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Francois Molins

Shows

SBS French - SBS en français2025-11-1507 minSBS French News2025-11-1507 minPrograma Especial2025-11-1321 min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11·13恐袭十年:反恐司法面临的新挑战周四11月13日法国各大日报在今天均推出11.13巴黎恐袭十周年纪念与反思专题!自2015年那天系列恐袭以来,据《十字架报》记者 Pierre Bienvault 撰文指出,法国反恐司法体系不断强化,其核心是国家反恐检察院(Pnat)。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有约百起刑事案件在重罪法庭受审。尽管因其强大权力偶受批评,但十年间,反恐司法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也在不断演变。 难忘的夜晚  《十字架报》这篇文章开头写道,检察官尼古拉斯·布拉孔奈(Nicolas Braconnay)永远不会忘记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的那个夜晚。当时的巴黎仍处于震惊之中:24小时前(13日),恐怖分子在咖啡馆露台、巴塔克兰剧院和圣但尼法兰西体育场发动袭击,造成130人死亡、近400人受伤。 时任巴黎检察院刑事紧急科检察官的布拉孔奈,在案发后负责接待仍在寻找失联亲人的家属。他说:“当时,我们只掌握了零星的遇难者信息,不得不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通知家属亲人遇难的消息,有时通知方式并不理想。”  六年后,在11·13恐袭案审判期间,布拉孔奈作为三名首席检察官之一,在庭审间隙与一名遇难者的姐姐交谈。他回忆道:“我们那天夜里见过她,向她解释为什么当时的遇难者通知不够完善,这很重要。”  文章表示,布拉孔奈是否因此得到安慰,外人难以知晓。这位才华横溢却低调的四十多岁检察官,不愿多谈个人情感:“我认为,与遇难者家属相比,我们的感受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如今,他已成为国家反恐检察院的中坚力量,担任首席副检察官。 国家反恐检察院的运作  文章续道,国家反恐检察院设在巴黎北部的新法院大楼内。进入其办公区需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但内部环境与普通法院办公室无异。30名反恐检察官在此工作,其中6人负责调查反人类罪案件。国家反恐检察院成立于2019年,此前反恐案件由巴黎检察院全国管辖。 2015年11月13日当晚,巴黎检察院院长弗朗索瓦·莫兰斯(François Molins)成为应对恐袭的第一线负责人。当时,巴黎检察院反恐科仅有9名检察官。2016年1月,包括布拉孔奈在内的3名新成员加入。他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犯罪现象,需要强大的调查手段。” 反恐司法的特殊性  文章认为,选择从事反恐工作绝非易事。案件往往复杂沉重,有时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反恐检察官在审判期间需受到特殊保护。国家反恐检察院秘书长奥德·格鲁阿勒(Aude Groualle)表示:“作为检察官,打击那些攻击我们民主价值观的人,是我们能履行的最光荣的职责之一。” 该检察院的特点是全程跟进案件。国内安全总局(DGSI)一旦发现可疑人员,首先会向国家反恐检察院通报。检察官需决定是否启动司法程序,授权警方拘捕并羁押嫌疑人。袭击发生后,检察院决定是否接手案件。一旦接手,案件即被定性为恐怖袭击,调查手段将远超普通刑事案件。国家反恐检察院主导预审,如开启司法调查,案件将移交预审法官,但检察院仍密切跟进。此外,检察院还负责组织审判,在一审中担任公诉人。 监狱出狱后的追踪  国家反恐检察院还有4名检察官专门负责刑罚执行,追踪恐怖分子在狱中的表现,并为其出狱后的生活做准备,防止复犯的风险。 恐怖主义威胁的演变  文章强调,十年来,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变化。1995年巴黎圣米歇尔地铁站袭击案调查法官让-弗朗索瓦·里卡尔(Jean-François Ricard)指出,30年前,法国首次遭遇圣战恐怖主义袭击,当时的恐怖分子与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武装组织有关,与以往的反帝国主义、科西嘉或巴斯克分离主义恐怖主义截然不同。圣战恐怖主义不仅针对国家,更针对法国社会的世俗价值观。 过去十年,恐怖主义威胁从“外部投射型”(如2015年“伊斯兰国”从叙利亚派遣恐怖分子)转向“内生型”,即在法国本土通过社交网络极端化的个人。 自2023年以来,因恐怖主义罪名被起诉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 文章表示相关数据令人震惊:2022年有2名未成年人被立案调查,2023年15人,2024年19人,2015年17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嫌疑人仅13岁。据检察官斯坦尼斯拉斯·桑德拉普斯(Stanislas Sandraps)指出: “十年前,极端化往往是一个渐进过程,通常从信奉严格的伊斯兰教义开始。而如今,我们看到许多未成年人宗教信仰并不深,却被‘伊斯兰国’的网络宣传所吸引。” 布拉孔奈亦补充: “这些未成年人的极端化路径多种多样:有些人倾向于圣战主义,也有些人受新纳粹意识形态影响;还有一些青少年沉迷于极端暴力、‘血腥’内容,并以圣战主义为借口实施暴力行为。” 面对这些迅速极端化的青少年,国家反恐检察院的法官们面临艰难抉择。文章援引2021年1月加入国家反恐检察院的玛丽娜·瓦伦丁(Marine Valentin)解释: “关键在于何时采取行动。如果过早介入,可能来不及收集足够的物证,难以构建牢固的司法程序;但如果等待过久,又可能让嫌疑人付诸行动,有时仅凭一把刀这样的简陋武器。” 司法权力与争议  文章提及,国家反恐检察院因其强大权力偶受批评,被称为“审判机器”。成立以来,恐怖主义刑事案件审判数量是1994-2019年间的十倍。检察院广泛使用“恐怖主义犯罪团伙”罪名,但也引发争议:部分被告并未直接参与恐怖活动,仅因与嫌疑人有接触而被定罪。检察官斯桑德拉普斯辩称:“这是必要工具,约90%的案件都会用到。其他国家的同行对此羡慕不已。” 平衡与责任  面对权力争议,国家反恐检察院检察官强调每一决定都经过集体讨论,以维护社会利益。布拉孔奈和瓦伦丁(Marine Valentin)等检察官对《十字架报》重申:“我们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以回应社会的期待。”
2025-11-1305 min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11·13恐袭十年:反恐司法面临的新挑战周四11月13日法国各大日报在今天均推出11.13巴黎恐袭十周年纪念与反思专题!自2015年那天系列恐袭以来,据《十字架报》记者 Pierre Bienvault 撰文指出,法国反恐司法体系不断强化,其核心是国家反恐检察院(Pnat)。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有约百起刑事案件在重罪法庭受审。尽管因其强大权力偶受批评,但十年间,反恐司法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也在不断演变。 难忘的夜晚  《十字架报》这篇文章开头写道,检察官尼古拉斯·布拉孔奈(Nicolas Braconnay)永远不会忘记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的那个夜晚。当时的巴黎仍处于震惊之中:24小时前(13日),恐怖分子在咖啡馆露台、巴塔克兰剧院和圣但尼法兰西体育场发动袭击,造成130人死亡、近400人受伤。 时任巴黎检察院刑事紧急科检察官的布拉孔奈,在案发后负责接待仍在寻找失联亲人的家属。他说:“当时,我们只掌握了零星的遇难者信息,不得不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通知家属亲人遇难的消息,有时通知方式并不理想。”  六年后,在11·13恐袭案审判期间,布拉孔奈作为三名首席检察官之一,在庭审间隙与一名遇难者的姐姐交谈。他回忆道:“我们那天夜里见过她,向她解释为什么当时的遇难者通知不够完善,这很重要。”  文章表示,布拉孔奈是否因此得到安慰,外人难以知晓。这位才华横溢却低调的四十多岁检察官,不愿多谈个人情感:“我认为,与遇难者家属相比,我们的感受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如今,他已成为国家反恐检察院的中坚力量,担任首席副检察官。 国家反恐检察院的运作  文章续道,国家反恐检察院设在巴黎北部的新法院大楼内。进入其办公区需经过严格的安检程序,但内部环境与普通法院办公室无异。30名反恐检察官在此工作,其中6人负责调查反人类罪案件。国家反恐检察院成立于2019年,此前反恐案件由巴黎检察院全国管辖。 2015年11月13日当晚,巴黎检察院院长弗朗索瓦·莫兰斯(François Molins)成为应对恐袭的第一线负责人。当时,巴黎检察院反恐科仅有9名检察官。2016年1月,包括布拉孔奈在内的3名新成员加入。他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犯罪现象,需要强大的调查手段。” 反恐司法的特殊性  文章认为,选择从事反恐工作绝非易事。案件往往复杂沉重,有时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反恐检察官在审判期间需受到特殊保护。国家反恐检察院秘书长奥德·格鲁阿勒(Aude Groualle)表示:“作为检察官,打击那些攻击我们民主价值观的人,是我们能履行的最光荣的职责之一。” 该检察院的特点是全程跟进案件。国内安全总局(DGSI)一旦发现可疑人员,首先会向国家反恐检察院通报。检察官需决定是否启动司法程序,授权警方拘捕并羁押嫌疑人。袭击发生后,检察院决定是否接手案件。一旦接手,案件即被定性为恐怖袭击,调查手段将远超普通刑事案件。国家反恐检察院主导预审,如开启司法调查,案件将移交预审法官,但检察院仍密切跟进。此外,检察院还负责组织审判,在一审中担任公诉人。 监狱出狱后的追踪  国家反恐检察院还有4名检察官专门负责刑罚执行,追踪恐怖分子在狱中的表现,并为其出狱后的生活做准备,防止复犯的风险。 恐怖主义威胁的演变  文章强调,十年来,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变化。1995年巴黎圣米歇尔地铁站袭击案调查法官让-弗朗索瓦·里卡尔(Jean-François Ricard)指出,30年前,法国首次遭遇圣战恐怖主义袭击,当时的恐怖分子与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武装组织有关,与以往的反帝国主义、科西嘉或巴斯克分离主义恐怖主义截然不同。圣战恐怖主义不仅针对国家,更针对法国社会的世俗价值观。 过去十年,恐怖主义威胁从“外部投射型”(如2015年“伊斯兰国”从叙利亚派遣恐怖分子)转向“内生型”,即在法国本土通过社交网络极端化的个人。 自2023年以来,因恐怖主义罪名被起诉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 文章表示相关数据令人震惊:2022年有2名未成年人被立案调查,2023年15人,2024年19人,2015年17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嫌疑人仅13岁。据检察官斯坦尼斯拉斯·桑德拉普斯(Stanislas Sandraps)指出: “十年前,极端化往往是一个渐进过程,通常从信奉严格的伊斯兰教义开始。而如今,我们看到许多未成年人宗教信仰并不深,却被‘伊斯兰国’的网络宣传所吸引。” 布拉孔奈亦补充: “这些未成年人的极端化路径多种多样:有些人倾向于圣战主义,也有些人受新纳粹意识形态影响;还有一些青少年沉迷于极端暴力、‘血腥’内容,并以圣战主义为借口实施暴力行为。” 面对这些迅速极端化的青少年,国家反恐检察院的法官们面临艰难抉择。文章援引2021年1月加入国家反恐检察院的玛丽娜·瓦伦丁(Marine Valentin)解释: “关键在于何时采取行动。如果过早介入,可能来不及收集足够的物证,难以构建牢固的司法程序;但如果等待过久,又可能让嫌疑人付诸行动,有时仅凭一把刀这样的简陋武器。” 司法权力与争议  文章提及,国家反恐检察院因其强大权力偶受批评,被称为“审判机器”。成立以来,恐怖主义刑事案件审判数量是1994-2019年间的十倍。检察院广泛使用“恐怖主义犯罪团伙”罪名,但也引发争议:部分被告并未直接参与恐怖活动,仅因与嫌疑人有接触而被定罪。检察官斯桑德拉普斯辩称:“这是必要工具,约90%的案件都会用到。其他国家的同行对此羡慕不已。” 平衡与责任  面对权力争议,国家反恐检察院检察官强调每一决定都经过集体讨论,以维护社会利益。布拉孔奈和瓦伦丁(Marine Valentin)等检察官对《十字架报》重申:“我们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以回应社会的期待。”
2025-11-1305 minNova le matin2025-11-1302 minLes Matins de France Culture2025-11-132h 30Les Matins de France Culture2025-11-1337 minL\'Invité(e) des Matins2025-11-1337 minLe grand invité international2025-11-1312 minÀ propos2025-11-1334 minC à vous2025-11-1253 minC à vous2025-11-1210 minGrand angle2025-11-1234 minGrand angle2025-11-1229 minGrand angle2025-11-1233 minBonjour chez vous !2025-11-1224 minBonjour chez vous !2025-11-121h 28L\'invité d\'Anne-Sophie Lapix2025-11-1010 minLe Nouvel Esprit Public2025-11-091h 02Le temps de l\'actu2025-11-0756 minS\'informer avec Inter2025-11-0104 minLa Revue de Presse du week-end2025-11-0104 minP3 Dokumentär2025-09-111h 31Quid Juris ?2025-06-2036 minClique2025-04-3053 minDouce France2025-04-2558 minLes Lueurs2025-04-0630 minJournal de la Sarthe2025-03-2807 minIna / adn2025-02-0330 minRadio ICES2025-01-1423 minC ce soir2025-01-071h 07Podcast de l\'Université2024-11-0721 minY a de la fumée dans le poste2024-10-0600 minLa vie des communes2024-09-0805 minSecrets de dirigeants2024-08-1335 minAmazon Newsfeed 20222024-07-182h 32Amazon Newsfeed2024-07-185h 32Jour J2024-07-1745 minLibrairie les Volcans SCOP2024-05-061h 18Un monde, un regard2024-04-2228 minHors-série2024-03-2232 minSecrets de dirigeants2024-03-2134 minLe Grand Témoin – Radio Notre Dame2024-03-2123 minLa revue de presse des quotidiens2024-03-0703 minC’est pas tous les jours Dimanche2024-02-2518 minL’invité de la matinale2024-02-2215 minIls font l\'actu en Vendée2024-02-0707 minL\'Invité de la Matinale2023-12-0712 minMatriochK2023-11-2532 minLes Grandes voix d\'Europe 12023-11-1804 minCatherine Nay - Les signatures d\'Europe 12023-11-1704 minL’Heure du Monde2023-11-1421 minMatriochK2023-07-1728 minRéalisé Sans Trucage2023-03-262h 14Circonférence2022-11-1757 minL\'invité du 18-19 en Provence2021-12-1513 minÉmissions spéciales · RCF Lyon2021-11-2059 minMain tux channel2021-04-1700 minMa formation à l\'ENM2021-02-2318 minN\'Autre Histoire2021-02-0146 minN\'Autre Histoire2021-01-2241 minN\'Autre Histoire2021-01-1541 minLes conférences du Conseil d\'État2020-10-142h 38Internationales2019-06-0648 minKonflikt2018-04-1255 mineSpiral2015-11-1414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