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FindSelf找我的主播们
Shows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33 请回答·心理咨询师|vol.4 心理咨询怎么就这么贵!
"老师,咨询费能不能再优惠一些?"作为咨询师,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令人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咨询费用确实给部分来访者带来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咨询师自身也并非都处于经济优渥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矛盾,咨询师们是如何思考和平衡的?我们又能够为经济条件有限的来访者提供哪些支持?在本期节目中,主播浩然、小张和特邀嘉宾小孙和清樾,四位咨询师共同探讨咨询收费这一话题。从到自身经历到身边八卦,从行业现状到专业伦理,一同分享咨询师视角下的收费思考,希望有让你也更加了解到咨询师视角的咨询世界~你将在本期听到:心理咨询为什么这么贵?咨询师们是如何制定自己的收费标准的?收费给更高的咨询师们一定更靠谱吗?不正规的咨询公司是怎么忽悠咨询师的收入有限的人们能获得怎样的心理健康服务?社工!她们如何能帮到收入有限的人群?本期主播:清樾:不满足于只当咨询师的自由灵魂小张:和来访一起认真练习自我照顾的心理咨询师小孙:不想当心理治疗师的医务社工不是好咨询师浩然: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时间戳2:31 心理咨询的收费现状4:39 当来访问我们收费能否降低些13:31 我们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咨询价格的
2025-06-21
1h 04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32 从Her到Replica:心理咨询师如何理解AI时代的亲密关系?
如果有一个声音,永远温柔耐心、理解你所有情绪,你会爱上它吗?当AI不再只是一个帮你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而开始回应你的情绪,甚至教你如何追回前任——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是否正在悄悄改变?本期串台节目,我们邀请了播客「女王一等奖」的主播德佳,一起聊聊人与AI之间那些“超越工具”的情感连接。我们分享了自己使用AI聊天、恋爱教练、虚拟伴侣APP的亲身体验,也讨论了AI带来的依赖、治愈与困惑。从《Her》电影中的浪漫幻想,到Replica里真实上演的虚拟婚礼,我们不禁思考:如果AI能满足你对伴侣的完美期待,我们是否还愿意在现实中,与一个“不完美”的人类,建立一段“笨拙”却真实的关系?你将在本期听到:AI教你追回前任,靠谱吗?AI教练背后藏着怎样的爱情观?和AI谈恋爱,是治愈,投射还是逃避?AI恋人会不会成为现实关系的第三者?从《Her》到Replica:虚拟关系是否会改变我们对现实关系的想象本期主播:桐羽:AI可以陪伴,但关系需要共建德佳:不论如何,都希望你可以拥有让你感觉安全的关系,AI或是现实浩然:若是真能让人感到长久的幸福的话,那么也可以昕晴:AI还是爱,自己说了算时间戳:2:41 我们都用过哪些AI工具? 效率工具还是情绪支持?8:11 恋爱教练AI真的有用吗?它们在教我们什么?11:56 AI版“如何追回前任”,答案竟然不只一个?22:52 AI vs 心理咨询:咨询师怎么看?24:05 她和AI“结婚”了?虚拟婚礼背后的真实情感需求
2025-05-16
58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31 语言切换中的我们:你说的语言正在悄悄塑造你的性格?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有些情绪,只有用某种特定的语言才能说出口?同一件事,用母语说是一种感觉,用英文或其他语言表达,又是另一种感受。不同语言中,我们可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有时更敢表达脆弱、更容易说出“我爱你”,也可能更习惯隐藏真实的自己。在本期节目中,桐羽邀请昕晴、浩然和小张展开一场关于语言与自我的对话。我们聊了聊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表达、身份认同与人际关系。即使你不是多语使用者,相信你也能从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中,重新思考自己与语言的亲密连接。切换语言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换一个“我”说话?愿这期节目,能为你开启一次语言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你将在本期听到:多语言使用者在不同语言中为何展现出不同性格?家乡话与普通话带来的归属感有何不同?它们是否重塑了我们的身份?什么是“语言人格”?为什么我们用英文时更大胆?第二语言是否能成为表达羞耻、脆弱与创伤的“安全空间”?在心理咨询中,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切换(code-switching)?用不同语言的谈恋爱,会有哪些惊喜和挑战?本期主播:桐羽:语言是工具,也是看见自己的方式小张:多学外语解锁自己不同的语言人格浩然:英语温柔内敛,普通话条理清晰,武汉话大鸣大放昕晴:致我与台山话广东话普通话英语的“爱恨情仇”时间戳02:19 用方言自我介绍:你最舒服的语言是什么?06:54 语言与性格:不同语言下的我们有什么不同?13:45 语言与归属感:家乡话带来的身份认同
2025-04-23
50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30 冬季需要治愈?心理咨询师强推《机器人之梦》!
新年快乐!又是一个冬季,你是不是已经开始重温你的冬季专属片单里的电影了?2025年的第一期节目,昕晴、桐羽和小张聊了一部在2024年治愈了无数人的电影——《机器人之梦》。这部动画电影由西班牙导演巴勃罗·贝格尔执导,曾提名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被唤起的关于亲密关系的记忆或许都不一样,但电影带给我们的温暖都是真实且有力量的。希望本期节目的分享也可以让你对《机器人之梦》有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考。祝愿2025年我们都能在爱与温暖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将在本期听到:《机器人之梦》的特别之处小狗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小狗与机器人的成长如何解读机器人和小狗做的梦对电影结局的讨论本期主播:昕晴:“Ba de ya - say do you remember/Ba de ya - dancing in September”桐羽:愿我们的生活中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小张:希望2025年也能看到像机梦这样的治愈电影时间戳02:19 没有对白的电影如何讲故事?05:11 那些和我们的生活联动的故事背景设定10:10 是彩蛋!你发现了吗?12:03 去性别化的角色设置如何影响我们对角色关系的理解?24:09 小狗与机器人在情感关系里是平等的吗?31:33 我们怎么看待浣熊的出现?38:09 看到机器人和小狗做的梦,我们的感受是什么?44:19 雪人和鸭子的出现/离开意味着什么?49:52 结局BE?但我们喜欢?我们从结局里看到了什么?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
2025-01-09
1h 03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9 禅修归来说心得--聊聊冥想与正念
趁着暑假节奏稍缓,主播浩然去进行了一场十天的封闭式冥想练习,因为机构有一定的佛教背景,所以称之为禅修也合适。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检验,趁着感悟也还热乎,浩然邀请了好朋友主播桐羽,小张和昕晴一起来聊聊冥想与正念相关的话题。作为咨询师,相关的技术常常在我们与来访的工作出现,可以说并不陌生。那么这个禅修与我们工作中的正念冥想有哪些不同?沉浸式的冥想训练给主播带来了怎样的感悟,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可以从正念冥想等相关练习中获益?希望这期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平和的感受及心得!你将在本期听到:多种多样的正念形式开车也可以是正念!封闭式Vipassana冥想是什么样的存在感受与感觉分离的具身体验禅修中的苦闷与明悟日常生活如何简单的正念练习本期主播:小张:正念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桐羽:放下过往与未来 安住于此昕晴:今天你好好感受自己了吗?浩然:放下执念 感受正念时间戳:1:41 什么是冥想,什么又是正念4:25 我们在生活中与正念有关的一些体验
2025-01-08
1h 06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8 狂欢的网友, "发疯"的爱人? 婚姻咨询师怎么看《再见爱人4》?
这一季的再见爱人在全网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讨论,以及对素人嘉宾麦琳的讨伐,甚至是审判。作为再见爱人历届忠实观众的我,对于目前舆论场上恶意攻击麦琳及与她共情的表达者们的“猎巫”行动感到非常疲惫。于是邀请了我的几位朋友们,想从一个更柔和更创伤知情的视角,去尝试理解麦琳、李行亮、以及他们这对的关系;并且用系统性视角停止对个体的批判和孰是孰非的争论,看到根源的不公。同时我们也讨论到了作为一档新媒体节目,再见爱人缺乏完善的伦理设置,在这场网络暴力中参与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期节目我们再度邀请了特别嘉宾冠裕,听听看她作为婚姻伴侣咨询师是如何理解麦李这一对的关系,以及在她的工作中如何帮助类似的夫妻进行关系模式上的改变。欢迎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友好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你们会喜欢这期节目。你将在本期听到:- 婚姻咨询师在麦李身上看到的一些伴侣关系模式的常见问题- 麦琳和李行亮--焦虑依附与排除依附(pursuer-withdrawer)的宿命与挣扎- 异性恋婚姻中的传统叙事--性别分工和沟通模式- 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做家庭咨询- 从网暴麦琳现象中探讨媒体伦理和娱乐的平衡本期主播:冠裕:先见人,再见爱人小张:和再见爱人再也不见桐羽:被再见爱人创出工伤昕晴:羡慕拥有过《再见爱人》白月光时期的观众朋友浩然:愿世上不要再有这种综艺�时间戳:2:55 浅聊我们对这一季再见爱人的总体感受16:00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审判麦琳?--社会结构视角下,我们看到的麦琳以及她所代表的许多女性的困境21:02 所以李行亮有忽视麦琳的价值和努力么?--性别角色&家庭参与度社会标准的不公
2024-12-05
1h 19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7 再谈亲密关系:什么是“积极的爱”?
《再见爱人4》播出了,再聊到亲密关系,我们或许有了新的想法……本期节目中金金、小张、浩然、昕晴一起聊了在弗洛姆《爱的艺术》中什么算是“积极的爱”。关于亲密关系,或许我们永远都在成长的路上,但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从如何开始到如何维持,希望你在本期节目中能够启发你关于亲密关系的新思考。你将在本期听到:亲密关系中“积极主动”意味着什么关于“爱”的几个认知误区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怎么应对长期关系中对彼此的新鲜感减弱本期主播:小张:爱需要很多练习浩然:爱真的需要勇气�金金:爱就是爱的问题,不是被爱的问题昕晴:“爱”在嘴上很简单,爱在实际行动里很难。时间戳2:13 在亲密关系中“主动”意味着什么?8:50 男生在恋爱关系中更多地被要求“主动”?15:46 我们好像缺失了维持长久亲密关系的方法论18:58 我们会容易把“爱”的问题当成“被爱”的问题
2024-11-14
47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6 吃出来的情绪:聊聊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秋冬已至,你最近好好吃饭了吗?在本期节目中,桐羽、浩然、金金和昕晴一起聊了聊我们与食物之间的那些故事。我们探讨了个人、文化和情感如何影响饮食习惯与身份认同。无论是家乡的味道,还是压力下的选择,食物始终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塑造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当情绪失控,饮食关系失衡时,我们又该如何自我调节?希望这期节目能在这个秋天带给你一丝慰藉,温暖你的身心~你将在本期听到:个人日常饮食习惯的形成与成长环境的关系家乡饮食文化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情绪化进食及其背后的心理驱动如何通过正念饮食(Mindful Eating)与食物重建健康关系本期主播:桐羽:好好吃饭就是最重要的事!浩然:有啥吃啥 吃嘛嘛香金金:沙县米粉,我的comfort food!昕晴:拥有一个永远不会拒绝糖水的广东胃时间戳2:38 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10:05 家庭饮食习惯如何塑造我们对食物的关系21:4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与饮食
2024-10-24
50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5 心理咨询师聊《年少日记》:爱与成长之痛
在我们的文化里,有那么一些特定的话题,似乎是人们常常逃避去认真谈论的:关于抑郁症、关于心理创伤、关于爱与被爱、关于遭受暴力后的被忽视、关于死亡……《年少日记》的出现把这些话题都搬上了大荧幕,摊开在观众眼前,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敢于直面伤口,才能知道如何抚平伤疤。” 本期节目,昕晴、桐羽、小张和浩然一起聊了聊今年备受关注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时间会流逝,故事会翻篇,但这一次,我们想让那些未曾说出口、藏在日记本里的话被好好听见、好好记住,也想告诉所有挣扎过或正在挣扎的孩子:请知道,你很重要。你将在本期听到:《年少日记》为什么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到底什么是“爱”?父母是否需要学习如何去“爱”?家庭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如何与过往的创伤和解?本期主播:昕晴:请勇敢地竭尽全力地求救,会有人知道它不是无病呻吟桐羽:愿所有走过黑暗的孩子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小张:想和所有被这部电影触动到的朋友们说一句,我们都辛苦啦浩然:希望为那些曾受过伤的孩子们撑把伞时间戳02:56 我们对《年少日记》的初印象09:40 东亚父母言行“盘点”:哪一个让你破了防?22:44 “你的父母是爱你还是爱你这个孩子?”34:35 “无条件的爱”等同于溺爱吗?37:17 爱是什么?弗洛姆的“爱的四大要素”39:01 母爱是天生的吗?42:08 爱需要被感受到才算真正有意义44:22 父母所理解的“爱”和孩子所理解的“爱”是不对等的吗?45:39 有效的沟通需要恰当的姿态和合适的时机48:35 爱是一种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的能力50:23 我们为什么会猜测郑sir不是弟弟郑有俊?56:04 说不出的心里话,被无视的求救59:51 成才vs.成人:社会是如何选择的?01:01:54 “迟到的叛逆期”是怎么回事?01:04:01 电影里呈现的创伤反应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和创伤达成和解?提及资料:
2024-10-03
1h 18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4 巴黎奥运之后,我们再来聊聊体育运动
热火朝天的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我们几位在过去对运动不是很“感冒”的主播们聚在一起,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两个视角,聊了聊运动对我们的意义和魅力。今天想和大家聊运动这个话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作为一个以前非常痛恨跑800米的人,最近几年自己在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之后,愈发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在这个心态转变的过程中让我觉得运动真的太有意思了,所以今天邀请到了桐羽、昕晴和浩然,想和大家一起探索下我们和运动的关系。你将在本期听到:竞技体育赛事吸引我们的原因身心联系以及心态对于运动员发挥的重要性我们在尝试/坚持中的一些运动运动“搭子”和第三空间我们从运动中学到的一些事本期主播:小张:从运动中逐渐找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力桐羽:在运动中和身体重新建立连接昕晴:已成功捡回倒立技能的竞技体操迷浩然:再忙也要想办法蹦跶两下时间戳2:10 我们比较关注的奥运赛事项目18:09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我们在倪夏莲选手身上看到的奥运精神32:30 什么是身心联系mind-body connection?40:48 运动员比赛到最后真的是在比拼意志力?45:23 喜欢攀岩是喜欢身心协同合作、自我实现的感觉
2024-09-20
1h 23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3 请回答·心理咨询师|vol.3 伦理问题为何总让人头大
做服务业就是要做口碑!中外长篇累牍的伦理守则一本又一本,近年来的伦理问题却还是层出不穷。咨询师们如何看待伦理?遇到伦理困境我们又经历了哪些心理活动?本期,浩然、桐羽、小张以及嘉宾冠裕四位咨询师一同聊了聊我们对伦理守则,伦理问题以及“不守规矩”的大师们的看法,希望有让你也更加了解到咨询师视角的咨询世界~你将在本期听到:咨询过程为何难以被外人探知?心理伦理守则为何似乎常是摆设?伦理在理论和现实中的样貌有何差异?心理大牛们如何也不遵守伦理?来访可以如何应对咨询师突破伦理的行为?本期主播:桐羽: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伦理实践的咨询师小张:祈祷不要遇到太过复杂的伦理困境的咨询师冠裕:依然怀着敬畏之心探索伦理灰度的伴侣咨询师浩然:目标是随心所欲,但不逾矩!时间戳2:00 难以置评的伦理事件8:03 难以学习的伦理守则11:02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18:20 灰色地带,是非对错,难以论说23:31 咨询守则的未必合理之处
2024-09-07
58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2 装大人?卡在“社会时钟”关键帧上的我们
你也在“装大人”吗?最近看到有话题说“00后各过各的”,朋友结婚了,份子钱还要从父母那里拿哈哈哈。可能我们在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不适应,也好像总是被一些既定的规范推着往前走。这一期,金金、浩然、桐羽、昕晴四位主播聚在一起,我们一起聊一聊成为“大人”的感觉、社会时钟、以及可以不按时成为“大人”吗?你将在本期听到:成为“大人”意味着什么?掉进“社会时钟”了怎么办?有些道理“知道”就行了吗?“旷野”和“轨道”到底怎么选?我们有可能不按照社会时钟走吗?本期主播:金金:好像也可以不按时长大桐羽: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有时不装大人也可以浩然:上班太累所以读博,现在又穷又累昕晴:不要照着别人的轨迹走自己的人生时间戳1:52 “上班发疯语录”,咨询师没有“班味儿”?14:57 感觉自己在职场中“装大人”20:34 社会时钟:这关键的一生30:19 只有真正经历才能懂那些听过的道理41:33 关于人生的“旷野”和“轨道”
2024-08-30
59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SP2 一周年回顾:在时光长河中留下成长的声音记忆
转眼间,「此时此地」已经上线一周年啦!在这一集特别节目中,所有主播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了过去一年制作播客的感受,以及生活中的变化和成长。不论你从何时开始关注我们,我们都感谢你在过去这一年里与我们一同走过的时光。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陪伴大家~时间戳:1:35 回顾这一年,我们都聊了哪些话题?16:14 主播们印象最深刻的一期节目25:18 播客制作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成长36:49 如果重录一次?41:57 展望未来,谈谈新一年的计划44:40 我们想对听众说的话...本期主播:桐羽:创作者身份让我深刻地体验每时每刻,活在此时此地小张:这本半公开的音频日记希望可以和大家一直写下去浩然:是我数字星海中宝贵的发射器与留声机金金:致每个不断思考生活的人以及自己昕晴:感谢在我离开象牙塔后成为我理想主义的避风港节目简介:「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关于我们:
2024-07-31
49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1 嗑CP的快乐我们懂!心理学人对话“嗑学家”
亲爱的朋友,诚邀你加入本期嗑CP聊天局~这里有嗑遍恋综和影视剧的“嗑学家”,也有尝试搞明白为什么有人可以像吃饭一样嗑CP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十年前就已经退出了嗑CP队列的另一位心理咨询师。“TA们超甜,我们超爱。”但关于“嗑CP”的故事却远远不止飘在空气中的粉红泡泡,欢声笑语之下也有一些问号和思考。于是带着对自己对别人的好奇,我们开启了这一场探(jiā)讨(dài)嗑(sī)CP(huò)的对话……你将在本期听到:嗑CP背后的心理诉求我们是怎么“嗑”CP的?我们怎么理解“嗑CP”这件事?从“嗑CP”延伸出来的对社会现实与性别关系的思考本期主播:昕晴:玻璃堆里的碎糖渣是最甜的!桐羽:对“嗑学家”充满好奇的心理咨询师小张:退役十年的前嗑CP选手静如:现实是现实,关我嗑CP什么事!时间戳01:49 CP种类多,你嗑哪一种?10:59 “嗑学家”们嗑过的那些古早CP。“你们真的是‘考古学家’。”21:00 嗑CP是一个心理学话题。“替代性满足?社交需求与群体狂欢?多巴胺上瘾?”
2024-05-30
1h 10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20 累到无心玩耍:我们该如何给自己充电
累到不想和朋友聊天了QAQ ; 累到放假也无心玩耍了>0< >你将在本期听到:为什么累到说不出话我们仍不愿休息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精力当警报作响,作为咨询师我们如何应对浪费时光或许是应对精疲力竭的良药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休息是可耻的我们都值得休息!!本期主播:桐羽:休息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金金:好好照顾自己是一生的事情昕晴:要允许自己休息才能走得更远更轻松浩然:论文不写了,想去放会儿牛时间戳3:01 什么是耗竭?11:32 我们的那些耗竭时刻27:33 浪费时光?主动休息~34:26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2024-05-15
1h 07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9 请回答·心理咨询师|vol.2 咨询师寻找指南
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我们经常会被周围的亲朋好友们询问或是要求推荐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大家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才能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我怎么知道这个心理咨询师适合我呢?有哪些标准可以帮我筛选?看来即使准备好了踏上心理咨询这个旅程,还有一座山需要爬!大家关于找心理咨询师的种种困惑促使我们录制了这期节目,想要借此机会从咨询师及来访者这两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寻找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和小贴士,希望这期节目有帮助到也想要开启这个美妙旅程的你!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在找咨询师过程中踩过的一些雷我们对于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国内寻找靠谱心理咨询师的困境及中美寻找心理咨询师的不同体验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开始心理咨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本期主播:小张:心理咨询是和自己的一场探险桐羽:找合适的咨询师和找对象好像啊!都好难啊雪菁:不断学习用一颗真诚敬畏的心见证来访实现自我的咨询师晓瞳:一个热爱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深有体会的理想国国王时间戳01:50 给自己找一个靠谱的咨询师,到底难不难?04:15 一些常见的寻找心理咨询师的途径09:15 适合别人的咨询师不一定适合自己24:00 收费越高的咨询师就越靠谱么?
2024-05-02
1h 11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8 断亲?来围观心理咨询师处理亲戚关系
断亲,一个看起来如此“决绝”的词,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心理“困扰”呢?亲戚关系延伸自家庭关系,有着和自己似乎很近但又很远的关联,如果说好的亲戚关系能够带给我们强大的社会支持的话,那么一般的甚至“坏”的亲戚关系,带给我们的就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如何面对和处理亲戚关系,断亲是一条“出路”吗?断绝亲戚关系是不是就是自私呢?本期主持人金金邀请到桐羽、浩然、小张三位青年心理咨询师,和我们一起探讨“断亲”的前因后果。你将在本期听到:- 海外“留子”们和亲戚的关系 - 断亲到底想“断”的是什么? - 断亲是很自私的行为吗? - 和亲戚们在一起聊什么? - 断亲后会变孤独吗? 本期主播:金金:在断亲中挣扎的“问题小孩”。 桐羽:努力探索亲缘关系的心理咨询师。浩然:做个好亲戚真难。 小张:或许断亲也是种对自己的负责。时间戳:01:16 什么是“断亲”? 02:08海外“留子”们和亲戚的关系如何?“本身就很疏远,根本不需要断哈哈” 12:00当代年轻人的“断亲”心态?“亲戚还不如朋友……” 17:04断亲想要“断
2024-04-17
1h 05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7 天赋or束缚?高敏感人群的社会生存指南
你将在本期听到:什么是高敏感人群?为什么有的人是高敏感?一些常见的对于高敏感的误解高敏感人群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来自主播们的高敏感人群自我保护技巧本期主播:桐羽:高敏感是一种宝贵的天赋小张:拥抱高敏感 更多维地感受生活浩然:努力提升敏感水平中的低敏人昕晴:会为捕捉到负能量而烦恼也会为感知到双倍美好而快乐的高敏人时间戳:2:28 我们的“高敏感”初印象 - 敏感是一种很宝贵的能力7:05 你是高敏感人群中的一员吗?9:36 作为高敏感的人,在城市里生存是很艰辛的一件事15:23 爱哭?敏感?内耗?高敏感是一种缺陷吗?27:31 错峰购物、善用气味...一些高敏人士的自我保护技巧31:49 基因自带还是后天形成?高敏感的特质从何而来?36:52 高敏在女性群体中分布更多吗?聊聊高敏男性的困境42:19 高敏感 vs
2024-04-03
1h 05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6 算法之下:个性化推荐是懂我还是监视我?
“合理怀疑小红书在我家装了监控摄像头…”“B站你真的不要太懂我!” 从这些调侃不难看出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推荐或多或少让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App,浏览着它们根据我们的喜好精准推送给我们的内容,享受着不用自己动手就能获取所需的快感。但,这些网络平台真的是在为我们服务吗?所谓的“懂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算法逻辑和商业模式?在我们几乎成为“透明人”的情况下,究竟还有没有必要为隐私泄露感到焦虑?本期节目,昕晴、小张、浩然和金金聊了聊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经历和体验,并对个性化推荐、隐私安全等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希望收听本期节目的你也能获得一些启发,思考或重构自己与互联网的关系,在使用体验上拥有心理和精神真正意义上的满足。你将在本期听到:个性化推荐:这个按钮我是开还是不开?你最爱的软件是真的懂你吗?监视资本主义带来的隐私焦虑及其对人的异化互联网/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人的认知与行为本期主播:昕晴:多表达多创作,少等投喂善用搜索小张:一个在‘可以被监视’和‘不想被控制’之间摇摆的购物欲极强的心理人浩然:Somebody is watching you!金金:一个反手驯化算法的学心理的年轻人时间戳:2:18 主播们最爱逛哪些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横屏vs竖屏?长文vs短帖?”9:04 个性化推荐究竟有什么魔力?“号养成了好开心~”21:54 你会驯化算法吗?“我要让你知道我喜欢什么!”
2024-03-21
1h 04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5 约会软件奇遇记:心理主播们的恋爱自修课
主播们或是最近或是以前都有不少使用约会软件的经历,趁着还热乎,四位主播们聚在一块畅聊了自己使用的约会软件与一位位嘉宾们“碰撞”的故事与感悟。心理人在“挑选”对象时是否能慧眼识珠?咨询师们使用起Dating app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希望这期播客在为你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让你有所共鸣,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你将在本期听到:约会软件上我们如何“兜售”自己和陌生人约会的安全议题拳打奇葩,手撕渣男心理人身份如何变成了约会中的双刃剑调整心态,让约会变成双向奔赴本期主播:小张:一个靠dating app结了婚的心理咨询师桐羽:一个对dating app失望但依旧向往爱情的心理咨询师金金:一个用dating app脱不了单的“青春女大”浩然:一个用dating app探索自我的心理咨询博士生时间戳2:10 我们为何会开始使用约会软件?9:35 约会软件启动前夜的心理建设20:45 为什么会线上火热,见面下头32:30 确认发展前我们感觉要见几次?37:43 约会中我们遇到的“奇葩”对象
2024-03-07
1h 06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4 请回答·心理咨询师|vol.1 咨询工作大揭秘
心理咨询师的一天都在见来访么?心理咨询师需要见心理咨询师么?作为系列的第一集,我们邀请了四位目前于国内外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们桐羽、小张、雪菁和西卡,聚焦专属于心理咨询师的那些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职业日常,与彼此分享了从业几年来充满挑战及成就感的心路历程,希望听完这一期节目的你可以对我们的职业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在未来也会录制更多和心理咨询师相关的节目,敬请期待!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为何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心理咨询师如何排解日常工作压力心理咨询师一些安慰朋友的技巧与“话术”跨文化双语咨询师的挑战本期主播:小张:热爱帮助来访与自我坦诚对话的心理咨询师一枚桐羽:努力精进跨文化咨询技巧的新人大学咨询师西卡:带着叙事与女性主义去来访生命故事里发掘宝藏的小小咨询师雪菁:不断学习用一颗真诚敬畏的心见证来访实现自我的咨询师时间戳5:40 心理咨询师到底是不是每天都在接收负能量?13:10 我们各自与心理咨询冥冥之中的缘分25:48 真的有喜欢写报告(progress notes)的心理咨询师么?34:15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一些压力来源49:57 心理咨询师会对周围的人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技巧么?
2024-02-07
1h 29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3 异性纯友谊?来听对心理学人的“灵魂拷问”
异性之间存在纯友谊吗?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否存在什么特别之处呢?随着时代发展,性缘脑、性客体化等概念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也在发生着改变。本期,不太相信异性“纯友谊”的金金邀请了桐羽、浩然、昕晴来一起聊一聊异性之间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主播们也不断生发出了一些“戏剧性”的问题,希望这期播客能够让大家对于异性友谊有一些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朋友关系有一些新的思考。你将在本期听到:异性之间存在纯友谊吗?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性缘脑”有什么表现?“性缘脑”是怎么来的?母胎单身和性缘脑有关系吗?本期主播:金金:一个对异性友谊感到好奇的单身女大hh桐羽:好的友谊和性别无关,感情本就是很复杂的浩然:人的因素是第一,不过性别也不能忽略 。昕晴:交朋友舒服就好啦,男男女女有什么所谓嘛。时间戳01:51 主播们拥有很好的异性朋友吗?“少得可怜vs不得不都是异性朋友……”06:31 和异性vs同性相处有什么不一样?“到底可不可以一见面就拥抱啊!”15:54 为什么相信异性之间有/没有“纯友谊”?“脑子长得不一样啊……”28:45
2024-01-24
1h 05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新年特辑:当心理学主播一起做年度总结…
本期是一集2024新年特辑!五位主播第一次一起录制,回顾了过去的2023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变化和成长。同时,也许下了我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不论过去一年你过得如何,希望这期节目都能够陪伴你重启新的一年!时间戳3:44 节日你会送礼物吗?聊聊那些收到的和送出的礼物10:17 你会和朋友节日祝福信息吗?这里有一份友谊报告待查收!22:31 2023你脱单了吗?我们在亲密关系方面的进展和收获39:03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增长了这些新的技能点51:17 主播们的年度推荐书影音,总有一个适合你1:12:51 2024年来啦,大声说出你的新年flag!本期主播桐羽:2024要继续认真生活呀~小张:今年再给‘新年展望’一次机会吧!浩然: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新年快乐~金金:一个曾经会在新年给朋友发送“友谊年度报告”的人昕晴:有些温柔和热爱想发送给2024提及资料音乐:再见深海: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36225810/
2024-01-10
1h 21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2 心理学vs玄学:对话解读星盘的职业心理咨询师
星盘、塔罗、上香等玄学工具越来越火,频频上热搜。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今天,不少年轻人选择相信玄学来应对压力。这期播客我们三位心理咨询师主播桐羽、小张和浩然,邀请了同行Cassie,一起聊了聊我们对于玄学工具的理解。Cassie不仅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样也是一位活跃在玄学领域的星盘解读师。当心理咨询师遇上玄学工具,到底什么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理疏导?无论生活中你选择什么样的求助方式,都希望这期节目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你将在本期听到:心理咨询师视角对玄学(星盘、塔罗、周易...)的理解星盘解读师如何解读和使用星盘咨询师们探讨心理学和玄学的关系聊聊年轻人上香现象火爆背后的心理本期主播:桐羽:相信玄学但更相信心理学的咨询师小张:相信玄学也是一种上进浩然:相信科学,如果心理学也能算的话嘉宾 - Cassie:一个努力共情他人的自闭型奋斗狮子女时间戳03:05 四位心理咨询师接触玄学工具的契机15:05 Cassie作为星盘解读师如何解读自己的星盘21:18 心理学中对于星座的解释 - 巴纳姆效应24:44 心理学和玄学, 有相似也有冲突的地方33:37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对玄学会有质疑?
2023-12-13
1h 00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1 爱你却未必懂你:我们真能和父母做朋友吗?
“扫兴父母”,“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有关的话题总是能在互联网上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时常也带有抱怨。亲子关系复杂在哪里?我们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嘛?本期浩然、桐羽、小张、和昕晴四位小伙伴聚在一块聊了聊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的那些经历与思考。录完本期后我们都感叹养育子女绝不是添个孩子多双筷子的事儿。无论对我们还是父母,全身心地去爱对方都让人五味杂陈,其中不止有爱与喜悦还充满了沟沟坎坎。希望你能喜欢这期的内容,也欢迎大家有想法能和我们在评论区一起讨论~你将在本期听到:和父母做朋友--可能是一个伪命题亲子关系中的权力议题和父母关系的边界感集体主义文化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父母那些说不出口的爱与恼本期主播:桐羽: 学习和父母沟通是一辈子的事小张:心理咨询师碰到亲子关系这道题也很无解浩然:连对象也没有就开始很愁怎么当爹昕晴:在努力学会把心里话说给爸妈听时间戳:03:04 我们对父母的那些称呼14:46 子女能和父母做朋友吗?25:45 亲子关系中难以把握的尊重和平等29:47 成长过程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的变化41:51 为什么有时很难和父母沟通
2023-11-29
1h 06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10 躲不过的回忆杀,永远流行的怀旧
从浪姐披哥到《声生不息》,从《家有儿女》到《甄嬛传》,从校门口的奶茶店到永远点唱着中学时期喜欢的歌的KTV……「怀旧」似乎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近些年它更是成为了一种潮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这个几乎人人都如原子般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场回忆杀的集体狂欢对现代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期昕晴、桐羽、小张、浩然聊了聊各自眼中的“怀旧”。怀旧到底好不好?怀旧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在心理咨询中,怀旧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无论你是否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希望你都可以从本期节目中获得一些共鸣,对“怀旧”也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了解。你将在本期听到:怀旧的“前世今生”怀旧可以让我们获得哪些心理能量?我们如何看待“情怀贩卖”?怀旧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本期主播:昕晴:怀旧赐予了我魔法,又回到那些天空中飘着音符的夏桐羽:用怀旧解压,电视剧背景音爱好者小张:喜欢活在回忆里,但也憧憬未来的高敏感巨蟹浩然:被现实充(压)满(迫),偶尔触景生情时间戳:02:25 主播们最近在怀旧什么?10:04 不同时期的人如何定义“怀旧”?17:36 我们为什么喜欢/不喜欢、经常/很少怀旧?26:27 归属感、安全感、确定性……都是怀旧带给我们的正向感受31:19 感官也会帮我们按下怀旧的开关
2023-11-08
1h 00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9 朋友也值得一谈呀!心理学人怎么看阶段式友谊
你会有阶段式的友谊吗?“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谁都不能站在原地”。那种脱离了某种情境之后友谊也随之变淡了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和应对呢?本期金金、桐羽、小张、浩然重新聚在一起,从阶段式友谊聊起,再次深入探讨朋友相处和管理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和你关于朋友的想法有所共鸣,并对你发展和维系友谊有所帮助。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怎么看待“阶段式友谊”我们怎么管理朋友圈分组搬家和友谊变迁的关系如何发展“长久式友谊”?怎么结束一段友谊?时间戳:01:52 什么是阶段式友谊,怎么看阶段式友谊?15:11 我们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朋友圈?26:50 我们家越多,似乎阶段式友谊越多35:43 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谁都不能站在原地37:34 改变我一定要跟这个人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的心态40:40 尝试创造一个新的环境50:47 我们如何经历友情的BE(Bad Ending)?59:14 吵架了关系反而变好了本期主播:金金:别让常态化的流浪,掩住好朋友的光亮
2023-10-25
1h 07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8 我们与家的距离:海外心理学人如何应对想家的时刻
家对你来说是...?它也许只是一个熟悉的居所,也许是你重新出发的地方,也许是只有离开它时才会开始有的牵挂。本期四位有着相似“离家”体验和跨文化身份的主播们聚在一起,探讨了家于我们各自的意义以及与家亦远亦近的情感链接。无论正在收听这期节目的你现在与家的距离,我们都希望听众朋友们能够在此时此地收获到一些安心和陪伴。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对家不同的定义我们无法对现居地有归属感的一些因素在他乡如何照顾自己的心理?如何面对漂泊感?跨文化身份认同的分类时间戳:1:50 四位主播的家乡及现居地10:43 家是一个你可以做小孩的地方17:17 原来我们都有在寄宿学校哭着打电话给妈妈的经历27:40 到底为什么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如此难获得39:50 好像我更常怀念的不是那个地方,而是和那群朋友度过的那些时光41:00 作为海外留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自己想家的情绪?49:20 你是哪种类型?57:04 作为海外华人,我们是否一定要主动融入当地文化?提及资料:文献:John W. Berry,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ume29, Issue 6, 2005,Pages 697-712, ISSN 0147-1767,
2023-10-12
1h 10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7 一场完美主义者和非完美主义者的对话
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吗?你是否听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依旧走不出完美主义的陷阱?本期四位主播一起聊了聊「完美主义」这个话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困境并探讨了可以破局的思维方式。我们中有“资深”的“完美主义者”,也有自称“潦草主义”的“不完美主义者”。可以说这是一集给完美主义者的自救指南,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你将在本期听到:什么是完美主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完美主义倾向?完美主义者常见的困扰:内耗、焦虑、拖延、假冒者综合症...为什么完美主义者难以走出完美主义的陷阱?给完美主义者走出困境的自救指南时间戳:02:24 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吗?(几位主播的自我剖析)12:59 完美主义的几种分类,你是哪一种?16:25 原来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我们的完美主义倾向25:34 完美主义者是从小就坚持完美吗?32:49 我们都听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万事开头难怎么破?35:58 完美主义与假冒者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42:14 当完美主义遇上拖延症53:05 内耗的完美主义者到底如何自救?1:03:17 躺不平的完美主义者,被内卷的潦草主义者提及资料:书籍:《
2023-09-20
1h 13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6 心理学人的金钱焦虑:理想和面包,必须二选一?
金钱是一个很能引发我们焦虑的话题,但我们的生活又无法绕开它。本期浩然,金金,小张和昕晴四位伙伴一起聊了聊自己如何在“贫穷”的生活中追逐理想,走向经济独立。理想和面包或许不可兼得,不过走上心理甚至社科这条道路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有所取舍。拥有财富或许是通向幸福的手段,但走向幸福生活却不止追逐金钱这一种途径。你将在本期听到:如何认识到钱维系着我们的生物学生命追逐理想的路上,为何我们时常回避去谈钱年轻心理咨询师们的金钱焦虑摸牌很重要,打好手中的牌更重要时间戳:01:48 我们当下的经济状况与压力11:00 那些意识到钱很重要的瞬间19:12 长辈的金钱观念如何影响我们?33:35 更多的钱意味着更多幸福的可能嘛?38:33 对金钱感到焦虑的时我们如何应对?48:25 假如我们突然拥有一大笔钱...提及资料:书籍:《小狗钱钱》[瑞]博多·舍费尔文献:Li, B., Li, A., Wang, X., & Hou, Y. (2016). The money buffer effect in China: A higher income cannot make you much happier but might allow you to worry less.Frontiers in psychology,7, 234.Mogilner, C., & Norton, M. I. (2016). Time, money, and happiness.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10, 12-16.
2023-09-06
55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5 抑郁、焦虑、集体创伤… 聊聊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困扰
“阳康以后,我emo了...” 本期桐羽邀请了小张、金金和昕晴一起聊了聊新冠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新冠似乎已成过去时的2023年,意外“阳”了一次,让我们意识到新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似乎被低估了,原来不同时期“阳”了的感受这么不同。即使疾病不再大流行,但焦虑、抑郁、集体创伤等心理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原来疫情并未走远,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更加深远。你将在本期听到:当心理咨询师面临自身的心理健康挑战时会如何反应和处理?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看待新冠带来的心理问题?面对新冠引发的心理健康危机,有这些应对方式...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关怀(self-care)经验分享时间戳:02:24 从2020到2023,不同时期阳了的体验都是什么样的?10:00 你还戴口罩出门吗?口罩给生活带来的变化14:07 作为一种流行疾病,新冠和类似疾病有什么不一样?18:44 什么是集体创伤?或许你的行为是创伤反应23:42 “焦虑” -- 比病毒更可怕的情绪传染32:39 疫情期间的社交经历,有挑战也有爱38:51 新冠后常常被提到的“脑雾”,出现时应该如何应对?45:12 “新冠抑郁是真实的”,阳了以后出现抑郁情绪怎么办?57:45 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后,我们都是怎样self-care的?提及资料:
2023-08-23
1h 09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4 朋友也值得一谈吗?聊聊当代年轻人的友情经营
“听完这期我给我很久没联系的旧友发了消息”。本期四位主播朋友聚在一起聊了“朋友”,这个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似乎非常重要但又不怎么被提起的存在,四位主播聊完的感受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美好、长久的友谊都源于赞赏。友谊也需要维持、关心和浇灌。”(保罗 · 奥斯特)听完这期你可能会发现,朋友和友谊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的友谊现状以及对“朋友”的定义。加速社会中,“饭搭子”的功能。如何维系和旧友的友谊?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友谊咨询”?朋友关系有什么特点?咨询师/心理学人的友谊会有什么不一样吗?如何处理朋友的“冒犯”?时间戳:01:52 四位主播的友谊关系现状。08:22 说到“朋友”,我们似乎默认想到的是重要朋友,大家对朋友是怎样定义的?12:18 加速社会下的我们为什么需要“饭搭子”?25:35 为什么朋友没有一个“确认成为朋友”的过程啊!28:33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友谊咨询”?38:02 你的老朋友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高兴你联系ta!43:51 做了咨询师以后,我的社交能力好像被往上拔了一些44:59 咨询师/心理人的友谊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我劝你有几个咨询师朋友?)52:27 突然觉得朋友的行为冒犯到了我,我是怎么处理的?
2023-08-09
1h 03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3 医者能否自医?在亲密关系里来回拉扯的咨询师们
本期四位主播一起聊了聊亲密关系中自己那些回避与焦虑的不安全时刻,以及自己从中获得了哪些成长。作为咨询师,我们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求助于亲密关系方面的来访,也掌握了很多如何建立良性关系的理论,但轮到我们自己身处其中时仍常常进退维谷。在感慨亲密关系是认识自己隐藏一面的绝好窗口时,我们也得承认关于亲密关系的修行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呐~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在进入亲密关系前的混乱时刻亲密关系和朋友关系在我们眼中有哪些异同依恋风格在关系中的体现为什么明明意识到了关系有问题仍难以自拔本期主播:桐羽:一边回避一边渴望爱情的回避型依恋选手小张:约会太难于是选择早婚的焦虑型依恋选手金金:一个回避型依恋的e人浩然:一三五想恋爱二四六想单身的理论家时间戳:1:01 进入亲密关系时的“异常”行为13:48 亲密关系和朋友关系区别在哪里16:20 亲密关系中真实自我的表露20:45 依恋类型如何映射在亲密关系中32:45 为什么改变亲密对象的尝试常常不能成功42:05 不健康的关系为什么也会让人欲罢不能
2023-07-26
53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2 MBTI引发社交狂欢:心理学人在谈论什么?
本期四位主播聚在一起畅聊了时下热门的MBTI性格测试,从性格测试聊到自我认知,聊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我们当中有人是从自己的MBTI测试结果中获取了能量,还是有人对MBTI依然抗拒,相同的是我们都渴望了解自己,而MBTI只是在各位的自我探索的旅途中出现的一个可以被使用的工具。你将在本期听到:我们对MBTI的观点以及经历过的态度转变为什么我们总在谈MBTI?MBTI帮助我们对自身一部分性格特质的和解MBTI类型和职业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性格类型!)MBTI健康使用手册本期主播:桐羽:INFJ小老头,心理咨询师一枚小张:和MBTI保持距离的INFJ金金:对MBTI态度大反转的心理学研究生浩然:每次看到人报自己MBTI 类型都心头一紧的博士生时间戳:1:19 MBTI的历史由来和小故事(熟悉MBTI的听众可跳过)3:40 四位主播的MBTI类型9:40 MBTI和星座,到底哪个更靠谱?12:47 为什么MBTI在学术界有争议?16:25 MBTI正好符合了我们在当下社会对人快速分类的需求
2023-07-11
57 min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01 二十几的年纪,四十几的身体: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本期桐羽、小张、金金和浩然四个25岁左右的心理学人一起聊了聊我们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 -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Quarter Life Crisis)”你将在本期听到:20多岁的我们怎么就有年龄焦虑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可怎么办失眠、鼠标手、我们面临各种亚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年轻化钱钱钱,经济独立和家庭责任带来新的危机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们是怎样面对焦虑和迷茫的本期主播:桐羽:处于职场迷茫期的心理咨询师小张:想要成为全职狗妈的心理咨询师金金:在读书和打工之间寻找空隙的心理学研究生浩然:每天焦头烂额仍然坚持胡思乱想的心理学博士生时间戳:2:54 什么是quarter life crisis(四分之一人生危机)?8:41 那些击中我们的quater life crisis的瞬间13:36 男女性在面对年龄焦虑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16:35 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对于年龄的感受完全不同?21:16「乘风2023」居然缓解了我的一部分年龄焦虑
2023-06-10
1h 05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 来自星星的孩子降落人间,他们过得好吗?
今天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我们想要借着今天这个机会带大家走进这个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和大家聊一聊什么他们的故事!欢迎收听~本期涉及话题#自闭症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有哪些特征?#和自闭症儿童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目前比较有效的自闭症干预手段是什么样的?#受疫情影响下的自闭症干预有哪些调整和困难?#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们承受着哪些压力?#接受干预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能够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给自闭症儿童家长的一些小建议关于我们桐羽:在这期播客里学习了很多新知识的心理咨询师Rachel:懂点心理懂点教育的自闭症干预新手找到我们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
2022-04-02
48 min
问题不大NoBigDeal
聊聊创伤:脑子忘了,身体还记得
研究表明,70% 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创伤事件。有些事件如此令人心碎,让我们疑惑,「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神,为什么人间会发生如此悲惨的事?」当我们遭遇了创伤事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心灵会发生什么变化?该如何从创伤中走出来,甚至于获得成长与治愈?这绝不是一期轻松的节目,但因为很有意义,我们仍想分享出来。我们会聊到创伤的案例(Lady Gaga,拳击手 Rose...),创伤是什么,创伤的常见反应,以及创伤干预资源的分享。既然不如意无可避免,那么不妨坦诚直面~人性的力量强大而纯粹,我们最终可以从伤痛中走出。节目中提到的问卷链接(目前只在北京线下进行): 针对创伤的写作暴露研究筛查问卷https://www.wjx.cn/vj/r5RX8xw.aspx主创团队 主播 ^ 牧阳,心理学博士在读后期 ^ 赤赤,医学博士预备役特别鸣谢 “Findself 找我星球”共同准备资料引用资料 Lady gaga的经历:Lady Gaga on How Her Rape, Pregnancy, and Trauma Led to Chronic Pain Lady Gaga Reveals She Was Raped "Repeatedly" at 19 and Developed PTSD During Emotional Interview Wit 创伤、PTSD、创伤后成长的发生率:
2022-03-09
40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8. 年终报告大起底丨报告读多了,做新年计划就会更得心应手吗?
本期是「找我星球」与「周一说」的合作节目,新年伊始,每个人的手机中都会被推送各种各样的年终报告,每个精美的报告在被阅读之后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本期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大起底!对于新年计划这样一个大项目,我们分别都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以及我们有什么样好的建议呢?欢迎各位收听!本期你将听到:# 年度报告大起底,各个平台的年度报告有什么特点?# 哪个平台的年度报告最有新意# 为什么人们会被年度报告给吸引# 年度报告能帮助我们向下进行自我探索吗?# 回顾过去的一年会对新的一年有什么样的帮助# 旧的一年的计划你是否完成了?# 如何能让新年计划不变成一个个flag# 新的一年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找到我们】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本期音乐】* 恭喜发财-上海民族乐团* 드라마 - IULogo设计:一只鱼(weibo@风很大很凉)播客剪辑:雨鑫
2022-02-04
59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7. 人生第25个年头,掏心窝儿地来聊一聊我们的“青年危机 Quarter-Life Crisis”
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年龄焦虑的巅峰时期。在二十几岁的年纪,感觉好像生活中永远有没完没了的焦虑——恋爱、结婚、生娃、事业、学业、人际关系,再加上看不见尽头的疫情。今天我们想静下心谈谈心,来好好聊一聊我们的“Quarter-life crisis 青年危机”,希望可以与你们产生共鸣。时间轴3:42 我们的婚恋焦虑:身边的人怎么突然都定下来了?17:05 该生娃了?可我自己还是个宝宝呀27:00 学业和事业的上升期,我们的那些努力和心酸39:57 疫情的这两年带给我们的焦虑和成长:我们都在见证历史关于我们清微:早早体验生娃焦虑的24岁已婚少(?)女Wendy: 迟迟没有读完书的24岁医学博士在读生找到我们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节目内容跟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
2022-01-14
56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6. 精神科医生 VS 心理咨询师: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切除生活中的病灶
遇到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找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呢?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本期我们围绕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方式展开了讨论。作为精神科医生的代表Wendy从自己在北美医院的精神科轮转经历出发,和心理咨询师桐羽一起,从两个学科的角度分别分享了在临床中体验和感受。欢迎收听!时间轴03:30 在美国医院的精神科轮转是一种什么体验?09:46 从精神科医生和咨询师的角度分别聊聊PTSD治疗19:16 应该找心理咨询师还是精神科医生?22:45精神科医生和咨询师在工作中如何协作?28:00 作为精神科医生/咨询师如何看待对方的职业?33:13 以抑郁症为例,聊聊用药的迷思和误解44:42 我们如何看待被“标签化”的精神科诊断55:06 患了精神类疾病就不是正常人?“正常人”的标准是什么?1:07:23 那些我们听过的精神科/心理咨询迷思关于我们清微:不学好心理学的患者不是好的主播Wendy:心血来潮就想搞副业的医学在读生桐羽:努力修炼中的心理咨询师
2021-12-31
1h 23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5. 买买买真的给我们带来快乐了吗?
年末的狂欢怎么少的了买买买买买呢!层出不穷的剁手节一次又一次挑战着我们理智的底线,毕竟“抢不到就错过了一个亿”!好像连购物都在疯狂地“卷”了起来。双十一、黑五、双十二都过去了,是时候好好地静下心来看看自己买了些什么,回想回想自己在购物的同时都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在这期的播客中,我们想来聊一聊自己消费的习惯,对于自己消费行为、消费观的思考,以及我们是如何与自己的消费欲望共处的。关于我们桐羽:反消费主义的理智剁手党清微:干啥啥不会,败家第一名时间戳1:39 双十一/黑五我们都是怎么过的?5:26 购物节的超复杂折扣条款把你劝退了吗?8:15 层出不穷的购物节和买买买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吗?13:40 人类囤货行为观察鉴赏18:54 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更看重什么?22:36 如何看待虚拟物品消费?我们的消费习惯发生过哪些转变?28:59 我们的消费习惯与长辈的相比有了怎样的变化?33:49 对奢侈品消费有什么看法?43:09 现金交易已经几乎消失的年代,信用卡、手机支付等对我们的购物体验,以及我们对“钱”的概念有什么影响?47:30 你愿意为消费体验买单吗?
2021-12-17
1h 03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4. 心累?emo?敏感?别让精神内耗彻底拖垮你
本期是「找我星球」和「周一说 Montalk」的串台节目,我们的话题是精神内耗。当我们越来越聚焦于自我与当下的时候,逐渐会发现很多时候让我们花费最多能量的往往是源于精神内耗。面对这个名词,我们如何定义精神内耗?什么样的人容易精神内耗?以及如何缓解精神内耗呢?本期你将听到# 内耗该如何定义,有什么样的表现?# 内耗是一种认知惯性还是由基因决定的?# 为什么会形成精神内耗?#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变成内耗型人格?# 如何鉴别什么时候是在自我内耗?# 让你记忆深刻的自己或他人的内耗经历?# 和内耗强的人相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什么情景或事件下容易产生情绪内耗?# 内耗与内卷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的避免自我内耗,积累生活中幸福的体验?关于我们桐羽:找我星球主播雨鑫:周一说主播配图设计:一只鱼(weibo@风很大很凉)剪辑:雨鑫
2021-12-10
1h 15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3. 一口气刷了前10集,咨询专业的我们如何看待《女心理师》
《女心理师》是一部以心理咨询为背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豆瓣开分5.1,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作为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我们想借这一期博客聊聊我们观察到的小细节,分享用批判眼光观剧后的理解、分析与体悟。期待带你领略一个不同的《女心理师》。小提示:本期播客涉及部分剧透时间线3:58 看了10集的《女心理师》,我们的感想如何?8:15 这部剧的哪些小细节透露出了专业度?11:54 心理咨询师是靠天赋还是后天训练?16:15 “边界感”“双重关系”?谈谈这部剧中的咨询伦理23:05 剧中有些咨询技巧也是我们在工作中会用到的29:24 家庭中的三角关系:剧里的案例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37:46 咨询师们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关于我们主持:桐羽:熬夜追剧也不忘录播客的心理咨询师嘉宾:然然:比起专业剧情更想看情感和悬疑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耀玉:专业心理咨询师们的朋友—看热闹的正经“圈上”人士找到我们
2021-12-03
43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2. 对话双语咨询师:聊聊布鲁克林移民家庭的那些事儿
看到双语咨询师这个字眼,你可能会有疑问——连心理咨询都开始卷起来了吗?不会两种及以上的语言都不能当咨询师了吗?难道一定要在做counseling的时候说几个英语单词才够professional吗?是,但又不是。今天的播客中,「找我星球」的客串主播天怡邀请到了在纽约做社区心理咨询的Carol来聊一聊她在接待纽约华人家庭时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悟。关于我们天怡:“纽漂”青年,心理咨询在读生,累计咨询0小时+Carol:喂食怪,热爱研究各种神密学的心理师时间线1:48 “阴错阳差”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4:25 在纽约做咨询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10:54 和移民家庭工作的感受和理解19:24 在咨询中使用双语面临什么样的挑战?26:42 心理咨询师的self-care30:45 亚裔咨询师面临的职场(微)歧视37:13 双语咨询师的工作优势38:05 给海外新手/学习阶段咨询师的建议找到我们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
2021-11-05
42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21. 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咨询师,原来学校里做心理工作的不仅仅是心理老师
你了解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和学校咨询(school counseling)吗?你知道这两个专业的从业者是如何在学校中帮助孩子们的吗?这一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对于美国学校心理系统比较熟悉的小伙伴子轩和浩然,和我们一起聊了聊他们关于学校心理学和学校咨询的理解,分享了他们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欢迎你的收听~关于我们桐羽:今天又学到了更多心理学知识的播客主播子轩:一个常常被孩子萌化的心理学学子浩然:一个刚走出青少年就开始和青少年工作的成年人时间线2:26 学校心理学/学校咨询做什么?7:01 我们喜欢孩子,所以选择这个专业10:28 两个专业的受训背景有什么不同?14:26 学校心理学/学校咨询的工作/学习日常是什么样的?18:58 学校里的多层支持系统(Multi-tiered System of Support)26:05 在学习/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这些挑战35:33 对于中美的学校心理系统差异的理解找到我们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节目内容跟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
2021-10-29
39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二十期|不谈钱伤感情!我们在亲密关系里这样“谈钱”
今天我们很“落俗”地想来聊一个所有人的生活中都绕不开的话题——钱。老话常说“谈钱伤感情”,在传统观念中,这是一个不那么容易开门见山地去沟通的话题。在爱人、伴侣之间,有关金钱和消费的话题也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在这一期节目中,「找我星球」的老朋友桐羽、清微和博皓一起来聊了一聊各自亲密关系中是如何应对“钱”的问题的,而“钱”的问题又让我们对亲密关系,以及更广义上的日常生活、人生选择有了怎样的思考?关于我们清微:经济独立遥遥无期的已婚少(?)女桐羽:还在为经济独立苦苦挣扎的学生党博皓:广大男性ego与求生欲的代言人时间线1:41 我们如何与伴侣沟通和分配日常支出?4:53 男生游戏氪金、女生买奢侈品:你和你的另一半消费观念差距有多大?14:36 伴侣之间互送礼物也需要磨合20:20 认真聊聊我们是如何看待“门当户对”的?24:19 “养家糊口”主要是男生的责任吗?是否能接受女生收入比男方高很多?31:55 从历史、社会文化环境角度谈男女关系与金钱观念的差异34:55 如何看待自己或者另一半做家庭主妇/夫?48:42 组成家庭后有必要“共享”收入吗?会干涉对方的消费决策吗?找到我们
2021-10-22
55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九期|从代际传递到95后育儿观,我们想来给原生家庭平个反
说到“原生家庭”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随着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地审视和思考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察觉到,如今“原生家庭”仿佛成了一切糟糕影响、负面情绪的来源。在这期播客中,「找我星球」的两位常驻主播清微和桐羽想要为原生家庭“平反”——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的影响、有趣的习惯?到我们为人父母的那一天,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怎样的父母?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代际传递”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更好的搭建家庭中互相沟通、共同成长的桥梁?关于我们清微:已经英年早婚,也许还会英年早育的佛系少(?)女桐羽:边学习教育/心理知识,边脑补养娃的心理咨询学生时间线1:11 说到“原生家庭”这四个字,你会想到什么?4:22 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学来了哪些有趣的习惯?10:27 有哪些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东西,你会希望传承下去给你的孩子?18:36 我们心目中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22:12 研究表明,原生家庭除了财富和基因,什么也没留下?23:50 95后的育儿焦虑:我们也会成为鸡娃父母吗?26:04 “相爱的父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吗?30:12 “代际创伤”、“代际传递”究竟是什么?34:35 心理咨询会如何帮助大家觉察和应对原生家庭中带来的影响?41:18 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和父母沟通?——多用夸奖小朋友的方式夸夸你的父母找到我们公众号:「FindSelf找我」
2021-10-09
48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八期|从北极圈到撒哈拉:致我们浪迹天涯的那些日子
这是一期跨越中英美三国时差的“姐妹唠嗑”纪实类播客。「找我星球」的主播清微这次邀请到了两位好闺蜜——岸汀和Lucy来唠了一唠。在那么多段旅途中,都遭遇了哪些新鲜猎奇的、“丧心病狂”的故事?旅行这件事本身对我们来说又有怎样的意义?关于我们清微:时而享受安定时而还想浪迹天涯的已婚妇(shào)女Lucy:世界那么大还是要常回家的人生体验派岸汀:不管几岁好奇心万岁的斜杠青年时间线3:19 我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就来自于旅途8:02 秘鲁之旅Part1:在库斯科被人追着“打”?15:37 秘鲁之旅Part2:凌晨两点穿着高跟鞋爬了五千米的山?17:03 秘鲁之旅Part3:在亚马逊丛林凌晨四点屏息凝神看动物起床?22:42 摩洛哥之旅:说真的,差点就回不来了35:00 旅行中的人为意外:在地中海小岛丢护照,在马德里当街被抢手机?45:52 经常被问的一题:去过这么多国家,你最喜欢哪里?53:39 怎么看待网红打卡景点?那些年我们踩过的雷1:02:25 旅行的同伴选择决定了旅行体验1:07:27 我们如何看待旅行中发展出的恋爱关系?1:12:30 用旅行检验另一半靠谱吗?1:18:12 旅行于我们的意义: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ta的世界1:23:15 我们的下一站是……?
2021-10-01
1h 27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七期|“新时代女性”等于晚婚晚育?聊聊我们与标签的爱恨情仇
“标签”本是虚无缥缈又抽象的东西,但它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自己身上都有哪些标签?你喜欢这些标签吗?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它们的?本期节目中,「找我星球」的两位常驻主播桐羽和清微相约聊了一聊自己与自己身上的标签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对于那些围绕着标签而产生的刻板印象、隐性偏见的思考。关于我们桐羽: 谨慎贴标签、努力撕标签的心理学学生清微:#高个儿女孩 #名校毕业 #早婚 并认真学习如何与这些标签共处时间线1:50 “#内向”“#个儿高”“#聪明”——聊聊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标签13:55 “#名校毕业”=事业有成、年入百万?伴随“名校光环”而来的期待和压力17:30 与生俱来的性别标签与“男vs女”的刻板印象25:19 “#程序员”=邋遢直男?被标签强化的「Implicit bias内隐偏见」28:16 “#新时代女性”=晚婚晚育?新标签是否在给女性提出更多的要求?33:55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标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37:53 打造、利用好个人标签在社交场合中的意义41:45 心理学领域中标签的利与弊衍生内容「Implicit bias内隐偏见」测试: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selectatest.html找到我们
2021-09-24
48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六期 | 当我们在讨论【社交NB症】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讨论什么?
这是《找我星球》与《周一说 Montalk》的第三期合作节目。我们聊了聊近期热议的【社交NB症】,作为一个新名词,它的症状究竟是什么?社恐与社牛是一题两面?还是有所重叠?社交技能对我们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内外向与社牛是否有所相关?欢迎收听!【关于我们】雨鑫:周一说主理人张老师:心理治疗师(来自上海宛平南路某精神卫生中心)桐羽:宾大在读心理咨询硕士【本期你将听到】# 什么是社交NB症?和社恐是一题两面吗?# 你身边有见过社交NB症的人或者情景吗?# 你有过社交NB的时刻吗?# 你羡慕社交NB症吗?当我们羡慕社交NB症时,我们在羡慕什么?# 人的社交内外向性是一直稳定的吗?你是否经历过改变?# 什么情况下(什么场合?什么对象?)你会特别容易社恐?# 是否有过强行社交的经历?会让你觉得很痛苦吗?# 社交的意义是什么?无目的的社交是浪费时间吗?有目的的社交真的会让人很累吗?# 你经历过“中国式社交”吗?有何体会?# 对于社交,内外向的人是否有区别?他们的能量是不同的吗?# 真实的、令人舒服的社交是如何发生的? # 互联网下,线上线下的你再社交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哪
2021-09-17
1h 29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五期|用行动创造希望:做自杀干预的心理老师这么说
这是一期世界预防自杀日(9/10)的特别策划,我们找到了高校做自杀危机干预的心理老师聊了聊,发现原来我们对于自杀仍有很多的误解。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多数的人会回避讨论这个话题。在周围的人遇到危机时,不知道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今年(2021)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用行动创造希望” (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我们也期待这样的一期播客能够尽一点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预防自杀,播撒希望的种子。全国心理援助热线:上海:021-962525北京:010-82951332关于我们桐羽: 还在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咨询学生Joy: 希望给生命更多机会的心理工作者时间线02:35 做自杀危机干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06:54 一次印象深刻的危机干预经历17:25 阳光背后自卑,那些容易忽略的自杀信号21:02 朋辈支持带来的生的希望28:28 直接谈论自杀并不会增加自杀的风险33:49 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自杀干预挽救生命36:07 面临自杀危机时,你可以这么做40:05 常见的大学生自杀原因有哪些?44:07 请警惕这些自杀信
2021-09-10
53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四期|公众人物“塌房”,ta的作品和成就还有价值吗?
最近的的娱乐圈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扑朔迷离。“浅涉”追星圈多年的小编,在激情“吃瓜”的同时,也不禁常常会想,那些“塌房”明星的粉丝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有一天“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了,我又会有怎样的触动和情绪?本期节目中,「找我星球」的主播清微请到了老朋友庄园,一起来聊一聊追星以及更广义上的“对公众人物的崇拜”这件事情背后,都有些怎样错综复杂的故事、情感、伦理等话题。追星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理解和应对公众人物的“塌房”?关于我们清微:直女眼光聊追星,林俊杰+刘昊然yyds庄园:直男视角看追星,詹姆斯+纳达尔yyds时间线1:39 喜欢了很久的歌手被爆出有“塌房”嫌疑,是什么样的感受?6:13 互联网的金鱼记忆与粉丝的防御心理:为什么常常“塌房”的公众人物还能复出?12:14 喜欢什么样的公众人物是我们身上的标签吗?14:30 在文化、立法差异下,你能接受什么程度的塌房?15:48 公众人物的成就和作品与他的人格、人设被捆绑得有多紧密?19:20 众星塌房年代,虚拟或“半虚拟”偶像会是一个最优解吗?26:05 人设崩塌和网络暴力:道德与舆论的“法庭”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所有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就节目内容与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
2021-09-03
37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三期|“我在他乡挺好的”:报喜不报忧背后的那些心境、情绪与期待
当“报喜不报忧”成了一种信手拈来的技能,我们甚至从不去深究做这件事背后的动机。但是仔细想想,这里面却有很多值得品味的、难以言说的心境、情绪与期待。在本期节目中,「找我星球」新上任的主播清微邀请到了书含老师一起来聊了一聊“报喜不报忧”那些事儿。我们为什么常常不愿分享我们的忧愁?当处于不同的情境中、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时,我们对“报喜不报忧”会有怎样不同的顾虑和期待?关于我们:清微:学了很多心理学,却依然不会好好“报忧”的95后巨婴书含老师:亲历一线儿童教育多年,致力于让儿子报喜也报忧的妈妈时间线:1:28 《我在他乡挺好的》…吗?2:34 我们为什么对父母“报喜不报忧”?7:44 父母应该如何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报忧”?18:35 伴侣之间的“报忧”、磨合与扶持30:02 身边的人会如何向我们“报忧”?我们期待他们如何向我们“报忧”?35:25 “意外怀孕”了你会愿意告诉父母吗?40:00 朋友之间的倾诉与接纳41:50 “报喜不报忧”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节目内容跟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
2021-08-27
44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一期|我们为什么爱正念?
正念在近几年里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可是正念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吸引人?本期节目是由三位喜爱正念,并在日常生活中会练习正念的小伙伴的交流分享。从第一次接触正念时的不感兴趣,到逐渐成为正念的日常练习者,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来听我们聊聊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吧!关于我们:主持:桐羽,因为正念而更爱生活的心理咨询学生嘉宾:陆璐,在为做一条咸鱼而努力的心理治疗师三火,刚接触正念不到一年的菜鸡大学生时间线:2:24 正念是什么?4:34 我们第一次接触正念的体验14:30 半信半疑的人练习效果最好?19:55 线上“一日静修”的体验24:43 正念的体验也并不一定都是美妙的29:57 我们为什么爱正念?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下去?35:13 正念听起来不是一个会天然吸引年轻人的概念,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怎么看?41:44 正念在心理治疗中是如何运用的?44:32 动机和兴趣不足,可以在正念中有所收获吗?47:37 对于正念的一些常见疑问的解答
2021-08-06
1h 07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十期|独生子女 vs. 非独子女 成长之“独”与生育之“毒”
这是《找我星球》与《周一说 Montalk》的第二期合作节目,本期将是2位独生子女和2位非独子女的对话,随着三胎的放开,对于家庭中孩子的组成结构对孩子及父母的影响越来越关注,本期4位将现身说法,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谈独生与非独生的一些回忆和想法,并结合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展开讲讲我们的看法,欢迎收听!【本期嘉宾】张老师:独生子女代表一桐羽:独生子女代表二清微:非独生子女非正式代表雨鑫:非独生子女典型代表【本期你将听到】# 【独生子女】在童年时期是否有感受到孤独? Vs. 【有同胞】童年有兄弟姐妹陪伴对你来说重要吗?# 【独生】是否有获得父母更多的爱和期待? Vs. 【非独】爱会被兄弟姐妹分掉吗?# 【独生】你会期待自己有兄弟姐妹吗? Vs. 【非独】你希望自己是独生子女吗?# 【独生】有没有时刻庆幸自己没有兄弟姐妹 Vs. 【非独】是否和你的兄弟姐妹发生过什么很有趣的事?# 【独生】父母有和你透露过想生个弟弟妹妹吗?你当时有何反应 Vs. 【非独】父母生二胎有经过你的同意吗?如果你有选择权,你会怎么进行选择?# 独生和有同胞的人在性格上是否会有差异# 【非独】谈谈同胞序列和性格关系,有弟弟妹妹和有哥哥姐姐是否不一样?# 【独生】谈谈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 为什么感觉现在年轻人的生育愿望普遍降低了?# 养儿防老是否是种有效的方式?#
2021-07-28
1h 39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九期|从原生家庭到影视作品,外部环境如何塑造我们的婚恋观?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我们:主持:桐羽,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探索学习的心理学学子嘉宾:清微道长,每天躺平喝奶茶的24岁已婚女子庄园,正处于一段恋爱关系中的斯坦福super senior时间线:01:41 英年早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06:18 周围的同龄人开始陆续结婚,你有什么样的感受?10:43 婚姻到底是什么? 爱情的延续还是法律契约?14:45 父母听到你要结婚/恋爱,是什么样的反应?20:56 家长脑中的奇妙开关:大学前不许谈恋爱,一毕业就该催婚啦!25:03 你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的婚恋体验?31:22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畏难情绪36:44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教育?40:30 婚恋中的内卷现象,互联网如何提高我们对另一半的期待?48:58 我们期待出现什么样婚恋题材的影视作品?
2021-07-21
1h 01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八期|理想与现实?聊聊我们选专业时的纠结和妥协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我们:主持:桐羽,大学时跳了很多专业的坑,兜兜转转又选择了理想的心理学研究生嘉宾:Marina,努力在内卷中躺平的2G女孩 Summer,在内卷中依然热血的心理学子时间线:08:25 大学选择学习心理学的初衷是什么?15:05 心理学专业的多种可能性?选择心理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25:16 因为通识教育,我们选过这些奇奇怪怪的课29:55 我们选专业时的纠结和忧虑36:37 曾经尝试过的专业,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的选择43:45 一些想对专业选择迷茫的小伙伴说的话51:44 面对选择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56:40 理想和现实?理想其实是种privilege1:04:06 仙人掌花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关注方式:除了你现在登陆的「找我星球」外,我们的平台还包括文字心理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的心理服务内容。
2021-07-14
1h 13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七期 | 我的朋友们帮你问了,关于心理咨询你好奇的那些事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我们:主持:然然,努力全方位成长,这次充当大师答疑解惑的在训心理咨询师嘉宾:佳悦,对心理咨询十分好奇的工科女,成天哭唧唧的INFP 小莹莹,对心理咨询充满疑问的工科女,冷酷无情的ENTJ时间线:2:25 心理咨询,医学or安慰?5:35 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标准8:06 咨询师感同身受的能力及负担11:35 做咨询师的朋友v.s.来访者有什么不同15:24 寻求心理咨询的顾虑及方法27:32 想和咨询师成为朋友32:26 咨询师的耗竭37:19 留学生的自我调节40:11 心理咨询师的资质46:25 心理咨询的科普和普及关注方式:
2021-07-07
52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六期 | 你哪儿的?跨文化的自我认同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许许多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我们:主持:天天,在文化中穿梭自如势必要做最酷的治疗师嘉宾:风风,偶像包袱很重自觉宛若浮萍跨文化咨询师本期你将听到:# 美国生活和中国生活的感受异同# 从小经历的不同地域文化# 这种迁徙和文化变动对自己的影响# 我们对于稳定和根源是需要的吗# 如何在网络社会的文化熔炉里找到稳定关注方式:除了你现在登陆的「找我星球」外,我们的平台还包括文字心理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的心理服务内容。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节目内容跟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
2021-06-30
47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五期 | 那些年的高考回忆,这些年的鸡娃风气
这是《找我星球》和《周一说 Montalk》的第一期合作节目。本期请来了张老师和桐羽,恰逢2021高考结束,我们的思绪也被拉回到曾经高考的那些日子里,两位中国高考与一位美国高考的亲历者,来谈谈他们印象中的高考,并展开聊聊对目前国内外教育及国内教育现象(鸡娃、内卷)的思考,欢迎各位听众们收听!【本期嘉宾】张老师:心理治疗师,宛平南路某精神卫生中心桐羽:心理学硕士,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本期你将听到】# 聊聊曾经高考的经历# 高考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没有参加传统高考是什么体验?获得了什么,又背负了什么?# 高考结束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又做了些什么?# 出国留学带来了些什么?# 致力于留学的同学是付出相对高考更大的努力还是更轻松了?# 美国和国内在哪些教育方面有哪些是你觉得差异非常大的# 当代对教育的过分内卷,大家的期望是什么?完全是父母的问题吗?# 假设如果你有了孩子,你会对他有什么样的期望?【本期音乐】* Bashed Out - This is the Kit* 晚安晚安 - 魏如萱
2021-06-23
1h 26
周一说Montalk
22 那些年的高考回忆,这些年的鸡娃风气
【本期福利】微博抽奖赠书《准备》,参与时间:2021年6月21日- 6月27日,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Vincentchou 参与赠书! 【导言】 这是《周一说 Montalk》的第22期,也是和《找我星球》的第一期合作节目,本期请来了张老师和桐羽,恰逢2021高考结束,我们的思绪也被拉回到曾经高考的那些日子里,两位中国高考与一位美国高考的亲历者,来谈谈他们印象中的高考,并展开聊聊对目前国内外教育及国内教育现象(鸡娃、内卷)的思考,欢迎各位听众们收听! 【本期嘉宾】 张老师:心理治疗师,宛平南路某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桐羽:在读心理学硕士,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本期你将听到】 # 聊聊曾经高考的经历 # 高考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 没有参加传统高考是什么体验?获得了什么,又背负了什么? # 高考结束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又做了些什么? # 出国留学带来了些什么? # 致力于留学的同学是付出相对高考更大的努力还是更轻松了? # 美国和国内在哪些教育方面有哪些是你觉得差异非常大的 # 当代对教育的过分内卷,大家的期望是什么?完全是父母的问题吗? # 假设如果你有了孩子,你会对他有什么样的期望? 【延伸】 FindSelf公众号:FindSelf20 【本期音乐】 * Bashed Out - This is the Kit * 晚安晚安 - 魏如萱 【Logo设计】 一只鱼(微博@风很大很凉) 【如何找到我】 * 公众号:周一说 Montalk * E-mail: vincentchaw@live.com * Weibo:Vincentchou * 知乎:周雨鑫 【周一发电站】 https://afdian.net/@MonTalk 【节目简介】 「90后」一个半新半旧的时代标签, 不曾经历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 不尝体验改革开放的商业激荡, 却又完整亲历了互联网时代的风起云涌, 技术的迭代,民族的崛起, 迷惘的羁绊,长尾的呐喊, 昔日标榜的祖国花朵,今日又将如何弄潮? 本栏目将聚焦90后的生活和思考,针对自我提升、人生规划、消费主义、心理健康等方向进行探讨,以最真实的沟通跨越现实的迷思,以同辈的分享来消除内卷的焦虑。 欢迎大家收听! ps:非严肃节目,以上介绍为本播客最严肃部分
2021-06-21
1h 26
周一说Montalk
12 专访FindSelf创始人丨宾大留学生挖了个心理“树洞” ?
这是《周一说》的第12期,本期嘉宾是心理健康服务平台FindSelf(公众号:FindSelf20)创始人之一张博皓和大家熟悉的张老师,本期将聚焦创业和心理咨询,博皓向我们介绍了FindSelf并阐述了搭建这样一个心理服务平台的初衷与愿景,3位心理咨询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也针对创业与心理治疗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激烈的对弈。 本期你将听到: # FindSelf是什么样的一个产品? # 基于什么背景想到要搭建这样的心理服务平台? # 留学生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 美国的心理咨询系统与国内的区别 # 初创经历有什么样的体验?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目前的痛点? # FindSelf 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 # 创业是否会有迷茫?全职或兼职创业的讨论。 # 探讨:线上文字心理咨询的模式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咨询师、流派、沟通方式) # 争论:专业心理咨询师vs “野鸡心理咨询师” 延伸: FindSelf公众号:FindSelf20 本期音乐: * FindSelf 公益推广曲 by 迪迪(没想到竟然是硬核Rap) * 你在烦恼什么 by 苏打绿 如何找到我: * 公众号:周一说 Montalk * E-mail: vincentchaw@live.com * Weibo:Vincentchou * 知乎:周雨鑫 节目简介: 「90后」一个半新半旧的时代标签, 不曾经历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 不尝体验改革开放的商业激荡, 却又完整亲历了互联网时代的风起云涌, 技术的迭代,民族的崛起, 迷惘的羁绊,长尾的呐喊, 昔日标榜的祖国花朵,今日又将如何弄潮? 本栏目将聚焦90后的生活和思考,针对自我提升、人生规划、消费主义、心理健康等方向进行探讨,以最真实的沟通跨越现实的迷思,以同辈的分享来消除内卷的焦虑。 欢迎大家收听! ps:非严肃节目,以上介绍为本播客最严肃部分
2021-06-18
1h 30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四期 | 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反复横跳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我们:主持:博皓,躺平大师,对内卷进行边缘ob的心理咨询师。嘉宾:Leo,IT从业者,以为脱离了职场菜鸟的职场菜鸟。时间线:01:12 内卷的概念以及我们对内卷的认识05:25 Leo在首份工作中体验“被客户监视”07:10 我们谈内卷的原因和“被动内卷”的现状08:23 Leo对比以前和现在的工作差别,聊逐渐“躺平”的工作状态12:02 内卷对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21:07 内卷中的我们何苦为难自己人?25:54 当我们聊“躺平”的时候,我们聊些什么30:42 Work Life Balance37:19 “内卷”和“躺平”的对立共存39:46 “躺平”和“正念”的有趣共同点43:09 内卷X躺平,我们的选择是?关注方式:
2021-06-16
49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三期|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我有了这些改变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我们:桐羽:刚刚踏入心理咨询行业的小菜鸟,心理咨询研究生在读May:一名时常幻想退休生活的心理咨询师本期主题:01:11 May 是怎么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08:31 听了很多别人的烦恼,咨询师如何与负能量共处?14:34 如何看待找到合适的咨询师很难这件事?17:51 心理咨询师做来访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27:29 对于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咨询师是怎么理解的?34:04 咨询师能给家人朋友做咨询吗?45:48 一些听到咨询师这个职业后的有趣反应52:49 学习心理咨询后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关注方式:除了你现在登陆的「找我星球」外,我们的平台还包括文字心理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的心理服务内容。公众号:「FindSelf找我」喜马拉雅FM/小宇宙/播客:「找我星球」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节目内容跟我们互动。我们也欢迎你亲自登陆「找我星球」,成为我们的节目嘉宾。
2021-06-04
59 min
找我星球 | 每个人终在寻找自我的轨道上
第一期 | 心理治疗师用玄学解决烦恼?
「FindSelf找我」是由一群在美国的青年心理咨询师创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听过太多人的太多故事,所以此时此刻也想登陆「找我星球」和大家聊一聊。 关于我们:主持:天天,一名天天被催工作的心理治疗师。嘉宾:乐乐,巧了,也是一名被天天催工作的心理治疗师。 时间线:00:30 「找我星球」是哪一颗星球03:13 作为心理治疗师,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扰吗?08:09 心理治疗师处理烦恼的鸡汤秘诀14:56 玄学如何成为有用工具19:28 不开心时的小tips23:57 人的存在本身对安全和稳定的不同价值观42:02 单身的孤独感和自我选择 关注方式:除了你现在登陆的「找我星球」外,我们的平台还包括文字心理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的心理服务内容。
2021-05-20
57 min
周一说 Montalk
12 专访FindSelf创始人丨宾大留学生挖了个心理“树洞” ?
这是《周一说》的第12期,本期嘉宾是心理健康服务平台FindSelf(GZH:FindSelf20)创始人之一张博皓和大家熟悉的张老师,本期将聚焦创业和心理咨询,博皓向我们介绍了FindSelf并阐述了搭建这样一个心理服务平台的初衷与愿景,3位心理咨询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也针对创业与心理治疗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激烈的对弈。本期你将听到:# FindSelf是什么样的一个产品?# 基于什么想法想到要搭建这样的心理服务平台?# 留学生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国外的心理咨询系统与国内的区别# 初创经历有什么样的体验?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目前的痛点?# FindSelf 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 创业是否会有迷茫?关于创业的讨论。# 探讨:线上文字心理咨询的模式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咨询师、流派、沟通方式)# 争论:专业心理咨询师 vs “野鸡心理咨询师”延伸:FindSelf公众号:FindSelf20本期音乐:* FindSelf 公益推广曲 by 迪迪(没想到竟然是硬核Rap)* 你在烦恼什么 by 苏打绿如何找到我:* 公众号:周一说 Montalk* E-mail: vincentchaw@live.com* Weibo:Vincentchou* 知乎:周雨鑫节目简介:「90后」一个半新半旧的时代标签,不曾经历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不尝体验改革开放的商业激荡,却又完整亲历了互联网时代的风起云涌,技术的迭代,民族的崛起,迷惘的羁绊,长尾的呐喊,昔日标榜的祖国花朵,今日又将如何弄潮?本栏目将聚焦90后的生活和思考,针对自我提升、人生规划、消费主义、心理健康等方向进行探讨,以最真实的沟通跨越现实的迷思,以同辈的分享来消除内卷的焦虑。欢迎大家收听!ps:非严肃节目,以上介绍为本播客最严肃部分
2021-04-12
1h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