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Effie Cao
Shows
The Secret of My Success
Let Life Show You the Miracles - Effie Cao (E037)
Episode Overview In this transformative conversation with Effie Cao, we explore her journey from being a high-achieving digital nomad to finding authentic peace through surrender. Effie shares how a debilitating bout with COVID forced her to confront her identity and discover the power of Buddhist practices in her darkest moments.Key Highlights- How a severe COVID experience became the catalyst for Effie's spiritual awakening- The challenge of losing your identity when you can no longer "perform"- Trading one form of performance for another in the digital nomad lifestyle- F...
2025-05-05
1h 05
咖啡与茶的约会
024 3大洲6个国家, 我的全球旅居生活启示
本期节目首发于爱予星球播客,是爱予星球主理人/人生教练Effie在星球社群的一次单口分享录播。她讲述了自己从职场动荡,走向面对自我成长课题,并开始真正拥抱创作的心路历程。期间穿插了她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旅居时的体验,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她慢慢从“答题思维”的「管理心态」向臣服丰盛的「创造状态」的转化。最后,Effie还为大家提供了在面对焦虑、恐惧、变化时,一些简单实用的自我管理工具,非常期待你的收听!shownotes: 00:14:14 因为工作的束缚和内耗,Effie开启了第一次西雅图旅居体验,但湖光山色并未治好我的工作焦虑 00:19:40 在墨西哥旅居的时候收到被裁通知,被动脱离熟悉的职场体系开始自由奔跑 00:29:41 把心敞开,我如何从低能量的状态下转换了心态 00:33:22 继续为期3个月的欧洲艺术之旅,我却迎来了第一次创作焦虑 00:38:58 在佛罗伦萨,从伟大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巨大的能量滋养,共创爱予星球 00:46:29 来到了《臣服实验》作者迈克辛格的宇宙神庙,调整能量状态是人生的重要法则 00:49:47 自由职业状态下产生了新的自我恐惧和评判,身体再次敲响了警钟 01:02:07 重返欧洲,继续训练自己寻找生命自然的韵律节奏 01:09:54 一些调整自我状态的方法:最小行动赋能大法,调整心理标尺,用最小意志力做让自己赋能的事 Ending music: Help yourself-Amy Winehouse如果你对体验一场教练对话感兴趣,每个月我有2个小时的【限制创造价值】的机会,需要你填写这个问卷,我会选择一个有趣的朋友进行链接,期待和你在对话中相遇:https://wj.qq.com/s2/14091634/926e/
2024-01-25
1h 23
咖啡与茶的约会
023 有一种匮乏感,叫我必须创作才配活着
《有一种匮乏感,叫我必须创作才配活着》 这是Effie的第一期单口播客,聊了聊“创作”这件事背后的匮乏感。 起因是Effie自从开始辞职旅居,走上自由职业的道路后,心中一直有一些隐隐的焦虑感,就是“我必须持续创作才能产生价值”。但这种焦虑是基于“我没有“的匮乏感,反而阻碍灵感的流动。而且这种匮乏感的底层信念,仿佛一具房间里的白骨,在生活的各个层次涌现。 如何与匮乏感相处?如何从身体感受出发,连接那种“我有“、“我丰盛的感觉“?如何去接受自己当下的低谷状态?播客最后,Effie也分享了滋养心神,回复能量,通过觉察逐渐让创作力持续流动起来的方法。 02:25 我一直没办法开始录单口,居然是因为匮乏感 05:00 下意识觉得“我还没有方法论”,匮乏感又出现了! 07:10 旅居中的一段时间,忽然进入创作冰冻期,再也没有提笔的欲望 11:39 创作完全停滞的时候,如何跟焦虑感共处 12:30 “纯摆烂“的方法,就是不写,就是不写! 13:30 底层信念居然是,不创作我就没有价值 14:00 这些底层有毒的信念,就是我们每个人房间里的一具“白骨” 15:00 是不是应该在小红书上发一些更“利他“的帖子? 16:39 真正的创作灵感,不是“我没有”,而是“我有的太多了,我要给” 19:52 灵感这个东西,原来躺着躺着就出来了 21:12 创作一定是“产出”吗?还可以是全然的存在在当下 22:00 不敢离开不喜欢的工作也是匮乏感驱使吗? 25:20 意识到当我放下,真的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27:00 每个人身上都有ab两面,在某方面匮乏,那在其他方面一定会有丰盛之感 29:00 如何和“匮乏感”共处:接纳、探索、允许、帕累托法则和意志力使用的方法论 38:00 匮乏感也只是一个理解自己当下状态的一个窗口而已,不必为其所累
2023-10-03
40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22 莲花楼:大英雄退居成小人物,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本期播客首发于爱予星球播客平台。 本次播客,爱予星球的主理人YC和Effie以及Lincoln就最近的热播剧集《莲花楼》及其原作小说《吉祥纹莲花楼》展开讨论,分别从剧集和小说立意、人物塑造、人物在绝境中的选择、与同类型剧、小说对比、对自身成长的昭示以及剧集叩准的时代旋律等角度多方面进行探讨,欢迎和我们一样有缘遇到这部小说或剧集的观众朋友们一起交流! 《莲花楼》简介: 爱奇艺剧集莲花楼改编自藤萍《吉祥纹莲花楼》武侠小说,小说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讲述了曾经的“天下第一”高手李相夷,在与对手笛飞声一次惨烈的斗争中,因被身边人下毒,而坠落东海。侥幸逃生后性命依然进入倒数时刻,但李相夷选择了更名为李莲花继续生活下去,并因为一些事件重新卷回到曾经熟悉的江湖中去,最终在了却一些前尘往事之后,依然在自己的江湖选择放下的故事。 1:30 - 我们与《莲花楼》的缘起:胚胎追剧是什么体验? 4:00 - 更喜欢小说还是剧作? 5:00 - 李相夷/李莲花的人物创作区别于传统武侠及爽文套路之处,立意在【减】不在【增】 12:00 - 十年前的江湖第一变成了侠味“全无”的市井游医,剧作添加了主角的“来处”是成功还是败笔? 16:30 - 曾经登顶过天下第一的人落败后的心境展示和人物发展的可能性 18:20 - 原作案件凸显人性的“恶”,而通过李莲花本人读到“善” 20:20 - 剧作李莲花人物的禅意:前身李相夷是一堆身份的构建,活在他人口中;而李莲花是剥除了一切世俗的“有”,大隐隐于市的“无”,活出了自己的精神主体性 25:40 - 十年后认出李相夷/李莲花的故人们:笛飞声、展云飞、肖紫矜、乔婉娩,他们各自看见了什么? 29:00 - 当我们面对一个终极的强与美的化身,你会照见什么?为什么会有人不愿意承认李相夷还活着?他的悲剧性在哪里? 33:45 - 李相夷就代表江湖正义吗?谁能给江湖“立规矩”?剧作中对于江湖中的正义与邪恶的立意:百姓也有可能是对“正义”追逐的牺牲品 39:45 - 李莲花身上也有韦小宝的影子吗?鹿鼎记里的“侠”是否才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实践的? 46:00 - 为什么剧作在现在这个时代火了?叩准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 49:00 - 像李莲花这样的开悟觉醒之人,他的归处在哪里?什么是属于李莲花的终极慈悲? 57:25 - 琅琊榜、绝命毒师、莲花楼主角在大限将至之时做出的选择有何不同?是放大欲望,还是先种萝卜? 59:45 - 剧作主角对小人物的看见和连接给剧作带来血肉,并将温暖内核传递到了剧外 1:03:50 - “那高处我去过,没意思” - 所以高处就不用去了吗?【郑重拿起】vs【解脱放下】,多种价值观在不同境遇中都值得被尊重和喝彩 1:08:10 - 主理人从莲花楼主角中照见自我,什么样的成长是我需要的?
2023-09-21
1h 15
咖啡与茶的约会
021 旅居了这么久,我要吐槽
时隔三个月,Lincoln和Effie的旅居生活也并不总是高光满满。毕竟,旅居生活的本质,还是生活。回到生活中来,Lincoln和Effie旅居了一年半,也有想要吐槽的部分。而吐槽往往也伴随着新的,对彼此的觉察和对自我的发现。 我们从对旅居城市的观察,系统性的影响,到回到内在,发现彼此间对“创造”过程的理解和产出竟有差异如此之大的考量!但也不无欣喜:差异如此之大的两人竟也能快乐自洽地生活在一起,不失为命运的馈赠啦❤️ 3:40 Lincoln之前立的逃离城市的flag终于倒了!开始怀念城市,发生了什么? 9:30 参与美国农村大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如何受到全球化影响 12:30 从城市规划和物理学第二定律角度,选择哪个城市生活 19:30 从“旁观者”视角观察社会如何运行,到“参与者”视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两个课题 22:00 纯感受派Effie的旅居吐槽:当主线任务不断变化时,会影响“创造”能量的持续性,并因内耗产生“内在暴力” 27:05 为什么日本的长途火车票价会比短途地铁便宜? 29:10 两种完全不同的“创造”方式:外部观察整合到内部知识图谱vs. 对“人”好奇,创造场域而赋能他人 39:00 千里江山图之创造vs.人物肖像画之创造 41:00 奥本海默和芭比:两种不同创造倾向的观赏感受截然不同 — 具体的人/和命运之间的关系vs. 事件和价值观的表达 公众号:Effie的教练空间 follow我们的旅居生活
2023-09-20
48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What is surrender? Interview with Michael A. Singer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ing Author, Michael Singer shares his view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 What surrender actually means? - Do we absolutely need boundaries in our lives? - Why do we feel uncomfortable when events in life happen to us? - How do we handle emotions? - How does 'surrender' relate to eastern philosophies including Zen Buddaism, Tao from Lao Tzu Interviewer: Effie Cao | Life Coach | Co-founder of Aiyu Planet - an online community for those who seek an internal path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微信公众号搜索:爱予星球 获得更多信息
2023-08-10
1h 01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9 旅居欧洲篇:在意大利看了两个月的湿壁画
本期我们回顾了去年3个月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之旅: 顺着陈丹青老师局部的足迹,从罗马的西斯汀教堂的创世纪,走到佛罗伦萨圣马可教堂安吉里科的天使报喜图,再溯源回文艺复兴的“始祖”庞贝古城的古罗马风格的壁画和镶嵌画,体验着绘画和建筑中的神性和人性的更迭,以及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混搭”中体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与融合。 播客中提到的画作详见公众号:Effie的教练空间
2023-03-15
56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8 旅居半年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吗
公众号:咖啡与茶的约会 好吧我们标题党啦~题目隐含的前提是之前我们的生活不好,似乎是要借助旅居来提高生活质量。但事实却非如此。出来旅居确实是一瞬间的灵感到实践的自然转换,倒并非是生活所迫。但出来半年之后,生活确实真真实实地发生了改变。 对于Lincoln来讲,是从之前的选择受限感到归于内心平静的转换, 而对于Effie来说,则是从有分别心到内心圆融丰盛的转变。 我们在出来旅居半年之后再次回到纽约,趁记忆还新鲜,和大家分享旅居这半年,我们的成长和收获。 墨西哥旅居的pro/con;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回到纽约以后的感受? 旅居大半年自己的变化? 对生活是更有掌控感了还是失控? 旅居路上两个人的关系有没有什么变化?有发生矛盾吗? 你觉得旅居可持续吗? 对于其他想旅居的小伙伴有什么建议?
2022-11-12
58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7 旅居茶话会之与喵喵予鱼合体啦
In the life of cookies, friends are like chocolate chips. // 两个人在西雅图的旅居生活终于告一段落。这一站,我们离开了美国,来到了热情的墨西哥,开启了和另一对也在旅居的couple喵喵昱辰的共同旅程。我们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启的旅程,与我们不同,喵喵和昱辰前一个阶段是以公路旅行为主,一路从美东开到了加拿大,又到达了美西,卖了车,和我们在墨西哥汇合。 刚到墨西哥的一周,我们各自忙碌工作,每日生活固定又闲适。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尝到喵喵和昱辰的厨艺,可比我和Lincoln一成不变的黑暗料理强多啦。一周忙碌过后,我们在周五傍晚关于旅居生活体验,以及在静修中心的义工和冥想体验进行了分享,一路酸甜苦辣,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体验。 旅居的契机:来自喵喵的一场梦 旅途中我们各自的变化及对伴侣的观察 静修中心义工+冥想体验 命题小作文:选择一到三个词总结三个月的旅居体验 公众号同名:咖啡与茶的约会
2022-09-17
1h 28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6 旅居碎碎念之爱与能量
我们的旅居生活已经快3个月啦,最近一个月我们不光体验了不同居住环境带来的心态的变化,同时也“体证”了爱与能量。这次的分享的灵感源头很多来源于 Neale Donald Walsch的Conversations with God(与神对话)这本书。从这本书里我们学习到并且也试图在生活中践行:1.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体验,而最圆满的创造和体验是无条件的爱 2. 人们有爱和恐惧2种最原始的能量,爱会吸引爱,同样恐惧会吸引恐惧。以爱为出发点对待他人不管从生命智慧还是理性角度都是最好的选择 3. 尽量做到无分别心的对待他人,包容是良好关系的根基
2022-08-12
47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5 旅居生活碎碎念之生命的融合,裂变和流动
The present moment is all you will ever have.——Eckhart Tolle // 新的一个月,我和Lincoln在一个可爱的羊驼农场展开了新生活。每天穿梭在镇里的图书馆,周边的海港和公园,然后回到有着猫咪,小羊和羊驼的家中,外在的一切显得很平静。不平静的是,我们分别都走在自我向内的探索之路上,这一期播客,我们在家里的一盏台灯的陪伴下,和你分享: 1. 融合:分别从外在实际的生活体验到内心世界如何将过去和现在融合。这里很有趣的是我们对于‘追星’这件事还展开了一个小辩论。我有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变得一点点不耐烦,毕竟这是一个很暴露内心的话题,不过转念一想,我们这片小小的分享空间,又有哪里不是在诚实地刨析内心呢? 2. 裂变:区别于以往我擅长的——也就是任何事我都能看到(或者妆扮成)自己的成长的一面,这里我分享了近期一个不和谐的体验。从意识到原来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来自于我的‘survival mechanism’(生存机制,也即我们下意识的选择和举动),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体验。关于这一点,之后我会以文字分享更多。 3. 流动:这里的流动即几次临在的生命体验。正如开篇的quote所说,当下即是我们拥有的全部。我在几次临在的体验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临在--那是一个去除了任何想法,现实,过去和未来,当下所有的一切感受都数倍放大的体验。仿佛回到了去年年底内观静修的时刻。 公众号同名:咖啡与茶的约会 播客里提到的两本书分别是:1. Conversation with God (Book 1) 与神对话 Neale Donald Walsch 2. Power of Now 当下的力量 Eckhart Tolle
2022-07-14
50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4 旅居生活碎碎念之意识的四个层级
今天播客的缘起是在于我观察到我和Lincoln对于旅行计划态度的不同。 无意识的我:哇塞,有这么多想去的地方,那我一定要每一个地方都查好攻略评价,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 旅途中的我:原来这一路上有这么多美景,其实好像并不需要时刻知道我们要去到哪里,这里是什么样子,路上的风景已然很美。 意识觉醒的我:我是被一种叫做‘need to know’(一定需要知道)的思维陷阱/心理状态所限制了。仿佛不能提前知道一切,就无法行动。 这一期播客,我们从这个思维陷阱出发,分享了: 它是什么 个人体验上它可能形成的动因 如何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意识的四个层级(来自Michale Bernard Beckwith 4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同时,我还注意到了Lincoln和我不同的体验世界的方式,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播客里见!
2022-06-25
34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3 我们的旅居生活 Ch.1
大家好,好久不见,你的好朋友Effie和Lincoln没有消失哦,只是我们正式开启了为期不知道多久的旅居生活,已经正式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纽约‘老家’两周啦! 我们打算通过用播客和文字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旅居生活,在我们探索的不同阶段和大家汇报我们彼此对新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见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给我们留言或者提问(Effie的微信:effieloves),我们会通过播客节目来回顾和回答,特别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收听、收看的你们建立深度联系。
2022-06-12
43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2 内观静修--我们的十日闭关体验
大家好,久别未见,欢迎大家收听咖啡与茶的约会。今天的节目是由我和Lincoln以及喵喵予鱼播客的喵喵和昱辰共同录制的关于我们在过去十天的一次内观体验的分享和解读。 此次内观一共十日,与外界完全隔绝,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阅读,没有书写,没有对话。一个干净纯粹的世外桃源里与自己相处了十日。 内观,Vipassana,在印度巴利语种意为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是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这种内观方法通过在打坐冥想时观呼吸和身体感受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这次是我和Lincoln在喵喵和昱辰的介绍下第一次参与体验内观,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坐在一起,对我们的体验进行了不加滤镜的分享。从对内观观什么的哲学思考,到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体和心灵中的体验,进行了酣畅淋漓的一次分享。
2021-12-29
2h 19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1 我们结婚啦
是的!我们已经结婚啦!其实对于我们周围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刚听到我们结婚的消息也是感到些许吃惊。很多也是看到我们朋友圈发的结婚照才意识到我们已经低调结婚的。疫情期间,我们低调地完成了婚礼‘领证’手续,节目里我们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对于结婚这件小事的看法,从哪个时刻开始有了结婚的念头,以及婚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憧憬。
2021-04-03
21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10 当面对工作的不如意时,我们是走还是留?
工作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的在上海做marketing的老王(改天再说节目主播),与Effie一起,分享了她们在工作时如何保持‘平常心’的心得体会。对此,Lincoln却不敢苟同。认为此等心态和普通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在根上‘八字不合’。应该做的乃果断放弃,选择更适合的组织类型。并且,双方就如何面对不中意的老板也出现了战术性的分歧,一方认为选择战场更重要,而另一方却认为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老板+调整心态为上。预知详情如何,敬请收听
2021-02-13
00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9 感情中的“四大杀手”和应对解药:对话亲密关系咨询师文婷
上一期的节目播出后,收到了很多小伙伴关于亲密关系咨询(couples therapy)的疑问。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一位亲密关系咨询师朋友康文婷来和我们一起从专业的角度探究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成长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破坏亲密关系的行为(AKA ‘感情杀手’)及应对解药。节目的最后我们和文婷现场演练了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使用“好奇心”这个小技巧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1-02-06
1h 02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8 亲密关系:照见“自我”的一面镜子
本期,我们和两位老朋友,同时也是喵喵予鱼播客的两位Couple主播-喵喵和昱辰,分享了各自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和感悟: - 当理性派遭遇感性派,如何平衡两人的沟通方式? - 当你的伴侣提出反对意见,如何关照对方的情绪? - 如何与伴侣确认你的需求 - 感受性的倾听体验 - 在恋爱中,如何对伴侣保持好奇心? - 是否总是想要逃避亲密关系中的负面情绪? - 如何表达对对方的期待 我们希望通过这期对谈能够记录下我们最近对亲密关系探索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期待我们的分享能够帮到各位在亲密关系中遇到困难的伙伴--你们并不孤单,我们也是一样磕磕碰碰在前行着。 Note: 节目中提到的亲密关系专家是Esther Perel, 她的Podcast: Where should we begin?
2021-01-09
56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7 感恩,内观,磨合,沟通:2020带给我们的成长和反思
2020是很特殊的一年。它的特殊不仅仅在于对于很多人来说近乎于‘停摆’的一年,更是‘强迫’我们按下暂停键反思,回顾的一年。 在这一期年终特别节目里,我们分享了2020年我们对工作,亲密关系,自我成长的心得和感悟。不管是对在工作中应用技术和同理心后的愉悦,还是在新密关系中对伴侣的完全接纳和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后的感激,抑或是反思自我成长时关照内心和克服恐惧后的欣慰,都令我们在2020,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中收获了感恩和成长。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podcast把这份感悟和收获分享给大家。
2020-12-26
18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6 如何充分发觉自我潜能: 对话优势教练雨娟
身在职场的我们,很多时候从事的其实是我们并不喜爱且不擅长的工作。跳槽?转行?很多出入职场的伙伴每每陷入自我怀疑的苦恼中。但我们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就看用在哪了。因此,如何认识,发觉自我的潜能和优势就变得极为重要。在这一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身在新加坡的优势教练雨娟和我们对话优势教练这一新兴职业,如何理解优势,优势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区别是什么,以及她如何结合两者之所长来帮助客户提升自我。雨娟的podcast搜索:看见自己HearYourself
2020-11-07
50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5 看完Social Dilemma(社交陷阱) 我们做了两周的实验...
两周内把手机使用时间减半是一种什么体验?Netflix的这部Social Dilemma风靡全网,讲述了科技巨头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让我们沉迷于社交媒体。为了验证我们能否对抗这近乎不可逆转的效应,我们邀请嘉宾范范一起做了一个实验...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呢?
2020-11-01
47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4 融入美国文化的“不二法门”:美式橄榄球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尤为深刻: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犹记得年少刚来到美国的自己,做事交朋友总以自己的兴趣为先,对当地的文化生活却缺乏了解的热情,尤其是对于名目众多的体育项目--诸如橄榄球。这一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好朋友兼橄榄球达人的沈仲文和我们来一起探讨美国人为什么这么痴迷美式橄榄球这个话题。作为在密西根学习和生活了4年的仲文,分享了中西部人民对当地大学橄榄球比赛的狂热和与之配套的当地独有的Tailgate Party的娱乐方式。而作为美国体育职业联赛之一的橄榄球,面对棒球和篮球的竞争,在近20年,又是如何不断的通过改变比赛规则和形式,增强和体育媒体的互动以及开发Fantasy Football这种类似经营游戏的周边产品,终于脱颖而出的,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与此同时,沈总也分享了橄榄球对他职业和社交的助力以及作为门外汉的我们,如何可以去欣赏这一比赛,并且和当地的朋友以及同事产生互动。
2020-10-16
47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003 我们为什么要做自媒体——与丹喵/昱辰对谈
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自媒体,但鲜有人发问:为什么我们要做自媒体?同是身在纽约的自媒体创作情侣, 我们和丹喵/昱辰(关注他们的频道:喵喵予鱼)对于为什么要做自媒体有着完全不同的创作初心。一个希望通过反馈来内观,一个渴望借助沟通与周遭建立更为深入的联系,作为听者的你,会对哪一个类型更有共鸣呢?
2020-10-08
49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一周漫谈:中年少女追星?工作中向上管理的原能力?
我们的节目是微信公众号【咖啡与茶的约会】视频内容的音频版,其他播客平台也正在上传中。 本期Effie首次“官宣”追星体验,从最初的沉迷到逐渐清醒的自我认知,从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到造星工业,跨度之广也是把追星(强行)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哈!) 9分50秒 开始,Effie分享了高强度工作下向上管理的思考,也总结出了一个重要的“元能力”,究竟是什么呢?希望大家看完(听完)之后欢迎留言探讨。
2020-09-28
17 min
咖啡与茶的约会
通过创作探索自我--与华人纪录片导演兼作家童辉的对话
近日,我们的朋友童辉导演的首部纪录片Curtain Up马上要在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等各大电影节上映啦! 在这部片中,童辉通过记录纽约唐人街一所公立小学里4位华人小演员表演音乐剧冰雪奇缘的台前幕后,来探索在美华人的自我认识和文化认同。(介绍和trailer详见:https://www.curtainupfilm.com), 在这档播客中,我们就和童辉探讨了这部纪录片的由来以及他是如何从历史专业转向纪录片创作的整个心路历程。
2020-09-27
38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