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Jimmy Song

Shows

Jimmy的播客
Jimmy的播客你行,你上:姜文新片影评大家好,我是 Jimmy。今天咱们聊的,不是简单一部传记电影,而是一场关于教育、关于父权、关于文化认同的深水炸弹——姜文导演的新片《你行,你上》。这名字,你听着是不是也熟?像极了小时候大人说的那句:你行你上啊。但这六个字,是鼓励?是讽刺?还是一种集体的精神牢笼?电影一开始就像打了肾上腺素一样,节奏飞快,情绪拉满。郎朗,从沈阳小区练琴,一路卷到北京附中,再到德国、日本、美国,钢琴不离手,赢得满堂彩——但他赢的过程,是你愿意经历的吗?这让我想起一个词,“甲亢式影像”。就像有人调侃这部片是“甲亢哥”拍的,全片几乎没有喘息,仿佛导演用镜头拽着你跑。但越跑越觉得怪,越看越发虚。直到最后,那一幕——夜色下的沈阳,吊车把钢琴缓缓升空,郎朗在高空演奏《黄河》和《茉莉花》。那一刻太梦幻了,甚至有点诗意,就像是在说,音乐可以升华现实,哪怕现实如此沉重。但别忘了,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可能不是郎朗,而是那个在背后逼着他成功的父亲——郎国任。你说姜文是认同这种“鸡娃式父爱”吗?我不这么看。姜文很聪明,他没说“这对也没错”,也没拍成“虎爸励志剧”。他只是让你看见,让你自己感受。看着父亲那句“你练不出名堂,全家就毁了”,你是什么感觉?这电影让我也反思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的成功标准,是不是越来越依赖西方的评分体系?你想啊,郎朗去德国、仙台、柯蒂斯拿第一;可一回国,老师说你“第三”。他用西方的技法打败了西方人,却没能在“自己人”这儿赢得完全认同。姜文没喊口号,他只是抛出一个很深的命题:“我们真的打破了西方话语权,还是只是学会了用它赢比赛?”说到这,我忍不住想起几部作品:• 《海上钢琴师》,那个 1900 对抗世界的“斗琴”,太像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最拿手的青春躁动,全在北京段落里;• 还有英剧《毒蛇》,郎国任那种“舞台型父亲”的控制感,真的像极了剧里那个蛊惑人心的查尔斯。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主角都在边缘与中心之间挣扎。他们要赢,又永远不被完全接纳。不过,我要说个硬伤。《你行,你上》这片,还是逃不出一个困境——“主角授权”的传记电影,很难拍出真相。主角还活着、还当红,就意味着:• 情节不能太夸张;• 情绪不能太深;• 人物不能太复杂。说到底,它就像是经过审核的央视专访——有内容,但缺乏灵魂。你会怀疑:这真的是他?还是他希望我们看到的“他”?而电影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没有结论”的故事。观众要的是人物的转折、裂变、落点,不是“成功人士的回顾展”。说到底,我不否定这部电影的努力,它依然有姜文的节奏、有结构、有情绪,有一些令人动容的时刻。但如果你问我,它是不是“够狠”?是不是“敢揭伤疤”?我只能说,它还差一点。或许真正伟大的传记电影,总得等到主角谢幕之后。因为那时,我们才敢说真话,才有勇气去面对一个人最真实的复杂性。你行,你上,但你真的愿意“上”吗?如果你不愿意,有没有权利选择“不上”?这是姜文没说出口的问题,也是我想留给你的思考。咱们这一代,太熟悉“赢”的代价,却很少有人问我们:你真的想赢吗?我是 Jimmy,我们下期见。
2025-07-1904 minAll In Bitcoin2025-06-181h 15Jimmy的播客
Jimmy的播客小岛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通缩困境:我们会重演日本的失落三十年吗?大家好,我是 Jimmy。最近重读《小岛经济学》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可能正在亲历书中描述的"通缩困境"场景。这不是发生在一个小岛上,而是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小岛经济学》用一座孤岛、几位渔民和一张捕鱼网,生动地解释了储蓄、投资、生产力、货币流通等宏观经济概念。2024 年以来,“通货紧缩"这个专业术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通人的视野中。房价下行、消费降级、工资增长停滞,人们一边说"钱越来越难赚”,一边又发现"越来越不敢花钱"。书中有一段关键情节:渔民们因为对未来不确定而选择不消费、不投资,只储蓄鱼干。结果没有人建新渔网,没有人捕鱼,经济停滞,鱼的流通减少。这就是通缩最可怕的地方——消费推迟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跌,收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钱表面上"更值钱"了,但经济越来越冷,机会越来越少。让我们看看现实中的中国。最近一年,确实出现了多项通缩信号:CPI 多个月份为负,PPI 连续 20 多个月为负,房价持续下行,年轻人失业率高,工资增长停滞。降息、降准不断出台,但居民和企业仍然"不愿花钱、不敢借钱"。简单说,中国正处于一个"钱不短、但信心短"的阶段。这让我想到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泡沫破裂后的"失落三十年"。对比两国情况,我们发现惊人的相似性:房地产下行、人口老龄化、企业投资收缩、消费者期待价格更低而拒绝消费、货币政策边际效应递减。我们不是在重复日本的过程,但正走在极其相似的路径上。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小岛经济学》告诉我们,小岛最终摆脱困境的关键不是"更省",而是投资新工具、激励消费与生产的正循环、建立信任、引导资金流入真正有产出的方向。类比现实,中国要走出通缩泥潭,需要重建信心,让人们相信未来会更好;政府财政要更有为,加大基础设施与民生投资;避免过度依赖房地产,推动新经济领域发展;调整人口与城市化战略。通货紧缩就像一个看起来不疼的病:你手里的钱好像更值钱了,但你找不到工作、房子卖不出去、商店里空荡荡。这时候,你不该问"我的钱更值钱了吗",而该问:“这个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把钱变成更有价值的生活?”如果我们只看表面数字,而不关心整个经济机器是否在正常运转,就可能陷入"沉默的停滞"。但只要我们认清局势、果断行动,我们还不晚。欢迎大家分享你对中国当前通缩趋势的看法,以及你是否也在犹豫消费、推迟投资?我们下期再见。
2025-06-1803 minBitcoin Journeys with Stephan Zimmermann2025-06-0440 minJimmy的播客
Jimmy的播客谁决定了时间的起点?格林尼治、权力与全球秩序大家好,欢迎来到 Jimmy 的播客。这期节目,想和你聊聊一个看似遥远,却影响我们每一天生活的主题——时间。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站在伦敦郊外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排着队准备踏上那条“0 度经线”。地上那条银色的线,人们争相合影,看上去就像某种神圣的起点。我戴着耳机,耳边正好播着 Pink Floyd 的那首《时间》,忽然间有点恍惚:为什么这条线在伦敦?不是巴黎?不是北京?不是世界的某个地理中心,而是英国的一个小山坡?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世界有二十四个时区,每个小时跨越十五度经度。北京时间、伦敦时间、纽约时间……但我们很少去想,所谓“标准时间”到底是谁制定的?“标准”又意味着什么?它真的公平吗?在今天这个以效率为王的世界里,时间是最基础的秩序之一。但这个秩序的背后,其实是一段段历史和权力的痕迹。1884 年,一场国际会议决定,以格林尼治作为世界时间的起点——当时的英国,海权强盛,殖民遍布全球,自然也就掌握了“定义时间”的权力。你可能觉得,那不过是一条线而已。但想想看,这条线的确立,影响了全球的地图、航海、列车时刻,甚至是你我每天的作息节奏。这不是科学选择的结果,而是历史博弈的产物。不仅如此,今天世界上的时间制度,其实充满了“例外”。中国地大物博,却全国统一用北京时间,新疆民间却另行其道;印度比标准时晚半小时,尼泊尔甚至再多十五分钟,仿佛在刻意拉开一点差距,表达主权;还有像澳大利亚、萨摩亚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刻钟”时区……这些安排的背后,不只是地理位置,而是文化、政治、历史的交缠。科学让我们可以测量时间,但没法决定我们如何感受它。每个人对时间的体验,都是流动的、模糊的,有时让人焦虑,有时令人释怀。而那些看似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只是方便某些制度运行,却未必符合我们的生活节奏。那天傍晚,在天文台的山坡上看日落,太阳慢慢沉下去,我忽然明白:我们活在一个被“标准”时间主导的世界,却时常忘了,那个“标准”,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秩序、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隐性支配。所以,我想借这期播客问你——我们是否还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定义时间?在被安排好的节奏中,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由?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聊到这里。感谢你的聆听。愿你在自己的时间里,走得从容、活得自在。
2025-06-0203 minJimmy的播客
Jimmy的播客折叠的不只是屏幕:华为 MateBook Fold 与国产科技的野心大家好,欢迎收听 Jimmy 的播客。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华为最新发布的一款折叠屏笔记本——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最近在商场我也亲自体验了一下,说实话,这款售价两万多元的设备又一次把华为送上了科技舆论和创新的风口浪尖。先聊聊我的第一印象这台电脑宣传得很厉害,说什么“全球最轻薄”“自研芯片加持”。我现场摸了一下,确实科技感很强。但我在体验和查资料之后,发现这类高端折叠屏产品,其实远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创新那么回事,更多的是华为主动做出的市场策略、品牌升级,甚至是中国科技企业想要突围的一个缩影。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几个角度来聊聊我对这个产品以及华为最近几年的折叠生态的一些思考。一、产品小结:MateBook Fold 是什么?2025 年 5 月,华为发布了这台折叠屏笔记本。主打轻薄便携和大屏办公,重量大约 1.16kg。最大亮点就是用上了华为自己的麒麟 X90 芯片,跑的是鸿蒙 PC 版系统。这标志着华为在笔记本领域已经实现了从硬件到操作系统的全链路自主。参数非常“旗舰”:麒麟 X90 自研芯片,10 核心,5 纳米工艺32GB 内存,1TB/2TB NVMe SSD18.3 英寸 3.3K OLED 折叠大屏,LTPO 技术,1600 尼特亮度放在全球范围内,也就是能和三星、联想这些旗舰折叠产品对标甚至超越。二、折叠笔记本,不止华为首创其实,折叠屏笔记本不是华为第一家搞的。比如联想的 ThinkPad X1 Fold,华硕的 Zenbook 17 Fold,早就尝试过类似的形态,但都因为折痕、虚拟键盘、重量和软件适配这些问题,一直都像“概念机”,很难普及。华为这次 MateBook Fold 的亮点,一方面是芯片、系统都自己做了,另一方面多形态适配也做得比较到位,还直接跟鸿蒙生态深度打通。但说实话,物理和生态上的痛点还是没法彻底解决。三、三种折叠形态,实际体验如何?简单说,这台设备有三种主要形态:平铺模式:完全展开成一块大屏,适合阅读、绘图和沉浸式浏览,但其实不太适合手持,用久了还得支个架。折叠模式:像传统笔记本,上半部分是显示屏,下半部分是虚拟键盘或触控板。日常办公、文档输入还行,但虚拟键盘手感和物理键盘差距还是很大。悬停模式:屏幕能卡在一个角度悬停,适合坐着用,比如视频会议,上屏放视频,下屏做笔记。听起来很科幻,但实际用下来,下屏的交互效率和空间都有点局限,还是不如传统超极本高效。三种形态都能用,但每一种都有妥协。比如长时间办公,还是传统笔记本 + 显示器 + 键盘组合最舒服。四、折叠笔记本真正适合哪些场景?理想里,折叠屏笔记本最适合多任务协同,比如你要同时看资料、写文档,或者是创意设计、插画、视频编辑这类需要多窗口分工的工作。当然,移动办公和商务演示也能体现大屏优势。但现实里,这些需求其实都有更划算的解决办法,比如用外接显示器、超极本。真正会用折叠屏笔记本的,更多还是极客、媒体和科技发烧友。五、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家族顺便说说,华为不光搞折叠笔记本,最近几年还密集推出了很多种折叠屏手机。有像 Mate X/X2 那样的横向折叠大屏旗舰,有 X3/X5 和 Pura X 主打轻薄和新奇比例,还有三折叠结构的 Mate XT 非凡大师,这些其实都是华为技术炫技和高端市场定位的一种延续。六、华为为什么要大力推高端折叠和自研生态?这里我觉得有几个原因:技术突破窗口:面对外部制裁,华为需要用自研芯片、柔性屏、铰链证明自己突破了产业链卡脖子。高端品牌与话语权:高端创新产品带来的品牌溢价和行业关注,是华为提升品牌护城河的重要抓手。差异化市场策略:传统手机和 PC 市场高度内卷,折叠新品类利润更高,也能吸引喜欢新鲜感的用户。带动生态进步:敢于率先大规模推折叠屏和鸿蒙系统,实际也是倒逼中国供应链和开发者生态进步。七、我个人的感受说起来我对国产操作系统的进步真的感触很深。小时候家里电脑都是 Windows,后来用了苹果的 Mac、iPhone,觉得生态体验真好。大学装过 Ubuntu,玩过 Linux,但说实话,国产操作系统以前一直不被看好。但这几年,华为敢大规模推自家的鸿蒙生态和自研芯片,即便面临外部压力,也让鸿蒙系统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这种“率先吃螃蟹”的精神,其实挺让我佩服的。八、最后反思一下:创新背后的策略逻辑我们在看华为这些产品的时候,既要看到它们在技术上真的有突破,也要理性看清背后的品牌和市场策略。高价折叠屏、自研芯片和鸿蒙系统,不只是满足用户需求,更是为了占据品牌高地、卡位生态话语权。这些创新产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卖爆,但却能不断提升华为在全球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和技术壁垒。放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和自主品牌的大格局里,其实挺有代表性的。结语华为的折叠屏产品不是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设计的爆款,但它们绝对是中国科技企业向上突破、推动整个产业升级和品牌跃迁的真实写照。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既不需要盲目追捧,也没必要全盘否定。理性地看待这个时代和这些企业的努力,或许更有价值。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播客,欢迎留言分享你对华为折叠产品和国产生态的看法。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分析和个人观察,记得订阅哦,我们下期再见!
2025-06-0106 minJimmy的播客
Jimmy的播客毒蛇的微笑:查尔斯·索布拉杰与 70 年代背包客的噩梦大家好,欢迎收听 Jimmy 的播客。今天想带你一起走进一部让我越看越发冷汗、也越看越佩服的犯罪剧——《蛇惑》(The Serpent)。这部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的是上世纪 70 年代在东南亚“嬉皮之路”上行凶作恶的连环杀手查尔斯·索布拉杰(Charles Sobhraj)的故事。这部剧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泰国,像曼谷、清迈这些城市都频繁出现,还涉及到其他东南亚城市,比如香港(虽然严格来说不算东南亚,但剧中也有重要戏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记得 2025 年中国演员在泰国被绑架到缅甸的新闻,其实这部剧早在 2021 年就已经播出,里面同样充满了绑架和失踪案件。巧的是,我也曾去过剧中出现的那些城市,所以看剧时格外有代入感。他的绰号叫“毒蛇”,听起来像是那种很酷的反派,但看完剧你才知道,这个人的冷血程度远远超过了“狡猾”两个字。他不是靠武力,而是靠“人情味”杀人——主动帮旅客订票、带人逛市集、下厨做饭请客,最后却在水里下药、偷走护照、焚尸灭迹。被他盯上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怀着自由梦想、带着吉他和理想走上旅途的西方背包客。他是一个混血儿,我觉得他的装扮很有年代感,也很酷。尤其可怕的是,他不是一个人。他的女友玛丽 - 安德烈·勒克莱尔(剧中叫 Monique)跟他一起生活,一开始看上去像是被骗的,但她自己留下的日记却写着:“我知道我们做的是错的,但我更在意他有没有看我一眼。”那种依恋、那种自我催眠,让人看了真的说不出话来。还有他的得力助手 Ajay,一个比索布拉杰更沉默也更执行命令的角色。他负责把受害者拖出去、处理尸体,看上去像是没什么主见,但你又忍不住去想,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挣扎?剧集的另一条线,则讲述了荷兰外交官赫尔曼·克尼彭贝格(Herman Knippenberg)的调查过程。他原本只是个在曼谷工作的年轻文官,结果因为两名荷兰背包客失踪而介入,一查就是几十年。他顶着使馆的冷嘲热讽、牺牲自己的婚姻,靠着手写信件和打字机,一点一点拼出了索布拉杰的罪行网络。这种“一个人对抗系统”的设定,真的很打动人。整部剧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手法,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故事,而是不断切换过去和现在,让你像拼图一样慢慢理解每个人的动机和转变。有些观众觉得跳跃太厉害,但我倒觉得,正是这种跳跃,让这部剧不只是“在讲案子”,而是在还原一场人性深渊的漂流。更别说还有那些充满时代感的细节——曼谷街头、背包客的牛仔裤、尼泊尔赌场里混杂的语言……它不仅讲了一个罪案,也再现了 70 年代那个混乱、理想主义又充满危险的世界。说到底,这部剧让我不停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吗?那些看起来友善、愿意帮忙的陌生人,真的只是“好人”吗?而当你意识到危险时,你会不会也像剧中那位美国女孩 Teresa Knowlton 一样,来不及逃跑,就已经身处毒蛇的怀抱?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感谢你一路听到这里,愿我们都能在现实世界的“嬉皮之路”上走得更清醒,也更勇敢。
2025-05-2003 minThe Block Reward | Real Stories. Real Impact. All Powered by Real Money - Bitcoin2025-04-0147 minThe Bitcoin Matrix2025-03-231h 41Clearly with Jimmy & Kelly Needham2025-02-1827 minYou\'re The Voice | by Efrat Fenigson2025-01-0339 minBitcoin Audible.DE - Die besten Bitcoin-Artikel, vorgelesen in deutscher Sprache!2024-12-2657 minThe Jimivision Podcast2024-10-091h 01Ben Wehrman Podcast2024-09-201h 30Breakaway Wealth Podcast2024-09-0339 minJimmy & Melissa Thrasher Podcast Show2024-07-1918 minBecoming Sovereign2024-05-062h 13The Two Stewards Show2024-04-101h 48The Two Stewards Show2024-04-101h 48Bitcoin Fixes This2024-03-2147 minWhere Madness Lies2024-03-061h 17Throwing Mountains2024-02-1456 minRelai Bitcoin Podcast2024-02-1352 minThrowing Mountains2024-02-071h 12Thriller \2024-02-041h 42Bitcoin Byltingin2024-01-052h 01Bitcoiners - Live From Bitcoin Beach2023-12-301h 19The Jimmy James Show A-Z2023-12-171h 21State of Bitcoin with Brandon Keys2023-12-1550 minThe Story Song Podcast2023-11-061h 44The Story Song Podcast2023-11-061h 44The Mark Moss Show2023-11-0336 minThe \2023-11-011h 32The Bitcoin Infinity Show2023-10-101h 53Tech Intersect™ with Prof Tonya M. Evans2023-10-0241 minThe Why Bitcoin Show2023-09-161h 17The Carbon Life Pods2023-09-141h 05Your Bitcoin Story2023-09-1451 minWe Study Billionaires - The Investor’s Podcast Network2023-09-131h 05Satoshi\'s Plebs2023-09-111h 13The Bitcoin Muse2023-09-0354 minSwan Signal Live - A Bitcoin Show2023-08-1759 minThe Café Bitcoin Podcast2023-08-152h 01FinancialFox2023-07-241h 06Wild Life Unschooling2023-06-2946 minBitCorner with Juan Cienfuegos2023-03-2143 minJimmy & Melissa Thrasher Podcast Show2022-10-2924 minBitcoin Audible.DE - Die besten Bitcoin-Artikel, vorgelesen in deutscher Sprache!2022-10-1932 minSomi Arian Podcast2022-09-141h 09Bitcoin Fixes This2022-09-0140 min10X for Gen XYZ2022-05-241h 11Electric Soil Podcast2022-04-2637 minElectric Soil Podcast2022-04-2637 minJimmy & Melissa Thrasher Podcast Show2022-04-0414 minSeek Go Create - The Leadership Journey for Christian Entrepreneurs and Faith-Driven Leaders2022-02-281h 28Breakaway Wealth Podcast2022-02-1544 minCapital Gains Tax Solutions Podcast2022-01-1732 minBitcoin Fixes This2021-12-0233 minDallas Business Podcast2021-11-301h 05Evolved idiots2021-11-021h 12Wealth Science2021-11-0148 minThe Kitmen Podcast2021-09-0644 minThe Jason Cavness Experience2021-09-061h 17Mission Bitcoin2021-09-011h 08Invest Smarter2021-08-3054 minBitcoin Fixes This2021-08-261h 25Ashton Cohen: The ELECTile Dysfunction Podcast2021-08-261h 06Blue Collar Money:  Theories of Middle Class Investing2021-08-1152 minBlue Collar Money:  Theories of Middle Class Investing2021-08-0457 minA Traders Life Podcast2021-07-0857 minBorn to Fly Podcast2021-06-2541 minRaising A Billion Dollars with Ellis Hammond2021-06-141h 01Off The Clock: The Healthcare Entrepreneurs Podcast2021-06-101h 03Bitcoin Fixes This2021-06-1038 minElectric Soil Podcast2021-05-1255 minElectric Soil Podcast2021-05-1255 minBitcoin Fixes This2021-05-1020 minStruggle To Strength Podcast2021-05-051h 03Broken Silicon2021-05-041h 46Bitcoin Audible2021-03-3053 minChristian Business Leader with Darren Shearer2021-03-2557 minDigital Voices with Beau Tiffany2021-03-151h 00The Bad Crypto Podcast2021-03-081h 01We Study Billionaires - The Investor’s Podcast Network2021-01-201h 24Bitcoin Audible2021-01-1634 minDan\'s Dabble in Babble2021-01-1438 minEvery Playlist Tells A Story2020-10-0257 minBitcoin Fixes This2020-09-1049 minThe Anita Posch Show: A Bitcoin Only Podcast2019-11-0734 minProof Of Love2019-10-041h 48The Bitcoin Game2019-06-2937 minThe Tatiana Show!2019-02-2730 minAround The Block Podcast2018-09-1400 minUnconfirmed2018-08-2444 minVillage Global Podcast2018-08-131h 03Off Chain with Jimmy Song2018-07-101h 39Off Chain with Jimmy Song2018-07-1021 minUnchained2018-06-261h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