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Celine And Hazel
Shows
Nostalgium Arcanum
Songs of 1998
By 1998 the grunge and gangsta rap of the early 1990s had petered out. Ska came and went. Musical tastes had begun to drift, and our year-review reflects these tectonic shifts with mainstream pop ascendant and indie artists beginning to peek through. Guests Ami Lief, musician Kyle Lieberman (Kyle and the Silver Dork), and comedian Rich Baker (@richbakercoaching) join us to roundtable our top ten songs of this year. Be sure to also check out our monthy musical podcast, Playing By Ear! - https://playingbyear.fireside.fm If you have feedback, find us on the socials...
2025-07-07
3h 03
The Official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Podcast
Sandra Studer & Hazel Brugger
It's time to get the know the hosts of this year's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in Basel! TV host and singer Sandra Studer and comedian Hazel Brugger are presenting the live finals together. The pair sit down with Steve to talk about hosting the best show on earth, some secrets behind the production and whether they've heard anything from Celine Dion. The Official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Podcast is brought to you by Novartis! It is produced and presented for the EBU by Steve Holden. The music is composed by Will Kitchener. Design by Ángela E...
2025-05-12
36 min
Everything From Nothing: The Waterloo Road Podcast
REBOOT S15E2: Waiting for Rimmer
The new series of Waterloo Road continues to set up the main storylines for the episodes to come, with a surprising revelation for Coral and Neil as well as a tense confrontation between Donte and Celine about the presence of Jon Snow at the school. As ever, Tom Beasley and Luke Stevenson are your podcast hosts.Watch SERIES 15, EPISODE 2 of Waterloo Road here: https://www.bbc.co.uk/iplayer/episode/m0027w5g/waterloo-road-series-15-episode-2/Prepare for SERIES 15, EPISODE 3 here: https://www.bbc.co.uk/iplayer/episode/m0027w5h/waterloo-road-series-15-episode-3/*** If...
2025-02-18
53 min
Hazel Thomas Hörerlebnis
Hazel beim ESC
Jetzt ist es raus: Zusammen mit Michelle Hunziker und Sandra Studer moderiert Hazel den diesjährigen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in Basel! Dazu stellt ihr Thomas ein paar Fragen … Inhalt: 0:00 Hazel moderiert ESC 8:50 ESC Gewinner*innen & Durchführung 18:00 Begriff Transgender 20:56 Positionierung zu politischen Einstellungen 44:39 Vorbereitung ESC & Céline Dion 49:57 Spitzi Press 57:00 Zusammenarbeit Moderatorinnen 1:10:48 Mehr Gemeinsamkeiten als Unterschiede Zeitstempel können variieren. Bekanntgabe ESC-Moderations-Trio https://www.spiegel.de/kultur/musik/eurovision-song-contest-michelle-hunziker-hazel-brugger-und-sandra-studer-moderieren-den-esc-a-0cad9da1-2ad0-47fb-abdb-52ee12c36ecb ESC-TV-Quote in Island von 99 Prozent https://www.eurovision.de/news/ESC-2021-183-Millionen-TV-Zuschauer-weltweit,quote1...
2025-01-27
1h 09
Book Bumble
2024 Faves - Season 3, Episode 12
Send us a textIn this episode, our stack of books is tied together with the common theme of being our Faves of 2024. And we're not going to lie...it was hard to choose soooo...we also have a list of our Runners Up below! Plus, we'll share a Book in Hand. Now, it's time to get started on our list for 2025!Featured Books:The Frozen River by Ariel Lawhorn (LP)Year of Wonders by Geraldine Brooks (LP)The Lost Queen Series by Signe Pike (LP and...
2025-01-08
3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6期 2024年,让我们找回能量的小事
VOL 76 2024年,我们步入20+的下半场,在这个时间点,工作、生活好像都在渐渐走入“深水区”,挑战变得更多也更复杂了,在层出不穷的倦怠和困惑中,我们需要一些找回能量的办法,把我们一次又一次从床上拉起来。 今年的年终特别节目,我们用播客收集起那些让我们、朋友们找回能量的“小事”——那种在日常中只用很小的能量就可以尝试,却能帮人改变状态的小事。愿这些小事可以让大家新的一年更开心,也更有力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内容01:58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量03:14 我们的能量都是怎么丢掉的09:30 影响我们能量的是事儿还是心态16:17 找回能量的前提:着眼于当下感受20:28 《当下的力量》27:28 我们仨的充能小事思思:对次要任务说“不”、独处、探索新餐厅小铭:允许自己颓一下,和朋友聊天,收拾家里芷芷:去大自然里找到一个熟悉的“充电宝”,帮助别人朋友们的能量源泉49:03 小正:打网球、健康饮食、看美剧、学画画、做甜点54:03 小H:早起和自己约会57:51 紫萱:让负面情绪流走01:00:22 Coco:出差中独处和认识新人、看YouTube上的试婚纱节目01:10:05 咩咩:放下工作中的执念,尝试新做法01:15:14 老冯: 吃自助、做点“疯狂”的事、在小事里积累自信、和朋友相处01:21:36 小钰:和理解自己的朋友聊天/前奏与尾声晨雾 - Cicada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12-31
1h 26
Marky D's The "Feels Series"
The Feels 71
Alicia Keys - Try Sleeping With A Broken Heart Jordan Sparx - Tattoo Sasha - If You Believe Savage Garden - I Knew I Loved You Jesse McCartney - Beautiful Soul Beyoce - If I Were A Boy Celine Dion - A New Day Has Come Sara Bareilles - Brave Enrique Iglesias & Whitey Houston - Could I Have This Kiss Forever Ricky Martin & Christina Aguilera - Nobody Wants To Be Lonely LeAnn Rimes - Can't Fight The Moonlight
2024-12-04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5期 辞掉北京的工作,我在澳洲农场包装樱桃
VOL 75“我把上辈子这辈子下辈子要见的樱桃都见完了!”关关去年从北京的外企辞职,拿着打工度假签(working holiday visa)去了澳洲,进过樱桃厂,现在是橘子厂的包装工。在“裸辞博主”、“旷野文学”流行的今天,我们请关关来分享她在异国他乡开启一段全新生活、体验“轻体力劳动”的感受。在自由和浪漫之余,现实的焦虑并没有消失。关关说,或许不久后的将来,她还是会回到稳定的日常中,但在澳洲的这段“出逃”经历,已经让她的人生有所不同:学会随遇而安,以及允许自己勇敢尝试。“行不通也没关系,就像开车一样,走错路了,导航永远会为你指出一条新路。”“如果有一个机会,还是应该试一试。人只活一次嘛。”/内容01:47 关关现状:在南澳小镇包装橘子04:48 为什么选择去澳洲打工度假09:33 在北京外企工作遇到的瓶颈11:30 在澳洲找工作的焦虑阶段17:50 在樱桃厂遇见全世界的背包客26:52 流水线上的“轻体力活”其实很辛苦37:17 和澳洲人学习慢节奏41:00 漂泊8个月后,第一次渴望安定关关在澳洲拍的照片:
2024-08-13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4期 《不够善良的我们》:女性有不难的选项吗?
VOL 74 5月上旬,我们被台湾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吸引。这部剧集刻画了两个悄悄窥探着彼此的女性,她们在事业和爱情上的不同选择,提供了两种“活法”,可惜两条路都荆棘丛生。 难道不论选择做贤妻良母还是单身事业女性,最终都是历劫?主角说,在这场纳入了“假想敌”的游戏里,“一切都是意识的作用”,因为有假想敌的存在,事情的意义才扭曲了;在平淡生活中,人就是倾向于寻找痛苦。不过,我们当然不满足于主角的解释,一些问题仍在脑海中悬停:让女性陷入困境的,除了自我意识,还有什么?如果说每种选择都会带来遗憾,人们如何找到自足的剧本? /内容02:41 两个女性的对照题材,有多新鲜?12:40 女性的人生意义,为何还是回到了男性?24:50 人人都知晓目标的荒谬,但人人都在追逐28:40 单身女性可以如何自足?37:20 主人公对自我意识的反省,算是成长吗?44:40 观念塑造了我们身处的游戏49:17 让人意难平的结局:简庆芬完成了自洽闭环/前奏与尾声善良的我们 - 蔡健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07-08
1h 05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3期 琢磨不透的爱情,到底为什么要琢磨?
VOL 73嘉宾老冯最近产生了一个疑惑:到底为什么要谈恋爱啊?!确实,找对象本身已经够难了,而进入了亲密关系的人,也时不时要担心激情散去,或者经受分离之痛。恋爱这件事,不仅和情感有关,也和一个人的生活紧紧绑定。谈一段愉快的、长期的、不把人工具化的恋爱,真的有可能吗?/内容01:50 所以,爱情到底是什么04:55 什么是恋人不可替代的意义11:18 婚姻制度不令人满意,怎么办19:30 爱能脱离现实条件存在吗28:00 激情与承诺如何平衡47:20 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其实是一种生命观/前奏与尾声无条件-陈奕迅/提到的书《爱的艺术》《生育制度》《真相》《爱的终结》/提到的影视作品《群星》《摩登家庭》《Her》/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05-30
4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2期 漂在中东的“签证难民”:一边嘴上嫌弃,一边寻找意义
VOL 72 大鲟对“中东”的印象,是在去沙特和阿联酋工作之后才开始变得具体。最近这5年,大鲟辗转在中东的不同城市、国家之间,见识到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族群。虽然她生活过的区域,只是中东一角,但足以为我们理解那片神秘沙漠,打开一扇新鲜有趣的窗口。 在中东,大鲟收集着打破认知的新奇,也寻觅着留在此地的意义:和许多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工作受签证制约的中国学生一样,大鲟也是“不得已”才选择了中东。她说,至今依然会感到“悬浮”,好像被困于一种临时的生活。在这期节目里,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大鲟的中东趣闻,还有她真诚的、对自身困惑的袒露。/内容05:18 海湾国家如何颠覆了大鲟对中东的印象10:15 沙特与阿联酋的各城市比较:社会风貌与工作文化28:37 如何在沙漠之城“苦中作乐”37:38 行业机会和人才流动的方向45:30 好拿工作签的中东,聚集着世界各地的“签证难民”47:38 对中东的矛盾感情:嫌弃又无法摆脱55:25 不接纳当下,就会进入“悬浮状态”01:06:20 低谷中成为音乐制作人,尝试刷新自己/相关节目第48期 2022年,我们如何走过低谷/提到的名词UAE: 阿联酋Expat:外派人员snorkeling:浮潜/前奏与尾声彼得汪 - 王大鲟BiggieX/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04-30
1h 14
Two Pastors, Popcorn and a Movie
20240201 Going Home Interview
Two Pastors, Popcorn and a Movie with David Almgren 503 and David Knight 808.This time we talk with special guest Cozi Zuehlsdorff starring as Janey Richard, a Hospice nurse on Going Home with Great American Pure Flix streaming service. Cozi, first appeared on camera as Hazel in the feature films Dolphin Tale and Dolphin Tale 2 with Morgan Freeman, Harry Connick Jr, Ashley Judd and Kris Kristofferson and Pure Country with Willie Nelson. She has appeared on a number of TV shows including Liv and Maddie, Mighty Med and KC Undercover. In 2018 she appeared in the Disney...
2024-04-23
1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1期 东京女子生活图鉴:8轮面试、麻将与二次元
VOL 71也许你也和我们一样,早就从影视产品中了解过日本,但还从未体验过在日本长居。今天这期,我们请来了目前就职于东京一家动漫公司的好朋友美悦,分享她身为中国女性留学生闯荡日本职场的经历,以及对日本社交文化和性别关系的观察。你不但会在这期节目中,跟着美悦沉浸式感受居住在东京的日常,还会听到关于工作签证等问题的实用解答。在录制这期节目的同时,我们也正在收集朋友们的“非主流”工作选择:无论是小众工作地点,还是独特的职业路径,我们都期待从对话中,获得新知和灵感。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想了解的目的地,又或者是最近被种草的职业类型!/内容02:10 “局外人”眼中的日本07:43 美悦如何“误入”一家动漫公司14:30 参加大电视台8轮面试的创伤体验19:58 在日本身为外国人的优势与劣势23:00 日本的人才缺口在哪些领域30:11 东京适合有小众爱好的人33:40 东京的物价到底贵不贵39:30 女性在不同类型公司中的处境48:26 在日本如何交到朋友53:08 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平等/前奏与尾声climax night - yogee new waves/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04-11
5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0期 在和父母相处这件事上,我们一直在进化!
VOL 70久等啦!这期录制于春节的节目,因为小主播们工作忙碌拖更了,请大家体谅~谢谢你们的等待和收听呀! 远走他乡工作、留学的我们,是在春节有了和爸妈长时间、近距离相处的机会,也是借着这段时间,我们认真思考了这些年跟爸妈沟通方式的“进化”。 小时候,我们都接受着“妈妈觉得你冷”式关爱,长大之后,自我感受逐渐变得清晰分明,我们也开始直面家庭权力的拉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了与爸妈互相理解的限度,也学到了不少有用的沟通方法。 因为我们仨有着不同的家庭相处模式,在这期节目的聊天里,我们都从对方身上发现了新的可能性,希望你也是!/内容02:55 父母权威的在场与退场10:55 由“打车”引发的权力争夺14:41 我们跟父母,怎么就角色对调了25:29 父母的想法真的能够改变吗32:12 我们的爸妈是如何试图理解年轻人的43:10 和爸妈多聊,比达成共识更重要/前奏与尾声小星星-杨千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03-24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9期 留学生时隔5年再回国:陌生感也是珍贵的
VOL 69小铭回国了!阔别5年,我们和她一样好奇重返国内的体验。时间会让原本熟悉的空间变得陌生,而“本地人”也会在某一刻产生“过客”的感受。抓住稍纵即逝的陌生感,我们能看见微小而有趣的细节,就像鱼看见水的存在。这是轻松随性的一期,希望陪伴你返乡的路途~春节快乐!/内容02:30 数字化的进度07:28 大城市的秩序感13:10 出乎意料的“智能”细节18:52 “买不到”的电脑包20:55 回国前的忐忑:过去的ta还在吗?24:14 何伟的《江城》:用异乡人视角,还原我们“社会化”的过程31:05 《那个苹果也很好》:让留学生有共鸣的“格格不入”感36:09 《故乡别来无恙》:四个阔别故乡的女孩的故事/前奏与尾声异乡人-李健/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4-02-07
37 min
Radical Retro Rewind?! Podcast
Radical Retro Rewind Bonus Episode: Misheard & Misunderstood Song Lyrics?! 🎶
Happy 2024 Radical Ones! ⚡️When David and I were together for the holidays we sat down to do a bonus episode that we had wanted to do for a long time...Misheard/Misunderstood Lyrics! 🎶Join us as we tell you the crazy lyrics and words we thought were in some classic and more modern tunes!Includes:Kelly Clarkson: "Behind These Hazel Eyes"Celine Dione: "It's All Coming Back To Me"J.J Fad: "SuperSonic"'Till Tuesday: "Voices Carry"Whitiney Huston:"It's Not Right B...
2024-01-05
3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8期 2023年,我们的高光时刻
VOL 68平淡日子里,总有高光。今年,我们选择用“高光时刻”,编写这一年的终曲。 和往年一样,这期年终特别节目由我们和朋友一起完成。在不同诠释中,你会发现高光不是奇迹发生,而是无数个平凡日子汇聚起来,流淌出的金色。 在这些故事里,高光是桨板下溅起的浪,是攒了30厘米的头发,是乞力马扎罗山下的一束野花。高光是主观的。除了抵达顶峰的荣光,它也可能是黑暗跋涉中透进的明亮,可能是漫漫荒野中,落在你身上的星光 2023年即将过去,谢谢你与我们一起走到今天。2024年,让我们继续在声音里陪伴彼此,“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内容00:48 我们为什么想用“高光时刻”纪念这一年04:39 我们对高光的不同定义 我们的高光时刻10:29 思思:从工作中获得了确凿的意义感19:34 芷芷:主动跳出了自己不适合的环境27:58 小铭:可以开始准备博士答辩了朋友们的高光时刻41:30 橘子:从徒步中找到生活的勇气44:52 Terry: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对话与自省49:57 蛋蛋:把头发捐给了患癌化疗的儿童54:47 Judy:和妈妈在剧里重思母女关系59:17 lixian:收到博士录取通知书并完成资格考1:04:03 小正:离开讨厌的工作和学习潜水/提到的内容第24期 2021,那些让我们感受到爱的瞬间第48期 2022年,我们如何走过低谷第63期 主打一个自信!在我的游戏里,我才是主角第67期 年终总结写什么:向自己道谢,向宇宙许愿/前奏与尾声Moments - Alexis Ffrench/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12-31
1h 10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7期 年终总结写什么:向自己道谢,向宇宙许愿
VOL 67今年的你也辛苦啦!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每到年末,总有静下来写一篇年终总结的冲动?这期节目,我们找来了刚写完总结,并从中获得能量滋养的朋友小惠,一起来聊聊年终总结的意义和方法。小惠是在独自游玩日本的旅途中,在枫叶和小鸟的伴奏下回顾起这一年的。她带着禅修过后的感动和释怀,在脑海中翻越了自己这一年的历程。“我真的很努力了。我可以放松下来,给自己更多发呆的时间。”“我们都需要一个trigger point让自己陷入思考。”其实,年终总结只是载体,真正重要的是写作过程中发生的沉思。在匆匆忙忙的日常中,年终总结给我们一个借口,跳出高速运转、不假思索的螺旋,看见自己,也拥抱自己/内容02:40 做年终总结就像对宇宙许愿09:45 为什么旅途是静心写作的好时机11:38 小惠在日本禅修听见内心的声音20:10 如何有条理地做年终总结26:50 总结过程中的惊喜发现39:33 如何为来年设想积极可行的目标/前奏与尾声如愿 - 王菲/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12-18
52 min
Music at a Rational Volume
Christmas Classics Done Well
Send us a textIn this episode Nate and Kyle discuss the best, or at least their favorite traditional/classic Christmas tunes. The hosts attempt to explain their choices as they pick their favorites from 26 of the most done to death and over recorded Christmas songs around. Listen in as they talk about the whys and the whats around every song and hopefully there will be something new for everyone to hear on this week's playlist.This week's playlist: Christmas Classics FavoritesO Holy NightJordan Smith and MoTab
2023-12-15
5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6期 读书会的慰藉:一起读,真的好过自己读?
VOL 66前不久,芷芷在新加坡参加完一场读书会,立刻就爱上了这种活动形式,“有疯狂被充电”。于是这一期,我们请来了读书会的组织者,也是坚定喜欢着读书会的菲比,来和我们聊聊读书会带给人的独特体验。“读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菲比所信奉的。许多场读书会办下来,菲比发现“书”是读书会的核心,而“人”是读书会的灵魂。共读,意义不仅仅是连接与陪伴,更是互相拓宽认知的边界。读书可以是孤独的,但也可以是开放的,两种都通向自由。/内容02:20 菲比怎么办起了读书会05:17 芷芷参加读书会遇到的惊喜09:24 菲比因书而异的阅读方法13:41 书、书友,都能帮我们拓展思维边界18:30 书的独特社交属性 28:14 菲比的选书原则32:30 办读书会不同阶段的难处45:15 读书的时间是“留”出来的/前奏与尾声Experience - Ludovico Einaudi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12-03
56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5期《过往人生》:流动的自我,无言的爱
VOL 65《过往人生》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久别重逢的故事。它讲的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重逢,也是一个人与过去的自我、原生的文化、尘封的记忆之间的重逢。电影提出的问题是:在一个人成长、蜕变的过程中,过往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脱离了那个原初定义我们的语境,回头重看时,我们会做何感想?本期嘉宾kk大学时前往美国,随后留在美国工作,结婚,如今在纽约落脚。和女主角诺拉一样,她也有一位美国丈夫,而且她也曾讲出丈夫听不懂的梦话(虽然kk的记忆中没有一个海盛)。我们和她聊了聊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以及在跨文化恋爱中,深层理解是如何达成的。/内容01:42 kk是如何成为“纽约客”的03:38 kk“融入”美国的过程09:57 我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人格12:18 留学生开始“做梦说英语”的时刻16:53 《过往人生》:不是爱情故事,是有关回忆、自我与文化的故事28:35 跨文化恋爱:灵魂的共振不必言传39:27 对于离开了东亚的人,故乡意味着什么/前奏与尾声《过往人生》电影原声:An immigrant and a tourist/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11-14
5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4期 那些未选择的路,与不曾游历的宇宙
VOL 64活在这个时空的你,会幻想另一个平行宇宙吗?“如果”是有诱惑力的词语。也许是在困顿无解的片刻,又或者在百无聊赖的间隙,过往的某个十字路口会重返脑海之中:如果当时的我做了另一种选择,今天的我会去向何处呢?从《过往人生》女主角在两种人生之间的彷徨说起,我们不着边际地谈着把我们带到今天的选择——好像没有什么遗憾。也许是“殊途同归”,也许是我们已经走得远了,对未选择的路,也只可以遥遥相望。/内容03:07 没有选择的路与没能成为的人06:40 遗憾是故事的美好之处吗17:43 什么时候我们会想“如果当初”23:20 为什么要推演人生的其他可能性31:22 构成我们的是“决定性瞬间”,还是无数个平凡时刻?50:28 我们真的可以想象另一个自我吗?57:02 当年的同行者给我们参照/前奏与尾声山林道-谢安琪/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10-30
1h 04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3期 主打一个自信!在我的游戏里,我才是主角
VOL 63谁没有过自我怀疑的时刻呢?尤其是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接手一个新任务、扮演一个新角色的时候,挫败总是在所难免。如何在新手村稳住心态,不在自我怀疑中内耗,是这一期我们想跟大家聊聊的话题。也即,如何建立自信。自信的含义不是“我是最棒的”,而是“哪怕缺少外界的正反馈,我也相信自己正在成为那个理想的自我”。所以,自信要生长出来,需要和外界碰撞,更需要自我发现:什么是我们自身独立的标准,什么是我们渴望实现的目标?当我们明确了主线任务,那些次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毕竟,这场游戏不止一种玩法。/内容01:08 进入新环境,受打击是家常便饭05:03 升级打怪的三个阶段:成长期->平台期->恐慌期09:30 建立自己的目标和标准,外人就打击不到我15:40 如何形成自己的标准?26:00 找到自己的主线任务,而不是进入别人的游戏36:15 有些屏障存在于意念,自信从挑战成见开始/前奏与尾声今日-陈奕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9-27
4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2期 工作是一场“变形记”
VOL 62 你被工作改变了吗?曾经由我们主动选择的工作,在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改变着我们。也不难理解。曾经的我们自由散漫,扬长避短,而工作要求我们长成“六边形战士”——既要情绪稳定埋头苦干,又要精神抖擞巧舌如簧。进入职场就像把自己塞进一个新的容器,我们适应着,有时也犹豫着。也许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自我。在开发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会尝到新的甜头。也是在不同环境中,我们才逐渐意识到自己那些相对坚固的部分,从而确认自己的本性和风格。听到这期节目的你,是否也察觉到工作对自己的改变呢?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工作有没有把你变成自己更喜欢的人?/内容07:10 工作需要的沟通能力12:05 能力和性格有区别14:02 工作逼迫我们调动不熟悉的肌肉20:20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认识自我33:19 工作对我们的要求:全面,平衡37:27 逃离压抑天性的职场38:40 不管在哪,主动和认真总是好的/前奏与尾声Gold Von Den Sternen - Mozart! 1999 Vienna Cast/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9-10
4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1期 打工人与在读博士的对谈:工作更快乐还是读书更快乐?
VOL 61时隔两年多再谈“学界vs业界”,我们的身份已经改变:小铭读到了博三,芷芷工作了一年,而思思刚刚离开校园。今天的我们,如何看待学界和业界的不同“诱惑”?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是会感慨走入了围城?我们的朋友shiyun也在思考这些问题。最近刚刚参加完老同学聚会的她,旁观了许多朋友对工作的抱怨和对学校的怀念。是不是我们真的很难喜欢上工作?是不是获得薪水就意味着损失自由?不管在什么阶段,我们总是想要不断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界和业界,到底哪个场域更能满足我们的期望呢?如果你也怀着这些疑问,就一起来听听我们的聊天吧!/内容01:50 博三的shiyun如何思考职业选择03:45 同学聚会上,大家一起吐槽工作12:00 怀念校园,是在怀念自主性24:45 象牙塔也是职场33:08 “带薪学习”和当学生的不同42:03 国内和国外博士生面对的取舍不同57:13 我们此刻是在“练习选择”/提到的书《象牙塔之下》/相关单集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第5期 长路微光:博士一年级生的回望与眺望第6期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从象牙塔到对冲基金/前奏与尾声人生马拉松 - 陈奕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8-23
58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0期 好不容易闲下来,不会“休息”怎么办?
VOL 60虽然总在期待周末、期待放假,但我们也并不总是满意自己“休息”的状态:到底什么是好的放松?为什么有的休闲活动会让我们内疚?今天这期播客,我们想和大家来聊聊好好休息这件事。我们追溯起了自己“不会休息”的历史:寒暑假出门旅游,一定要把作业本塞进行李箱;下班把电脑带回家想加个班,结果拿出手机开始刷;一边看剧,一边纠结要不要把大部头的书拿出来读......这些都透露着我们对休息这件事的矛盾心情。那么,要如何坦坦荡荡、开开心心地放松呢?我们发现,比起做些什么,其实更影响放松效率的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所处的状态。那些安心的、专注的、充满觉知的闲暇时间,总会成为我们的能量站。这期播客也与我们之前的节目互文,欢迎大家回顾收听。也期待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放松好方法~/内容00:36 一闲下来就纠结:时间怎么用?07:27 为什么刷手机让人内疚14:50 休假了,压力反倒从天而降18:40 “我们都是不会休息的小孩”27:05 尊重自己的感受,专注当下29:15 “可以完善你的无所事事,让它是觉知的”37:10 没有分别心地看见事物的多种可能43:30 亲近大自然总是能让人放松/提到的书《活下去的理由》- 马特·海格/相关单集第57期 人生教练在“教”什么?揭秘life coach的思路和原理第53期 守护我们的能量:如何元气满满过生活?/前奏与尾声喜欢 - Deserts/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8-06
4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9期 在非洲,寻找自我与社会的“开放答案”
VOL 59提起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在猎奇短视频无法深入探究的现场,存在一个更复杂也更精彩的非洲。那里是yunong的向往之地。新闻专业出身的yunong,因一次调研与非洲结缘。她被这片大陆的美丽与可能性吸引,于是一次又一次重返,在亲身实践中寻找有关自身与社会问题的解答。她结识了许多非洲国家的朋友,也认识了在非洲生活的中国人,在相处过程中,她察觉到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隔阂与机会。在多重文化愈发彼此融合的世界,外来者如何理解当地人的习俗与观念,又如何与之建立共创者的关系?这一期播客,就让我们跟随yunong一窥这片神奇的土地吧!/内容01:54 yunong为什么到非洲探索社会创新10:28 跨国研究者遇到的“在地性”问题19:11 一部分国人对非洲的刻板印象26:40 在非洲感受到美的时刻31:12 当地人的生活观念和生存状态41:55 “非洲是谁的非洲”/前奏与尾声Circle of life-Elton John/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7-23
4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8期 特种兵vs度假:各式旅游中,藏着我们对日常的领悟
VOL 58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旅行方式呢?是闲庭信步,还是化身“特种兵”?在旅行的当下与续章,我们聊起了旅行对各自的意义,以及驱使我们踏上不同旅途的因由。那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旅行是为了什么?我们是否实现了我们的愿望?与此同时,我们也思考着旅行与日常的紧密关联。旅行的“劲儿”,往往从计划旅行的时候便萌生,也并不随着返程轻易消失。究竟是日常启发了我们的旅行,还是旅行塑造着我们的日常?希望这期节目让你想起旅行中的闪光时刻,也希望这些时刻点亮你很久很久!/内容04:30 我们的“特种兵式”旅行记忆08:18 选择不同旅行方式的原因13:00 “穷游”:有比“享乐”更重要的体验20:30 试出自己适合的节奏24:58 “每次旅行结尾都想回家喝粥”34:18 旅行与日常的关系41:36 旅行给我们创造“锚点”的机会/前奏与尾声日落大道-梁博/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7-10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7期 人生教练在“教”什么?揭秘life coach的思路和原理
VOL 57人生可以被“coach”吗?life coach(人生/生涯教练)近年来逐渐受到大众认知,但也流传着关于它的误解。从事职业life coach的豆子说,比起手把手传授技能的“教练”,life coach更像是拥有神奇工具包的哆啦A梦,ta的任务是陪伴人们向内探索,找到内心本就存在的指南针。思思一个月前参加豆子的demo session(体验课),切身体会到了coaching的奇妙作用,包括明确内心的价值排序和减少焦虑。怀着很大的好奇,我们于是请来豆子和大家聊聊life coaching的原理,以及它如何改变了豆子本人的人生轨迹。在所有人都在追问“怎么办”的时候,豆子说,life coach 引导人们探寻“我是谁”,而后者是更本质的问题。“弄清楚being,那么doing的问题会引刃而解。”这场谈话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也希望能带给你启发!/嘉宾介绍窦豆(豆子),广州“无限生涯”创始人,个人生涯与职业发展教练。2023年5月刚从哈佛的教育创新与领导力硕士项目毕业,本科在麻省理工学院修读机械工程与管理学双学位。前麦肯锡全球咨询顾问、麦肯锡商学院课程设计师。小红书账号:@哈佛豆子/内容00:58 豆子弯弯绕绕的经历04:50 在麦肯锡忙到怀疑人生时,豆子通过coaching找到生涯指南针09:58 什么是life coach:引导你向内探索的伙伴14:51 成为称职life coach要学习“倾听”和“提问”18:25 思思在demo session上的奇妙体验23:37 穿透表象,“being”远比“doing”重要28:19 教练作为镜面,帮你看见自身能量状态30:15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life coach33:30 如何找到成为life coach所需的资源36:21 豆子眼中的理想教育:帮助人们蜕变认知,通向自我实现39:00 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宇宙都会来帮你/前奏与尾声飞-林宥嘉/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6-04
44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6期 母亲节特别放送:你会和妈妈聊亲密关系吗?
VOL 56母亲节这期特别节目,我们请来了小铭的妈妈和我们一起聊聊亲密关系。小铭时常提起她的妈妈:她们周末会在线同步看综艺《再见爱人》,会一起探讨女性意识和上野千鹤子。即便相隔半个地球,她们之间依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持续交换智慧和能量。这种平等又舒适的母女关系,让我们好奇小铭妈妈是如何看待母亲的角色,又是如何看待女性“成为母亲”这一人生选择。当然,我们也没有忘了向小铭妈妈请教:年轻女性如何看待恋爱,如何面对婚育焦虑?走进婚姻前,哪些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愿我们都能和妈妈成为挚友,互相支持,一起成长。/内容02:20 我们会和父母聊亲密关系吗08:35 从写信到一起看综艺,如何让沟通不尴尬16:47 两个人的事or两个家庭的事:父母为儿女支招的边界在哪23:45 妈妈给25岁女孩的恋爱建议:去经历!33:30 让婚育问题变得更具体,而不是单纯“恐惧”41:54 “好的亲密关系让人喜欢自己”42:56 亲朋好友能帮我们觉察亲密关系的质量46:00 “好的婚姻是互相支持的关系”53:00 和家人物理距离远的时候,如何缩短心理距离/前奏与尾声是妈妈是女儿 - 黄绮珊、希林娜依·高/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5-14
5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5期 “做人最紧要开心”:赛车发烧友的玩法与玩心
VOL 55 Erik有一个不太常见的爱好: 赛车。自称“破车”玩家的他,在美国求学时为了攒玩车的钱,曾经努力拿奖学金、在学校餐厅打工、当助教。Erik说,相比获得更高的名次,他更享受在赛车中不断提升驾驶技术,超越自我。“开好这台车”是他反复提及的话。除了赛车,Erik还因为喜欢乌龟和朋友倒腾起了乌龟养殖场,因为喜欢饮茶曾经和茶友喝到凌晨3点。我们很好奇Erik是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之余保持广泛的兴趣,并且每件事都没有浅尝辄止。“做人最紧要开心”,Erik说。也许正是这种态度让我们心向往之。/内容 01:54 Erik的赛车爱好如何萌生05:56 赛车有几种玩法10:51 赛车也能“便宜”玩12:50 危险游戏如何控制风险25:02 如何让父母理解自己的爱好?百闻不如一见!36:13 “爱好”与“斜杠”的区别43:40 “拿到冠军也会开心啦”51:50 以为自己没有爱好的人,也许是爱好更日常/前奏与尾声公路之歌 - 痛仰乐队/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5-07
5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4期 对话MIT人工智能博士:ChatGPT为我们打开怎样一扇门?
VOL 54当ChatGPT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是时候更深入地理解人工智能。我们很开心请到爽爽作客这期节目。爽爽是麻省理工学院(MIT)高年级博士生,研究人工智能的图片和文字生成。我们与爽爽一起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各个方面,涵盖了从技术原理到伦理问题的多个维度。我们聊到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大模型的崛起对学界和业界产生的影响。我们也谈及了人工智能弄假成真的“把戏”,探讨人类如何面对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当然,我们也没有落下一个经典问题:什么工作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什么不能?我们一边感慨着ChatGPT把我们比下去,也一边兴奋地期待着它为我们赋能,并拓宽我们的想象空间。(本期shownote由主播与ChatGPT共同创作)/内容02:33 从debug到计划旅游,当下ChatGPT给我们的帮助10:19 ChatGPT的智能是如何实现的?15:48 ChatGPT的正确性谁来把关?21:15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30:35 什么工作是ChatGPT不能取代的?39:20 关于人工智能,科学家也没完全理解49:50 计算机小白的福音:自然语言与机器语言的壁垒正在被打通51:25 大模型时代,学界能跟上业界的脚步吗?56:00 人工智能帮我们察觉那些“bullshit jobs”/前奏与尾声时间的尽头-陈雪燃/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4-24
1h 04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3期 守护我们的能量:如何元气满满过生活?
VOL 53当生活与工作马不停蹄,越来越多人开始感到倦怠和困惑:我们的能量跑去哪里了?这期节目,我们想和大家一起停下脚步,观察生活中那些为我们注入或抽走能量的事,探讨如何好好休息,保持元气。什么是能量?主播用“活化能”来做比喻:当我们能量充沛的时候,往往能更果断地开始行动,具备信心和勇气面对挑战。能量低的时候,我们则会感到累、没劲,想要拖延,想把自己关在房间躺平。能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着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高效、更愉悦、更富有创造力,如果我们拥有稳定的高能量场。一起来探索提升能量的方式吧!我们也期待你的评论分享~/内容04:57 能量是什么?能量高/低是什么体验?11:10 影响我们能量的因素:外在环境与内在秩序23:25 提升能量小招数:早睡!28:40 为琐事设置“自动驾驶”模式33:50 见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36:40 关注当下的日常,不在想象中内耗41:00 接收身体的信号/前奏与尾声玫瑰色的你/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3-26
45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2期 如何不被情绪困住?走出我们内心的堡垒
VOL 52 你有过被情绪困住的时候吗?最近,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工作的重压、重要关系的转折时,我们三个小主播感受到了“被困住”。不受控地、反复地陷入某种情绪,这样的体验对大家来说可能都不陌生。因此这期节目,我们想来聊聊情绪为什么会困住我们,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从各自的分享与《清醒地活》这本书中,我们领会到情绪产生于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解读——让我们陷入情绪的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滤镜”和“屋子”。许多时候,那些带给我们积极反馈的思维习惯,也是让我们保守、困顿的墙垣。如何重新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连接?如何更好地觉察情绪,理解并掌控自己的感知能力?我们试图在接纳与改变中找到一种平衡,而这是一件无比需要勇气的事。“最后你会喜欢上你的边界,因为它们为你指出了通向自由的道路。”/内容01:15 我们被情绪困住的时刻08:28 被困住的表现:钻牛角尖、无法专注当下14:45 情绪反映出我们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29:41 《清醒地活》:放弃心灵的庇护所,才能走向更广阔天地38:11 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是正视情绪的存在45:31 被困住是我们最好的转变时机49:20 勇敢的人会追求心灵的自由/提到的书《清醒地活》-迈克尔·辛格《身体从未忘记》-巴塞尔·范德考克/前奏与尾声喜欢-张悬/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3-12
5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1期 还在用MBTI?是时候尝试新的性格测试工具
VOL 51MBTI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了。尽管有时是不错的社交名片,但MBTI仅有的四个维度无法展示一个人的复杂与丰富。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身边的熟人、朋友,我们都渴望了解更多。我们播客的老朋友yiting为我们种草了一个新的测试工具:dimensional。在她看来,dimensional为她打开了更多认识自身的角度,也提供了一个更深入地了解好友的机会。这个测试软件究竟有哪些玄机?在内观、朋友评价这些认识自我的方式之外,科学测试能为我们带来哪些价值和意义?来听听我们的聊天吧!嘉宾yiting:本科在哈佛大学主修应用数学与经济、辅修mind brain behaviors,没事喜欢瞎琢磨性格测(玄)试(学)的咨询萌新/内容02:05 介绍性格测试软件dimensional07:40 哪些方面超越MBTI:多维度,易比较10:50 答题的惊喜:发现自己的动力(motivation)和强项(strength)24:02 测试会辨识出答题者的心口不一吗27:38 如何面对自我认知与测试结果的冲突32:28 根据目的选择自我评价的工具34:50 测试帮我们接受真实的自己39:07 测试帮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42:06 MBTI适合做社交名片,dimensional适合加深了解注:dimensional app目前只在Apple应用商店上架,Android用户暂时无法使用,不过可以(像芷芷一样)上网查询相关介绍!/前奏与尾声无所求必满载而归-陈粒/相关单集第3期 认识自我的棱镜:和MBTI“资深玩家”聊职场性格测试/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2-20
5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0期 毕业前,如何不留遗憾?
VOL 50春天是夏天的序曲,而夏天是每年的毕业季。来到毕业边上的思思与小铭、芷芷一起,聊了聊毕业前会想要努力完成的事。我们的学生时代,有哪些高光时刻,又有哪些留白?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总结了那些让我们恋恋不舍的“学生专属”体验。因为这些体验,我们获得了好奇心的拓展、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做人和做事方式的理解......虽是往事,却仍在常常启发我们的未来。“终点提醒我们过去忽略与珍视的。”你的学生时代是如何度过呢?/内容01:46 本科/研究生毕业时有什么遗憾10:25 拓宽想象力:“弥补”的方式有很多种17:11 最令我们珍视的“学生专属”体验25:30 比起课堂内容,更印象深刻的是“人”33:30 大胆尝试,走到学校之外38:55 利用系统,建立“买家”思维43:20 时间有限,排布自己的优先级/前奏与尾声孩子 - 金玟岐/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2-05
4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9期 25岁:向往的,实现的
VOL 49你听说过青年危机(quarter-life crisis)吗?它的大意是说,当人们来到25岁左右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和焦虑。这种情绪往往伴随着年轻人脱离学校、走出原生家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出现。年龄不过是数字而已,你也许会想。的确如此!我们没必要刻意制造一个节点,为自己徒增困扰。25岁或许只是长大过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站,而我们想弄清楚的是,在这一站,我们的身体、心态和社会关系正在发生何种转变。我们和20岁的自己相比有什么不同?我们会如何设想30岁的生活?时间让我们失去一些既有的东西,但也积攒新的。也许在未来某天再听到这期播客,我们会像今天翻开旧笔记本一样,笑着重温曾经许下的愿望。/内容02:20 25岁为何特殊:变化中的身体和社会期待06:50 不知不觉同龄人都开始结婚了08:07 开始想要珍惜时间11:13 更在意陪伴家人的机会14:45 经济独立带来自由和尊严感21:10 我们会一步步舍弃不重要的东西22:40 对20岁的自己,我们想说些什么29:39 对30岁的自己,我们有什么期待40:30 25岁/今年想实现的愿望/前奏与尾声25岁-张心柔/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3-01-15
45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8期 2022年,我们如何走过低谷
VOL 48 2022年,你最艰难的时刻是怎么走出来的?这是我们向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问自己的。在一年的末尾,我们照例整理记忆中难忘的片段。那些灰暗的、孤独的、尚未远去的日子,都给我们的生命留下了丰富的纹理。这期节目听起来像是一个伤心故事集,但它却又充满温暖,力量与希望。从中国到新加坡,从美国到伊朗,我们收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讲述。听完这些故事,或许你会想起这一年封存在记忆中的碎片,或是与你一起走过低谷的人们。愿你健康,平安,自由。/内容我们的故事02:05 为何选定今年的主题04:23 小铭:读博中期的自我怀疑与重启14:20 芷芷:找到工作以后,更大的茫然出现21:35 思思:失恋迫使人寻找新的能量源泉朋友们的故事32:02 Pani(伊朗):彼岸的苦难,此岸的煎熬39:40 党元悦:作为记者,无法用稿子丈量这一年44:26 小小:秋招的心碎与心焦50:15 咩咩:中年人的崩溃,欲说还休53:01 饼饼:家人相继感染新冠,日常在裂缝中生长57:36 小H:离开爱人,找回自己/前奏与尾声Transcend-Franco Robert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12-31
1h 08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7期 职业生涯第一站,如何发现心之所向?
VOL 47第一份全职工作怎么找?起点重要吗?面对这些问题,即将或刚刚踏入职场的我们聊了聊应对求职焦虑的办法。在身份转换的临界点,向前一步总是让人紧张。但这期播客聊下来,我们都更放松了。久处同温层,我们熟知热门行当,但不满足于狭窄的轨道。于是我们想到了“破圈”。当答案模糊不清的时候,走出熟悉的圈子,寻找新“磁场”,时常能帮我们发现自我、找到方向。找工作,固然需要理性地分析利弊,但也可以相信“感性的力量”。在最现实的选择面前,问最抽象的问题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用。比如,“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内容01:13 第一份全职工作怎么找09:08 关注当下具体的事,摆脱过度规划11:20 专业化程度低的职业,容错度也更高吗?19:30 对于工作,喜欢其中的20%就够了21:45 职业生涯第一个十年用来探索24:25 答案藏在“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27:40 普通人也有潜力创造不存在的工作31:40 如何打破圈层,发现未知的路35:08 找到吸引你的磁场42:34 接触年长多一些的前辈,能降低焦虑感46:05 在校园之外如何拓宽社交想象力51:10 去学习还是去执行/to learn or to execute/前奏与尾声消愁-毛不易/提到的播客科技早知道-前阿里CEO卫哲:趁年轻去印一张自己人生的股票/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12-23
5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6期 回去还是出来?在大洋彼岸思考“润”学
VOL 46今年求职季,在大洋另一段观察“润”学的我们,也在思索着“反向润”的可能性。回国或不回国,我们将面对的境遇或许大不相同,但不变的是机会与困难并存。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讨论了影响地域选择的因素,具体聊了聊在美国和新加坡留下来要做的取舍。我们发现不管选择何地,当我们深入其中,落地生根,我们总会看见那些缺点与暗处。如何在一个不完美的环境中生活?要思考的是,我们愿意放弃什么。/内容01:48 秋招季:人在国外,找国内的工作是什么体验04:20 我们对回国与否的考量08:37 权衡短期和长远的规划13:30 关键因素:职业发展、选择权和归属感17:42 环境(暂时)不好的时候,要离开吗?23:37 在新加坡,新移民有职业天花板25:40 在美国,留学生要面对工作限制与不安全感40:56 扎根或许比逃离更难46:00 归属感与束缚总是相辅相成47:46 所处人生阶段会影响我们的优先级58:02 做安全的选择,还是勇敢的选择?1:01:34 动摇是改变的契机/提到的名词润(RUN)PR: 新加坡永久居民/前奏与尾声你是你本身的传奇- 方皓玟/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12-04
1h 07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5期 说“不”的艺术:如何让“拒绝”成为更优解
VOL 45嘉宾Yizhou在纽约一家科技大厂就职。前段时间,他受到一本书《The Art of Saying No》启发,在自己的视频频道分享了几个“say no”小技巧。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毕竟,我们都常常为拒绝别人感到为难:既希望掌控自己的时间表,又不愿辜负他人的期待。在和Yizhou的聊天中我们意识到,拒绝的形式其实不只有扭头就走。即便我们拒绝了他人的请求,也可以在沟通中传达理解,并以其他方式给予对方帮助。说“不”不是目的,而是更高效处理问题的手段。我们在思考如何说“不”的过程中,也更加理解了那些对我们说“不”的人。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对方更愿意“say yes”?我们在换位思考中发现了更多沟通的奥秘。这期节目干货满满,一起来听听吧~/内容02:25 说“不”为什么重要:从工作、上学和生活场景举例08:47 说“不”难在哪?10:20 说“不”的实用技巧13:32 看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找到替代方案16:33 换位思考,更有效地寻求帮助25:36 被拒绝怎么办?38:36 被否定怎么办?43:30 沟通要细心也要钝感力48:40 干货小结/前奏与尾声Foreign Ghosts - Matthew Stevens/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11-13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4期 一位工程师的艺术实践:摆脱无力感,从微小的公共行动开始
VOL 44贝贝是我们的共同好友,她本科在加拿大修读城市工程,后留在温哥华工作。在工作之余,贝贝与朋友共同创办了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用科技和艺术来改变人们的想法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被贝贝朋友圈的艺术装置图片吸引,展开了这一场关于公益实践的聊天。贝贝不是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公共艺术的。她曾经坚定地想成为一名建筑师,也曾在目睹社会种种不公之后产生过“无力感”。回顾过往,贝贝说曾经的理想就像是一辆巴士,将她带到了此时此地。在意想不到的旅途之后,她找到了新的方向。/内容02:09 贝贝参与创作的艺术装置06:46 创立公益组织的过程和动力12:19 最困难的是坚持信念15:18 如何检验艺术作品的影响力?18:00 推动环保,需要开创新的叙事方式28:34 从“无力”到行动:从身边做起,从社区出发32:15 放弃了从小立下的职业目标,可惜吗?44:25 如何参照他人的经验:打开思路,激发想象53:17 抵抗内卷漩涡的方式,不只有躺平一种59:55 做公益通常要面临的资源挑战1:07:50 无法直达终点,那就享受过程吧!/了解多一点ATTA公益组织网站:attasociety.org贝贝参与创作的环保艺术作品:bit.ly/airqualityart/前奏与尾声Slow Burn - Kacey Musgraves/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10-24
1h 13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3期 "误入"麦肯锡的年轻人:随心而动,意义会自然浮现
VOL 43宇豪是一个用“随机游走”的心态“逛”人生的选手。沉迷学术的他,最近“误打误撞”敲开了顶级咨询公司的大门。回看自己的探索经历,宇豪说,他许多次走上了意料之外的分岔,但内核仍是不变的。“我希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本期节目中,我们在风险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聊了聊一个人如何完成自洽的身份叙事,以及如何锚定生活的意义。若我们一次次偏离轨道,我们还能拥有对生活的掌控感吗?/内容03:05 学术爱好者如何被“骗”入麦肯锡10:55 宇豪做选择时的自我剖析15:31 一个理科生是如何偏离轨道的18:22 用马尔可夫链理解我们的“随机”人生25:30 gap year 经历成为面试用到的素材32:39 用对冲思维面对风险社会41:45 从历史中理解无常46:00 所以人生的意义感从哪里来?52:17 人大哲学课:自我身份的确认需要长期目标55:28 认可自己的过往:你已经做了很多事!/提到的名词马尔可夫链 Markov Chain风险社会 Risk Society生活意义 Ikigai/提到的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前奏与尾声醉鬼的敬酒曲-上海彩虹合唱团/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10-12
1h 01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2期 踏出文化同温层的交往,要跨越几重阻碍?
VOL 42语言壁垒、习俗差异、文化偏见......初到海外,人们的社交体验往往并不似想象中“丝滑”。在海外留学、工作的我们,聊了聊与外国人交往的心路变化。和外国人做知心朋友有多难?画风积极的美式社交有哪些“槽点”?新加坡为种族融合做了哪些事?在国别和族群的交错间,我们找到了通往万花世界的窗口,也获得了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内容02:06 初到海外的社交痛点13:20 与外国人交心是一件难事吗?18:06 积极文化:被鼓励的和被压抑的25:10 少数族裔面对的偏见35:05 “符号化”给交往带来的优劣38:40 开学季吐槽:不想再提fun facts了!45:25 对比不同国家的社交文化/前奏与尾声Leafy Moped - Kate Rusby/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9-27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1期 从“无效”的社交里,发现“有效”的秘密
VOL 41 “资源互换”、“互惠互利”......从某个时刻起,这些社交目的开始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除了联络知心朋友,我们也常常需要走出舒适圈,抵达那些值得结交的陌生人。也许是为了一个内推机会,也许是为了了解行业消息,也许是为了融入一个团队......这些社交或许很难轻松愉悦,但它们却很重要。这期节目,我们想和大家聊聊“有目的”的社交,以及我们从中收获的感悟。如何从心态上纾解人脉拓展的压力?如何放下尬聊的耻感?无法提供标准答案的我们,希望你从这期播客中找到共鸣和欢乐,也期待你与我们分享你的体会!/内容01:52 聊聊“无效社交”的经历08:43 不同社交场合的舒适度11:42 加微信扫码,你会尴尬吗?16:45 我们如何意识到人脉的重要22:20 社交心态的转变:互惠互利、不卑不亢28:25 无欲无求的时候,打开好奇心33:13 抵达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不必执着于一种35:56 有些错过可能只是“没到时候”/前奏与尾声无条件-陈奕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9-13
4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0期 再见吧孤独,我想要很多好朋友!
VOL 40越来越擅长独处的我们,也难免有孤独一刻。和挚友告别、飞往异乡、划到通讯列表的底端却找不到一起出门的伙伴......你经历过这些孤独的时刻吗?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孤独呢?这期节目,我们不聊如何享受独处,只聊如何走出孤独,如何建立起理想的人际关系。我们为什么感到孤独?拥有多少朋友才能让我们满足?从这些问题聊开去,我们逐渐勾勒出自己内心具体的情感需要。我们还回忆了那些让我们畅快的“同频”时刻,总结出捕捉好朋友的秘笈。一起来听听看吧!/内容01:32 最近让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刻10:17 独处时我们不一定孤独16:36 朋友的陪伴往往带来新鲜的体验22:13 “泛泛之交”能减少我们的孤独感吗?33:20 精力有限的我们都渴望“相处不累”36:40 友情同心圆:核心圈层的朋友,多少才够?42:52 如何交到“好朋友”?50:31 一起吐槽,让我们真诚对线53:44 方法掌握了,也需要可遇不可求的契机56:30 损友为什么可爱:打破交往的规矩,让人觉得很“真”1:04:05 到底什么是我们孤独的症结?/前奏与尾声空顶之光 - 王弢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8-30
1h 11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9期 “双减”之后,教培从业者的第二次选择
VOL 39假如所在行业经历剧变,你会如何寻找出路?去年"双减"后,教培行业收缩,叶子学姐不得不告别了她喜欢的工作。尽管有着不安和焦虑,但危机来临时,叶子还是积极地开始寻找下一份职业,研究对她来说更陌生的赛道和公司。叶子经历了大大小小许多面试,走过一些弯路,但结局是好的:她拿到了快消、医药、和新能源方向的offer,最终选择了一家新能源央企。这期节目,我们请叶子学姐来回顾她在职业逆境中的心态与行动。也许我们都比想象中更坚韧:不必内耗,冲就完事!/内容01:53 叶子毕业后为何进入教培行业04:55 K12教培从业者经历“双减”始末08:37 叶子转行时考虑的要素:赛道、企业前景与雇员培养机制13:28 对比校招与社招:应届生身份重要吗16:03 如何准备面试24:30 新能源行业的特点27:11 找到自己的定位:技术型or沟通型29:24 国企并非都是朝九晚五32:00 如何在毕业前为进入职场做准备40:08 给正在经历行业震荡的同学的建议/前奏与尾声告别时刻 - 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8-14
45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8期 文理工主播对谈:我们与专业的爱恨情仇
VOL 38本期依然是“后高考”系列节目。聊完“转向”,这期我们回到原点:当初本科时选择的专业,如何塑造了我们?节目开头,我们以偏概全地介绍了各自的专业。无话不谈的我们仨,竟是第一次对彼此详细描述自己的专业是学什么的、怎么学的。这是一场有趣的知识科普,也是一次难得的自我回溯——我们在讲述中梳理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如何生长的。在个人反思之外,我们也探讨了专才教育的局限,以及在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大学专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独特的价值。节目末尾,我们开了个脑洞:假如不考虑智力等客观条件,我们想选什么专业?/内容02:00 小铭:运筹学+计算机12:14 芷芷:环境科学17:40 思思:社会学23:00 学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30:33 每个学科存在的“缺憾”34:45 通识教育能弥补专才教育的短板38:08 搁置客观条件,我们会想选什么专业44:54 到底什么是值得用大学三四年专门学习的?/提到的书《优秀的绵羊》-威廉·德雷谢维奇/前奏与尾声菊次郎的夏天-久石让/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7-26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7期 对话“转专业达人”:做好当下的事,“走弯路”也能保持向上
VOL 37进入大学时,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专业,当然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在那之后的很多年,我们还会面临许多重新选择方向的机会。也许某一刻我们都问过自己:当初的我选错了吗?换个方向走,是对过去努力的浪费吗?书宁以材料科学和管理学双学位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修读电子与系统工程。在完成两年的研究助理工作之后,今年9月,她将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政治科学与统计学的博士学位。或许在别人看来,书宁走了弯路,但在她自己看来,所有转弯总是对上一段旅程的呼应。在这一期节目,书宁与我们分享了她为何放下热门行业潜心学术,以及在弯弯曲曲的人生路上,如何连点成线,画出自己的地图。也许在寻找自我这件事上,没有“沉没”的成本。/内容03:16 书宁每次专业选择背后的思考07:10 从理工转向社科:更喜欢社科的研究问题和方法11:53 学校和业界,哪里更适合探索个人兴趣?24:10 如何在研究生期间确定职业方向29:20 如何做到转向不“降级”:做好当下,连点成线37:30 文理分野在逐渐模糊,但学科偏见仍在影响人们的选择/前奏与尾声还是会害怕失去你-郑宜农/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7-10
54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6期 六年过去,高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VOL 36“高考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是你挺不过来的?”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高考很难,几乎是一个中国学生能经历的最重要的考验,经历过高考的人一定有些抗压本领在的。也许我们都会同意:人生不由一场考试说了算。如果说高考没有改变一切,那它改变了什么?回顾六年前的那场高考,思思和芷芷从记忆中打捞出了一些特殊时刻,小铭则带来她作为SAT考生的场外观察。这期节目是我们对六年前高考现场的重现,也是对高考后一系列选择的复盘,包括我们如何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在节目里,我们也提到了高考之后,其他接踵而至的大小考试。但我们还没来得及讨论:一个人如何走出考试,走出竞争,如何领悟ta的人生不是一张答卷?/内容01:48 高考前一晚我们在做什么09:05 高考当天印象最深的事:饭堂豪华餐&晴天霹雳的数学考试17:09 挺过高考给了我们扛压的底气21:42 没经历过高考,人生会不完整吗?30:35 为什么说高考不决定命运36:19 最难够到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44:18 关于选专业的心得和建议1:10:51 本科选择专业、学校和城市,哪一项更重要/前奏与尾声中学时代-李健/提到的名词ESG: 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提到的影视作品纪录片《高考》B站视频 《北大同一个宿舍毕业的三位女生,10年后都有多少存款?》-全嘻嘻/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6-25
1h 22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5期 烦恼即菩提:禅,占卜与日常生活
VOL 35也许对不少人来说,禅修和塔罗占卜都带点“玄学”的意味,但在佳熹眼中,禅修就是日常生活,塔罗牌则是帮助修行的工具:它们并不玄乎,只是我们认识世界、观照自身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从旁观父亲的禅修历程,到遭遇变故之后,努力寻找自我疗愈的药方,佳熹是一步一步认识禅修的。在最低谷的时候她为了入睡读经,也是在那时她开始问自己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 比如“来世间走一遭是为了什么”。“烦恼即菩提。”她说。产生烦恼的时候也是产生智慧的时候。在与佳熹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事物的一体多面,看到了我们个人的有限与无限。聊天末尾,我们还请佳熹为正在焦虑的毕业季小伙伴们抽了牌,请她为大家解读牌意。快来听听看吧!/内容02:33 区分玄学、宗教和禅修06:45 父亲对佳熹的禅修启蒙09:10 生活变故带来自我疗愈的需要13:30 禅修的核心:观自在,见空性17:50 塔罗牌作为一种修行的工具:向别人提问就是向自己提问31:20 “烦恼即菩提”:产生烦恼的时候也是产生智慧的时候36:50 “不二”:万事万物本没有分别39:10 如何平衡上进与洒脱44:28 现场占卜:给毕业焦虑的同学们提建议/前奏与尾声在此山中 - 毛不易/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6-12
5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4期 为仪式感辩护:感情就是“麻烦”出来的!
VOL 34在节日与节日的夹缝中,我们决定聊聊仪式感。仪式感也许是特殊日子的礼物,一场难得的团聚,某个必须重返的地点......然而这些只是外壳,仪式感的内里藏着我们天然的情感需求:我们渴望连结,渴望被记住或被看见。仪式大多并不“实用”,但或许正是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让两条本可平行的轨迹相交,让朋友成为交情更深的朋友。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仪式感。在受限的日常里打破惯性,做一件任性的事,能让我们感到自己掌控着生活。登一座山,吃一块蛋糕,用一点特殊来装点回忆,能把生活的书写得更厚。不过,仪式感没有标准定义。一定要在特定日子做特定的事吗?仪式感会在习惯中变淡吗?遇到没有仪式感的对象怎么办?我们变换着对仪式感的理解,也遇到过与他人观念相左的时刻。来听听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和转变吧!/内容01:29 生日有哪些过法10:52 仪式感包含“我偏要”的执念17:30 特殊日子是创造特殊回忆的契机18:50 仪式感让我们重夺对生活的掌控感26:10 生日的意义在于让个体“被看见”29:33 什么样的礼物最令人难忘42:32 重要关系中的双方“仪式观”不同怎么办53:30 仪式感可以为关系储值/前奏与尾声I Know You Know I Love You - Sunset Rollercoaster/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5-30
5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3期 无法远行的日子里,纪录片替我逛世界
VOL 33在直播、短视频与真人秀成为日常消费品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纪录片?纪录片就是比较长的纪实影片吗?纪录片为我们带来的是怎样一种真实?这一期,我们带来了自己珍藏的纪录片影单。也许你也和我们一样,怀着对世界的巨大好奇,在无法随意出远门的日子里,更加喜欢那块小小屏幕里的浩瀚宇宙。我们为影片简单划分了主题。希望你在这一期的影单中挑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与陌生的人和事来一场惊喜的相遇。/内容 01:27 小铭在宿舍组织纪录片放映的经历06:30 主题一: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19:15 主题二:这世上其他的普通人23:50 主题三:介绍一个新世界给你32:29 主题四:美食是我们的共同语言44:11 纪录片为什么不可替代?/按主题推荐的影片主题一- The Social Dilemma-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Social Animals主题二- 人类- 二狗App-单身青年故事- Life in a Day主题三- 杀马特我爱你- 天地玄黄主题四- 人生一串-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Ugly Delicious其他- 阿富汗的爱情颂歌/前奏与尾声Soundtrack in Human/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5-09
52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2期 在春天,读些抚慰人心的书吧
VOL 32这个四月,你过得还好吗?身处美国和新加坡的我们临近期末,正在压力的漩涡中扑腾,远方疫情反复的消息则给这个季节蒙上一层阴影。于是我们想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一些治愈时刻,也希望把一些安抚了我们的事物分享给你。这场分享的主角是书。有些书帮我们向外看,探见历史潮水的方向;有些书帮我们往里走,理解身心运作的机制并更好地把握他们。录制节目的这天恰好是4.23世界读书日,如果你也正好书荒,愿这期节目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内容05:50 在历史叙事中理解潮水奔涌的方向14:26 “勇敢和脆弱是同一件事”17:10 站在思维之外凝视此刻的生活27:24 阅读作为一种冥想习练的方法31:56 变开心这件事,可能没书上说的那么复杂33:57 读书与外出有相似的功用:提供陌生化的体验38:07 改善睡眠的好法子47:31 松弛的对话节目具有镇静作用50:32 读诗疗法/提到的书《世界秩序》基辛格《二百年日本史》Andrew Gordon《七十年代》北岛、李陀主编《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Lori Gottlieb《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欧文·亚隆《坛经》六祖慧能《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佩索阿诗选》佩索阿《纪伯伦散文诗经典》纪伯伦《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松尾芭蕉《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最果夕日/提到的影视作品纪录片:夺走五千万生命的流感,The Call to Courage电视剧:In Treatment访谈节目:十三邀/聊到的名词颂钵/前奏与尾声这世界那么多人-莫文蔚/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4-28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1期 离开大厂去创业:一个“不安分”的女工程师与她的北美职场观察录
VOL 31在北美做一位女性软件工程师、创业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嘉宾可儿在大学时期体验过六份实习、一次创业,毕业后到Apple做软件工程师,现在又重返创业的旅途。在反复横跳的过程中,她不断拓宽着自己的技能边界,也挑战着科技行业对女性/亚裔的成见。这一年,疫情让确定性变得更加稀缺。但可儿选择了一种更大的不确定:离开大厂去创业。她说,不确定性是让人忐忑的,但它也意味着更多选择。/内容01:52 可儿学姐的“硬核”职业探索之路05:43 大学里的“co-op”项目为实习铺路07:48 北美科技公司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和避雷tips13:11 遇到隐性歧视,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19:37 亚裔在北美科技行业是“内敛的大多数”22:45 在海外工作如何跨越语言壁垒33:40 大厂不再是最热的选择38:45 创业的吸引力在哪里43:06 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47:48 创业环境的好坏见仁见智50:12 可儿在奇绩创坛做fellow的经历55:20 职业发展小建议:做一个主动的人,找到内心的向往/前奏与尾声消愁-毛不易/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4-11
1h 02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0期 看完《花束》,我想把花插进土里!
VOL 30花束般的恋爱,你想拥有吗?这一期,我们从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聊开去:从电影巧妙的叙事与暗藏的玄机,到主人公甜蜜又令人心疼的故事。穿透纯爱片的表象,这部电影内容层次之丰富,让我们常看常新。对我们来说,这部电影当然关乎爱情,但也关乎成长,关乎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法则。这段由“心照不宣”开始的爱情,为何终于沉默?对个人而言合理的选择,为何会伤害一段关系?我们在聊天中试图理解不同人物的处境,也尝试想象恋爱的其他“盛开”方式。欢迎收听(内含剧透)!/内容05:33 爱情灾难片: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12:30 配角们是主角的成长对照组20:27 “面包店倒闭”折射出的脑回路差异24:30 沟通进化论:别让对方猜!32:50 再论巧合:神奇与荒诞只有一线之隔43:20 男女主角分手的那一晚,为什么差点结婚了?46:58 离开后重逢的恋人,对彼此还有爱吗?57:55 “花束”般的恋爱值得追求吗?/提到的作品电影《十二夜》综艺《再见爱人》播客《啊!是猫咪呀!》S1.E21/前奏与尾声オープニング-大友良英終わりの予感-大友良英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3-28
1h 06
The Packcast
The Paddy-Cast - The Packcast: Episode 55
This week on a special St. Patrick's Day edition of "The Packcast", the founders are joined by collective member Michael A. Jorge to celebrate! To kick off the party the gang starts with games, discussing "Hogwarts Legacy", which we learned a lot about at Sony's most recent State of Play, (4:26 - 17:05) and Supermassive Games new adventure/horror movie-game "The Quarry" (16:25- 20:40). After that, we transition to some new Sony/MCU casting news regarding "Madame Web" (20;43-23:30) before finishing off with some F1 talk (23:33- 29:10) and of course our movies of the week! Content we're co...
2022-03-22
46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9期 当一个男生学习女性主义
VOL 29男性是如何理解性别平等的?男性能共情女性的遭遇吗?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韦文和我们一起聊聊“性别研究”这个专业,以及所学理论如何影响他的生活实践。韦文目前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人口学博士。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他分别主修社会学和性别研究。如果你对性别研究的范畴、门类感兴趣,或者好奇北欧国家为推动性别平等实行了哪些政策,那么这一期会让你收获多多!/内容02:44 韦文如何萌生对“性/别”的学术兴趣04:29 “性别研究”是什么:多重面向与流派10:06 女性主义的历史与内部争论17:23 “读性别研究前,我是个直男癌”20:33 以个体对抗结构,是自不量力吗28:26 瑞典的性别平等政策有多“激进”32:30 家庭政策与生育率的关系37:18 女性、男性内部也有巨大的不平等43:10 男性对性别偏见的切身体会/前奏与尾声Nighttime Monologue - deca joins/推荐的书- Making Motherhood Work: How Women Manage Careers and Caregiving- 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3-15
4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8期 当我们谈论性别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VOL 28近期一连串涉及性别权益的事件,引发我们对性别话题的重新思考。这期节目并非聚焦当下的社会新闻。我们希望用一种亲近的方式,从个人经历出发,追溯自身性别意识的源起,聊聊我们在生活中与“性别”擦肩的时刻。也许你已经看过太多的分歧,对谈论性别感到疲倦,或是无法匀出多余的同理心,去消化过载的苦难。如果是这样,不妨和我们一起,回到自身。言说是有力量的。谈论和理解性别,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与当下的世界共处,也可以让我们与过往的自己和解。/内容02:40 我们性别意识的启蒙:书、化妆、校园教育与人际交往12:15 从破冰游戏说起:所有“不舒服”,背后一定有“不合理”17:52 在校园、家庭和职场遇上性别偏见27:46 euqality和equity的区别35:25 intersectionality:权力结构的交错39:25 “很多、很杂、很乱”的性别话语让人感到无力?41:42 性别不公也在压迫男性47:00 争取性别平等,要看到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先级48:50 MeToo运动过于激进吗?/提到的书《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第二性》-波伏娃《一个自己的房间》-伍尔夫《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John Gray/提到的影视作品电影:The Red Pill电视剧:Miss America/前奏与尾声Maybe - RICEWINE/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3-03
5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7期 从财经博主到投资人:一个中文系姑娘的跨界之旅
VOL 27读中文系时做起财经博主,毕业后从事风险投资,如今则再次将目光投向内容创作......这是本期嘉宾Sharon虾仁学姐的职业生涯。她在跨界之旅中经历过喜悦与迷茫,也沉淀下坦然和勇气。时过境迁,自媒体的大环境变了,但虾仁依然相信创作的魔力。正是因为做博主,她接触到了财经,意外喜欢上投资这一行,又在研究投资的过程当中,发现着新的潜能。她说,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也要“夯实自己的底层逻辑”,要放下包袱,也要扛住压力。/内容02:05 萌新阶段:从“文青”到财经博主04:41 当下状态:企业顾问+风险投资人13:05 做博主好在哪:表达能激活创造力的火山17:06 做内容,明确自己的目标很重要23:04 自媒体行业竞争激烈,但普通人依然可能出爆款26:22 压力是努力工作的常态,并非博主独有(别怕)31:26 年纪轻轻,不能端着!32:52 博主经历启发风投生涯38:40 做一级市场投资需要跨界学习和长期主义45:04 投资人的寻常一天52:14 主播们的小结*提到的名词MCN (Multi-Channel Network):新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BP (Business Plan):企业寻求融资时提供给投资人的商业企划书。LP (Limited Partner):不直接参与投资管理的出资人*提到的博主小红书-晚晚学姐公众号-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公众号-越女事务所/前奏与尾声Famous - Ivy Adara/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2-14
54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6期 斜杠博后的“可持续生活”
VOL 26“我想走得快乐一点,慢一点。”这是羊羊学姐的人生节奏。博后研究员,在读硕士,书店店员,创业者,母亲......羊羊学姐身上的标签很多,但这些填满她生活的事情,并没有成为她的负担。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志业的她,也实践着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学姐与我们分享了她平衡主、副业的心得,也谈到新加坡的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选择。从她富有感染力的笑声里,我们接收到了羊羊学姐想传达的心态:为自己喜欢的事去努力吧!当我们真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不会在意成败。/内容00:51 介绍我们的“斜杠系列”01:33 从本科到博后,羊羊学姐都“折腾”了什么05:58 如何平衡学业&副业,深度&广度11:33 找到合作者,让做副业更轻松欢乐13:08 “当妈妈是我的分水岭”20:19 新加坡为斜杠生活提供土壤:价值多元+家庭友好32:30 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33:51 羊羊学姐的下一个目标:做科普读物38:26 幕后小花絮/提到的名词HDB:新加坡建屋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的简称,也被用于指代新加坡政府建设的公共住房(组屋)。目前,新加坡有80%的常住人口居住在组屋。/前奏与尾声《空帆船》-朴树/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1-30
4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5期 人人都想拥有的“斜杠”,到底好在哪?
VOL 25今天,拥有单一技能点好像已不足为道,时髦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斜杠”作为一个褒义词,标示着一个人旺盛的精力、多彩的生活和独特的个性。作为“斜杠青年”节目系列的开端,这一期,三位主播聊了聊大家为什么渴望斜杠:这之中当然有个体探索广阔世界的天性,但也折射出更宏观的社会系统的作用。我们探讨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怎样平衡全能与专精。我们还发现斜杠并不一定与客观收益或成就相关——我们眼中的斜杠,更像一种主观的身份坐标。它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也找到同类。/内容01:30 如何才算“斜杠”?多线程发展!09:38 斜杠名人富兰克林12:07 斜杠是这个专业化时代的逆流16:16 “T”、“I”和“一”字型人才16:55 广泛涉猎会导致学艺不精吗?22:50 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all in赢面最大?24:50 斜杠是职业转换的试验田28:37 差异化能力让我们更抗风险32:02 哪些tag(未)得到社会认可?从母职谈到照护工作36:37 做播客让我们斜了一杠/前奏与尾声《我喜欢》-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2-01-16
4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4期 2021,那些让我们感受到爱的瞬间
VOL 24比起“总结”,我们更喜欢的词是“重温”与“回味”。如果在年末,我们只来得及重温和回味一件事,那当然要留给“爱”。这期节目有两部分。可是如果你只有半小时,那请听第二部分好了——这是我们从朋友那儿收集来的声音,讲述的是他们在2021年感受到爱的瞬间。有人今年拥有了一只猫,她喜欢把猫揣在怀里那种安定和温柔的感觉;有人忙着申请博士项目,焦头烂额中收获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有人正在经历酸甜交织的异国恋,也有人刚刚结束异国恋,等来男友的求婚;有人独自在外地求学,收到家人从上千公里外寄来的橙子;还有人被孩子突然抱紧,听见他说“妈妈,我好爱你”......谢谢你来和我们分享2021年这些对我们来说很温暖、很珍贵的回忆。祝福你未来时时被爱,勇敢追爱。最重要的是,每天都爱着自己。/内容Part 1. 关于爱,我们获得了一些灵感02:03 电影《客途秋恨》:从亲缘之爱到自主选择的亲密关系04:50 台剧《若是一个人》:爱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07:08 重温《爱的艺术》:我们都在练习爱的能力13:15 《人物》杂志的每月征集:在生活的细节中捡拾爱的感受15:24 《艺术的慰藉》:爱与艺术鉴赏相似,需要对当下的知觉21:11 “爱自己”的瞬间:看日出、大海与鹅,热饭配好剧27:55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爱灵魂,更爱肉身30:50 每日感恩练习:主动创造人与人的连结Part 2. 对于他们,爱是什么呢33:46 我们的8位朋友,以及这一年他们感受到爱的瞬间/配乐The Seasons, Op.37b:1. January: By The Fireside - Vladimir AshkenazyThe Seasons, Op.37b:12. December: Yuletide - Vladimir Ashkenazy/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2-31
5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3期 再见爱人:综艺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亲密关系
VOL 23在探索亲密关系的路上,我们都还是beginner,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离婚”这件事儿的兴趣!毕竟,在学习“爱”这件事情上,没有为时过早。这一期节目,就让我们聊聊《再见爱人》。小铭的男友Nicholas也加入了讨论!作为一个成长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男孩,Nicholas在与小铭一起看了这部综艺之后,很乐意来与我们分享他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包括情侣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平衡独立与依赖两种愿望。尽管婚姻不是一门必修课,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制度,一种相处模式,一类人生选择,它串联起爱、自我、沟通等我们成长中总会面对的关键课题,成为我们点燃思考火花的引线。来听节目的你,欢迎留言分享你对《再见爱人》的观感,或是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内容04:13 二十出头的人为什么要看离婚综艺?07:29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桥段15:18 如何看待情侣之间的共性和差异20:25 爱会消失吗?战胜困难需要能力与动力;量变可能形成质变31:47 看节目收获的沟通小技巧38:20 独立的自我与亲密关系存在张力吗?49:25 和伴侣一起看这部综艺的额外收获55:56 批判地看:节目效果夸张,固化性别定式,劝和不劝分01:01:05 看完《再见爱人》会恐婚吗?/前奏与尾声《再见爱人》 - 追星族乐队/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2-19
1h 11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2期 校园派对、相亲角与 Dating App:三个95后的婚恋观察
VOL 22欢迎加入悄悄话!这一期节目,我们从高校的单身交友派对,聊到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再谈及日渐普及的交友软件( Dating App)。我们的好奇心始于一个疑问: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哪种方法更妥当?前不久,思思参加了一场由波士顿几家高校联合举办的单身交友活动。在现场,她围观了大家互相凝视和选择的奇妙场面,也总结了在大型相亲现场的“致胜”秘诀。小铭则谈起她对Dating App的认知,质疑了一下狡猾的算法。而芷芷说,婚恋是众多人生话题的交叉点:教育、职业发展、年龄焦虑与性别议题都被糅合到一块儿。当我们吃瓜时,也不能忘了看到婚恋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在结尾,我们还聊到如何面对恋爱的不确定性。结论是真诚。因为在真诚的感情中,我们会学习、感悟和成长。即便一段感情没能帮我们绕开“催婚”的节点,它依然会成为我们主动选择和主宰自身命运的底气。我们所经历的,都将成为未来选择的一部分。/内容02:44 波士顿高校交友会:如何在大型“相亲”现场脱颖而出?08:15 人都是视觉动物?某些场景放大了外在条件13:28 卧底上海相亲角:坦荡荡的条件交换&长辈干预18:23 相亲和Dating App真的让找对象变“高效”了吗?24:10 兴趣交友的优点、局限与内向者的策略30:17 婚姻的前提一定是聊得来吗?33:49 社会时钟:婚恋焦虑总会来临?38:11 结构性困境下的选择:真诚去爱,但也不怕走散/提到的书Modern Romance - Aziz Ansari /前奏与尾声《直到对的人来》 - 追星族乐队/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2-05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1期 关于世界名校,那些榜单没说的事
VOL 21 在世界知名的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我们时常收到的提问。我们决定通过一期节目,带大家走近“名校”,揭开榜单不会透露的“秘密”。所谓名校,是否名副其实?在这期节目中,你将听到在哈佛、麻省理工、新加坡国立等大学求学的真实体验。除了聊聊日常生活,我们也想与大家分享我们对“精英”概念的反思,深入探讨学校对个人成长的多方面影响。只有撕下标签,看见完整的个体经验,交流才会真实地发生。录制前,我们三个小主播做了不少心理建设,因为“名校”是个有点复杂的敏感话题,我们无法聊透。但我们还是真诚地与你分享这场对话。希望你包容我们经验的局限,享受这段收听之旅,也欢迎你留言写下你的感受和思考。/内容 02:03 “名校”是个包袱?让主播们纠结的自我介绍04:26 在日常社交场合应该提及教育背景吗?09:05 名校鄙视链合理吗?12:05 快问快答分享就读体验:睡够八小时?火鸡遍地跑?22:19 互联网时代,名校提供的资源还具有排他性吗?26:38 既然上名校不等于“优秀”,那么如何定义优秀?35:08 如何看待优秀带来的压力/imposter syndrome41:38 做大鱼塘里的小鱼,还是小鱼塘里的大鱼?44:54 大众对名校的迷思47:08 精英、偶然性与不平等:分享《精英的傲慢》52:40 精英的社会责任:ask what you can do/提到的书The Tyranny of Merit (by Michael Sandel)/前奏与尾声Flume - Bon Iver/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1-23
5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0期 用半年去旅行,我看见的不只是风景
VOL 20因为疫情而无法出国的2020年,Chloe选择暂停学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带着一张随心飞,去到甘肃、新疆、内蒙古、云南......从高原草甸到沙漠戈壁,从南方海岛到西域湖泊。在空间的延展中,她的思考也在生长。Chloe开始在旅途中创作,并在视频和文字中省察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惊讶于她独自踏上旅途的勇气,也欣赏她取之不竭的好奇心。间隔年系列的尾声,我们发现所有答案都互相呼应:不一样的是经历,一样的是目的。一切始于自我探寻。/内容01:23 Chloe为什么踏上了周游中国之旅05:01 一个人旅行的惊喜与忧虑10:56 风景也会看腻!旅行的意义是什么?12:15 旅行是了解社会的机遇,更是寻找自我的契机14:01 在反常的环境中,人的思考也将超越日常15:45 在青旅遇见平行世界的人20:03 独自旅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26:44 间隔年旅游启发了Chloe对职业生涯的构想29:10 用视频记录足迹是一种减压的内省33:04 旅行是一种逃避当下生活的行为吗?38:25 不一样的间隔年,一样的自我探寻/嘉宾作品B站主页:【dummypuppy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https://b23.tv/A9bnVI 公众号:MyBiggestSecret/前奏与尾声Sunflower-Post Malone/Swae Lee/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1-10
43 min
Nerdfest
96: Halloween (Not that one- the other one!)
Spooky greetings! Join the Nerdfest gang as we celebrate Halloween with our unique bag of tricks and treats. Have you played 'Squid Game' yet? Peter has, and lives to tell the tale with his review of the Netflix sleeper hit. Hazel navigates the desert to bring you her review of sci fantasy epic 'Dune'. It’s not what she was expecting at all… Andy enthuses about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BFI film festival, with a review of Celine Sciamma’s beautiful new drama, 'Petite Maman' And finally Jon bucks the recommendations format, yet again, by describing his issues with t...
2021-10-31
53 min
nerdfest Podcast: Movies, TV, Trivia and Fun!
96: Halloween (Not that one- the other one!)
Spooky greetings! Join the Nerdfest gang as we celebrate Halloween with our unique bag of tricks and treats. Have you played 'Squid Game' yet? Peter has, and lives to tell the tale with his review of the Netflix sleeper hit. Hazel navigates the desert to bring you her review of sci fantasy epic 'Dune'. It’s not what she was expecting at all… Andy enthuses about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BFI film festival, with a review of Celine Sciamma’s beautiful new drama, 'Petite Maman' And finally Jon bucks the recommendations format, yet again, by describing his issues with t...
2021-10-31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9期 青春中场:暂停也是生活的一种啊
VOL 19暂停。大声说出这个词并不容易。好像在社会主流的观念里,生活就是一场长跑,而停顿暗示着掉队或失算。制定计划、目标、步骤,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实现,这样的生活状态仿佛理所当然。萱萱在大二那年为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当时受情绪困扰的她,选择全然放下手头的一切,不上学也不工作,单纯给自己一段留白的时间。在这期节目中,她与我们分享了她认识和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的过程,这其中既有科学指引,也包括与家人沟通、向朋友求助的经验,充满智慧。就像萱萱说的,生活并不会在某一刻突然切换成easy模式。暂停不会帮我们消除问题,却能给我们吸收能量的时间。暂停是渴望出发的另一种表达。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需要暂停的时刻,因为当学校、公司、一切制度和机构为人的日常生活设计模版、强调固定的任务周期,谁能说这种时间表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呢?/内容03:18 认识嘉宾萱萱05:01“双相情感障碍”让人情绪坐上过山车11:45 面对代际差异,如何让父母理解我们的困境15:40 为什么数学专业会“致郁”:当教育无法帮我们处理人生母题27:40 暂停之后:学会觉察喜怒哀乐,通过健身找到“念动一致”34:20 治疗“双相”的实用经验分享38:30 自愈没有终点,与情绪共处需要不断练习46:20 暂停不是逃避,是给自己时间形成面对问题的能力47:15 情绪科普太有限,是时候改善我们的情绪环境/提到的影视作品美剧《Modern Love》/前奏与尾声《春的临终》-程璧/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0-24
5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8期 支教是让我谦卑的事
VOL 18间隔年系列第二期,我们来聊点“没用的”。除了通过实习来探索职业方向,间隔年还有更多精彩的选择!以往表现出色的Franklin,没想到自己会在贵州的一所小学遇到挑战。带着帮助的心态前往,Franklin后来发现自己才是需要学习的那一个。如何教学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如何在课堂之外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好奇?带着这些疑问,他重新理解了教育的角色,也在一些了不起的同行者身上学习同理与共情。当身边的好友开始升职加薪,Franklin也并非未曾感到压力。但他说,支教给他带来了无形的财富。“这些也许更能深刻、长久地影响一个人。”/内容02:33 支教是恒久心愿的生根发芽05:45 别样的教学相长:点亮“同理心”能力点13:29 作出决定之后:直面诧异的目光16:08 从支教同行者的多元阅历中学习19:36 无法绕开的经济压力也是gap的制约因素26:18 丰富的人生追求是幸福感的多重来源33:33 给同样有支教想法的社会人一些建议38:06 连点成线:“冲动”背后可能是顺势而为/提到的书籍《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迟到的间隔年》- 孙东纯《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前奏与尾声《仰望星空》/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10-10
4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7期 间隔年,走向人生的旷野
VOL 17间隔年(gap year)有多少种可能?可能是一场出走、一次冒险、一段留白的假期。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间隔年往往意味着打破惯性——停下滚动的车轮,尝试新的可能。这是我们间隔年系列的第一期节目。在邀请其他小伙伴来分享之前,我们三个小主播先回顾了各自以实习为主调的间隔年之旅。我们发现,间隔年可能不解决问题而是创造问题。对这些新问题的直面和探询,成为我们后来人生的序曲。因此间隔年不一定是人生转折点。但在左右为难的时刻,间隔年让人来到一片旷野之上:人生这么辽阔,何必急着分清左右呢?/内容00:53 重返校园的变与不变04:09 间隔年的收获:走出学校保护伞,为自己的生活负责13:33 脱掉“学生气”,就像训练一个新模型19:58 那些希望保留的特质:好奇心、善良、自主性与理想主义28:17 间隔年的困难与挑战:发现现实的骨感与自身的局限33:49 间隔年一定要“有用”吗?休息与留白也很重要35:55 对间隔年认知的地域差异:在香港延毕很常见41:30 送给间隔年前的自己一句话吧/提到的书籍《Zero to One》Peter Thiel with Blake Masters/前奏与尾声《出走》-蔡健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9-26
46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6期 为什么“考公”这么火?关于公务员的偏见与现实
VOL 16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劳学长。学长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尝试了很多金融行业的实习,最终却在毕业时选择了公务员行业。像劳学长这样的选择,在今天的国内年轻人、尤其是许多名校毕业生中并不罕见,甚至成为一种热潮:互联网、金融等强势行业中的年轻人有不少都正在加入公务员选拔大军。新的赛场已经形成。在与劳学长的对谈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轻松”、“铁饭碗”这些标签已经不能准确勾勒公务员的群像。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名校毕业生投入公务员行业?加入考公大军前,有哪些需要斟酌的因素?来听听学长的分享吧!/内容02:33 从金融到公务员,学长考虑了哪些要素10:05 给小白的“考公”科普:什么是定向选调?公务员有哪些岗位?17:21 白热化竞争:考公最吸引名校学生的点是什么?19:12 人岗匹配最重要,盲目跟风不可取22:36 这一代公务员还是“轻松”、“铁饭碗”吗?29:09 公务员发展的地区差异31:56 什么样的同学可能适合做公务员?35:23 家人的公务员背景会对自己有影响,但最终的选择是在自己手中39:02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职业选择的本质还是取舍40:32 公务员也能转行,但要准备面对壁垒/相关播客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前奏与尾声《无限可能》- 丢火车乐队/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
2021-09-12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5期 城市与我们心灵的疆域
VOL 15 对你来说最特别的城市是哪一座?一想到它,你脑海中会浮现一种特别的气候,你想起一些特别的朋友,还有一段对你来说很特别的人生经历。谈到城市,我们仨不约而同地说起各自在十八岁时遇见的那个空间:上海、波士顿、香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那座城市,然后与城市的生命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与这些城市的关系,就像小王子和他的玫瑰。后来我们也没有停止漂流。上课、实习,我们抓住所有带我们闯入陌生世界的机会。然而随时准备打包行李的生活也会缺了点什么。停下来,安顿此刻的家,这样的日子也很丰盛。城市不仅是空间,它还是我们寄托物质与情感需要的载体。设想未来的城市选择,就是设想一种生活方式。与我们一起踏上一场心灵的城市巡游吧!/内容01:34 我们仨的亚洲北美旅居史03:37 初出茅庐的年纪遇到十里洋场魔都05:03 屡屡羁绊的波士顿:从此中秋皆异国07:30 香江寂静的山海间,藏着与世界的联结10:57 如何选择一座城市:自然条件、人际关系、个人发展12:49 选择背后的理性考量:你的职业机会和这座城市匹配吗16:12 超强感性因素:“归属感”是如何建立的?21:27 定居是个必然选择吗?频繁搬家后会渴求安定27:21 新鲜的经验来自向内探寻,而不是单纯转换环境36:01 不依赖城市拓宽体验的疆域40:44 财富自由之后想待的城市/提到的书籍、课程《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5讲》-“得到”课程《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前奏与尾声《别的城市》-李雨/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
2021-08-29
44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4期 新人主播半年纪:让我们继续用声音认识彼此
VOL 14这既是我们成为主播的半年,也是我们成为听众的半年。翻阅记忆,这档源自一时兴起的播客,带给了我们许多意外的惊喜。这期节目是送给听众朋友、也是送给我们自己的一个小礼物:制作播客半年,我们想要做一个回顾!这里既有我们对这段创作时光的怀念和总结,也包含我们对未来的构想。听完我们的故事,说不定你也会想做一档自己的播客。毕竟,能通过声音认识彼此,是一件幸运的事。/内容01:43 回顾半年前做播客的初衷:记录想法,产生共鸣03:11 为什么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做播客:从本质出发做内容,从自己出发主动输出07:11 佛系主播:好内容是会被更多人听到的,要对听众和平台有信心08:51 做播客就像做产品,根据反馈不停“迭代升级”10:40 克服“拖延症”的妙招:和好朋友一起做播客,互相提醒促进14:18 预期之中的侃侃而谈和意料之外的联系建立21:31 做播客前的担忧:频繁输出会不会“把自己掏空”?通过播客打开了新世界!24:51 喜欢的播客:Steve说/ AthenaYan/ 故事FM/ 文化有限28:37 想成为什么样的主播:条理清晰,既博学又幽默(先做一个好听众)33:28 展望未来:在不同中找到相同,与听众有更多的交流/相关播客第0期 跨时区三应来啦第1期 如何度过没着落的一年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第8期 焦虑的底色:是谁在生产焦虑?第9期 理解家庭,就是理解自己 -- 对话非典型“海淀鸡娃”/前奏与尾声《流萤》-吴雨霏/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8-15
42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3期 陪我在情绪里待一会儿吧:朋辈情绪疏导与它的践行者
VOL 132020年5月,当许多中国留学生因疫情滞留北美,正在康奈尔大学读心理学的Elsie和几个小伙伴联合创办了朋辈互助平台“HEAL”,为在校学生提供情绪疏导。HEAL目前提供“匿名倾诉”和“情绪垃圾桶”项目,组织受过心理学方法训练的大学生为朋辈提供支持。主播小铭也是HEAL的成员之一。Elsie和小铭的实践为我们理解情绪、化解焦虑提供了更多线索。在这一期,你将听到“倾听”本身如何具备能量,以及作为非心理专业出身的我们,何以成为朋辈的情绪支点。/内容02:08 Elsie讲述HEAL的创办背景:在隔离中看见中国留学生的情绪需求06:02 朋辈情绪疏导是不带批判的聆听与匿名的陪伴10:21 心理咨询不该被污名化,它可以像体检一样寻常12:33 社会学番外:为什么只有特定的身心“异常”会被当作疾病?14:44 在什么状况下应该寻求朋辈疏导?心理咨询的“分级诊疗”19:00 “面对情绪”是疗愈的开始:当我们悲伤时,就在悲伤里待一会儿吧23:52 情绪健康藏在习惯中——试着“每天感恩三件事”25:28 HEAL背后的心理学方法论:共情倾听的力量31:53 当朋友诉苦时,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聆听者39:38 心理咨询会“上瘾”吗?局限与反思42:47 小结:朋辈情绪疏导的未来/提及的机构、概念和影视作品HEAL公众号:HEALYU2020EARS:https://www.earscornell.org/电影《头脑特工队》美剧《扪心问诊》/前奏与尾声《天天晴朗》-苏打绿/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8-01
48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2期 奋斗不等于创造,躺平不等于消耗
VOL 12到底该不该躺平?这是一个未完的争论。躺平不一定正义,但一定值得我们注意——它与积极奋进的意识形态针锋相对,是异类,但也可能是突围。聊完这一期我们发现,无论是选择躺平还是选择加入战场,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一个问题:这个选择让人更自由了吗?/内容02:02 从用词变化看社会心态的演变:“咸鱼”和“躺平”有什么不同?10:20 躺平是一种主动选择的,低消费、低欲望、低消耗的状态,是对“伪积极”价值观的抵抗13:56 纪录片《人生果实》说了什么 16:04 年轻人应该进入低欲望状态吗?18:20 躺平终究是无奈之举:反思社会流动性和工作制度合理性24:23 躺平会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吗?25:18 我们的欲望是被谁推高的?27:35 躺平不是“万能灵药”:可能解决问题也可能是“绕路”34:50 从中美比较看躺平和社会阶段的关系43:46 评价躺平需要区分场景和心境45:46 奋斗不等于创造,躺平不等于消耗48:04 下期预告:缓解焦虑的其他途径/提及的影视作品纪录片《人生果实》/相关播客第8期 焦虑的底色:是谁在生产焦虑/前奏与尾声《采石》-万能青年旅店/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7-18
50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1期 育儿如何不焦虑?身为母亲,先爱自己
VOL 11作为90后,我们对“孩子”的处境记忆犹新,却也开始尝试将自己带入“家长”的角色,想象这一角色面对的挑战。做母亲意味着什么?在与嘉宾婷婷姐——一位80后母亲的对谈中,我们发现理解教育焦虑需要走出简单的“孩子中心”视角,超越对育儿方法论的探讨。只有当我们同时理解了孩子和家长的处境,才能理解两代人之间的互动。互相体恤或许是教育焦虑的解药之一。这一期的内容超越了“教育焦虑”的命题,进入女性和母职初探。即便在家庭观念逐渐多元化的今天,对于很多育龄女性来说,生孩子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选择。越来越多女性在面对来自职场和家庭双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影响孩子成长,更影响女性自身的生命质量。女性要先爱自己。这句话掷地有声。/内容00:42 认识婷婷姐01:51 大环境和小家庭都对育儿观念有影响04:40 从《小舍得》《小欢喜》到我们的童年:家长与孩子各自有什么焦虑10:38 “接受孩子做个普通人”,期望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和独立生活能力12:53 如何面对孩子对父母期望的抗拒?14:34 10后女儿与80后妈妈面对的成长环境差异18:06 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才是职场妈妈最大的焦虑19:26 “先把自己照顾好,才有精力去爱别人”24:38 “学做妈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8:50 婷婷姐如何看待丁克34:42 养猫还是养孩子,也许是在简单/复杂的快乐之间选择/提及的书和影视作品《不完美,才美》 - 海蓝博士小欢喜小舍得
2021-07-03
4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0期 科学放养指南:父亲节,与父亲对话
VOL 10播出非典型“鸡娃”光光的分享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听众朋友的评论:能不能听听不同父母的教育观?在鸡娃之外,育儿有哪些可能性?于是有了这一期,小铭爸爸作客的节目。在过往聊天中,我们注意到小铭的家庭带着一丝神秘色彩:每当回忆起与父母的互动,小铭总用“放养”来形容。放养为何能养出世俗意义上的精英?为什么更自由的成长环境不会让孩子放任自流,反而会成就自驱力?选择给孩子更多自主权的父母,是怀着怎样的理念和信心,又是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在本期节目中,小铭的爸爸不仅为我们分享了实际可行的经验,也深刻启发着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因为我把小孩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我没有太多权力给ta施压。”“孩子的焦虑是父母焦虑的投射。”这或许会是你最想与父母分享的一期节目。一起来听听吧!/内容00:46 为什么邀请小铭爸爸来聊聊02:06 珠海的孩子为什么比较“幸福”?择校制度的影响03:40 更早卷入竞争不一定更好06:07 如何让孩子有内驱力:好的目标,是踮起脚能够得着09:15 “自己做决定”是需要训练的10:46 底层观念: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12:02 爸爸在小铭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原则15:51 期待合理,结果惊喜18:10 “放养”不等于没要求18:46 学习之外的兴趣,是孩子的一个焦虑出口23:23 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把自己与孩子的生活对立30:25 如果回到过去,爸爸想让小铭追星?35:15 小铭:和爸妈一起复盘,才知道“放手”背后是充分的准备/前奏与尾声《父亲写的散文诗》-许飞/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6-20
37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9期 理解家庭,就是理解自己——对话非典型“海淀鸡娃”
VOL9这一期的嘉宾让我们“大受震撼”。光光来自北京海淀,曾在人大附中就读。成长路上,他始终思考着家庭在自己身上的投射。当“鸡娃”成为热词,他的自我剖析也与更广阔的人群联系起来:海淀少年真的如传说中那么“卷”吗?他们是如何“卷”起来的,又是如何表达反抗?我们对“鸡娃”概念的解读,在光光的平和叙述中慢慢丰盈。从上一期节目开始,我们仨试图探讨焦虑形成的来龙去脉。聊了一圈学校与职场,现在终于到了“回家”的时候:成长中来自家庭的期望和奖惩,如何体现在我们此刻的焦虑中,又如何影响着我们回应焦虑的方式?更进一步,我们能否经由这些反思,设想一种更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希望你喜欢光光的真诚分享,也希望这期节目能帮你更加理解家庭,理解自己,从而理解焦虑。/内容01:00 认识嘉宾光光02:01 “我算是一个被'鸡娃'的案例”06:49 海淀为什么特殊:遍地名校与高知父母10:44 “爸妈叫我去送快递”13:24 自我怀疑与焦虑纾解:走到“圈外”看看19:37 优秀的家庭像一棵大树,支撑你但也投下阴影22:46 “我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被我爸承认”23:30 自我要求高的人会更容易“鸡”下一代吗25:23 作为反叛的优秀:走出父母的光环31:08 鼓励真的很重要!35:30 理解家庭,就是理解自己40:48 认识自己的处境才能缓解焦虑46:37 从社会学看焦虑:相对位置vs绝对位置/相关播客第3期 认识自我的棱镜:和MBTI“资深玩家”聊职场性格测试/前奏与尾声《新写的旧歌》-李宗盛/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6-06
48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8期 焦虑的底色:是谁在生产焦虑?
VOL 8焦虑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尝试在谈话中探索“我们这一代的焦虑”——这是我们接下来一系列节目的主题。这一次,我们依旧从发问开始:被我们挂在嘴边的焦虑究竟是如何产生的?peer pressure可以避免吗?除了内在的自我完善的愿望,有哪些外在于我们的社会主体也在悄悄制造着焦虑?在节目最后,我们还提到“同盟”的重要性——与你一起认识焦虑,理解它,甚至化解它,这是我们制作这个系列的初衷。欢迎你留言分享此刻的心境。/内容01:04 我们和身边的同龄人在焦虑什么?05:15 Peer pressure是什么?09:59 同辈是一个好的参照吗?12:33 有“好”的焦虑吗?15:39 现行的教育模式在生产焦虑吗?20:37 反思社会范式:社会市场化,个人商品化23:10 分享《爱的艺术》节选31:32 我们该拿焦虑怎么办?一些应对之道39:11 小结:需要分清来自内心的自我驱动/外在环境强加的负累40:37 未来节目预告/推荐阅读《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爱的艺术》-弗洛姆/前奏与尾声《陀飞轮》- 陈奕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5-23
4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7期 聊聊“热爱”:找到火花,然后呢?
VOL 7Find your passion--在无数场合我们听到这句话。似乎无论在学界还是职场,热爱都指向一个人拥有的自驱力和潜能,被看作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我们关心寻找热爱的具体方法,但在此之前,我们也想弄清楚热爱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本期播客,你将听到我们对“热爱”的自定义,对热爱与工作关系的反思,以及对电影《心灵奇旅(Soul)》所呈现出的主流叙事的批判。希望这期播客能让你更享受寻找“热爱”的旅程!/内容01:26 回顾电影Soul04:15 热爱 = 短期快乐 + 长期快乐 + 自我效能05:23 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享受重复,向内探寻09:11 “火花”可能是一种误导:找到热爱不是灵光乍现,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17:22 结合热爱与事业时可以考量的因素:资源,可能性,信心,关联性18:47 一起来做小练习:用“关键词联想”找到潜在的理想工作26:08 如何选职业:用“分阶段”代替“取舍”29:35 兴趣与工作应该统一吗,有哪些风险?39:27 工作需要Ownership:那些让我们挣扎的恰恰是我们在乎的42:49 对一件事情的热爱会消失吗?47:13 试图批判电影Soul:也要看到热爱的艰难、痛苦和平凡48:54 热爱本身可能没有寻找它的过程精彩50:11 如果热爱是生活的底线,而不是顶点/相关播客第3期 认识自我的棱镜:和MBTI“资深玩家”聊职场性格测试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第5期 长路微光:博士一年级生的回望与眺望第6期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从象牙塔到对冲基金/推荐阅读Designing Your Life/前奏与尾声And the Winner Is - Gérard Darmon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5-09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6期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从象牙塔到对冲基金
VOL 6“改变世界,改变生活,而不仅仅是tell a story。”"希望大家婚姻与爱情相结合,工作与兴趣相结合。"“人的一辈子很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以上金句来自我们这期节目的嘉宾小猪。在藤校博士毕业的小猪不久前选择加入一家对冲基金公司,他与我们分享了如何辗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以及如何看待研究、工作中的压力。在聊天中,他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对“兴趣”的忠实和对“现实”的执念。如何说服一个数学家从事金融交易?来听听这期节目,或许你能找到答案。/内容01:20 认识嘉宾小猪01:40 与学术结缘:从John Nash与吴敬琏说起02:17 进入对冲基金前的辗转考量12:22 在学校比在公司压力更大,但也让人快速成长17:04 “工作时间”不是“上班时间”,而是“占用大脑的时间”22:45 如何缓解压力:大挑战拆成小任务,偶尔让自己放空25:30 哪些学术技能可以用到业界?27:28 兴趣是最根本的动力32:32 答听众问:“什么都要就等于什么都不要。”34:49 寄语小朋友(超值得听!)/相关播客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第5期 长路微光:博士一年级生的回望与眺望/前奏与尾声《一人之境》- 林家谦/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4-24
4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5期 长路微光:博士一年级生的回望与眺望
VOL 5“不论同多少人谈论过,读博的真实体验总会与预期有些出入。”每个人的读博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求知路上终将面对的孤独和漫长,让彼此照亮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本期嘉宾是在宾大攻读社会学博士项目的修齐。2020年,在大陆完成本科的她凭借在同龄人中出众的努力和坚韧,拿到这份顶尖项目的offer。与三位主播不同的是,修齐似乎没有太犹豫过读博这件事。她的谦虚、乐观和笃定,对于我们来说是启示也是感动。除了听修齐分享读博前后的感受,我们还聊到了作为社恐如何踏出舒适圈、怎样用乘电梯的几十秒“推销”自己、如何在自我怀疑的时候找回初心......相信不论你是否在考虑进入学术界,都能从这场谈话中获得收获!/内容00:53 认识嘉宾修齐02:13 从内地本科到美国博士的申请之路12:04 社恐如何踏出舒适圈要推荐信16:24 Elevator pitch:怎样用乘一趟电梯的时间推销自己17:57 如何确立读博的决心21:01 “内外呼应”让人找到理想的火花25:37 读博体验和预想中有什么差异31:58 读博的三个“不是”34:26 读不读博都需要勇气:想象一条非线性的路37:35 “研”不是“读”出来的:读博需要的思维转换39:15 帮助我们找回初心的小练习43:00 (也许)适合读博的五个特质45:09 寄语“准博士”:享受学术,更要享受生活/相关播客在本期节目中,修齐提到的“被疫情打乱的计划”和“因为爱好和擅长做选择”,我们在之前的两期节目中也有更具体地聊到,欢迎大家回顾~第1期 如何度过没着落的一年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前奏与尾声《任我行》- 陈奕迅/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4-10
48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4期 在学界和业界之间,你也曾纠结过吗?
VOL 4本科的日子里,我们对“学界”和“业界”的思考如影随形。在两种职业方向之间来回尝试、总结、比较和取舍的过程,构成了我们三人蜿蜒又有趣的求学之路。这一期最好玩的部分是,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框架”:做选择时我们常考虑哪些要素?怎样实习能帮我们找到理想职业?学界和业界既然不是二元对立,它们究竟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我们不掌握答案,但相信在下一次走到岔路口的时候,经过反思的经验可以帮我们理清思绪。希望这些思考练习也可以给你带去启发。/内容00:35 recap我们在学界业界之间跳跃的经历05:38 影响职业选择的要素:热爱,擅长,影响力和环境18:06 分享近期的MIT Panel:"Academia or Industry?"20:13 如何通过实习找到心之所向24:49 与人交流的重要性:看到行业的“平均值”和“最大值”29:57 学界和业界的共同点与差异36:02 如何借“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自己与职业的匹配程度42:33 小结&预告/前奏与尾声《借我》- 谢春花/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3-27
46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3期 认识自我的棱镜:和MBTI“资深玩家”聊职场性格测试
VOL 3 “认识你自己。”这是德尔斐神庙上刻着的字,也是我们要闯荡很久的旅途。MBTI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职场性格测试。它试图用四个维度,给予复杂个性一种易于理解的标签。既是标签,也就不得不以偏概全。但在认识自我这场探险中,我们希望抓住每一种可能的工具,然后批判地使用它。这一期,我们很开心邀请到了我们共同的好朋友Yiting。她是哈佛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主修应用数学经济方向,辅修Mind Brain Behavior,也是MBTI的“资深玩家”。我们可以如何用性格测试“旁观”自我?或者说,怎样是一种自在的旁观态度?来听听看,或许能让你在“成为自我”的路上多一点乐趣!现行MBTI测试有很多种,在此提供中英各一版本的链接,供好奇的听众朋友所需~中文版:https://www.apesk.com/mbti/dati.asp英文版: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free-personality-test/内容00:39 认识嘉宾Yiting02:09 什么是MBTI07:15 理性VS感性,你的决策方式是什么?14:50 怎么看待MBTI结果里的偏移值19:11 MBTI帮我们观察自身转变,思考人际交往方式,探索职业方向,以及对抗主流的麻醉27:35 性格测试在职场:科学化也是一种神秘化31:19 用更灵活的态度看测试:建立成长型思维,区分性格与能力42:12 既然测试结果是变化的,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的天性?43:25 小游戏环节:我们在彼此眼里是什么样子? 有趣又温暖的互评!/前奏与尾声
2021-03-13
51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2期 乡村、城市、唐人街:我们的春节
VOL 2从童年到青年,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国到海外,我们在成长和迁移中感受时空赋予节日的多重含义。今天的我们会如何看待春节的意义?春节作为一种仪式、一个符号、一种集体回忆,对我们个人以及当下的社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内容02:53 小家庭vs大家族:过年的城乡与代际差异10:00 长大以后,仪式感让我们痛并快乐着20:23 不爱看春晚了?公共讨论比集体感重要31:40 感恩节和春节的对比超有趣34:31 在国外看见一个符号化的春节43:34 未来春节:拥抱个体的欲求,听见多元的声音 /前奏与尾声《春夏秋冬》- 张国荣 /联系我们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邮箱:threeins@163.com
2021-02-27
53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1期 如何度过没着落的一年
VOL 1用三个字形容过去这一年,大概是「没着落」。 「不确定性」和计划的损坏也曾让人乱了阵脚,但在漂流或停滞中,我们依然试图抓住生活的浮木。遇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毕业季,我们经历了哪些迷茫,又如何找回内在的安顿?这一期,欢迎你来和我们回顾过去这一年经历的思考、抉择和转变。 /内容01:25 没有疫情我们会在哪里08:08 疫情期间最难的是啥时候12:05 如何应对陡增的不确定性19:01 对计划的态度24:35 如何取舍exploration和exploitation28:35 怎么面对人生必经的迷茫33:26 对舒适圈和安全感的重新思考40:09 如何面对孤独的lockdown43:00 给今天的话题一个小总结43:22 想对疫情前的自己说什么 /前奏与尾声Forever Friends by Cookies
2021-02-12
49 min
跨时区三应ThreeIns
第0期 跨时区三应来啦
VOL 0三个跨时区聊了5年的好朋友决定做自己的播客!在简短的第0期节目,你可以听见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什么叫做「三应」。 谢谢你来听,也欢迎你来信。 /关于我们 思思Celine:自称是个广州人,在两岸三地沾染了一点文艺和叛逆。本科在香港读社会学,一头扎进学术后决意先混迹江湖,目前在努力做个「社会人」。21年秋天会回归校园做东亚研究。 小铭Lily:非典型工科留学生,本科双修计算机和运筹学,却“不务正业”上了油画品酒帆船等好玩的课。三次实习之后大四决定读博,现在是商学院运筹学的第一年博士小白。喜欢读书,也喜欢旅行;2020年读了100本书,目前去了美国27个州。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 芷芷Hazel:喜欢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的理科搬砖工。身体在办公室里跑模型清数据画图,脑子装的全是解构建构吃喝玩乐。广州土著上海常驻。梦想是在欧亚美澳四大洲分别旅居,做一辈子的人类学调研。 /前奏与尾声Forever Friends by Cookies /特别鸣谢logo设计:彭可pk
2021-02-08
08 min
Mind Brew Chats
EPISODE 6 : Reflections with the Year Compass (Part 2)
This episode was recorded as part of a FB Live session streamed from the Mind Brew Facebook page on December 27, 2020. It will be released in two parts. Part 2 2020 was such a monumental year of shifts and uncertainties and global unrest, many of us have not had the headspace to process what happened yet. If your mind is still stuck in March 2020, when the pandemic and the MCO first upended our reality, you are not alone. In this episode, we use the Year Compass (@yearcompass) resource to process the year that has been, and talk about...
2020-12-31
50 min
Mind Brew Chats
EPISODE 5 : Reflections with the Year Compass (Part 1)
This episode was recorded as part of a FB Live session streamed from the Mind Brew Facebook page on December 27, 2020. It will be released in two parts. Part 1 2020 was such a monumental year of shifts and uncertainties and global unrest, many of us have not had the headspace to process what happened yet. If your mind is still stuck in March 2020, when the pandemic and the MCO first upended our reality, you are not alone. In this episode, we use the Year Compass (@yearcompass) resource to process the year that has been, and...
2020-12-30
43 min
adam eXcess
adam eXcess presents: haus of eXcess V31
haus of eXcess is back and ready to make you bounce! We are headed into spring so turn up the volume and lets dance! * Colour My Eyes: Mark Norman press. Celine (Jaytech/ Bret Law ReEdit)*Sex on Fire: Dan Thomas pres. Reiss Harrison (Dan's Alternative Tribal Bootleg)*No Promises: Cheat Codes feat Demi Lovato (Guy Scheiman Remix)*Scared to Be Lonely: Dua Lipa (Luis Vasquez Remix)*With Love: Hilary Duff (Andre Grossi Bootleg)*Used to Have it All: Fais & AfroJack (Andre Grossi Bootleg)*Relax: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Karl Kay Mash)...
2018-03-16
56 min
Maggot Brain Archives - Radio Campus Tours - 99.5 FM
Maggot Brain | Escale au Burkina Faso
Escale au Burkina Faso Épisode du vendredi 1 décembre 2017 Le titre veut tout dire je pense, "il est parti réparer la clim' " et autres tirades paternalistes, mensonges gros comme des immeubles haussmaniens sur le franc CFA par exemple, on parle bien sûr de la nouvelle tournée de Céline Dion...pour illustrer tout ça, du Ministère AMER et du G Wax, et on aurait pu passer aussi le fameux morceau de DISCHARGE "The Broken Law", voire le "Talk Shit Get Shot" de BODYCOUNT..."No accountability for what they do, extortion, legalized murder/ The broken law is gonna br...
2017-12-04
0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