗎?花蓮和台北的不同 21:30 獨居時考慮的前三個因素 28:00 孤獨嗎?渴望交流嗎? 36:54 每個人身上關於「相處」的可愛矛盾點 37:54 北歐,獨居作為一種文化 39:45 有伴侶的時候你會放棄獨居嗎? 43:00 亞洲出現獨居潮流,也是好事 節目中提到的資料: 南韓單身狗的情人節 :「一人戶」日子也不錯 一屋劏八房,香港豪宅裏的劏房人生 北京房租年間漲逾兩成,中介、士紳化……誰該為飛漲的房租負責? 「蛋殼」摔成的故事碎片 非正常隔離的聽覺指南:孤獨盡頭等著你的18張 Ambient Music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7-16
45 min
端開麥
E02|時光膠囊裏的台灣朋友,最近他們怎麼樣了
在這兩年的原地生活裡,我們外出的機會低到不能再低了,所面對的日常也在來來回回打轉,他鄉的朋友,遠方的美食,都愈來愈遙遠,各地的疫情和封閉狀態也讓本來同步的世界跌入了好幾種不同的時態。 這一集的端開麥節目,我們請來身在台北的Liya和家住高雄的Bess一起分享一下這幾個月來生活狀況的感受,從曾經的移動辦公到現在遠程工作時心境的變化。原來即便是大家在刷同樣的社交平台,我們面對的訊息也並不能涵蓋彼此生活的全貌。Liya和Bess在鋪天蓋地的網絡訊息和日復一日的居家封閉中,重新調整著自己的情緒。讓我們一起聽一聽現下台灣日常的快樂與煩惱。 節目內容: 00:00 不一樣的時空膠囊 04:40 鋪天蓋地的訊息滾動再滾動 08:57 民間對政府感到憤怒嗎? 14:49 疫苗來了? 22:50 植物換貓貓?封閉生活,療癒自己 32:15 挑起南北粽子大戰! 33:33 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新流行辭典 46:43 媽媽下班時間 49:45 所謂疫情破口,其實我們看到的是⋯⋯ 歡迎查閱我們的台灣疫情報導:https://theinitium.com/tags/_1885/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7-01
57 min
FRUMESS
Samhain - Initium: Music History (A Glenn Danzig Masterpiece)
We discuss Glenn Danzig's band Samhain and their first album: Initium! Misfits fans are the Star Wars nerds of the music world... Filmmaker and Podcaster Jeff Frumess revels in all things Misfits, Samhain, Danzig as he scrutinizes over the history and minutiae of Glenn Danzig, Jerry Only, Doyle Wolfgang Von Frankenstein, and other's artistic endeavors as well as all things adjacent. JOIN THE PATREON FOR LESS THAN 2 BUCKS: LESS THAN A CUP OF COFFEE!! - https://www.patreon.com/Frumess PLEASE NOTE: This podcast IS SOURCED from the UNEDITED audio created from video...
2021-06-21
22 min
端開麥
E01|香港電影檢查遇上國安法,電影創作今後誰說了算?
2021年6月11日,香港政府宣布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檢查員指引,引入國安審查,如果檢查員認為影片「相當可能」構成危害國安罪行,應得出「不宜上映」的結論。同一天,香港鮮浪潮競賽短片《執屋》因未獲得電檢處的放映許可,而被取消放映。 原本第一集想把「躺平精神」貫徹到底的我們,半夜從床上坐了起來,交換了一個信息: 「我有點鬱悶。」 「我也是。」 和台灣一樣,香港電影實行分級制度,大家所熟知的「三級片」就是一個年齡未到不得觀看的級別,但政治檢查,可謂從80年代末港英政府修訂電檢條例之後,就沒有發生過。電影作為文藝生活的根基之一,伴隨著新聞、藝術等方面的政治審查之風,如今也似乎搖搖欲墜。 大陸影人、一些朋友,也在朋友圈裏默默分享了這條信息,在眾所周知的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下,許多敏感題材必須得走地下化的路子,香港曾經也是一個朋友們自由看電影的「陣地」。但今後不一定就變成怎麼樣了。 因此我們決定好好聊一期。不知你是否也願意,一起來剝開電影檢查的偽裝。 節目內容: 00:50 港府修訂電檢事件簡介,短片《執屋》未獲放映許可 04:25 殖民政府1988年制訂及沿襲至今的電影檢查條例 06:38 未修訂之前《理大圍城》的放映波折 11:42 大陸對香港電影檢查修訂的反應 14:50 電影分級制度是電影審查的另一種型態嗎? 19:45 世界各地(中國,意大利,台灣,西班牙,伊朗)的審查狀況 37:37 公權力介入對電影行業影響 節目中提到的資料: 【端傳媒|端對端】第三集:葉七城x麥天樞x歐文傑——「我們就當香港警匪片死了吧。」 獨裁政權下電影人怎麼做抗爭:泰國導演薩波.齊嘉索潘 鄧正健:國安法紅線當前,香港文化界如何面對「新常態」? 歷史退潮時的燃燈者:在香港重讀哈維爾(一)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2021-06-17
1h 01
Music The LifeBlood
The Samhain - Initium Episode or Eat Sharks!
Dustin and Big-Jake dive into Initium by Samhain. Music: "Generation Behind" by Cancerslug: www.officialcancerslug.com/ Music The Lifeblood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usicTheLife... Music The Lifeblood Podcast Soundcloud profile: @musicthelifeblood Music The Lifeblood Instagram: instagram.com/musicthelifeblood/ Music The Lifeblood iTunes page: itunes.apple.com/us/podcast/m... Music The Lifeblood Stitcher page: www.stitcher.com/podcast/music... This video and or podcast includes copyrighted material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commentary, review, and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copyrighted material. Music The LifeBlood makes no claims of ownership of any of this copyrighted material. This use is protected under United...
2018-10-19
00 min
The Fleming Foundation
Latin, Episode 1: Initium
In this first episode of our podcast, Dr Fleming spends some time breaking down the first few verses of Chapter 1 from St. John's Gospel. By diving directly into the text, Dr Fleming absorbs the reader right into the study of Latin, using anecdotes and gentle encouragement in his inimitable style. There is a "gentle" version of Dr. Fleming! Take a listen. Original Air Date: December 9, 2015 Show Run Time: 49 minutes Show Guest(s): Dr. Thomas Fleming Show Host(s): Stephen Heiner Episode page: https://fleming.foundation/2015/12/latin-episode-1-initium/ The Fleming Foundation Presents Latin: https://fleming.foundation/category/podcasts/lat/ Subscribe: https...
2017-12-30
49 min
Music Unframed
Episode #39: Featuring “Nth Ascension – In Fine Initium”
The October 24th episode of Music Unframed is featuring “In Fine Initium”, a 2016 released album by “Nth Ascension” (from UK). In this episode, you will also hear...
2016-10-25
3h 13
Music Unframed
Episode #39: Featuring “Nth Ascension – In Fine Initium”
The October 24th episode of Music Unframed is featuring “In Fine Initium”, a 2016 released album by “Nth Ascension” (from UK). In this episode, you will also hear...
2016-10-25
3h 13
Ian Jury
Initium
Initium by Ian Jury
2014-12-20
03 min
StahRR
Special vs. Sanders & Richie - Initium (Arosta Remix) [Beat Full Recordings]
We are pleased to introduce the new release "Initium" by Special, Sanders & Richie on Beat Full Recordings. Beautiful melody, rhythmic flow, massive pads and energetic atmosphere are all present in this original uplifting and progressive trance mixes. The remixes by Arosta, Zorg, J.J. MirZo and Smages emphasize the basic idea with new powerful performance. Release: 27 October 2014
2014-06-11
05 min
SANDERS
Special vs. Sanders & Richie - Initium (Progressive Mix)
We are pleased to introduce the new release "Initium" by Special, Sanders & Richie on Beat Full Recordings. Beautiful melody, rhythmic flow, massive pads and energetic atmosphere are all present in this original uplifting and progressive trance mixes. The remixes by Arosta, Zorg, J.J. MirZo and Smages emphasize the basic idea with new powerful performance.
2014-04-13
0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