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Andrew Jenkinson

Shows

The Media Show2025-10-2242 minZOE Science & Nutrition2025-10-0954 minHardyoni2025-09-0300 minHardyoni2025-09-0300 minHardyoni2025-09-0300 minCuriosophy: A Future Forward Cast.2025-08-2023 minJuJu Talks2025-07-2715 minWL - We Learn2025-07-1633 minThe Media Show2025-07-0942 min李白说
李白说14.为什么减重那么难?体重自由的开关到底在哪里?如果像科学家告诉我们那样,通过节食和锻炼可以轻松减掉体重,同时减肥又能在幸福感、自信心、健康以及财务方面带来巨大的益处,那么人们为什么做不到呢?今日阅读分享:Why We Eat (Too Much)【英】安德鲁·詹金森(Andrew Jenkinson)作者Andrew Jenkinson是伦敦大学生命和医学学院的访问学者及肥胖外科医生,他在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即使通过手术减肥后也容易反弹,因此开始研究肥胖的深层原因。一起实现体重自由吧!【核心观点】 1.体重受控于新陈代谢与负反馈机制:新陈代谢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负反馈机制,身体会通过调节新陈代谢和食欲来维持体重定点。 2.体重定点受基因和环境影响:基因占比约 75%,但环境因素(如饮食结构)也不可忽视,二者相互触发决定体重定点。 3.瘦体素与瘦体素抵抗:瘦体素由脂肪细胞分泌,可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和调节脂肪储存,但肥胖者易出现瘦体素抵抗,导致大脑无法感知脂肪储备信号,进而继续进食和储存脂肪。 4.饮食结构对体重的影响:西式饮食(高精制碳水化合物、高欧米伽 6 脂肪酸)会导致炎症反应,影响下丘脑功能,引发瘦体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使人难以控制食欲和减肥。【 那么如何科学减肥?】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欧米伽 3 脂肪酸摄入:使用黄油、橄榄油等代替植物油,多吃深海鱼、草饲牛肉和羊肉等。减少欧米伽 6 脂肪酸和糖的摄入:少吃加工食品、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零食,避免食用谷饲肉类和坚果。多吃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营养且对维持健康体重有益。2.提高对食物的认知:了解哪些食物健康、哪些不健康,避免购买和食用不健康食品。3.改善环境因素:如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等,因为压力大和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影响体重定点。4.坚持适量运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每周至少 2-3 次,每次至少 20 分钟至出汗,但不要过度依赖运动来消耗热量以实现减肥。欢迎收听。
2025-05-0940 minC21Podcast2025-05-0156 minLife With a Difference2025-04-301h 06Growing Small Town Nebraska Podcast2025-04-0825 minStRest with Kerstin Lindquist2025-03-1452 minAge Less / Live More2025-02-1947 minThe Liz Earle Wellbeing Show2025-01-311h 01Curiosophy: A Future Forward Cast.2025-01-2521 minThe Food Programme2025-01-2341 minThe Happy Pear Podcast2025-01-081h 05Real Health with Karl Henry2025-01-0625 minCyberSecurity Summary2024-11-0314 minKeihard Klassiek: De Mix2024-07-2458 minArts & Ideas2024-05-2557 minWHAT THE PR!V*CY2024-03-1932 minReal Health with Karl Henry2024-03-1825 minThe Liz Earle Wellbeing Show2024-01-2649 minInstant Genius2024-01-2625 minMotorhome Matt2024-01-2239 minBegin A Captivating Full Audiobook On Your Commute.2024-01-187h 02Get Hooked On This Next-Level Full Audiobook And Feel The Difference.2024-01-187h 02Access Must-Have Full Audiobooks in Non-Fiction, Biology & Chemistry2024-01-187h 02Get Top Full Audiobooks in Health & Wellness, Fitness, Diet & Nutrition2024-01-187h 0220 Minute Books2024-01-0226 minThe Dietitian Cafe2023-12-0745 minFeel good for good2023-11-1617 minDTx Podcast with Eugene Borukhovich2023-09-2642 minWoman\'s Hour2023-09-0657 minWoman\'s Hour2023-08-2356 min2nd Take Movies2023-06-1450 minNew Dimensions2023-04-2657 min理科PD2023-03-3138 minArt Affairs2023-03-201h 48The Serious Business Podcast2023-03-1840 minThe Curious Midlife2023-03-031h 42The Kings and Queens podcast2023-01-021h 14The Future in Context2022-12-1013 minCoach Jude @ Rangitoto2022-11-2411 minWoman\'s Hour2022-11-1753 minGrowing Small Town Nebraska Podcast2022-11-0818 minGet Lean Eat Clean2022-10-2848 minThe Serious Business Podcast2022-08-2538 min元瓅少年遊
元瓅少年遊【元瓅少年遊】理財煉金術 EP20_《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全球生死大數據:一個醫生追尋70億人傷病與死亡的真相》 |方珮璀各位元瓅理財教室的同學大家好!又要放長週末啦,是不是很高興呢?不過因為目前新冠疫情傳播的速率相當迅速,要請大家享受假日之餘,也要保護好自己跟家人喔。 按照慣例,長假必見特輯,本週也不例外。說實話,今年的上半年似乎不少長假呢,特輯做得我好開心。這次介紹三本書,一本是《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作者是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台灣由天下文化於2021年8月出版。第二本是《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作者是安德魯‧詹金森(ANDREW JENKINSON)醫師,台灣由八旗文化於2020年12月出版。第三本是《全球生死大數據:一個醫生追尋70億人傷病與死亡的真相》,作者是傑瑞米‧史密斯(Jeremy N. Smith),台灣由木馬文化於2016年3月版。 主力會放在第一本書,第二本書是要借用書中對於某個公衛的悲劇,闡述當統計資料沒有被正確使用時,可能導致的負面影響。第三本書則是借來呼應第一本書中談到的原則,希望借由實例可以讓同學們更有感。 剛才提到了新冠疫情,這也連結到本週特輯的主要精神:統計。 曾經有一位忘年交的可愛後輩,在考上大學要選課時,很認真地問我,有沒有覺得什麼課程必修?我很嚴肅地回想起自己大學時學的種種之後,最後也很認真地回覆她:請務必去上初級統計學,我認為不管學的是文科或理科,活在現代,要想進行理智的決策,一定要有基礎的統計常識。顯然第一本書的作者是我的知音,等各位看完第一本書,應該會深深體會為什麼我會覺得統計盲可能跟文盲一樣,容易身不由己的被欺騙和被操弄。(最近也流行不要當法盲,即不要對自己的法律權益太過無知,但法令時常在變動,除了自己可以有一些初步的法律常識之外,最好是有一位法律的專家可隨時諮詢,可能較為實際)。 好,不過我要先拉第二本書的例子來開場一下。《我們為何吃太多?》這本書的作者安德魯‧詹金森醫師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的減肥外科(減重手術)與一般外科顧問,經常受邀至各國推廣研究並教授減重手術,他的專長領域為減肥與飲食調控。 這樣背景的一位作者,一開場就說某些減肥手術是肥胖者絕望中的救星,大概不會令人驚訝,但這有說服身為減肥手術懷疑派的我嗎?那麼,就要知道我為什麼懷疑?要看到什麼證據比較可能說服我呢?這的確也牽涉到如何判讀統計的數據,不過呢,我還是不打算跳進去,畢竟我不是醫學專業,所以我也不準備來說服各位是否接受本書作者的立論,我感興趣的,是在本書的第八章,完整陳述了一位研究者,如何藉由操弄統計數據,造成了五十年的公衛誤解,對於美國,甚至全球人類的健康狀況帶來大規模的負面影響。 這就是惡名昭彰的七國研究,此一研究的結論認為飽和脂肪是導致心臟病的主要元凶,從而在各種利害關係的推波助瀾下,最後影響了美國官方的政策,認可了「飲食—心臟假說」,建議人民減少食用飽和脂肪。 為何一個研究結果在學界的質疑之下還能有這麼大的影響,有其時空背景和人性的因素(我自己亂猜是否還該再加上官方人員統計常識不夠?所以統計盲誤人誤國,為害大矣。當然如果是被利益推動,故意當瞎子,那有沒有統計知識估計都救不了。)這個我不深入探討,我只就這個研究帶出的問題來提出檢討。 首先這個所謂支持研究者假設的七國研究,其實原先是二十二國研究,研究者心中有了定見(就是飽和脂肪的錯),而把不符合定見的其他十五國資料剔除了。說實話,這對研究者來說,是該開除學籍的惡意行為(連錯誤都談不上),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對於統計數據有所誤解,畢竟,這麼搞,什麼主張都可以「被證實有效」。 第二,此一公衛政策建議(1977AD)後,1980-2000年的心臟病發病率,由每十萬人250例降低為160例,這樣看起來是否證明是有效的呢?這就又牽涉到相關性並非因果關係的統計學定理了。 回頭來看,心臟病的發病率,其實從1960年的每十萬400例就已經開始下降,到1970年時為300例,也如各位看到的,到了1980年更是降到了250例。1964年出現了同樣的公衛風暴,但這次是正確的影響,這也是在這本書中第一章鄭重引用的經典案例:吸菸對肺癌的不利影響,而後的許多研究,其實也帶到了,吸菸與心臟病發病率,極可能也有正面的相關性。所以很有可能是吸菸率下降帶動心臟病發病率減少。 所以,這就又帶出了就算有了統計數據,要想真確地尋找因果關係,也還是極不容易的。所謂的「素樸實在論」,亦即眼見為憑這種事,在統計研究上恰巧不一定為真(連有沒有相關性都要好好檢驗樣本—母體的代表性有沒有偏誤了),在上面的心臟病為何下降的歷史研究中,恰好同時又有吸菸或低脂兩個共同發生的變數,大家大概可以GET一點FU了。 為什麼我會對這個案例這麼有感呢?這麼說吧,以經濟學或任何正常的事物演進邏輯來說,若想在飲食中排除或降低某些食品種類時,就必定要以其他的品項來取代。飽和脂肪成為人民公敵後,低脂成了健康風潮,於是糖和澱粉,甚至植物油與氫化油就默默遞補上位,而它們帶來的問題,以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恐怕不小反大,這才是令人覺得無奈的地方。 本該是讓我們更清楚世界真相的統計數據,在操弄下竟為不實的知識背書,導致整個五十年的世代健康被誤導,目前我們可能還在繼續這場肥胖風暴之中(若根據第三本書作者加入了表觀遺傳學的變數,可能肥胖風暴會經過世代而逐漸放大,思之危矣)。唉,只能說讓容易正義感爆棚的我覺得叔叔可忍,嬸嬸也不可忍了。 好,開玩笑就算了,回到第一本書。現在同學們會不會心有餘悸,覺得盡信統計不如沒有統計呢?唉,你別說,還真的不少政治大佬是這麼想的,不過他們大概是覺得人民或政府知道愈少,愈是管不了自由市場,天大地大老子最好。只能說,我贊成第一本書作者的想法,這是很大的誤區,值得大家好好閱讀這三本書來理解一下,這麼幹會付出什麼樣的可怕代價。 好,回到我們的主力書籍:《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作者是英國《金融時報》的資深專欄作家,也是BBC第四電臺節目《數字知多少》(More or Less)的主持人,這個節目主要就是在討論統計的各種議題。他是皇家統計學會榮譽會員、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訪問學者,曾多次榮獲經濟與統計新聞報導獎,2019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OBE),以「表揚他促進民眾對經濟的了解」。著作有《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迎變世代》、《亂,但是更好》、《轉角遇見經濟學》等書,以上在台灣都有出版。 《統計偵探的10堂課》作者在書末列出了十條統計誡令,我放在下一集的文稿中給大家參考,有重新潤色一下,非完全引述原文,建議同學們去閱讀原文。先跟大家提醒一下,這本書並非為了指導讀者統計學入門,反而是最好已有一些統計知識的讀者會比較容易閱讀(而且因為作者很有故事感,讀起來很有趣)。我希望大家看了有些興趣,可以去坊間找一些初級的統計學書籍來研究一下,相信對大家理解這個世界,評估各項決策的優劣,會很有用處的。 一樣,限於時間,十堂課我不會全提到,只把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點抓出來給大家嗅香一下。 作者在第一章同時舉了兩個例子,1954年的時候統計學界出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一本書的出版及大為暢銷,書名叫做《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第二件事就是上面提到的《吸菸-肺癌研究》的研究報告發表。 縱觀本書,挑剔一點來看,可能會覺得作者似乎很接近《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的立場,講的多半偏重在統計數據如何可能被誤用,或實驗結果利用統計數字卻未必得證的狀況(而且還挺嚴重的,在這裏就必須瞭解對於科學研究來說極為重要的一個關鍵字:實驗結果是否可重複,稱為「再現性」)。 但如果讀完整本書,就知道,作者是極為肯定統計數據與流程對於正確決策或科學理論的檢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正因為它很重要,就必須正視,它可能有什麼樣的限制或可能面對什麼的問題,我們必須小心應對。 或是儘可能排除錯誤發生的可能,或是儘可能不斷藉由同儕的重複檢證來確立或推翻。總之,戒慎恐懼,才是面對統計數據或科學驗證最好的態度。 但作者與其他指出統計問題的書不同的地方在於,如果只是要嚴肅對待統計數據得出來的結論,我想大家都不免有點意興闌珊,好像回到上課學習一樣勉強的感覺,作者不愧是在媒體做科普節目的人,他很聰明地藉用許多不同故事串連他所想講的主題,最後並在書的最末總結,或許,要能以更廣泛的態度來有效利用統計數據或任何知識,以求達成社會的共識,更有效率的公共資源分配,或個人與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這樣的理想,其實可能無法靠提升教育或智力來達成(一些研究似乎不約而同發現,結果這兩者似乎在人性和情緒的影響下,只會讓歧議更有機會兩極化,妙吧?),反而是要靠「好奇」,而且是所謂科學的好奇心,也就是能接受新證據,以開放的心態願意去補充和修正自己的知識缺口。 這樣的人,也是作者在第十章提到的〈超級預測者〉所具備的特質,他們會隨著吸收更多新知而不斷修正,進而讓自己或團隊的預測愈來愈準確。否則,即使擁有更多的專業,若不能抱有開放的心態,反而可能讓有心人找到不少似是而非的資訊作為支持,結果更加固執己見。 作者舉的兩位知名代表,是經濟學界的費雪VS凱因斯。凱因斯的大名相信非經濟學界的人可能也有所耳聞,但費雪,可能要對美國1929年大蕭條有些研究的人大概才會聽過。單就智力和學識而言,這兩位幾乎同代
2022-04-3023 minListening to America2022-04-2655 min說書人胖瓜2022-03-0954 minThe Performance Nutrition Podcast2022-01-2846 minPEAK402022-01-1428 minFarage | GB News2022-01-1346 minThe Thinking Mind Podcast: Psychiatry & Psychotherapy2021-12-1052 minDaily Doctor\'s Kitchen2021-08-2405 minPride & Progress2021-06-1948 minThe Bitcoin Standard Podcast2021-05-241h 24The Liz Earle Wellbeing Show2021-05-1252 minInspire & Innovate: A Podcast for Educators2021-05-111h 06Inspire & Innovate: A Podcast for Educators2021-05-1131 minFabulously Keto2021-04-221h 08The Doctor\'s Kitchen Podcast2021-03-241h 13DJ SETS2021-03-091h 33Pathfinders Podcast2021-03-0744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1-01-1700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1-01-1600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1-01-0400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0-11-2900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0-11-0100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0-10-1200 minFruitFul Ingestion A Podcast2020-08-2600 minThe Edition2020-08-2030 minThe kbbreview Podcast2020-06-1628 minThe Canteen Podcast by Paleo Canteen2020-06-0929 minFamily – The Sprocket Podcast2020-04-1400 minPride & Prejudice2020-03-2817 minPride & Prejudice2020-03-2513 minPride & Prejudice2020-02-0107 minExplore Into A High-Impact Full Audiobook During Your Workout.2020-01-0210h 41Download Best Full Audiobooks in Non-Fiction, Social Science2020-01-0210h 41RAW Barbell Club : Training Strength & Other Things2019-09-031h 10Pedalshift Tour Journals2019-01-1700 min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 II: Conflict &a2019-01-1748 minRetro Asylum -  The UK\'s No.1 Retro Gaming Podcast2018-09-181h 03The Critical Care Practitioner2018-03-1932 minCritical Care Practitioner2018-03-1932 minCritical Care Practitioner2017-07-0732 minCiTR -- Exploding Head Movies2017-03-2100 minExploding Head Movies2017-03-212h 04Exploding Head Movies2017-03-212h 04CiTR -- Exploding Head Movies2017-03-212h 04The Innovation Show2016-09-1117 minEcoshock Show Notes2015-12-2200 minThe Persuaders Marketing Radio Show & Podcast2012-10-0127 minSaturday Live2012-07-281h 25The Persuaders Marketing Radio Show & Podcast2010-09-1427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