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Lawrence Zhou

Shows

WEB3 Mint To Be2025-06-091h 00LawVS - The Ladder Man2025-04-3022 minDermSurgery Digest2025-02-1819 minCannesversations2025-02-041h 54Cannesversations2025-01-271h 39Daily Paper Cast2024-12-2024 min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12-0425 min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12-0229 minThe Fantasy Formula, an F1 Fantasy Podcast2024-11-1855 min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11-0620 minScience Exposed2024-09-3006 min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06-2821 min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06-1219 minTop Shelf with Russell Library2024-06-111h 04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05-2919 minLawVS - The Ladder Man2024-05-0318 minFormula Podcast2024-04-211h 11Starting Grid2024-04-081h 05Motorsport2024-04-081h 05Formel 12024-04-081h 05LawVS - The Ladder Man2023-12-2212 minF1 Explains2023-11-1047 minF1 Explains2023-11-0346 minBox Box F1 Pod2023-03-031h 40Formel 12023-02-272h 07Starting Grid2023-02-272h 07The Ringer F1 Show2022-07-0356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6-0234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6-0228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5-2159 minCali Formula 1  - F1 from an Average Joe.2022-04-1041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3-3156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3-2931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3-2532 minStarting Grid2022-03-162h 14Box Box F1 Pod2022-03-141h 06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2-2550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2-02-2545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1-12-2522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1-12-1728 min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1-11-2821 minCulture Club.2021-11-2247 minThe Southern Tour Podcast2021-07-2854 minFireside | 剪燭西窗
Fireside | 剪燭西窗23 牛津大學統計機器學習博士生,聖保羅男女中學舊生 Mr. Alan Chau 23 University of Oxford PhD student in Statistical Machine Learning, Mr. Alan Chau @ FiresideInterviewer: Wendy Chong, Lawrence Ng, Caton Kwok, Chu Cheuk Hei採訪者:蔣沛芸、吳業澧、郭峰瑜、朱卓熹您認為SPCC和Oxford在校園生活,同學間的關係以及其他的方面,有什麼不同呢?中學和大學的分別在於大學是自由很多的,選擇讀不讀書是你自己的事。除非你是想走學術那條路,一級榮耀畢業並不是那麼重要。很多大公司寧願你多點工作經驗好過你考個全級第一。中學就不一樣了--香港的中學就是很辛苦的,他們會想讓你爬得越高越好,讀好書,不要想那麼多。上到大學就已經沒有人叫你死讀書,教授也不會多理你,不會像中學老師一樣有心思去督促你們,因為學到多少是你們的,教授也沒辦法把知識塞給你們。SPCC是一個很好的溫室,大家的家境都不會差到哪裡去,一起去玩。但是上到大學之後,你會遇到很多很不同的人,學校就是個迷你的社會。你會發現聖保羅裡有多少跟你思維差不多的人。但是上到大學之後,每個人有不同的背景,有的可能家境不是那麼好,很努力地讀書;有的可能家境很好,懶著的。上到大學最主要是要找到你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朋友。除了大學的自由、多元化,牛津作為一間很厲害的大學,你認為那裡氣氛是較為隨和還是競爭激烈?其實兩件事都有同時發生。有時為了走到更高的位置,與其合作---其實競爭也是一種合作。比如可能有讀書群組,大家都很激烈地討論,很會有些火花。牛津這裡的人有種學術性;我們每個人會對某些事情很執著,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奇怪的點。你說合作點、競爭點,已經不像中學不給你抄我的筆記一樣;而是找工作,找聯係。如果沒有利益衝突,我們通常都會合作,因為大家都會多了個認識的人。您原本是修數據與統計學,是博士的時候才轉去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您小時候就有的興趣還是您上了大學才慢慢感興的?人工智能這個字我是大學才聽過。我高中的時候,我的理想是讀醫。這不需要講了,這是香港人共同的夢想,大家都想讀醫、讀法律。但是為什麼我們會有這個夢想呢?是我們想救人,還是社會給我們的一個規範,讀得好書就要去讀醫、讀法律?我選數學是因為我數學很好,就很自然去讀。我也很喜歡數學,喜歡那種公正,邏輯。數學就是以邏輯推論,是有個一定的答案的,不像哲學很多時候沒答案,大家相信不同的東西就有不同的理論。數學就是在不安穩的世界裡的安穩,因此很舒服。而選機器學習就因為它能找到工作。以前的人認為讀了數學你不去做數學老師,就是去做大學教授。可是在現今,這已是一個錯的觀念,因為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數學的。很多科目,例如社會科學,經濟學,醫學等都會用很多統計。所以,我喜歡人工智能是因為我見到它的實用價值,也見到它的美。有什麼驅使您改變了您讀醫學的計畫?所有人的思考都限制於自己知道什麼。我小時候我知道的就是,聰明的孩子就要讀醫,我的選擇在我面前只有醫學和法律;而我英文不是特別好,所以選擇讀醫,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但是,其實世界更大,不是只限於香港。上到大學你自然會知道的了,但是問題就是你們還沒上大學,你們也沒有這些知識做選擇。去了英國之後,發現這裡的人不太注重讀書,他們更重視知識。這裡沒香港那麼多科;但是正正因為沒有這麼多科要顧及,我每一科都能花相應的時間去真正理解當中的知識。就好像數學,我可以慢慢地咀嚼,研究為什麼他們要出這樣一條問題。從中我就發覺,我讀書不是為了複製老師叫過我去做的事,不是做個齒輪,去得到一樣的答案;而是是要思考。所以您是否應為中四去了英國讀書,才見識到除了醫科,其他地方發展都有不少機會?嗯,是這麼說,但是我也不會完全說是去英國的好。留在香港的人也會自在自然然地來到這個點。對我來講去英國是離鄉別井,一個人去到陌生的環境;家人很遠,又不常打電話;住的地方網絡很差,想打電動遊戲都不行。那種情況下自然讓你思考更多。你有一個不同的環境,沒有事可做,那你可以想什麼?想自己。那你想著想著就會想得出來。在劍橋和牛津之間,您是如何選擇的呢?當年你報劍橋,除了要考A level,六七月還要多考一次試,他們才會告訴你進不進得了。但是,牛津只要在十月的時候考一次試,做個面試;如果那時拿到了學位,那我只要達到應有的成績,就一定進得了。但劍橋就是除了考基本的A level,之後還要考一個他們很難的一個STEPS數學試。所以對我來講,衡量了兩間的進讀方法,既然兩間都是高尚學府,肯定是選更容易的那個。您如果能再選一次,會到英國升學,還是會回來香港或去美國呢?應該不會想回香港了,因為香港會訓練出不同的人出來,不評論好不好但是會跟我們想象中的不一樣。美國那邊就很不同,那邊大學的制度就是,你說你讀數學,但是可以去上法律的課堂。我有個讀數學的朋友,他法律還比數學懂得更多。但我這個人更適合專才,寧願有一技之長。通才不是問題,但我的看法是你要先成為一個專才,才慢慢變為通才。您以一級榮譽畢業,現在讀了博士,將來會不會向研究、學界那方面發展呢?我未必會。有些人很有趣,認為讀了博士之後就一定在學界方面,然而現在社會中未必如此。例如,人工智能這科的實用性很大。你拿部手機出來,裡面的工程式都是我們想出來的;但是這一科的難度,就需要讀博士的訓練,需要很多反思和研究,精挑細琢。學界對我來說是很舒服的。我不排除我四十歲時去做個教授,但我現在想出來社會看看世界。那您是不是想走一個更有創意的路線?我是比較喜歡做對我來說有些意義的東西;去解決一些好玩,困難,或者只有很少數人能解決的問題。例如,我當時幫我的朋友做了一個諮詢的項目,用我的知識幫他做了個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東西。您的履歷上有項叫「快速閱讀」的東西。那是什麼?您當時是怎樣學的?與其說我學「快速閱讀」,我學的是「快速學習」。你會發現從小到大你一直在讀書。可是,有沒有人教過你怎樣讀書?有沒有人教過你怎樣思考,用什麼框架去學習?很多人都在摸索這件事。「快速學習」就是去學怎樣去學東西,加快你人生很多的部分。比如說抄筆記和寫筆記,其實是很不同的東西。我會把課堂的內容從頭到尾重整出來;只有這樣自己寫一次出來,才能模仿教授寫教材的心態。有什麼位子要注意,不同知識之間的邏輯聯係,寫一次才能明白。「快速學習」的小技巧包括怎樣將概念簡單地圖像化、怎樣將新舊概念聯繫起來,以便記起、怎樣透過寫教材、教別人去深化自己的理解等。這些聽起來好像很普通,但在現實生活裡又有多少人真的這樣做呢?學習怎麼學習是我成功之路。也留意到您有考一個沖泡咖啡的試。您為什麼對沖咖啡有興趣?在疫情之下要找個興趣,不可二十四小時都在工作。你越老就會開始想:我花這麼多時間讀書又沒有意思呢?假若你是個讀書很好的人,你不讀書又有什麼做呢?你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對我來說,我的生活就是做一些我覺得有趣的事。興趣每個人都不同,但我很喜歡完善我的興趣。沖咖啡有趣的是其事咖啡是一名很深的學問。你沖手沖咖啡不用說器具會有影響,濾紙、水溫、水質、咖啡豆磨的多細等不同的因數,你轉一點就會有飲得出的分別。自己作為一個博士這樣說有點諷刺,但我覺得要找個平衡。掌握知識固然重要,但你中間認識的人,發展了的社交技能,往往比你讀書更重要。您其中一個興趣是象棋。有必勝的機器的情況之下,您會不會覺得人做不完美就沒了意義?重點是過程,不是結果。唱歌也是;我唱歌某情度上沒有創作過任何東西。從結果來看,做這些事是沒有意義,但做的過程當中令人愉悅。象棋重點不在於贏,而是在於思考的過程,還有於對方的隔空對話。您說過您喜歡完善您的興趣,您覺得您是個完美主義者嗎?我未必是個完美主義者,因為如果我是個完美主義我都幾失敗。我距離心中的完美很遠,而完美這字是很傻的。世間沒有完美,因為一定有辦法可以進步。我會說我是個進步主義者...因字數限制請在此閲讀完整文本:https://bit.ly/3xsj25J編輯:周先翼Editor: Zoey Zhou
2021-07-0950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1-06-021h 17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1-05-041h 51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1-03-041h 10One Clap Speech and Debate2021-01-2652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1-01-011h 32A.G. Geiger Presents, Tales from the LA Art Underworld2020-12-2921 minSix Pixels of Separation Podcast2020-12-271h 00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10-221h 27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10-0736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8-1900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7-3100 minRelish The Award-Winning Full Audiobook Experience!2020-07-092h 35Listen and Learn on the Go With Our Captivating Free Audiobook2020-07-092h 35WyFI2020-07-0713 minDialogos2020-06-1528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5-1900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5-1300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4-2900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4-1300 minThe Next Off Victory Briefs Podcast2020-03-2900 minLegends of S.H.I.E.L.D.: A Marvel Studios TV & Film Fan Podcast2017-09-0746 min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Climate Modelling and Prediction2010-10-1848 min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2010-07-1957 min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Audio)2010-07-1957 minScience Theater (Video)2010-07-1900 minScience Theater (Audio)2010-07-1957 minFakultät für Chemie und Pharmazie - Digitale Hochschulschriften der LMU - Teil 02/062004-11-1900 min